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0~3岁婴幼儿游戏方案
32959100000035

第35章 11~12个月宝宝的基本动作智能

督促“懒”宝宝开步走

这个时期,宝宝的能力特点是将他放在没有任何可以依靠的地方使之站立,他能独自站立片刻而不摔倒;如果大人拉着一只手,宝宝即能协调地移动双腿向前走,而不是转圈,这说明宝宝已经有了独立行走的能力。

让宝宝学走路,爸爸妈妈也不能心急。其实,宝宝从卧位到立位,已有一些转变重心的尝试,让宝宝真的会走路还需要进一步的训练。

引诱宝宝站立、坐下

宝宝在最初扶物站立时,可能还不会坐下,这时爸爸妈妈应教他如何学会低头弯腰再坐下。

妈妈可以把玩具安放在近一些的地面上引诱,让宝宝低头弯腰去抓,即使是一手抓住家具后蹲下,另一手伸出去抓玩具,也是一种进步,这时也要鼓励一下。因为,当宝宝懂得低头弯腰去抓玩具后,接下去他将懂得不必依靠家具扶持,再接下去宝宝就能靠自己的力量站立和坐下了。

让宝宝自己拾画片

让宝宝走路,可以先训练宝宝蹲下、站起来的动作。爸爸或妈妈可以把画片放在地上,然后说:“宝宝,把画片拾到妈妈这里来”。当宝宝捡起画片时,妈妈应当一边说“谢谢”,一边教宝宝点头,表示谢意。

鼓励宝宝大胆向前走

如果宝宝因为胆怯或怕羞,不肯自己向前走。这时候,爸爸妈妈可以用看图片或唱儿歌的方法,如儿歌:“小袋鼠,不怕羞,每天妈妈抱着走,小宝宝,真是乖,自己走路好勇敢。”对不愿自己走路的宝宝不要迁就,要多给予一些鼓励,使宝宝鼓起向前走的勇气。

创造时机

宝宝拉着大人的手走,同自己独立走完全不同,即使拉着他的手走得很好,可是一让他自己走就不行了,拉手走只能用于练习迈步。

因此,在时机成熟时,爸爸妈妈要设法创造一个引导宝宝独立迈步的环境,如让宝宝靠墙站好,爸爸或妈妈退后两步,伸开双手鼓励宝宝:“好宝宝,走过来找妈妈。”

这时,当宝宝迈步时,爸爸妈妈需要向前迎一下,避免宝宝第一次尝试时摔倒。这样反复练习,用不了多长时间宝宝就学会走路了。

沿着彩条走

爸爸妈妈可以在地上放一根颜色鲜艳的彩条,摆成直线和弯线,在宝宝的前方摆着宝宝喜欢的玩具,这时爸爸或妈妈牵着宝宝的一只手,慢慢随着彩条直、弯线行走,让宝宝拿到自己喜欢的玩具。在爸妈的帮助下,让宝宝能沿着彩条行走,逐渐培养独走能力。督促宝宝开步走,爸爸妈妈还应该根据自己宝宝的具体情况,灵活掌握各种方法,切不可生搬硬套。

学步期就是宝宝探险期

学步期的宝宝就是一个小小的探险家,用他那从蹒跚到稳当的步子,用他那小小的双手,永不疲倦地向他的周围探索,也包括他自己的身体。这时,爸爸妈妈一定要给予宝宝这个一生最重要的探险机会。

宝宝能力培养方案

随着不断的探索,宝宝会逐渐地对自己正在发展的各种能力产生信心:爬、走、跑、跳、搭积木、玩水、玩沙、玩小车、玩娃娃、学着讲话、看书、学成人样子做事,听大人读书等等。这时,如果宝宝能够在有启发性的环境中自由自在地成长与玩耍,自由自在地探索,那么,宝宝就能够建立起对自己的信心。所以,爸爸妈妈一定要做宝宝勇于探险的坚强后盾,千万不要拖延或庇护宝宝的发展。

