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中国走向选择
33030000000014

第14章 中国港口业将遇十年低谷

21世纪前5年,中国港口业以锐不可挡之势,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一路飙升,连续3年雄居世界港口业榜首。“十五”期间共有10个港口跻身世界亿吨大港行列,其中上海港吞吐量2005年首次超过新加坡港,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第一大港口。如今,受世界金融危机影响,国内外需求萎缩,我国港口吞吐量增幅大量回落,吞吐量负增长已经成为中国港口业的常态。

2008年10月22日,我国最大集装箱外贸港口上港集团(600018)正式对外称,2008年该集团将无法完成3000万标准箱的吞吐量。据了解,集装箱运输受到目前欧美金融海啸重创,美国航线占上海港外贸航线的20%,因此预计业绩下滑明显。2009年不排除欧美部分航线将继续撤线。上港集团董事长秘王庆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2009年可能是10多年来的港口航运业最低谷。”据悉上海港到欧洲的航线运价已经从1000美元每箱降到了200美元每箱。

高盛的首席分析师Thomas Kim指出,国际航运指数波罗的海航运指数BDI狂泻,集装箱航运业至少要经历2年左右的“冬天”,尤其是中美航线的航运量将出现负增长。另外,对欧洲市场出口量也自2008年7月份开始出现放缓,比2007年同期下降6%~7%。集装箱港口业将出现行业“洗牌”。

招商证券分析师纪敏表示,外贸增速放缓,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集装箱码头的作业需求,而特定阶段的出口产品结构升级会弱化外贸的集装箱生成弹性。同时,港口集装箱吞吐能力的建设规划明显超前,即便实际投资建设进度会有所放缓,也难掩供需相对失衡这一现实。港口集装箱业务景气下行这一趋势已经比较明显。

招商证券的报告进一步认为,按“十一五”的港口建设规划,2009年全国港口新增集装箱设计吞吐能力将达到2175万吨,同比增长23%,如规划建设进度不大幅放缓,那么,码头产能适应度将由2007年的1:1.2下滑至2009年的1:0.98.对于竞争分流影响较大的珠三角港口群,个体码头吞吐量会出现负增长。

2008年对于深圳港口业无疑是充满挑战的一年。珠三角产业转型和企业外迁,已经对本地货源的生成量形成冲击。而全球经济形势的走向,进一步让贸易进出口市场的增长显现出疲乏之势。深圳港持续多年的高速增长能力正在经受一次大考。

来自深圳交通局的数据最直观地反映了2008年深圳港集装箱吞吐量的走势。1月~9月,深圳港集装箱吞吐量1622.96万标箱,增长仅5.8%,较2007年同期累计增幅回落8.27个百分点。如果同时比较前8个月的数据,还可以得出累计同比增幅总体正在逐月下滑的结论。

三大集装箱码头中,盐田国际受冲击是最大的。8月底,盐田国际发布中报,公布上半年盐田港区吞吐量同比下降5.3%。这是开港十多年来的第一次。虽然此前已有券商表示其业绩下滑符合预期,但这个刺眼的“负增长”无疑还是让业内的人心头一紧。从二季度末到三季度末,另外两个集装箱码头,赤湾以及蛇口当年集装箱吞吐量累计增幅也迅速由原先的9.11%和30.27%,分别下滑到5.26%和23.11%。

专家分析认为,港口是出口各环节中最灵敏的一环。盐田港原有航线结构中美洲航线在三大集装箱码头中所占比例最高,因而自08年初开始就首当其冲地受到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而随着由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进一步蔓延,珠三角地区产业结构调整,部分出口制造企业倒闭、外迁,下半年开始,整个深圳港的货源都受到冲击。

全球金融风暴引发世界经济增长放缓,我国外贸出口走低,航运市场形势恶化,港口吞吐量增速回落。港口企业如何应对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这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为了应对目前严峻形势,我国港口企业不管是南北方,还是大中小港口企业,都在积极“亮剑”,全力以赴控制局面,提升港口的吞吐量。

天津港:寻求转型升级应对金融风暴

面对全球金融风暴引发的经济增长放缓、外贸出口走低,我国北方最大的综合性港口——天津港迎接挑战,主动寻求转型升级,除传统的港口装卸业外,大力发展国际物流业、港口地产业和综合配套服务业,提高港口行业附加值。

截至2008年11月15日,港口货物吞吐量已达3.11亿吨,集装箱吞吐量为731.4万标准箱,已经超过去年全年水平。因此预计08年将完成吞吐量3.5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达到850万标准箱,实现增加值45亿元。

天津港是我国北方重要的对外贸易口岸,是华北、西北地区最主要的出海口,该港发挥区位优势和对内对外辐射力,在广泛开辟国际航线的基础上,在国内广建“无水港”,11月11日,天津港与北京平谷国际陆港直通,这是天津港今年继宁夏惠农、山东德州、山西侯马之后建立的第四个“无水港”,到年底,天津港内陆“无水港”将达到10个,构建覆盖内陆的国际物流网络。

天津港大力发展国际路桥运输,2008年6月成功开通了满洲里国际集装箱班列,成为全国唯一拥有三条亚欧大陆桥通道的港口,2008年前十个月已完成大陆桥运量9.3万标准箱,全年突破10万标准箱。

