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2007中国工业发展报告-工业发展效益现状与分析
33027900000003

第3章 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

提要

自改革开放以来,以出口额和出口增长率所反映的中国工业的国际地位持续提高。特别是,中国制造业在国际贸易中表现突出,现在中国已成为世界重要的贸易顺差国,反映了中国的工业制成品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分析表明,中国制造业的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均在提升,而其中的主要因素是竞争优势的增强。中国目前正在发生着产业结构的升级,优势产业正从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密集型产业和技术密集型转变。中国工业化正在进入重化工业化的新阶段,重化工业能否进一步增强国际竞争力,将决定中国工业国际竞争力的基本发展态势。在这一发展阶段,中国工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正面临着资源和环境的严重挑战。只有当中国工业和企业不再主要靠大量低价格资源的投入和对环境保护的忽视来实现产品的低价格优势,仍然能够保持和不断增强自身的国际竞争力,才表明中国工业的国际竞争力是内在性的和可持续的。所以,在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更高标准下,保持和进一步提升中国工业的国际竞争力,是中国工业发展新阶段的核心战略任务。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成就的最突出表现之一,是形成了规模巨大的工业特别是制造业生产能力。“中国制造”成为20世纪最后20年以来世界经济最重要的现象之一,它不仅彻底改变了中国的国内经济状况和国际经济地位,而且,广泛而深刻地影响了全球经济以至世界各国消费者的生活。中国工业特别是制造业的巨大发展和世界性影响,基于其国际竞争力的不断提升。没有国际竞争力的显著增强,不可能有中国工业特别是制造业今天的国际地位。同时,也必须充分认识到,随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国工业特别是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正在和将会遇到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其中有些问题是对中国工业发展以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挑战。

一、中国制造业的国际地位

自改革开放以来,以出口额和出口增长率所反映的中国工业的国际地位持续提高。特别是,中国制造业在国际贸易中表现突出,出口额从1990年的443亿美元增长到2005年的7129亿美元,年均增长20%。2006年中国商品出口更是高达9690.8亿美元,其中制造业出口值估计为9067亿美元。

从产出结构的国际比较看,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明显偏高。1995~2005年,中国制造业占GDP比例为34%左右。日本和韩国低于25%。美国的这一比例自1995年以来也呈递减趋势,从1995年的18.92%降为2001年的15.16%。与其他下中等收入国家相比,中国的第二产业比重高出9.3个百分点(参阅专栏2—1)。

国家的平均水平1.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我国高于下中等收入国家平均水平9.3个百分点,同时远高于巴西、哈萨克斯坦和埃及三国,在所有列举的国家中是最高的,这与我国正处于重化工业加速发展的历史阶段有关。第三产业比重,我国低于下中等收入国家平均水平10.4个百分点,明显偏低。

中国制造业的持续高速增长引起全世界的普遍关注。加之新闻媒体的传播和一些国家出于政治目的或集团利益的夸大性宣传,在全世界已形成了中国“工业大国”或“制造业大国”的形象。其实,客观地分析,从中国拥有13亿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21%,和中国在历史上曾经占有世界1/4~1/3的产出规模的角度看,中国目前仍然是一个发展水平很低、收入水平很低的发展中国家。制造业的发达程度也不高。一方面,中国的人均制造业增加值仍然很低;另一方面,中国制造业占世界的比重仍然很低,不仅远不能与发达国家相比,而且也远远低于中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比重。

按1995年美元不变价进行折算,中国制造业人均增加值虽然从1995年的267美元增加到2003年的463美元(增幅为73%),但与发达国家2003年人均5710美元相比,仍然相差5247美元,仅为其平均水平的8.11%。即使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相比,到2003年中国也还低于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区(人均665美元)以及西亚和欧洲的发展中地区(人均615美元),只高于南亚和东亚、北非的发展中国家。