宝宝摔倒怎么办

宝宝刚学走路时,摔倒是很正常的事。在宝宝摔倒以后,爸爸妈妈的态度和处理方法,将直接影响宝宝成长。因此,为了使宝宝形成勇敢和坚强的人格品质,爸爸妈妈要特别注意对宝宝第一次摔倒的反应,从一开始就给宝宝建立良好的条件反射。

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的爸爸妈妈因过分担心宝宝的安全,一看宝宝摔倒了,赶紧跑过去,大惊小怪,又抱又亲,不知道怎么安慰才好。这样一来,本来宝宝没什么事,一经这种过分的安慰,反而产生了恐惧心理,往往会非常委屈地哭起来。

所以,最好的做法就是在没有危险的情况下,爸爸妈妈就不要惊慌,更不要着急地去扶宝宝,从宝宝第一次摔倒后,就让他自己爬起来。爸爸妈妈应显出不在乎的样子,并用温和肯定的态度告诉宝宝没关系,鼓励他自己爬起来,“摔倒了要自己爬起来”“勇敢的宝宝是不哭的”。

宝宝受到鼓励后,为了做一个勇敢的宝宝,就会自己爬起来,含在眼睛里的泪水也就不会掉出来了。

如果爸爸妈妈能够坚持这么做的话,宝宝就知道摔倒了应该自己爬起来,其独立性会因此而增强,并成为一个勇敢的宝宝。反之,则会形成宝宝依赖和胆小的性格,做什么事都畏手缩脚、不敢向前。

宝宝精细动作训练

1周岁的宝宝,手部的动作已发展的相当娴熟了。这时宝宝已经能用全掌握笔在白纸上画出道道来,并且,也能和大人一样用拇指和食指的指端捏小东西,手部拿捏能力的程度已经发展得很好了。

爸爸妈妈可以根据宝宝在这个时期的能力特点,通过以下方法开发宝宝的精细动作智能。

训练手的控制能力

在宝宝能够有意识地将物品放下后,训练宝宝将手中的物品投入到一些小的容器中。通过训练,使宝宝的小手有一定的控制能力。

提高手部灵活性

爸爸妈妈可以在桌前给宝宝摆上多种玩具,如小瓶、盖子、小丸、积木、小勺、小碗、水瓶等。

当宝宝看到这些东西时,慢慢就会知道用积木玩搭高,知道将盖子扣在瓶子上,知道用水瓶喝水,知道用拇指食指捏起小丸,知道将小勺放在小碗里“准备吃饭”等等。经过多种训练,能够锻炼宝宝手的灵活性,提高手的技能。

训练控制能力小游戏

翻书

拿一本专供新生儿阅读的大开本彩图,薄而耐用,让宝宝双腿伸直坐在床上,将书摊开在宝宝的双腿上,一页一页帮宝宝翻,一边指着书里面的彩色图片告诉宝宝这个是什么,在做什么等。宝宝的小手会迫不及待地自己动手翻动,但可能是满手去抓,或者用手掌推书页,这时妈妈就教宝宝用拇指和食指捏着书页,将书页轻轻提起来翻过去,而且要教宝宝顺着翻。有时候宝宝可能会扯书页,妈妈不要指责,告诉宝宝:“扯书的宝宝就不乖了,妈妈就不给宝宝看了。”并做出不高兴或伤心的表情,让宝宝明白自己的行为会让妈妈不高兴。如果宝宝继续扯书的话,妈妈可给他找一本纸质比较厚的书。

空中画圈

用一根20厘米左右的粗线系住一个带环的棉绒小玩具,妈妈拿着粗线一头将玩具画圈旋转,在空中画圈,宝宝在一旁好奇地看。然后将线递给宝宝,看宝宝怎样玩。

如果宝宝攥不牢粗线,妈妈可先教他用食指和手掌练习捏粗线,然后再旋转;有些宝宝会拿着粗线前后晃动,甩不出圆形,妈妈可再次示范,并拉着宝宝的手臂甩出圆形,再放开手让宝宝自己甩。

妈妈要耐心教宝宝,不能急于求成,让宝宝练习手腕的快速圆形运动,先模仿妈妈,经过多次练习才能学会。手腕的运动是手的精细技巧所必须的,为以后书写、绘画、弹奏等动作做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