目前,天津港东疆保税港区正在积极探索船舶产业基金、船籍特别登记制度、汽车落地保税项目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方案,发展国际中转、国际配送、国际采购、国际转口贸易和出口加工等业务。亚欧大陆桥运输线路、内陆港等物流网络正在进一步完善中。

唐山港集团:加快调整货种结构应对危机

针对国际金融危机导致港口生产运营遇到的各种不利因素,唐山港集团公司以积极姿态加快调整货种结构,全力应对当前形势,向全年7000万吨吞吐量的奋斗目标冲刺。

唐山港集团公司的具体措施是,创新思路,加大揽货力度,为全面超额完成目标任务创造条件。一是加大市场力度,分解近期业务工作目标。二是实施市场细分,业务人员分片、包厂。三是扩大铁路运输业务,降低客户成本,增加竞争优势。四是与集装箱网络资源共享。五是促进保税、关税代垫、银行监管有机结合,培育服务新亮点,确保税源税收。六是加快调整货种结构,努力改变“一钢独大”的局面。七是全港煤炭运输资源共享,扩大运营生产的规模。八是加大二程矿转港组织,与钢厂加强沟通,风险共担。九是发挥驻外办事处的作用,开展货源调研,开拓货源市场。与此同时,树立科学发展观的理念,挖潜增效,降低成本费用,加强指标分解考核,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工作。

青岛港:走质量效益型发展之路

面对全球金融风暴,青岛港继续走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质量效益型港口建设发展之路,运用先进工艺技术,降低燃物料消耗,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强化生态管理,推进清洁生产。2008年1到10月份吞吐量同比增长12.8%,综合能源单耗同比下降4.1%。10月份以来,青岛港前港公司先后开展了“6天10船”、“7 天10船”、“10天16船”等生产大会战,生产纪录、高产佳绩一创再创,连续5次刷新单班和昼夜外贸矿接卸纪录。

日照港:坚持以功能开发带动市场开发

2008年以来,面对国际金融风暴对港口生产经营的不利影响,日照港积极应对,多措并举,港口生产保持了持续稳步提升的良好态势。坚持以功能开发带动市场开发,立足服务、辐射和带动鲁南经济带、沿桥经济带和广阔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在临沂设立内陆“无水港”,到新疆、山西进行业务推介,与新疆“八一”钢铁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与新疆阿拉山口口岸签订区域合作协议,将港口腹地拓展到了包括新疆在内的广阔中西部地区。

加强集装箱国际航线的开通,开辟了日照——韩国釜山、日照——日本关西的国际集装箱航线,有效拓宽了港口市场空间。2008年已累计刷新各项生产纪录150多次,进一步丰富了“阳光港口、装卸真诚”的服务品牌。截至2008年11月12日,全港累计完成金属矿石吞吐量7600万吨,同比增长15.3%,煤炭完成1411万吨,同比增长9.1%,扭转了多年来持续下滑的局面,实现了止跌回稳,集装箱完成60万标箱,同比增长70%,为港口全年完成1.5亿吨生产吞吐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湛江港:不断提升市场竞争力

湛江市港口管理部门及各港口企业,2008年以来不断开拓创新,加强市场调研,进一步研究如何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改善服务,解决好货主、船东关心成本的问题,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不断提升市场竞争力,巩固了老货源,开拓了新货源。尤其是湛江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与招商国际合作为契机,全面提升管理水平与运作模式,实现了货物吞吐量大跨越。港口人现正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全力拼搏,向亿吨目标奋进。

厦门港:大力发展国际中转业务

随着金融危机负面影响的不断蔓延,国内大部分港口的业绩出现了大幅下滑。厦门港却逆势而上,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稳步增长。

厦门港口管理局局长王勇军称:“我们大力发展国际中转业务,2008年突破10万标箱,等于去年整年的3倍。另外我们狠抓内贸箱市场,到10月份我们完成了71万标箱。第三个我们发展内支线运输。第四个我们发展港内货运。这几项加起来2008年有100来万标箱。”

并且对台是厦门港的优势之一,两岸关系的不断推进,给厦门港未来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太仓港:进一步加密航线航班

从喂给港跨越到支线港后,太仓港的发展越来越快。据太仓港口管委会介绍,2008年1至10月,太仓港货物吞吐量达3212.53万吨,同比增长28%;集装箱吞吐量达118.96万标箱,同比增长48%,双双超过了去年全年水平。

2008年以来,太仓市不断加快码头建设,进一步加密航线航班。太仓港已建成大小32个泊位,阳鸿码头、武港码头等一批泊位即将投运,万方码头、集装箱三期等一批泊位正在加快建设,台湾航线从周一班拓展到了周二班,洋山港外贸集装箱直达快速通道顺利打通,航线总数达到64条,集装箱航班平均每月800 多个班次,初步建成内贸枢纽港和江海中转港。台湾航线每个班次进出口标箱已分别达到231标箱和182标箱。

6月27日,“苏太联动”快速通关模式全面启动。截至9月23日,苏州地区共实际操作进出口货物302票,1440标箱,货值5.86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