根据联合国工发组织相关数据计算,1993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占全世界的比重为3.5%,五年后的1998年提高到5.1%,到2003年则提高到6.9%。但与美、欧、亚的一些主要国家相比差距仍然很大。特别是美国制造业占世界制造业增加值的比例一直在缓慢上升,它自1993年的21.2%上升到2003年的23.3%。值得注意的是,日本和德国经济的不景气导致了它们的制造业地位相对下降。特别是,中国与德国的差距已经比较小了,德国从1993年的9.5%下降到2003年的7.4%。亚洲的另一发展中大国印度上升速度十分缓慢,相对落后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增长速度,1998年该比例为1.1%,而到2003年仅提高到1.2%。

二、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统计表现

一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状况的最直观表现是进出口贸易的规模和结构。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对外贸易的国际地位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中国的进出口总额从1980年的世界第20位以后,提升到2005年的世界第3位。现在中国已成为世界重要的贸易顺差国,而贸易顺差主要反映了中国的工业制成品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

通常,可以用产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来作为一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初步观察指标。根据世贸组织统计,1980年我国的制成品国际市场占有率仅为0.8%,仅为美国的6%,日本的7.1%;到2000年,我国制成品国际市场占有率提高到4.7%,是美国的34%,日本的49%,欧盟的33%。加入WTO以后,中国工业制成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提升速度陡然加快,中国工业制成品国际市场占有率的名次在2004年超过了日本,仅次于欧盟和美国,成为世界第三大制成品出口经济体,占有率达到8.3%,是美国的81%,日本的104%,欧盟的53%。2000~2004年间中国制造业产品国际市场占有率的变化速度是全世界最快的,2003年和2004年的增速更是高达36%和37%,从这些数据不难推测中国加入WTO后制造业国际竞争力显著提升。

目前,美、欧、日是世界三大经济体,也是我国制成品出口的主要地区,这三个地区更是世界各国商品市场竞争最激烈的地区,我们可以从这三个地区市场上各国制造业产品的竞争状况来观察中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情况。

在特定市场的相对竞争优势指标定义为Ai=Xi/Ci。其中,i代表某种产品,Xi为出口目标国家(例如,美国)从X国家进口的该产品数量,Ci为该国从中国进口的该产品量。Ai大于1则表明其他国家相对中国该产品在特定竞争市场更有竞争力,小于1则中国的该产品在此市场更有竞争力。

1.美国市场上中国与其他国家制造业竞争力的比较

在美国市场上,我们选择欧盟、加拿大、墨西哥、日本4个国家作为对比。从对比国家看,中国制成品的竞争力一直在上升。2001年时,有欧盟、加拿大、墨西哥、日本相对于中国制成品有较强的竞争优势,这些国家相对中国的相对竞争优势指标分别为1.8、1.32、1.03、1.18;而到2004年,只有欧盟相对中国仍旧具有竞争优势,其他三个经济体相对中国的制成品份额已经处于弱势,即欧盟、加拿大、墨西哥、日本相对中国的相对竞争优势指标分别为1.19、0.78、0.59、0.63.即使是在2004年竞争力仍然强于中国的欧盟,从2001年到2004年相对于中国的竞争优势指标也在不断下降,已经从2001年的1.8下降到了2004年的1.19.这表明,在美国市场上,中国制造业相对于主要竞争对手的竞争力均有所提高。

从分行业来看,中国最强的产业是“其他制成品”,办公和电信设备已经超过了纺织品和服装,成为第二强产业。中国最弱的是运输设备(特别是汽车)、化学品、集成电路及元件、动力机械及设备,并且这些产品的竞争力还在萎缩。

与领先者欧盟相比,中国的化学品(特别是药品)、运输设备(特别是汽车)、动力机械及设备劣势最明显,而办公和电信设备、其他制成品(特别是个人及家庭用品)、服装、纺织竞争优势比较大。

2.欧盟市场上中国与其他国家制造业竞争力的比较

欧盟是发达国家集中程度最高的政治经济联合体,欧盟的不断扩大将使中欧之间的经贸关系日益紧密,为中国提供一个更大、更统一以及更稳定的市场。当然欧盟东扩也必将给我国出口带来竞争压力。我们主要选取了欧盟25国之外的其他欧洲国家、美国、瑞士、俄罗斯4个经济体进行比较分析。相对于这些竞争对手,在欧盟市场上,中国制成品出口的竞争力基本上都表现为不断增强。目前,美国(2004年相对竞争优势指标值为1.153)和欧盟以外欧洲国家(2004年相对竞争优势指标值为分别为5.68)制造业产品的总体竞争力都强于中国,但中国已经超过了瑞士(2004年相对竞争优势指标值为0.449),俄罗斯则处于明显的劣势(2004年相对竞争优势指标值为0.085)。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加入WTO后,在欧盟市场上,中国制造业相对于美国的竞争力也在不断提高,2001年美国的相对竞争优势指标值为2.418,到2004年已经降到了1.153.

