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念
辩证思维法也叫“逆向思维法”。在创造发明、制定计划或方案时,既考虑事物的正面,又考虑到事物的反面,扬长避短,变短为长。
(二)应用范围
辩证思维法主要应用于自然科学研究、制订政治方案、经济方案、军事方案等等。
(三)举例说明
“例1”有关专家呼吁,应当在政府和企业中大力倡导“不可行性研究”。在重大决策实施前,应该同时组织两个研究方案:一个可行性方案,一个不可行性方案。可行性研究的重点应该是“不可行性研究”。对一个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的目的,主要就是找出项目实施可能存在的风险,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只有充分考虑了各种风险的研究,才能成为决策的依据。例如:20世纪90年代初,中央计划到2005年把上海建成亚洲金融中心。上海市随即成立了两个班子,一个论证上海可以在十年内成为亚洲金融中心,一个论证上海在10年内不可能成为亚洲金融中心。不可行性研究报告通过对上海资金拥有量、流动量、经济开放程度、国际地位等方面的分析,提出了上海要成为亚洲金融中心的某些难度,对上海金融的开放和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在实践中,因可行性研究不科学导致损失惨重的案例较多。例如,福州长乐国际机场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对业务量作了十分乐观的预测,国家投资近30亿元建成了该飞机场,但实际业务量只达到设计规模的1/3,设施大量闲置,运营五年累计亏损11亿元。
“例2”逆传统几何的平行理论而研究,结果发现了非欧几何;反数学的精确化要求而行之,由此发现了模糊数学。电能生磁,磁能不能反过来生电呢?法拉第反向思考的结果,便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台感应机,法拉第的老师戴维则想,利用化学作用可以产生电,为什么不可以反过来用电去搞化学呢?后来,他用电解法发现了七种元素。
“例3”春秋时,吴国有一个叫伍子胥的大夫,当吴王让他主持练兵时,他不是先领官兵练打仗,而是先训练他们打败仗。吴王不解缘由,伍子胥解释说,知败者为知胜者之母。知胜者明胜之因,这将立于不败之地。用兵之前,先把可能失败的道理多想想,再一一作好应付局面的准备,然后,仔细研究制胜的方略,而后以必胜的信心率三军而战。这样,虽然不一定能百战百胜,但起码失败时不会全军崩溃,最终必定能够取得胜利。伍子胥每次打仗行动之前,他都作好退却的准备,选好退路。一次,他率兵与楚国交战,误中埋伏,便按事先选定的路线退出,伤亡甚微。随后以逸待劳,乘楚军不备而进入楚国,打败楚军,为朝廷立了大功。
“例4”孙武在《孙子兵法·兵势篇》中指出:“三军之众,可使必受敌而无败者,奇正是也。”李世民在《唐李问对·卷中》指出“以奇为正者,敌意其奇,则吾正击之;以正为奇者,敌意其正,则吾奇击之”。奇正,是我国古代兵法中一对重要的军事范畴,历代兵家对此有很多解释。一般来说,正指的是常规战法,奇指的是特殊战法,如明攻为正,暗袭为奇;主力为正,偏师为奇;正面作战为正,侧后迂回为奇;正常布阵为正,变换阵法为奇;实际行动为正,佯攻诱敌为奇……
(四)操作程序
(五)概述
辩证法是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它把世界现象看作是普遍联系和永恒运动变化着的,把世界的发展看作是自身所固有的各种矛盾发展的结果。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内部都有矛盾,矛盾着的对立面又统一、又斗争,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和变化。
辩证思维法正是运用了辩证法的原理,在创造发明、制订经济工作计划、制订军事作战方案时,充分考虑事物内部的矛盾双方,既考虑事物的正面、优点、有利条件、好的结果等,又考虑事物的反面、缺点、不利条件、坏的结果等,作好顺利与不利两手准备,扬长避短,变短为长,变不利为有利,变坏事为好事。
古希腊神殿中有一种同时看两个相反方向的两面神,国外的思维科学工作者由此引申出“两面神思维”方法,其实就是辩证思维法。
第一步要认真分析本课题事物的正面与反面、优点与缺点、有利条件与不利条件、顺利时的可能与不利时(如遇到重大困难或失败)的可能等等,凡是事物内部的矛盾双方都要仔细地分析。
第二步要制订应对事物发展顺利与不利两种情况下的措施,要尽力扬长避短、变短为长、变不利为有利、变坏事为好事。
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顺利与困难、成功与失败、好事与坏事是始终处在互相的斗争和变化中。我们要善于运用辩证思维法,在正向思维的同时,注重逆向思维。例如,多考虑困难的方面,遇到重大困难甚至失败的可能性,如何把坏事转化为好事,如何打击、削弱避开敌方的优势和长处,如何变自己的短处为长处,如何变奇兵为正兵,发挥偏师、佯攻部队、特种部队、地方部队、民兵、游击队、特殊战法、偷袭、奇袭、诱敌行动等奇兵的作用等。这样,我们就能进退自如,使事物朝着成功、胜利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