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0~3岁婴幼儿游戏方案
32959100000008

第8章 2~3个月宝宝的基本动作智能

宝宝动作、运动能力发展

2个月的宝宝,运动能力已经有很大的发展,并且会做一些简单的动作。如果宝宝在仰卧时,大人稍微用力拉住他的手,宝宝的头部就可以自己稍用力,并且可以完全后仰了。

这时,宝宝的双手也有了相应的发展变化,从原来紧紧握着的小拳头姿势逐渐地松开了。

乳头的香皂味道,宝宝不喜欢

检测2个月宝宝的成长发育是否达标,从他的运动及适应能力所达到的水平就可以看出来。

宝宝能力特点

到两个月末时,一些宝宝就可以竖着抱起来了,只是仍有些摇晃,对于发育较好的宝宝则可以把上半身支撑起来一小会儿,而发育快的甚至能够在爸爸或妈妈的帮助下尝试学习翻身的动作了。

如果你给他小玩具之类的东西,他竟然会有意无意地抓握片刻。在你要给他喂奶时,他会立即做出吸吮动作,并且,此时他的小脚会很喜欢踢东西。

大运动

在宝宝仰卧时,妈妈可以观察到两侧上下肢对称地待在那儿,能使下巴、鼻子与躯干保持在中线位置。

在宝宝俯卧时,大腿贴在小床上,双膝屈曲,双髋外展。比如说宝宝俯卧在一平面上,头开始向上举起,使下颌能逐渐离开平面5~7厘米,与床面约呈45°角,而不再向一侧,如此稍停片刻,头又垂下来。如果将宝宝拉腕坐起时,宝宝的头可自行竖直起2~5秒。

精细动作

在用拨浪鼓柄触碰宝宝的手掌时,他能握住拨浪鼓2~3秒钟不松手。

如果把悬环放在宝宝的手中,宝宝的手能短暂离开床面,即使手张开或合拢,环仍在手中。

宝宝面部协作

从出生到2个月的宝宝,动作发育处于一个非常活跃的阶段,宝宝可以做出许多不同的动作,特别精彩的是面部表情,会越来越丰富。有时在睡眠中,宝宝也会不老实,有时会做出哭相,撇着小嘴好像很委屈的样子;有时又会出现无意识的微笑。

其实,这些面部动作都是宝宝吃饱后安详愉快的表现,亦是健康成长的象征。

宝宝运动注意事项

宝宝长到8周时,在俯卧位下身体离开床的角度可达45°,但还不能持久。这个动作要到3个月时,下巴和肩部才能都离开床面抬起来,胸部也能有部分离开床面,用上肢支撑部分体重。宝宝俯卧时,家长一定要注意看护,防止因呼吸不畅而引起窒息。

这时,宝宝双脚的力量在加大,只要不是睡觉或吃奶时,手和脚就会不停地活动,虽然不是十分灵活,但他却动得很欢快、很开心。

通过小手认识世界

俗话说心灵手巧,双手灵活的宝宝会更聪明。在发育成长的过程中,宝宝的小手比嘴先会“说话”,他们往往先认识自己的手,有许多时候他们会两眼盯着自己的小手而很仔细地看个没完……因此,手是宝宝认识世界的重要器官。

宝宝能力特点

两个月的宝宝的小手已经开始松开了,而不再一直紧握拳头,有时会两手张开,摆出想要拿东西的样子。虽然这仅仅是一种无意识的动作,但有时看到玩具会乐得手舞足蹈,全身乱动;在吃奶时往往会用小手去触摸。

宝宝能力培养方案

手是人认识世界、与外界交往的重要器官,正是有了一双灵巧的手,才使人和动物有了本质的区别。但是手的这种灵活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要有一个相当长的发育过程。这个发育过程也遵循着一定的规律。尤其是在宝宝3个月时,是手部运动发育的最佳时期。

爸爸妈妈一定要把握好机会,多训练宝宝的手部动作,以利于智力的开发。这时,可以选一些不同质地、适合宝宝小手抓握的玩具或物品,比如拨浪鼓、海绵条、绒布头、纸卷、小瓶盖或小积木等等。

训练触摸和抓握能力

宝宝的手虽然还不能完全张开,但也要有意识地放一些玩具在他手中,如拨浪鼓、塑料捏响玩具等,以训练他的抓握能力。

在训练的开始,可先用玩具去触碰宝宝的小手,让他感觉不同的物体类型。待宝宝的小手可以完全展开后,就能将玩具柄放入他的手中,并使之握紧再慢慢抽出;大人也可以将食指塞入宝宝手中使其握住,并能留握片刻。

