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0~3岁婴幼儿游戏方案
32959100000021

第21章 6~7个月宝宝的能力开发训练

宝宝认知与社交能力训练

7个月的宝宝在与人交往方面,“怕生”的行为非常明显,对一些陌生的人或事都会显出恐惧的心理。其实,这是宝宝认知能力发展的一个大进步,爸爸妈妈应当多训练宝宝的社交与认知能力。

宝宝认知能力的训练

宝宝在7个月时,认知能力会有很大的飞跃,爸爸妈妈不可错过开发的时机。

7个月的宝宝,其认知能力有一个明显的特点:眼不见,心还在想。

如果你手中拿着一个很有趣的玩具,宝宝就会兴奋地想伸出手去抓,但这时如果有什么东西挡住了宝宝的视线,那么玩具虽然在宝宝的视野在消失了,可宝宝却会突然试着拍打挡住他视线的东西,并用力要挪开它或压低它,而要努力想拿到这个看不见的玩具。

从这个动作我们可以看出,宝宝已经“眼不见,心却在想”,他会表现出想去寻找见到过又被隐藏起来的物体,因为他已经意识到“看不见的东西”依然存在。

认识家

抱着宝宝多在家里走走,给宝宝指认家里的各种陈设和用品,边指边把名称告诉他,并进行多次强化。如果安全,还可以让宝宝用手摸一摸,充分调动他的感觉器官。如:“这是电灯。”用手指给他看灯,按按开关,让孩子注意灯的一明一灭,握着他的小手,让宝宝亲自开关灯的按钮,从而调动孩子认知的积极性。在游戏时,爸爸妈妈要尽可能让宝宝亲手摸或操作,以积累宝宝的触觉经验,加深宝宝对其生活环境、用品的感知。以训练宝宝将语言与实物相结合的能力;使宝宝认识生活环境和用具,积累视觉、触觉经验,加深记忆力。

颜色感知练习

让宝宝多看各种颜色的图画、玩具及物品,并告诉宝宝物体的名称和颜色,这可使宝宝对颜色认知的发展过程大大提前。

方位听觉训练

训练宝宝追寻物体。用玩具声吸引宝宝寻找前后左右不同方位、不同距离的发声源,以刺激宝宝方位感觉能力的发展。每日训练2~3次,每次3~5分钟。

宝宝认知训练小游戏

下雨沙拉拉

妈妈可以先拿两个小塑料袋,与宝宝一起用缝衣针或粗细不等的毛线针扎出一些小孔,每个塑料袋都用一种针,进入浴室后,用塑料袋兜起一袋水,水就会从扎好的小孔中漏出,然后妈妈可以教会宝宝关于洞的概念,在游戏里妈妈还可以将水袋拎在宝宝头顶,让水洒在宝宝身上,宝宝会非常开心。

让宝宝学会追视移动物体以及学会“洞”的概念。

踢纸球

这个游戏比揉纸团游戏更难,因为要用力抛或踢揉好的纸团。用纸分别揉出足球、棒球、乒乓球大小的纸团,然后当作球来打。有助于宝宝小肌肉的发育,而且能促进眼、手、听觉的协调。

装电筒

妈妈可以拿起手电筒,在宝宝面前折开零件,取出电池,然后将各部位安装好。接着再打开开关,用手电照亮各处,再关上。宝宝往往喜欢发亮的东西,会伸手去摸,学习按开关。

这个训练,不但能培养宝宝的认知能力,还能培养观察能力。

宝宝社交能力训练

7个月的宝宝,在愉快时能主动与大人交往,并且会发出类似“爸爸、妈妈”的叫声,以引起大人与他交往或对他注意。见到爸爸妈妈或其他经常照料他的人时,宝宝会主动要求抱抱,然而,对于陌生人的反应则有明显的害怕、焦虑、哭闹等行为。

这时的教育,主要是培养宝宝的生活交往与认知能力。下面的方法可以培养宝宝的社交能力。

寻找爸爸妈妈

爸爸妈妈或其他经常照看宝宝的人可以多与宝宝玩藏猫猫游戏,当他东看西瞅地找到你时,他会非常的开心,这样就能增强他社交的能力与信心。游戏时,爸爸妈妈可以抱着宝宝,这时妈妈用一块手绢遮住自己的脸,并逗引他说:“宝宝,妈妈在哪儿?”接着露出笑脸,重复多次后教他用手去拉妈妈的手或脸上的手绢。逐渐训练到他可以用手绢遮住自己的脸,互相捉迷藏。

