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公版晋江县志道光本
33046300000217

第217章 寺观志(2)

元妙观 在县前。晋太康中,为白云庙,唐神龙元年建为观。初名中兴观,未几,改为龙兴观。开元中,改为开元观,而以老君祠为宠兴观。宋大中祥符间,改天庆。元元贞元年,改今名,并老君祠入焉。明初,有纪道士寓其中,后白日飞升,董伯华其徒也。〔明黄克晦观中纪事诗〕仙宫拂曙响云璈,白发萧飕首重搔。却老自应依道侣,持杯无奈忆儿曹。玄元殿上春偏早,太乙祠前日已高。拚是乾坤长浪迹,依然紫气向人豪。国朝雍正壬子年,候选同知施晖、通判曾炳远、生员庄朝用同修。干隆十八年,守高霔大修,縻白金三千二百有奇。四十四年提帅甘国宝、郡守王右弼、邑令王隽又大修。五十六年,邑人公修三清殿及东廊。嘉庆十二年又修各处及神像,皆有碑记在观。道光五年乙酉,绅士杨滨海等,请太守刘囗前,令胡效曾捐倡重修前三清殿及后关夫子庙,并买盖小屋十二间,其中殿尚缺需云。

紫极宫 在元妙观之右,旧在行春门外。唐天宝二年,赐名紫极。五代末留从效改建于迎恩馆之西庑,即今所也。明永乐、天顺、成化间,俱尝修建。国朝康熙二十年间,提督杨捷兴、泉道张仲举、知府蒋毓英重修。宫有古桧一株,围一丈六尺,高七尺余,老干攫拏,叶荫郁如幄。旁有石刻“晋朝桧”三字。〔宋许弥安晋桧行〕紫极宫中晋朝桧,故老语我今千年。根盘厚地龙蛇走,干薄霄汉星斗悬。元冬飞雪断人迹,贞姿不改平时妍。虬枝香叶翠如幄,一子不落含苍烟。胡为广厦构粱栋,如此大材乃弃揖。伊昔晋朝纷乱日,衣冠南渡依江堧。风流王谢各幻化,肝胆铁石还依然。今地并入元妙观。按合观二条,元妙观即开元观也。而干隆府志又有开元观一条云:在紫极宫之右。唐神龙初创建,名龙兴,开元中改今名。明景泰三年,产入紫极宫。天顺年间重建。后并入元妙观之语,似重复矣,故县志不复载,今亦无所谓紫极宫,晋朝桧者,惟观口右旁一宫名元坛宫耳。

净真观 在府治北希夷坊,旧为紫泽宫,宋崇宁中改今名,绍兴间重建,后废。

生韩古庙 在云山铺,以宋魏公生此,明万历间设公神牌祀焉。石刻匾额乃相国张瑞图书也。附以晋江县城隍,国朝干隆十八年城隍别建庙。

粜籴庙 在府治中华铺,神为唐陵人李宽,敕封护国圣王。《闽书抄》:广陵李宽初名珏,随父贩粜,平粜赈饥,泉人德之。后父年老,宽居江阳市仍其业,授人升斗俾自量,惟取息钱二,供亲甘毳,人争趋之,资养丰给。后珏年八十余,会李丞相珏出镇淮南,乃避其讳更名宽。丞相下车数月,梦入一洞天,见石壁光莹,金书揭“李珏”二字,长尺馀。心甚喜,问仙童此何所?曰:“华阳洞天,此姓名非相公也。”珏惊问为谁?曰:“江阳部民也。”晨起遣人物色得宽,即迎入。从容口曰:“翁寿而康必得道,修炼何术幸指教!”对曰:“愚民何知。”因述自量事。珏叹曰:“此翁所以书名仙籍也。”遂旌之以劝世之公利者。及殁,泉人德之,即其所寓地为立庙。道光甲申里人重修。