在欧盟市场,相对于以上经济体,中国竞争力最强的产业依次是办公和电信设备、个人及家庭用品、服装,最弱的则是汽车、化学品和钢铁。与美国的竞争力相比,中国制造业最强的是服装,美国对欧盟的服装出口仅为中国的1/40;其次是个人及家庭用品,美国的出口额是中国的1/20;另外,中国占优势的产品还有电信设备、纺织品、办公和电信设备、电气机械、其他半制成品等。与美国的产品竞争力相比,中国制造业竞争力最弱的产品是药品、汽车;其次是动力设备、其他运输设备、科学和控制仪器。其中,化学品(包括药品)的竞争力表现为日益下降。

3.日本市场上中国与其他国家制造业竞争力的比较

在日本市场,选择美国、欧盟、韩国和中国台湾地区作为比较对象。从总体看,2004年,这四个经济体的制成品在日本市场的竞争力都已经落后于中国,相对竞争优势指标值依次是0.55、0.61、0.21、0.17.而且,中国相对于这些经济体的竞争力还呈现不断增强的趋势。

相对于这些经济体,2004年中国制造业竞争力最强的由高到低分别是服装、个人及家庭用品、纺织品、EDP办公设备、电信设备等;最弱的是集成电路和电子元件、汽车、石油和矿产品,药品最低。

三、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来源

从理论上说,决定一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基本因素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比较优势;另一类是竞争优势。决定比较优势的基本因素是要素禀赋结构的差异,竞争各方分别发挥各自的相对优势,结果表现为各国在各不同产业中具有相对的成本优势,因而竞争力较强,所以,比较优势可以理解为“不同产业之间的竞争力比较”,是“各走各路”的竞争力。而竞争优势则不同,其含义是“同一产业的竞争力比较”,是“针锋相对”的竞争力。当然,在现实中,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是相互联系,甚至是密不可分而难以截然区别的。但是,从本质上说,两者的差异是十分重要的。而且,在现实经济中,一国的产业国际竞争力在多大程度上来源于比较优势,在多大程度上来源于竞争优势,其变化趋势怎样,也是一个极为重大的问题,对于确定一国的发展战略和政策,具有关键性的意义。

从统计上准确描述决定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比较优势因素和竞争优势因素,具有相当的难度。甚至,用不同的指标来评测可能会得出不尽相同的判断。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的竞争力研究团队,构建了一个多指标合成指数来综合地反映中国产业竞争力的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根据该项目的研究,所计算出的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综合指数,可以得出以下主要结论:

2004年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综合指数为117.5(2001年为基准年,各行业指数均为100),较2001年有较大的提升。虽然我国制造业的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均在提升,但决定我国制造业竞争力提升的主要因素是竞争优势的增强。从结构看,尽管各行业国际竞争力的变化趋势不同,但竞争优势均在增强;而比较优势的变化趋势则是,有些行业的比较优势在提升,而有些行业的比较优势在下降。钢铁、机械和运输设备行业比较优势有很大的提升,机械和运输设备行业中的办公设备和电子产品的比较优势的提升更是显著。其他行业的比较优势均有所下降,特别是化学成品及有关产品、服装行业的比较优势下降得较多。从比较优势不同的变化趋势可以看出,我国目前正在悄然发生着产业结构的升级,优势产业正从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密集型产业和技术密集型转变。

