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在炼金术之后:化学奖获得者100年图说
33017300000069

第69章 1969年度 德雷克·哈罗德·理查德·巴顿 欧德·哈塞尔

因发展立体化学理论而荣获1969年诺贝尔化学奖

德雷克·哈罗德·理查德·巴顿

德雷克·哈罗德·理查德·巴顿(英国,1918~1998年),1918年9月8日生于英国格雷夫森德,一位木材商的独子。父亲将巴顿送进了英国特有的培养“精英”的贵族学校进行近乎于军营的“艰苦”生活的培训。巴顿后来回忆说:“这段经历使我学会了忍耐和自我锻炼,培养了我坚强的身心和健康的人格。我从集体生活中学会了如何与人相处、珍视友谊。感谢父亲当年对我的‘残忍’培训。”但当时的巴顿对经商并不感兴趣,他将主要精力花在物理和化学方面。1935年,巴顿为了管理去世的父亲遗留下的企业而中断学业,但他对不感兴趣的工作之成效可想而知。此时,巴顿想从事科学研究的理想才逐渐被家人接受,他们转而全力支持他完成学业。1938年,巴顿如愿考入伦敦帝国理工学院学习化学,他用四年时间先后获化学学士、博士学位。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巴顿应征入伍,任职于英国陆军情报机构。战后,巴顿重返大学校园并于1949年获得伦敦大学理学博士学位。1949年至1957年,巴顿先后就职于哈佛大学、伦敦大学、苏格兰格拉斯哥大学,1957年后任伦敦帝国理工学院有机化学教授直至离休。

20世纪40年代初,巴顿就开始着手对甾族化合物和萜类化合物的结构进行分析研究。50年代初,巴顿研究指出,甾类化合物原子三维空间的排列影响它们的化学性质和化学反应,并建立构象分析,阐明分子的特性与其空间构型、构象的关系,得出一些甾族化合物的构象,指出了许多复杂有机化合物的立体结构,从而发展了有机分子立体化学的结构理论,开辟了有机化学结构分析新领域。这被认为是他对立体化学和有机结构理论的重大贡献。他也因此与哈塞尔共获1969年诺贝尔化学奖。

1956年,巴顿创立了苯酚和生物碱结构可预知理论,此理论有助于认识许多生物碱的生物合成。20世纪60年代后,他改进了光化学反应的程序,发明了“巴顿”式合成法,在甾醇类激素的合成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哈塞尔

哈塞尔(挪威,1897~1981年),1897年生于挪威奥斯陆。1920年,哈塞尔从奥斯陆大学毕业后赴柏林大学深造,1924年,哈塞尔以论文《用氯化亚锡硝基化合物还原反应速率研究》获柏林大学化学博士学位并留任柏林大学。1925年,哈塞尔回国,任职于奥斯陆大学。哈塞尔还兼任特隆赫姆、斯德哥尔摩、乌普萨拉、哥德堡、哥本哈根科学院院士。1981年5月11日,哈塞尔逝世于奥斯陆,享年84岁。

1930年,哈塞尔开始运用气相的电子衍射技术来测定简单的有机化合物分子的三维结构。后来,他把主要精力用于测定环己烷、十氢萘及其衍生物的空间结构形态,发现它们大多以几种不同的构象异构体以混合形式存在,纠正了有机化学关于结构的概念。他提出和阐明了“构象分析”的原理和方法,并把它应用在有机化学中,大大推动了有机化合物,特别是脂环化合物立体化学的发展。1940年挪威被德国占领,1943年,哈塞尔被德军监禁直至德国投降,致使他的重要发现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也未引起注意,更谈不上应用。直到1950年,英国化学家巴顿在其研究基础上,把构象理论推向前进,他这时才为人们所注意。

20世纪50年代中期,哈塞尔对传荷化合物、机卤素化合物及其晶体结构进行了研究,并对由稳定分子间弱键作用生成的络合物进行深入探讨研究,提出解释一定类型传荷化合物几何形状的法则。哈塞尔用X射线和电子偏微法研究结晶和分子结构,并测定电子偶极矩,得出电荷在分子中的分布情况,阐明传荷化合物中电荷转移的规律和机理,并指出它们化合键的正确长度。他对六环化合物的立体结构进行了测定,得出了由分子给予体向分子接受体传递电子形成弱络合物的原子排列。他也因此与英国化学家巴顿共同获得1969年诺贝尔化学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