万仙妃庙 俗称万氏妈宫,在仁风门外东湖上,一在蔡巷。《闽书》:妃故居湖上,生时能为人疗病。唐末黄巢寇闽,妃显灵,寇遁,州赖以全。刺史王潮请于朝,封护国英烈仙妃。宋梁文靖克家母病,祷于神有应,于城东置壝祀之。〔克家自为记〕广灵庙在泉东湖之浒。神姓万,生能为疗病,殁能为国捍患。干符六年,黄巢寇闽,斩处士周朴。神御曰:“未说泉州境,且说东湖一万家。”巢众骇遁,民无肝脑涂地者,实惟神力也。《礼》曰:“有功德于民者,则祀之。”神之功如此,泉人祀之也宜矣!守臣王潮请封护国英烈万氏仙妃,以章祀典焉。呜呼!庙貌岁久将颠,余忆母病,昔祷有感,故即城东地壝祀之。落成撰志,庸垂不朽。淳熙丙午孟冬吉日。后改壝为庙,即今蔡巷广灵宫也。康熙庚午孟夏,乡耆尤鸣德、王晖吉、黄良弼、姚舜耀、刘斯燮重建有记。治之东,有广灵庙,岁时祷禳必集神,始末载文靖公庙碑,明神也,非黩杞也。镜山何先生尝赞之矣。盖御灾、捍患,祭典有光,有其举之胡可废乎!庙敞宜新,岁庚午,乡耆老议拓而崇之,倡捐者则现任守备冯君也。温陵诸善信捐赀助力,不烦期会而奔趋恐后。神示感,人示应,枹鼓靡爽,猗欤,休哉!经始于本年三月初二日,落成于七月中旬。庙成,例应得记,并列文靖公原碣。

睢阳庙 在城西南胜得铺。祀唐张巡。国初时,大水自惠安漂木像泊于城隅,有老尼奉于观音宫。康熙间,内院觉罗、霍拓提师平闽,夜宿近处,屡梦巡授以兵要,访得像处,悉与梦符。后复于阵,日见睢阳旗号杀贼。乃于康熙壬戌年,偕总督姚启圣、将军施琅、提督万正色暨诸文武僚属,捐俸银买周姓住宅,鼎建斯庙。复于庙左买小屋一座,前连店面,以备庙中香灯。庙内匾额题柱,皆霍拓手书。按睢阳庙,郡中多有。有与许远同祀为双忠者,有与汉关羽、宋文天祥并祀为三忠者。苟非显灵于泉,皆不备载。

铁炉庙 在城西铁炉铺,旧名升文铺庙,为五代留从効铸冶所。宋嘉泰间,郡人曾从龙重建。相传神号应魁圣王,为文章司命。明永乐四年,通判洪葆修。〔杨曜宗记〕余观《清源郡志》,铁炉庙在城西宣明坊直南,传留鄂公造兵器之地。士之应科名者铸焉,时未之识也。永乐四年春,余归自藩府,展省先茔,尝经其所,见其栋宇翚飞,丹垩辉映,骇而异之。父老进曰:“此铁炉庙也。”乃趋谒祠下,致敬尽礼而去。翌日,里之士民曾廷诲等跻门请曰:吾邦素称文献,异日登甲科而跻显位者不少,然皆有神以司之,而兆其应。若宋曾公从龙未第时,尝祷于所谓铁炉庙者,梦有书幅纸,视之云:两爝并辉。于今秋一荐,独横于天下。既寤,笔之牖间。越夕,有谢君次山亦祷于庙,神告之曰;“吾已语曾子明矣,请视其牖。”谢亟谒曾,以告。明年曾果擢进士第一。此庆元四年事也。嘉泰间,曾公重建是庙,载诸郡志,昭然可考。多历年所,风雨震陵,上沱滂穿,栖神无所。吾侪视之,欿然诫为欠事。岁己卯,口东安洪公子厚,由胄监来悴是邦。治民事神,举当其口尝谒是祠,间有问焉,吉凶祸福,应之如响,遂恍然以起废为己任。乃捐岁俸,命其祠旁敏于事者曰曾老民,曰陈志高,以掌其役。鸠工庀材,课佣售直,始于甲申之仲春,至秋七月而祠以成。显敞邃深,有加于昔,邦人瞻仰,莫不有怿。口堂于右,以奉观音大士,存旧规也。顾未有记之者,敢有请。按祭法曰:圣人之制祭祀也,法施于民则祀之,以死勤事则祀之,以劳定国则祀之,御灾捍患则祀之。今神庙食一方,其法施于民欤?其以劳定国欤?抑以死勤事、御大灾、捍大患而有功于民欤?皆未有究其实者。然郡志载其预知科第,有祷即应,是为文章之司命,人物之权衡,其有功于文教也甚大,祀之固宜。郡悴公以文学致身,出膺师帅之贰。莅事来几,政通民和,而汲汲于事神为先务,其知为治之要欤!是皆可书也。愧余荒陋,纪事不文,姑序大概,以塞其请。后之来者,尚有功于斯焉。成化八年囗囗囗重修。又何承都于崇祯壬午笠七月晦日,尚艰应试,心神不定,祷于庙曰:“此科不中则已,如得有名,祈神一助”。少顷,睡去,梦神榜一联云:“身分七十二代,名占第一流人。”以掌遮出句“七十二”字,教之读曰:身分二代,又遮对句“流人”二字,教之读曰:“名占第一。”觉以为可得元。急走南阙,觅往省商船,列十四号。到,米船适将开棹,急登之越早即到。才傍南台桥,即起大风,后十三船皆失利,惟此幸无恙。舟子以为异。鸠渡钱,问何,何曰:“无有也,只三十余铜耳。”舟子曰:“既欲乡试,何以无有?”曰:“以贫故缓,缘得异梦,姑且来耳,冀相谅。中则来酬。”舟子曰:“试费应若干?”曰:“白镪三两可矣。”舟子指渡钱与之,适符其数。果中元、再登顺治己丑进士,亦分二代。今此联尚揭庙中。

