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你比富人少什么
32969300000136

第136章 富人吃层次穷人吃味道

民以食为天,在灾荒年,下层人民吃饱了就安分守己不闹事,太平盛世,人人温饱,饮食就是地位的体现。虽然据发过大财也捡过垃圾的通人说,用炮制鲍鱼的方式炮制一块猪头肉也同样好吃,鱼翅其实就是粉条的味道,但是吃鲍鱼和吃粉条,毕竟还不是同一种感觉。以北京为例,让我们体验一下各阶层的饮食生活:10元:从绝对价格来说,北京饮食价位是比上海和广州低的,这也许是因为北京低收人阶层人数的庞大。从香喷喷的街头烤白薯、煎饼果子、烤羊肉串,到每家大型的超市、副食商店都卖的热烧饼、葱油饼、炸鸡,以及快餐式的小店的饺子、兰州拉面,要想用低于10元就能吃饱的选择还是很多的。很多像模像样的中式快餐店里的一个套餐也不过8元左右,这在肯德基、麦当劳里是绝对吃不到的,中式快餐的营养搭配还更合理。还有,“一夜之间”兴起来的韩国小馆子的石锅拌饭仅售10元一份,香喷喷热辣辣的。50——100元:北京没有“大排档”的概念,却满街大排档的价位,有的为了招揽生意,索性把菜单——也就是价目表贴在门外:鱼香肉丝8元、尖椒土豆丝5元、葱爆羊肉12元……价低得能把你吓一跳——这店家还有得赚吗?在北京,100元能让4个人叫上一桌子菜,叫做“家常菜”。200元左右:最好的选择是上海菜和宁波菜,好的江浙菜是精致、清淡的,就算只有几样做得好,每次去都点,也吃不腻。湘菜本来比川菜稍贵一点,三个人花100多元可以吃好。虽然现在湘菜也有“家常菜”化的趋势,却一味地咸而不辣。不过总的来说,湘菜还没有川菜那么泛滥,做法也比较规矩。更有特色的是贵州菜,菜式与器具都有特色,能使人精神一振。300——500元:北京的日本菜馆里,肯出到300元以上就能吃到生鱼拼了,或者可以选择寿司鳗鱼饭。在广州和上海,日本菜都有大众化的趋势。广州的回转寿司店直追香港,而北京,回转寿司难得一见,店家最大的让步是推出七八十元一份的套餐。不过日餐胜在环境清雅,间隔成小小的位子和隐约的背景音乐,对于去惯了嘈杂的中餐馆的人实在是种享受。价钱相近的还有韩国菜,以烤肉为主,小菜免费,主食是火锅面。韩国菜在北京是“两极分化”,同时兴起的还有小馆子,烤鱿鱼、大酱汤,食品完全不同,却另有一番味道。1000元:1000元在北京吃顿饭,用专业食客的话说,“大概是鲍翅阶层了”。在星级酒店吃饭,菜牌与结账单有一定的差距——差在那15%的服务费。在北京餐饮业不很发达的前些年,有些异国风味只能在大酒店里吃到,现在就看不出这种必要了。东华门的四合院是专门做外国律师生意的,地下是画廊;一楼餐厅;二楼是卖旧家具的,从窗户眺望能看见故宫。餐厅里一瓶红酒卖600多元,一支雪茄则是200多元。这一家店大概称得上“北京一绝”,深藏在小胡同里,不起眼的小馆子,来头大得不是一般食客能问津的。10000元:北京饭店的谭府谭家菜,10人一桌的燕翅席,从3000元起,上不封顶,上万更不在话下。330元一客的黄焖翅是有国家专利的。“阿一鲍鱼”一只就是四位数。吃鲍翅是没有谱的,这是另一个层面的“丰俭由人”。从这些流水账我们可以看出,吃也是可以分层次的。大排档与家常菜,是平民生活,在指定的范围内,掂对出纯粹的酸甜苦辣,品尝自己的喜好;300到500元,是“新贫族”和有那么点儿小资倾向的人,在有气氛有情调的地方就会有感觉,然后就会有味觉;“鲍翅阶层”的吃,就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