帮宝宝走出怕生的心理

宝宝长到7个月大时,“怕生”的现象比以前更多了,面对不熟悉的人会感到不安和恐惧,害怕陌生人靠近他或抱他,总是紧紧地抱着爸爸妈妈不放。

对宝宝的“怕生”行为,有些爸爸妈妈会觉得奇怪,宝宝以前见到陌生人,还会朝陌生人笑,喜欢看着陌生人,怎么到了这半岁多的时候反而会怕生呢,是不是退步了?其实不是的,“怕生”是宝宝心理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正常现象,说明宝宝已能敏锐地辨认出熟人和陌生人。

宝宝怕生,爸爸妈妈就要多注意、多鼓励、多调教,让宝宝渐渐走出怕生的心理。

对客人怕生

如果家里来了宝宝不熟悉的客人,不要将宝宝立刻介绍给客人,不然会造成宝宝心理上的压力和不安全感,他会因为紧张和害怕出现哭闹。

妈妈应把宝宝抱在怀里,先让大人们交谈,让宝宝有一段时间的观察和熟悉,渐渐地他的恐惧心理消退后,宝宝就会高兴地和客人交往。

如果宝宝出现了哭闹行为,就要立即抱他离远一些,过一会儿再让宝宝接近客人。

对环境怕生

宝宝除了怕生人,还会出现对新环境的惧怕,这时候爸爸妈妈也要注意,不要让宝宝独自一人处在新环境里,要陪伴他直到他熟悉以后再离开,让他对新环境有一个适应和习惯的过程。

过分依恋爸爸妈妈

伴随着怕生的行为,宝宝还会出现对爸爸妈妈的过分依恋。这个时期爸爸妈妈要尽量陪伴宝宝,不要长期离开自己的宝宝,在对爸爸妈妈依恋的基础上,宝宝会渐渐建立起对环境的信任感,发展起更加复杂的社会性情感、性格和能力,巩固早期建立的亲子关系。

宝宝怕生的程度和持续时间的长短与教养方式有关,如果平时爸爸妈妈能经常带宝宝出去接触外界,多和陌生人交往,经常给他摆弄新奇的玩具,那么怕生的程度就会轻一些,持续的时间也会短些。

训练宝宝的语言与视、听觉能力

通常,7个月的宝宝在语言上能发出“大大、妈妈”等双唇音,能模仿咳嗽声、舌头“喀喀”声或咂舌声。并且能对不同的人以不同的方式发音,如对熟悉的人发出声音的多少、力量和与陌生人时相比有明显的区别。

宝宝语言能力训练

当宝宝在半岁左右时,他就会发现利用自己的舌头、牙齿可以制造出各种奇怪的“音响效果”,并且还对玩这个“新玩具”乐此不疲。

模仿父母说话

宝宝7个月大时,会从单纯地玩自己的声音转而模仿来自外界听到的声音,并会使用自己母语范围内的音素来表现,所以虽是模仿动物的叫声或玩具所发出的声音,也不全模仿得一模一样。不过,到了这个阶段,宝宝很少会发出自己生活中不存在的语言或声音了,而是发出一些很熟悉的音节,并且模仿咳嗽声、舌头咔嗒声或咂舌音,还经常对熟悉的人发音。

爸爸妈妈说的话语,是宝宝最爱模仿的,这种模仿发生在宝宝还不能正确发音的时候。所以,宝宝会学大人说话的节奏、韵律或整体感觉,用自己容易说出的语音不断地重复。因此,爸爸妈妈可以多与宝宝说话,以培养宝宝的语言能力。

增强母子对话

这个时期的宝宝,常常会主动与他人搭话,这时无论是妈妈还是家里其他亲人,都应当尽量创造条件和宝宝交流和“对话”,为宝宝创造良好的发展语言能力的条件。随着语言能力的发展,宝宝的交往能力也会增强。

宝宝语言开发小游戏

叫宝宝的名字

妈妈用同一语调叫很多人的名字,其中夹有宝宝的名字。如果在念到宝宝的名字时,他能回头朝妈妈看、微笑,表明他能准确地听出他自己的名字,妈妈要抱起他,亲亲他的小脸,对宝宝说:“你好,你是XX。”如果孩子没有反应,要反复地对宝宝说:“XX,你的名字叫XX,你就是XX呀!”反复练习。

训练宝宝对语言的反应能力,并让宝宝记得自己的名字。

发音游戏

爸爸妈妈要与宝宝面对面,用愉快的口气和表情发出“啊啊”、“喔喔”、“妈妈”、“爸爸”等重复音节,吸引宝宝注视你的口型,每发一次重复音节应停顿一下给孩子模仿的机会。还可以抱着宝宝在穿衣镜前,让他看着你的口型和他自己的口型,练习模仿声音。