花桥真人庙 在府治善济铺。宋绍兴间建。神吴本,宋时同安人,业医活人。景佑年间化,乡人肖像祀之。明永乐时,进封保生大帝。郡城真人庙有四,灵感此庙为最。谱系详见。

甲第真人庙 在城西甲第巷内。亦祀吴本。天启乙丑进士吴侍读载鳌重修。庙额曰“高真留处”。康熙乙未进士徐内阁霞彩重修。干隆辛亥春夏之交,郡邑大旱,府州县祷雨于庙,雨即大霈,官民忭悦。同安邑令张学溥赠匾曰“甘雨随车”,马巷分府樊晋赠额曰“霖雨均沾”。

南岳庙 在城南大门铺。祀宋节度陈洪进。详见封爵。

虎头山庙 在郡治北。《闽书抄》:神许仁,燕人,任泉州司马。存心正直,爱民如子,殁而神灵,民祀之。明万历间,有黄廷南者,自粤中航海归闽,船搁浅,呼神明拯护,幸无事。一日扶乩,神书传姓氏,且云:“元妃李宜人三子,籍燕京,皆诸生,而身繇乡进士来佐郡也。”廷南无以报德,为揭而悬之庙中。嗟乎!宋元之际,名宦湮灭,无称者可胜道哉。夫以林德阳之忠隐,义倡宗仁,郡乘三修,堇纪拾遗。彼闽越接壤犹若是,何况泉距燕八千余里哉。虎头庙当泉山人脉耸起,其神素灵。夫神无妄也,固谅廷南言匪虚耳。

文相庙 在溪亭铺,祀宋文丞相天祥。天祥从幼主避难,茫然失次,信宿于此,血泪透入石髓。里人陶少溪慕其芳踪,将亭改为庙宇,塑像崇祀之。今俗称为文相宫。

示现庵 在泉山桥左。康熙戊申,古井放光,里人得观音像建庵。干隆二十一年僧惟宽募修。

五峯院 在郡治北。明《一统志》内有瞻部灵源阁,相传柳公权书,鸟雀不敢栖止。今废。

城外寺观

国殇宫 在三都。祀明从知府熊尚初死难军士。事见名宦传。

吴明山祠 在五都灵源山背。相传吴氏昆季隐居于此,殁后祈祷辄应,乡人祀之。

方广寺 在七都。五代时僧文真建,初名白马寺,后改方广。今废。

安海城东大石佛寺 在安海城外东十里许。未岩时,石夜有光三道,僧守净异之,镌弥陀、观音、势至三像,高六丈余,旁有大石,刻“泉南佛国”四大字。王梅溪笔也。《闽书》云:“近地有青石塔,宋志谓,青石山,巨石峙,平野广袤数里。高十数丈,民遇旱,祷雨其上。”

