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伐军突破敌之汨罗江防线特别是攻占岳阳以后,性格急躁且富于领袖欲的唐生智恨不得马上就打到武汉去。8月23日晚上,唐生智召集北伐中路军高级将领在羊楼司开会,决定乘胜向湖北追击,由第四军陈铭枢与张发奎两师从通山、崇阳和汀泗桥之侧面进攻,第七军与第八军李品仙师由蒲圻从正面向汀泗桥攻击,第八军之主力则自嘉鱼附近渡江向汉阳进攻,以牵制敌军。
湖北境内有长江和平汉、武长铁路穿过,其战略地位历来为兵家所重视。北伐前夕,吴佩孚派亲信陈嘉谟督理湖北,并打算进攻西南和广东。北伐军兵临湖北,吴佩孚大为震惊。8月上旬,吴在与奉系军阀联手打败冯玉祥国民军后,立即挥师南下,救援湖北。25日晚上到达汉口,第二天即在汉口查家墩司令部召开紧急军事会议,决定纠合直系军队和援湘军残部五六万人坚守汀泗桥、咸宁一线,确保武汉安全,并筹划向南反攻。与此同时,吴佩孚还电催五省联军总司令孙传芳进兵赣西,袭取通城、平江,电请邓如琢让唐福山等部进攻浏阳、萍乡。
于是,南北双方都把汀泗桥视为必争之地。何以如此?因为汀泗桥距武昌仅六十公里,一面靠山,三面临水,又有一铁路长桥沟通南北,易守难攻,为武汉最险要之门户。24日,由第八军何键师及夏斗寅的鄂军第一师组成江左先遣军,由何键担任指挥,从岳阳至临湘一带征集小火轮十余艘,在嘉鱼渡河成功,向汉阳方向前进。第二天,第八军李品仙师在蒲圻待命向汀泗桥发起攻击之际,唐生智根据总司令部的安排,令李部开赴嘉鱼渡江,以加强江左进攻汉阳之兵力。李品仙接到命令后,留下王锡焘第十五团在蒲圻担任对敌警戒任务,后来该团临时改归第四军指挥,参加了对汀泗桥的进攻。李品仙则率其余部队向嘉鱼进发,26日到达目的地,因江水陡涨、堤坊溃决,一时无法渡江。又奉命改由嘉鱼沿长江南岸向金口、沌口前进,以掩护中央军之左翼。
在第八、第七军的配合下,8月26日黎明,第四军一部向汀泗桥发起攻击。吴佩孚将司令部设于贺胜桥督战。经一天激战,反复争夺,汀泗桥四次易手。27日拂晓,北伐军实施全线总攻击。第四军十二师三十六团黄琪翔部经群众引路,抄小道穿插至敌军中央阵地,第十师三个团亦齐心协力,终于攻占了敌军中央阵地,与从左侧插入的第八军十五团会合。吴军见大势已去,纷纷夺路而逃。北伐军在上午8时左右,占领了汀泗桥,并咬尾紧追,攻占了咸宁。唐生智亲率第八军刘兴师到达咸宁之后,令该部从沌口附近渡河,以加强江左先遣队的兵力,而让李品仙师迅速开往贺胜桥担任总预备队。
吴佩孚在汀泗桥遭到惨败之后,决心全力固守“鄂南第二门户”贺胜桥,他调集十万大军和铁甲车、野战炮、重机枪,在贺胜桥前线陈兵布阵,欲与北伐军决一雌雄。与此同时,唐生智与蒋介石、李宗仁、陈可钰、白崇禧、陈铭枢、张发奎及苏联军事顾问加伦等集会咸宁县城,商讨制定进攻贺胜桥的作战计划,他们决定趁敌阵地未稳迅速攻下贺胜桥,令第七军从咸宁出发,进攻铁路以东地区;以第四军沿铁路及其以西地区推进,从正面进攻贺胜桥;第八军一部及第一军之刘峙第二师为总预备队,随第四军推进。
29日,第四军沿铁路前进,进逼贺胜桥正面,第七军则自王本立攻击贺胜桥以东地区。贺胜桥的守军是当时中国最负盛名的直系部队的精华,担任进攻任务的也是北伐军中的骨干。可以说,双方都为此投入大量的兵力。当时,唐生智得知吴佩孚军大部已东移,深恐右翼第七军独力难支,便派自己的参谋长龚浩与李宗仁商讨增援计划。而李宗仁则自信士气旺盛,可以独当一面,要唐生智静候捷报。
30日拂晓,第四、第七两军同时出击,敌军则凭借险要的地势,进行负隅顽抗,利用机枪、山野炮向北伐军射击。北伐军战士克服种种困难,有进无退,令敌军阵地动摇。吴佩孚见情势危急,除令陈嘉谟、刘玉春率队压阵外,并亲率卫队、宪兵队到贺胜桥头督战,仍阻止不住退却。吴佩孚羞愤至极,砍杀退却之旅、团长十余人,将其头悬于电线柱上,以示严惩。吴军又进行了一阵顽强抵抗,仍不敌北伐军的猛攻,便准备撤退。吴佩孚以大刀队阻遏,溃兵因后退无路,被迫向大刀队开火,数万人一哄而过,夺路而逃。陈嘉谟见大势已去,又不愿退却,竟滚在地上大哭。吴佩孚见兵败如山倒,知贺胜桥已难挽回,便仓皇乘车逃往武昌。北伐军终于在30日上午10日左右攻克了贺胜桥。整个贺胜桥战役,敌军死伤逃亡和被俘官兵,总数在两万人以上。从此,显赫一时的直系军阀主帅吴佩孚开始走向衰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