春节是中国民间最隆重最富有特色的传统节日,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一年的第一天为阴历年,俗称“过年”。2006年,“春节”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春节是中华民族第一大节日,中国56个民族中历史上有39个民族将春节确定为传统节日,它是中国各种民俗活动的集合,也是中国多个民族的共同节日。
春节的定义
当时针指向农历十二月二十九或三十日二十四时(子时)的时候,春节就来到了。在古代,这是一年的第一个早晨,所以又称做“元旦”、“正日”、“元日”、“岁首”、“新年”、“朔日”等等。春节有这么多别称,是因为朝代更迭和历法的计算方式不同所致。它是指一年的第一天,一年的开端。所以“春节”是“一元复始,万象更新的日子”,意味着春天的开始、万物的复苏和希望的萌生。
历史沿革
汉武帝时期,开始将春节固定在每年的正月初一,燃爆竹、换桃符、守岁等具有宗教色彩的民俗由此兴起。唐朝以后,春节逐渐从驱邪祈愿的神秘气氛中解放出来,过新年的重点由祭神转向了娱人,并演变成普天同庆的“佳节良辰”。明清时,春节习俗的礼仪性、应酬性增加,游艺色彩也渐渐浓郁。在春节期间,舞狮舞龙、说书唱戏、扭秧歌、踩高跷、跑旱船等各种娱乐活动层出不穷,各地举办的庙会丰富多彩,给人民群众带来了极大的欢乐。大年三十(除夕夜)吃年夜饭,大年初一包饺子、吃年糕,正月十五吃元宵,成为大江南北春节民俗中共同的内容。贴窗花、贴年画、贴春联、挂灯笼、燃放鞭炮、拜年和送压岁钱成为年节活动的重要节俗和礼俗。
春节的命名
现在称正月初一为“春节”,而古时候这一天却叫“元旦”。元旦一词最早出自南朝梁人《雅乐歌》:“四气新元旦,万寿出今朝。”宋代吴自牧在《梦梁录》卷一“元旦”中解释:“正月朔日,谓之元旦,欲呼为新年。一岁节序,此为之首。”“元”是第一和开始的意思,“旦”是早晨的意思,“元旦”即为一年中的第一个早晨。
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把公元1912年1月1日定为民国元年1月1日,把原来的“元旦”改名为“春节”。后来到中华人名共和国成立前夕,在1949年9月举行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决定,从新中国成立之日起,我国历法改为世界上通用的公元纪年。从此,阳历的1月1日称为“元旦”,阴历的正月初一正式定为“春节”。
春节的禁忌
在春节期间,过去民间有许多禁忌,例如,初一不能扫地,怕把财气扫出门;出嫁的女儿不能回娘家吃饭,怕吃穷了;不能动刀剪,怕有口舌之争;饭桌上的鱼是必有的,但是只看不吃,象征“年年有余”等等。这些虽然是带有明显的迷信色彩,但是反映了人们祈求一年平安无事的良好心愿。
延伸阅读
春节喝“屠苏酒”习俗
据唐朝人韩鄂所著《岁华纪丽》的记载,屠苏是一间草(茅舍)的名称。据说古时住在此草
的一个名医,每到大年夜便分送给附近的每家一包草药,嘱咐他们放在布袋里缝好,投在井里,到元旦那天汲取井水,每人各饮一杯,这样一年中就不会得瘟疫。人们得了这个药方,却不知道这位神医的姓名,就只好用屠苏草来命名这种药酒。南北朝时期的文献记载,梁朝人元旦就有喝屠苏酒的习惯,里面放的的是花椒焙成的药末。喝酒的时候,一家人中年纪最小的先喝,以次挨下来,年纪越大的越后喝。原因是小孩过年增加了一岁,所以大家要祝贺他;而老年人过年则是生命又少了一岁,拖一点时间后喝,含有祝他们长寿的意思。这种春节喝屠苏酒的风俗一直传到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