此外,也可用宝宝的小手去触碰某些物体,比如,在吃奶时把小手放在妈妈乳房上或脸上,让他触摸;在抱着他时,可以在宝宝的前方放一些玩具,让他去触碰,以帮助他进行早期的手部感知活动。

训练宝宝的小手,应选择一些带柄易于抓握、并且会发出响声的玩具,如摇棒、铃棒、串珠等,但要注意:装有珠子和小铃的玩具一定要结实,以防脱落后被孩子误食。

手眼协调训练

手部感知练习:除了上面的训练宝宝手部触觉的方法外,亦可在宝宝的手腕上系上铃铛或红色手帕及鲜艳的手镯等小物品,以此来吸引宝宝对手部的感知,帮助他感知手的存在、体验手的动作。

过一段时间,可变更一种系法,看看宝宝是否注意到这些变化。再过一段可以完全脱下手镯、红绸带,再让宝宝瞧瞧、摸摸,让他感觉一下这些东西与手部动作的关系。

此外,还可让宝宝仰卧,将一块手绢盖在他的脸上,也可只盖住一只眼睛,开始时,可以抓住宝宝的上臂来引导他、帮他试着用手移开脸上的手绢,而后逐渐地要减少帮助,让他自己动手将手绢从脸上移开。

握着宝宝的手,帮助他去触碰、抓握面前悬吊的玩具,每当抓到玩具就鼓励一下,吸引他的抓握与观察力,如此可促进手眼的协调和视知觉的形成。

巧妙地声音

在宝宝情绪好的时候,将一台小录音机放在宝宝身边,抱着宝宝坐起来,拉着宝宝的示指头按一下开键,音乐便响起来,父母故意惊喜地告诉宝宝:“录音机唱歌了!”

和宝宝一起听一小会音乐后,再拉着宝宝的示指按一下关键,关掉音乐,“宝宝听,没有了!”并观察宝宝的手部动作。

让宝宝重复开、关,多次训练,让宝宝的手充分触摸到录音机的键,通过感觉和声音刺激宝宝触摸的欲望。这个游戏刺激宝宝自己动手操作的热情,有助于宝宝手部精细动作能力的发展。

扩大手的动作

为了训练宝宝手的灵活性,提高手的功能,要让宝宝多去玩各种类型的玩具。比如:在桌前给孩子摆上多种玩具,如小球、积木、小瓶、盖子、小勺、小碗、水瓶等。当孩子看到这些东西时,知道用积木玩搭高,知道将盖子扣在瓶子上,知道用水瓶喝水,知道用拇示指捏起小球,知道将小勺放在小碗里“准备吃饭”等等。

为了更好地训练手的活动,还可以准备一些抓握玩具,如,摇铃、能捏响的软塑料或橡皮玩具,使其从抓、握开始,而后向摇、捏等动作的方向发展。

经过多种训练,就能锻炼宝宝小手的灵活性,提高手的技能。

宝宝头部训练

出生1到2个月的宝宝,是发育成长最迅速的时期,这时应做好全方位的训练,尤其是头部训练不可忽视,因为头部运动是全身其他运动的先导。

宝宝能力特点

到2个月末时,一些宝宝就可以竖抱起来了,只是仍有些摇晃,对于发育较好的宝宝则可以把上半身支撑起来一小会儿。

宝宝能力培养方案

出生后的第2个月是宝宝运动能力的启蒙阶段,也是动作成长发育的最快阶段,所以一定要抓住这个黄金时期,培养宝宝的运动能力。

抬头训练

当宝宝在清醒的空腹状态下,可将他四肢自然地舒展,然后匍匐在妈妈的胸腹前,妈妈一边向后仰,一边说“宝宝抬头看妈妈”等,直至仰卧在床。

此时,宝宝在移动过程中就会自然地将头抬起。也可使宝宝自己俯卧在床上,两臂屈肘于胸前,大人在宝宝的头侧引导他抬头。

在开始训练的时候,每次可做30秒钟,以后可根据宝宝训练情况逐渐延长至3分钟左右。

这个训练,能锻炼宝宝颈部肌肉,开阔眼界,丰富视觉范围,促进智力发育。

竖抱抬头

做这个训练时,可一个人将宝宝竖直抱起来,另外一个人拿着色彩鲜艳和带响声的玩具,放在接近宝宝面部的前方,跟小宝宝逗着玩,这时宝宝向前倾的头能抬起来,观察彩色玩具。

坐位竖头

妈妈将宝宝抱起来,坐在自己的一只前臂上,并使宝宝的头背部贴在自己的前胸,这时一只手抱住宝宝的胸部,使宝宝面前呈现广阔的空间,让他能注视到周围更多新奇的东西,这样可以激发宝宝的兴趣,使他能主动练习竖头能力。

