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大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文化遗产集成
32847600000093

第93章 吼声如雷的三秦声腔——秦腔

秦腔是西北黄土高原人民共同的精神财富,也是三秦文化的典型代表,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2006年,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秦腔又称“乱弹”,源于西秦腔,流行于我国西北的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地,又因其以枣木梆子为击节乐器,所以又叫“梆子腔”,俗称“桄桄子”(因以梆击节时发出“恍恍”声)。秦腔艺术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剧种之一,它由陕西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而成。

秦腔的历史

秦腔是元明之际流传于关中一带的劝善调及当地民间音乐与关中方言结合形成的一个声腔剧种,主要流行于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等西北部地区。明末无名氏《钵中莲》传奇中使用了“西秦腔二犯”的曲牌,由此可知它的起源在甘肃。甘肃古称西秦,所以得名秦腔。清康熙时,陕西泾阳人张鼎望写《秦腔论》,可知秦腔此时已发展到成熟期。待到乾隆年间,魏长生进京演出秦腔,轰动京师。对各地梆子声腔的形成有着直接影响。

现已发现的秦腔传统剧目有三千多种,多取材于历史故事及各种神话和民间传说,其中包括《春秋笔》、《和氏璧》、《玉虎坠》、《紫霞宫》、《麟骨床》、《长坂坡》、《卖华山》、《临潼山》、《斩单通》、《取洛阳》、《三娘教子》、《柜中缘》、《反延安》、《破洪州》、《三上殿》、《献西川》等代表性剧目。

艺术特点

秦腔的表演自成一家,角色有生、旦、净、丑四大行,各行又分多种,统称为“十三头网子”。一般戏班,都要按行当建置以“四梁四柱”为骨干的三路角色制。头路角色包括头道须生、正旦、花脸和小旦,二路角色包括小生、二道须生、二花脸和丑角,其他老旦,老生等角均为三路角色。各路角色的佼佼者,均可挂头牌演出,其他即为配角。条件优越的戏班,常不惜重金邀请名角。

秦腔表演技艺十分丰富,身段和特技应有尽有,常用的有趟马、拉架子、吐火、扑跌、扫灯花、耍火棍、枪背、顶灯、咬牙、转椅等。神话戏的表演技艺,更加奇异多姿。

秦腔音乐分欢音和苦音两种,前者主要表现欢快喜悦的情绪,后者主要表现悲愤凄凉的情绪。秦腔演唱时有慢板、二六板、代板、起板、尖板、滚板等板式,伴奏乐队分为文场和武场,文场以板胡为主,辅以笛、三弦、扬琴、唢呐等;武场基本使用打击乐器,包括指板、干鼓、暴鼓、战鼓、钩锣、手锣、水水等。

秦腔的脚色行当传统上分为四生、六旦、二净、一丑,各有自己完整的唱腔和表演程序。秦腔的生、净行唱腔高亢激越、慷慨悲凉、雄迈豪放;旦角唱腔委婉细腻、婉转流变、细腻典雅。

传承价值

秦腔是中国戏曲艺术中的瑰宝,也是中国西北地区文化的标志性符号。秦腔艺术是中国农耕文明的社会缩影,对于研究我国西北地区早期的社会形态、道德价值系统、生活方式及民俗形态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是现存梆子戏声腔家族中影响最大、流传区域最广的剧种之一。秦腔艺术的剧本和表演程式,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写意、抒情、传神审美观的直接表现,在多元文化发展并存的今天,保持文化的独立个性,对于保存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传统文化之根,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延伸阅读

秦腔艺术大师——魏长生

魏长生(1744-1802年)字婉卿,四川金堂县人。因排行第三,人称魏三。少年时代容身于江湖组织,后来流浪陕西,遭人欺侮,生活极为困顿,加入同州梆子戏班学戏,发大愿艺不惊人死不休。

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魏长生挟秦云蜀栈的雄风,率领秦腔戏班初入京师。戏班的行当整齐,基本功扎实;演出剧目具有深厚的生活气息,且有改进。魏长生创造出来的西秦腔,在北京刮起了强劲的“魏旋风”,轰动了整个北京。近代日本著名戏曲史家青木正儿甚至把他的这次演出写进了《中国近世戏曲史》一书,赞誉他是“旦色界辟一新纪元的天才,得写实之妙者。”

饮誉京华之后,魏长生师徒和权贵们的某些要求相抵触,因此南下到扬州,魏腔顿时风靡扬州,成为当地名流的坐上客,被誉为“野狐教主”。至此,附近各省市、各剧种的演员,纷纷涌至扬州,向他学习唱腔。

1802年魏长生在京演完《背娃进府》后,突然

命于后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