在整个制造业中,钢铁、机械和运输设备的国际竞争力有较大的提升,这些行业国际竞争力提升的速度快于整个制造业提升的速度;其他半制成品、纺织品国际竞争力也有提升,但这些行业国际竞争力提升的速度慢于整个制造业提升的速度;化学成品及有关产品国际竞争力变化不大;服装、其他制品行业国际竞争力有所降低。这表明,在下一发展阶段,中国的重工业在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双重力量推动下,国际竞争力将有突出表现。而过去主要依靠劳动力成本的比较优势的行业,在比较优势相对减弱的同时,将越来越需要依赖增强竞争优势来保持和提升国际竞争力。宏仁集团董事长王文洋(王永庆之子)在中国大陆创业十年,取得成功。他对中国大陆比较优势的变化有这样的判断:“大陆沿海地区工资已经高涨,我在广州、无锡、上海的工厂,一个工人每月要4000元人民币(约18000元台币)的薪水,如果人民币升值,台商的成本将会更高,和台湾工人薪资相近,这太贵了。”

另一个令人关注的问题是,中国制造业竞争力的提升,是民族产业促成的,还是外资产业促成的?或者,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提升的统计表现,反映的是(或者多大程度反映了)民族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还是外资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这是同一个问题的两种不同价值判断。

目前在中国的出口总额中,有相当大部分是外商投资企业创造的,按经济普查的数据,已经超过1/2.为了估算民族工业国际竞争力,可以在统计总额中剔除外资企业的部分,例如,将总出口额中扣除外商投资企业创造的部分。

为此我们可以定义三个相关的系数α、β、γ以及它们分产业的具体系数。α表示外商投资企业产品销售收入占全国产品销售收入的比重,αi则为外商投资企业i产品的销售收入占全国产品i销售收入的比重;βi表示外商投资企业产品i出口额占全国产品i出口额的比重(β则为相应的全国平均比例);γi则表示产业i外方资金占外商投资企业资本金的比重(γ为相应的全国平均比例)。

根据全国经济普查数据中规模以上外商投资和港澳台商投资工业企业的具体数据,我们分别计算了这三个系数以及工业、制造业各个分行业βi、γi 2004年的值,并与2001年的相关数据进行比较。从数据看,三年来,系数β增长速率非常快,其他两个系数也略有上升。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由于国内产业分类和国际标准有所不同,标准国际贸易分类(SITC)的二级分类的产业往往对应着中国国家标准若干个大类产业,或者出现交叉的现象,这给统一计算和比较带来极大的困难。因此,为更加精确地得出最贴近真实的数据,我们在计算并比较若干个产业时,使用了若干个产业相对应的平均值、作为通行的标准国际贸易分类相应的调整系数值。

类似地,我们也可以计算得到和的相关数值(若干个产业的平均值)。当然,这个值对于某些时间的某些产业可能并不十分精确,但目前还无法按照SITC找到它对应的中国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的公开统计数据进行计算来获得更精确的数值。

根据上述系数,我们计算了扣除外商创造部分的中国出口额。

虽然加入WTO后我们民族工业制成品出口量也在快速增长,从2001年的1518.2亿美元,增长到2004年的2465.9亿美元,但自2001年以来,中国民族工业制成品出口相对制成品出口总额的比例却是不断降低的,而外商投资企业在制成品出口中的角色却越来越重要。到2004年,民族工业制成品出口总额是全部制成品出口总额的45.47%,不足一半。民族工业制成品出口额占全部商品出口总额的比例也从2001年的57.05%下降到2004年的41.56%。

从分产业看,民族工业的出口额按大小依次为机械和运输设备(一分位产业)、服装、其他半制成品、纺织品、化学成品及有关产品和钢铁。从更细分的产业看,办公及电信设备、电气机械和非电气机械依然非常重要。发电机械、医药、集成电路和电子元件、汽车等产业出口总量位居最末几位。

再从中国民族制造业的国际市场占有率的变化观察。2001年中国民族制造业的国际市场占有率为3.39%,到2004年提高到3.75%,提高的程度十分有限,远低于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提高程度。同时可以看出,中国民族制造业中最具有竞争力的仍然是服装和纺织品,这两个产业经过剔除后国际市场占有率仍然在10%以上。相对于制成品国际市场占有率下降的变化率,这两个产业的下降率都低于平均值。

办公设备及电子产品、钢铁、其他半制成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在4%~5%之间;2%~4%之间的产品则是电信设备、其他运输设备、其他机械;2%以下的则是化学成品及有关产品(包括医药和其他化学品)、集成电路和电子元件和汽车。

