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你比富人少什么
32969300000093

第93章 再小的老板也是老板

有时候,当一个小老板,操持一个摊子,说不定还没有替人打工挣得多,但两者有质的区别。打工很快就会达到极限,自己一个人的精力毕竟有限,老板却聚集了很多人的智慧和精力。资金流的不同,造成了打工者和老板财富的不同增加模式。很多打工者,特别是高级打工者,一年有个几万、十几万的年薪,确实也不少了。而那些小老板,却做着似乎微不足道的小本生意。每年有1万或几万的利润就不错了。可是几年后,白领也好,金领也好,工资涨幅有限,因为他们的能力不可能无限地提高。而小老板们的生意,却因为资金流的不断循环而滚雪球般地越滚越大,利润也迅速攀升,呈几何级数增长,这两种不同的增长方式,使很多高级打工者的收入,比起一般的小老板来,呈现先多后少的状态。仅仅因为一点投资,就使打工者和老板走向不同的方向,使开始时差不多的人,最终走到了两个“阵营”。万华是一个高级经理人。他从一所很普通的学校毕业,凭自己的努力打拼,30出头,就熬到了公司总经理的位置上,年薪20万元,一般来说,确实有自豪的理由了。当然,他在自豪高薪的同时,更自豪自己的能力。他忙得几年没回自己的老家了。这次回家,却在软卧车厢里遇见了小学时的同桌三跳子。万华离家读大学时,好像知道三跳子在“倒猪”——开着拖拉机到农村买猪,然后卖到食品公司屠宰。三跳子问万华挣多少钱。万华心里有点瞧不起三跳子,问人家的收入乃是职场忌讳,这是常识。但一瞬间,他又有些得意,这正是他想告诉三跳子的。他想:“震震”这个猪贩子也好。20万。万华一个多余的字都没说,似乎没什么可说的。三跳子却像是反应迟钝,一点不像小时候上蹿下跳的样子,不紧不慢地对万华说:“你们啊,浑身能耐就是不会使,才挣这么点啊?”万华的心一颤。本来要“震”人家的,现在反被人“震”了。他不服气地问:你自己当大老板的该挣多少呢?他故意把“大老板”三个字加重语气。三跳子换上一副愁眉苦脸的样子,诉说生意的艰难、清淡。万华听得很仔细,同情之心写在脸上。最后,三跳子似乎无奈地说:“就这样一年闲呆了三个多月,算算账,才纯赚了不到50万。”万华有些吃惊。开始时不信,转念一想,凭三跳子的观念和素质,要不是钱多撑的,绝不会坐软卧车厢。回到老家,万华和三跳子交往多日,才真正相信了三跳子说的年收入“不到50万”。原来,他早已鸟枪换炮,再也不是开着拖拉机四处买猪了。万华黯然神伤:在外打拼多年,成为高级白领,怎么还不如一个小城镇的猪贩子赚得多呢?其实,万华的收入确实不低,他的老板也算慷慨,也算很看得起他。毕竟,这20万元是他一个人劳动创造的。而他的小学同学三跳子就不同了。虽然,三跳子的能力和见识可能都不如万华,但三跳子手下有人、有车、有流动资金,这些都是三跳子的利润来源。万华一个人单枪匹马,收入怎能和三跳子相比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