安海龙山寺 在八都安平,古称普见殿。以大榕树雕千手眼佛祀之,座下树根石井尚存。隋皇泰年间建,明天启间苏琰重修,书“龙山宝地”,勒石山门。国朝顺治一十八年辛丑旧志作丙申,非。迁界,梵宫皆烬,惟此独存。康熙二十三年复界。五十七年施琅、施韬等相继捐修。〔颜仪凤记〕龙山寺,传始于隋朝。中奉千手眼佛,阅今千余载,废兴不知凡几。国朝顺治辛丑迁界,滨海梵宫,悉为灰烬,龙山寺岿然独存。展复后,文起施君请其伯父靖海将军侯捐赀庀葺,鼎建山门而栖神,故殿栋木半朽,久且就圮,非补缀可告成事也。适里人黄君基仑、蔡君文彬、周先、施君世赐、陈君梦弼及余叔思敬、住持僧浮生,各矢愿力,仍请文起施君为首,集诸同志,随分鸠金,殿堂门庑、钟鼓褛亭,以次具举。又以余力束建地藏王庙,而立高王二公报德祠。经始于康熙丁酉七月念四日,越明年戊戌八月竣工。縻金钱一百二十万。此非海宇升平,民生安阜不及此。而文起施君始终倡建,与诸君趋事赴功,同心之雅,皆不可没也。故为记之。

霁云殿 在安平。古名佑圣宫。明永乐间,海上一片浮槎随潮往来。里人取雕真武上帝像,而金其身,额曰“江南第一灵坛”。嘉靖己未,倭寇庙毁。隆庆间,柯实卿作募疏,化蔡经地为檀越,砌三层台,构真武殿匾曰“武当行宫殿”。下有钟鼓楼台,山门匾曰“霁云别界”。旧有钟千余斤,蔡廉扛匿,乡绅黄菊山究还,万历三十一年添铸新钟。国朝顺治一十八年迁都,庙毁,康熙二十三年甲子复界,二十六年仍旧地重建。

关夫子忠义庙 原在安海东城角,即今寨边。明嘉靖甲子,倭寇至。神显英灵,驰马纵刀杀贼。贼退纵焚,反风灭火。万历间,募修庙门,匾曰“忠义庙”,二门匾曰“海邦雄镇”,左右两石华表。国朝顺治十八年间迁都,庙毁,负像逃郡城承天寺内东畔,今旧址犹存庙石及东西两坊柱。康熙甲子复界,暂建庙于大街鳌美塔东,仍其名曰“忠义”,干隆三十一年重修。

天妃宫 明嘉靖辛卯建,祀于安海南门城楼。万历甲戌黄伯善募建,于朝天境浮海洲凫中匾曰“神龙观”。立石华表,前镌“山海壮观”,后镌“蓬瀛别界”。今庙移在原凫之东岸,而坊仍存旧地。

三公宫 明嘉靖戊午,倭寇安海,有兄弟三人,名姓阙,种菜为业,击贼死焉。义魂英显,里人筑楼于原土堡东门城上以祀之。国朝康熙丁卯年间,移建打铁巷首,匾曰“三公宫”。

溥济庵 在十都蓬山东,宋许侍御故宅。嘉定闻建庵,明嘉靖十四年檀裔许琚等同都人捐修。

卓望大石佛寺 在十五都西资岩。初建莫考。宋绍兴十八年,明天顺三年修,后废。国朝干隆二十八年间,里人陈起鸣、起彬,以父遗命重建,又因父偕众原建朱子祠褊窄倾颓,就岩构地兴建。

崇真寺 在十六都郡城东南三十里石壁山中。寺旁有宝泉庵。庵左无蚊蝇,传为唐罗隐所谶。今废。

虎岫寺 在二十都,旧为真武宫。宋绍兴中,改为庵,匾曰“虎岫”。明洪武二十四年,改为寺。后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