最后,再从贸易竞争指数来观察。在计算贸易竞争指数的时候,也可以剔除外商投资企业来估算民族产业的出口值。计算方法是:先用总出口额乘以外商投资企业出口额占全国出口总额的比重,再乘以外方资本金占外商投资企业资本金的比重,这就是外商创造的出口部分。用这个出口额进行计算,可以得到比较确切的中国民族工业品的贸易竞争指数:

式中,Ei、Ii分别代表出口和进口。

我们注意到我国制造品的贸易竞争指数调整后已经从正值变为了负值,说明我国的民族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还较弱。就分行业而言,调整后的贸易竞争指数仍然大于0的有以下产业(按照由高到低):服装、个人和家庭物品、杂项制成品、纺织品、医药品、其他半制成品、其他运输设备。而办公和电信设备(包括其各个小类的产业)、机械类都变为负数。

从上述数据中可以看出:中国民族工业竞争力比较强的只有那些中国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医药品是个特殊的行业)。而本文前述研究结论是,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正更多地依赖于竞争优势,而比较优势的作用正在相对减弱。这可以推论,目前中国制造业的整体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外商投资企业正发挥着更重要的作用,而中国民族产业对中国国际竞争力的提升,还停留在主要依赖比较优势,特别是劳动力资源的比较优势上。

四、关于制造业国际竞争力若干问题的讨论

尽管以上关于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基本态势和变化趋势的描述是相当粗略和初步的,但从有关的统计分析结果中,以及通过对许多现实状况的直接观察,也可以获得一系列可供讨论的重要话题。

1.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比较优势条件是否发生了重大变化

从本文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到,我国目前真正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行业虽然仍旧是劳动密集型的行业,但是这些行业的竞争力强势地位正在表现出相对减弱的趋势。各行业国际竞争力变化的显著表现是,钢铁、机械和运输设备国际竞争力有较大的提升;其他半制成品、纺织品国际竞争力也有所提升;化学成品及有关产品国际竞争力变化不大;服装、其他制品行业国际竞争力有所降低。这显示了,我国制造业正向资本与技术密集型升级。有学者分析了我国资源条件的显著变化,即20多年来中国投资额和研发投入占世界的比重显著提高。这些都表明,中国工业化正在进入重化工业化的新阶段。重化工业的发展将对提升中国工业国际竞争力发挥更大的作用。换句话说,重化工业能否进一步增强国际竞争力,将决定中国工业国际竞争力的基本发展态势。

2.中国本国企业与外商投资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对比态势是否表明我国产业安全面临着严重的挑战

本文以上的统计分析显示了,目前中国制造业的整体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外商投资企业正发挥着更重要的作用,而中国民族产业对中国国际竞争力的提升,还停留在主要依赖比较优势,特别是劳动力资源的比较优势上,而以技术先进性和创新能力所支撑的竞争优势还没有成为中国本国企业国际竞争力的主要因素。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最近的一项研究表明:目前创新还不是企业竞争力的主要源泉。这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中国企业对不确定性的高度规避以及技术创新所具有的不确定性是中国企业创新不足的重要原因。而发达国家的产业竞争力以及进入的外商投资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主要依托于其高技术装备特别是很强的技术创新能力。因此,如果中国国内企业继续主要依靠低成本、低价格的“血拼”竞争方式来保持国际竞争力,则难以从根本上缩小同发达国家产业竞争力之间的差距。特别是,外资企业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实力和技术实力,采取收购中国各产业中相对较强实力企业甚至是行业龙头企业,在资本运作中控制甚至“消灭”中国企业,达到在中国获得绝对的产业优势的目的。面对这一现象越来越突出的中外企业间的竞争态势,许多人产生了对中国产业安全和经济安全问题的严重担忧。应该看到,在国际竞争中,中国民族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处于不断提升的过程中;但是,竞争力是一个相对概念,尽管民族产业的竞争力在增强,但如果国际竞争对手的竞争力提升得更快,则前者的竞争力实际上就处于相对减弱的不利境地。对此,我们必须保持高度的重视和关切。