此外,还可以让宝宝胸部贴在妈妈的胸前和肩部,使宝宝的头位于妈妈肩部以上,用另一只手托住宝宝的头、颈、背,以防止宝宝头后仰。

训练转头

让宝宝学转头,可以训练他颈部活动力量,并能开阔眼界。

训练时,可将宝宝抱在身上,面向前方,有人在他的背后忽而向左,忽而向右伸头,与之玩类似捉迷藏的游戏,并变换着或摇动铃铛,或呼唤宝宝名字,或与他说话,总之,要尽量引起宝宝的兴趣,使之主动地左右转头。

这种训练,可以每天做4~5次,每次1~3分钟。在起初训练时,要记得将自己的手放在宝宝头的两侧加以保护。

“爬行”与“侧翻”训练

爬行,是可以锻炼宝宝颈、背、四肢肌肉的运动。

宝宝能力特点

爬行通常是从6~7个月开始练习的,宝宝到8个月或9个月时才会随意地会爬行。但我们这里所说的“爬行”,只是表示宝宝俯卧时有向前窜行的动作,并非是真正的爬,这也是他的一种天生的本能反应。

宝宝能力培养方案

通过这一动作训练,可以促进小宝宝大脑感觉统合的健康发展,有利于开发智力潜能,以及激发愉快的情绪。

爬行训练

爬行训练的方法是:在训练宝宝俯卧练习抬头时,可用一只手抵住宝宝的足底。

虽然,此时的宝宝的头和四肢还不能离开床面,但宝宝已经会用全身的力量向头方窜行,做出类似爬行的动作。

此外,也可以在每天洗澡、皮肤抚摩后,让宝宝俯卧,用手心抵住宝宝足底,训练他以腹部为支点向前匍匐爬行。这个动作训练,可以每天1~2次,每次1~2分钟。

侧翻训练

侧翻训练可分两步来进行。

转侧练习:训练时,要用宝宝最感兴趣的玩具。每次训练时间可在2~3分钟,每日3~4次即可。这个训练可促进宝宝颈部肌肉的灵活性和协调性,为侧翻身做好准备。

侧翻练习:宝宝长到一个月以后,就可以做侧翻动作训练。

训练时,可先用一个发声玩具,吸引宝宝转头注视,然后,大人一手握住宝宝一只手,另一只手将宝宝同侧腿搭在另一条腿上,辅助宝宝向对侧侧翻注视,如此左右轮流侧翻练习,以帮助宝宝早日感觉体位的变化。这种侧翻动作,每日可做2次,每次侧翻2~3次就可以了。

宝宝手部动作发育及训练

在3个月左右时,宝宝本能的握持反射就会消失,开始出现无意识地抓握,这就标志着手的动作开始真正发育了。

宝宝在开始抓握时,往往是用小拇指的侧边握东西,然后逐渐发展到用大拇指侧边,最后发展用手指握东西,也就是说手的动作是从小拇指侧边向手指发展的。

这时宝宝的手经常呈张开状,可握住放在手中的物体达数分钟,扒、碰、触桌子上的物体,并把物体放入口中舔。但手与眼协调能力还不强,常抓不到物体,就是抓物也是一把抓,即大拇指与其他四指方向相同。在宝宝3个月时,抓紧对他小手的训练是不可忽视的。

让宝宝主动抓握

可以用带长柄的玩具触碰宝宝手掌,他能抓握住并举起来,使玩具留在手中半分钟;此外,用悬环也能抓住举起来。

让宝宝用手指去抓衣物

宝宝仰卧时,能用手指抓自己的身体、头发和衣服,有时也能将玩具抓举起来。

让宝宝两手张开或握拳

由于宝宝这时能双手张开,因此当给他玩具时,不需要再撬开手,很容易便放到其手中。

抓毛绒玩具

妈妈抱着宝宝坐在自己怀里,让宝宝呈仰卧状,面向妈妈,妈妈微笑着注视宝宝,引导宝宝的注意。妈妈提着毛绒球在宝宝眼前晃动,然后用毛绒球轻轻地在宝宝的脸上脖子上碰触,刺激宝宝用手抓球。妈妈还可以在他看得见的地方悬吊带响玩具,扶着他的手去够取、抓握、拍打。每日数次,每次3~5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