这个游戏能增强宝宝的初步记忆能力,发展宝宝的口语表达能力。

宝宝视、听觉发展与训练

7个月的宝宝,视觉发育的范围会越来越广,听觉发育也越来越灵敏,这时爸爸妈妈务必要做好对宝宝视、听能力的培养与训练。这时宝宝的听觉能力越来越灵敏,能确定声音发出的方向,能区别语言的意义,能辨别各种声音,对严厉和和蔼的声调会做出不同的反应。

宝宝的视、听觉与语言是同时发展的。宝宝从听大人的语音到学会分辨,再发出与听到的声音相似的语音,同时以听觉、视觉来认识外界所发生的各种现象,再把现象和语音联系起来,才得以学会使用语言。因此,培养宝宝的视、听觉能力还需要从多沟通、多交流开始。

扩大视觉范围

随着宝宝坐、爬动作的发展,行动大大开阔了他的视野,他能灵活地转动上半身,上下左右地环视,注视环境中一切感兴趣的事物。

听音乐和儿歌

在上一个月训练的基础上,爸爸妈妈可以继续播放一些儿童乐曲,以提高宝宝对音乐歌曲的语言理解能力。通过训练听觉,培养注意力和愉快情绪,有利于语言的发展。

训练宝宝规律的生活行为

宝宝到了7个多月时,爸爸妈妈会发现他们变得“调皮”了,坐不好好坐,站又不会站,抱在手上上窜下跳,左右环顾,还整天手脚不停,没有安静的时候,将爸爸妈妈折腾得够呛。

这是因为宝宝的自主意识加强了,动作也就多了。活动能力加强了,就显得活泼好动,这时候爸爸妈妈不但要仔细地看护,还要注重训练宝宝生活行为向规律化发展。

培养有规律的睡眠与饮食习惯

良好的睡眠习惯来自于日常的培养,因此,爸爸妈妈要从小培养宝宝有规律的睡眠。此外,良好的饮食习惯也一样。规律的饮食习惯可使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消化系统等协调工作,并建立起对进食时间的条件反射,促进食物的消化与吸收。

7个月以后的宝宝,白天约睡3次,每次睡1~2小时不等。通常早上醒来玩2小时后就会感到疲倦而入睡;午餐后玩一小会儿,又将入睡;醒后玩2小时左右,在傍晚前又睡一觉。

爸爸妈妈要从小培养宝宝按时睡觉的习惯与规律饮食的习惯,不要总是抱着宝宝连拍带摇、又走又唱地哄着睡,这样虽然也能入睡,但却养成了不良的睡眠习惯,这样哄着睡常常容易惊醒,睡得不踏实。

睡眠习惯训练

培养有规律的睡眠,爸爸妈妈可将宝宝白天的睡眠时间逐渐减少1次,即白天睡眠3~4次,每次1.5~2小时。

夜间如果宝宝不醒,尽量不要惊动他。如果醒了,尿布湿了可更换尿布,或给他把尿,宝宝若需要吮奶、喝水可喂喂他,但尽量不要逗弄他,让他尽快接着转入睡眠。同时,要注意宝宝睡觉的姿势,要经常让宝宝更换头位,以防止宝宝把头睡偏。

饮食习惯训练

培养宝宝的饮食习惯,爸爸妈妈可以每日将喂养次数减为6次,白天哺喂4~5次,间隔3~4小时。

夜间可以根据宝宝的具体情况进行哺喂,一般哺喂1次即可,如果宝宝夜间不醒或不愿进食,可不哺喂。还要开始逐渐训练宝宝用勺吞咽食物,为以后断奶时用勺进食做准备。

训练宝宝喝水

训练宝宝用奶瓶喝水

在让宝宝学用奶瓶喝水时,先是妈妈手持奶瓶,并让宝宝试着用手扶着,再逐渐放手。如果担心太重的话,可以用小的奶瓶或只装少量的水。开始的几次,妈妈一定要在旁边守护着宝宝,万一宝宝手无力让奶瓶掉落,妈妈应及时扶住。因为是奶嘴,所以不太会呛到,宝宝不难应该学会。

训练宝宝用杯子喝水

在教宝宝用杯子喝水时,要先给宝宝准备一个不易摔碎的塑料杯或搪瓷杯。要带吸嘴且有两个手柄的练习杯,这样不但易于抓握,还能满足宝宝半吸半喝的饮水方式。

在宝宝练习用杯子喝水时,爸爸妈妈要用赞许的语言给予鼓励,比如:“宝宝真棒!”这样能增强宝宝的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