3.如何看待近几年来我国工业的经济效益明显提高,特别是表现为利润大幅度增长的现象

这是否表明或者在怎样的程度上表明了中国工业竞争力的提升?更一般地说,企业利润同竞争力是什么关系?毫无疑问,在充分竞争和充分开放的市场条件下,企业利润的增长特别是利润率的提高,可以表明其竞争力的提升。但是,某些企业以至有的产业在其他情形下也可能表现为利润增长和利润率的提高,通常可以看到的是:第一,产业景气周期会对短期利润和利润率产生显著的影响。第二,垄断特别是政府赋予的行政性垄断,会对利润和利润率产生特别的影响。近几年来,中国制造业企业的利润和平均利润率普遍提高,2006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18784亿元,比上年增长31%。

特别是,石油、煤炭、钢铁等资源型产业利润水平处于高位态势,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经济处于高度景气(甚至一定程度上的“过热”)阶段,经济增长率连续5年保持高位,对资源产品的需求特别旺盛,导致资源产业利润大幅度增长。同时,垄断性企业特别是行政性垄断企业利润畸高,也是一个十分明显的现象。

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07年1~2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以上的企业,下同)实现利润293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3.8%。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实现利润139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9.3%。集体企业实现利润71亿元,增长36%;股份制企业实现利润1546亿元,增长41.8%;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实现利润798亿元,增长35.7%。私营企业实现利润407亿元,增长51.4%。在39个工业大类行业中,35个行业利润同比增长。新增利润前五大行业为钢铁、电力、化工、交通运输设备制造、石油加工及炼焦业,占整个工业新增利润的68.4%。其中,钢铁行业利润同比增长3.6倍,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1.2倍,化学纤维制造业增长2.2倍,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80.1%,电力行业增长66.7%,煤炭行业增长57.3%,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76.7%,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增长68.4%,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长31%,石油加工及炼焦业由2006年净亏损46亿元转为盈利148亿元。而且,进入第2季度,企业景气指数和企业家信心指数全面上升,表明近期企业利润增长前景继续乐观。

可见,工业利润和利润率的增长一方面确实可以反映我国工业(特别是制造业)国际竞争力水平的提升,包括产业结构的升级和技术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工业结构中的垄断现象以及经济景气度的偏热也表现为工业利润水平的显著偏高。前者是非常积极的现象,后者则是不可持续的现象。总之,利润通常可以是竞争力的显示性市场表现,但也可能是同竞争力无关的现象,特别是可能反映了市场竞争的不充分和垄断性因素的作用,因而会不利于长期竞争力的提升。因为,如果凭借垄断地位就可以获得高额利润,就不会有进一步提高竞争力的更大动力和压力。

4.在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更高标准下,中国工业如何提升国际竞争力

20多年来,中国工业国际竞争力的显著提高在相当程度上是依赖低价格资源的大量投入和很低的环境保护标准。众所周知,这样的发展道路是难以持续的。也就是说,中国工业增长方式必须向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方向转变。但是,本文的分析又表明,中国工业化进程正在进入新的重化工业发展阶段,中国工业的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将在更大程度上表现为重化工业的更快增长。这不能不使人产生对资源过度消耗和环境进一步破坏的担忧。

如果单纯地要求做到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并不特别难以实现,我们可以大幅度提高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标准,提高资源产品特别是能源的价格,即采取市场和非市场的强力手段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破坏。问题是,当我们采取这样的政策强制性要求达到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更高标准后,我国产业是否会受到很大的削弱?以至使发展速度大大下降,甚至产生严重的企业倒闭和工人失业现象?总之,发展和环保、节约都非常重要,两者都是不可忽视的战略目标。而使两者能够得以兼得的核心问题就是产业和企业的国际竞争力状况。只有当中国工业和企业不再主要靠大量低价格资源的投入和对环境保护的忽视来实现产品的低价格优势,仍然能够保持和不断增强自身的国际竞争力,或者说,在实行更高更严格的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标准的条件下,中国工业和企业仍然能够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才表明中国工业的国际竞争力是内在性的和可持续的。所以,在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更高标准下,保持和进一步提升中国工业的国际竞争力,是中国工业发展新阶段的核心战略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