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公版晋江县志道光本
33046300000044

第44章 古迹志【坊宅附】(6)

节孝坊 为儒士王士腾妻囗氏立。在二十四都玉浦乡。

贞节坊 为郑可阶妻黄氏立。在二十四都。

宅上坊 为康熙癸巳科举人郑宗焞立。在二十四都。

节孝流芳坊 为庠生柯懿肯妻吴氏立。在二十五都南塘里门。

节孝坊 为庄延祝继妻张氏立。在二十七都青阳东岩口。

舍生取义坊 为庄入英未婚妻林氏立。在二十七都青阳。

节孝坊 为庄凤瑞妻梁氏立。在二十七都。

贞烈坊 为庠生林有栻妻许氏立。在二十七都西边乡。墓碑在东门外岳口之左。

节孝坊 为庠生林澄骊妻黄氏立。在三十三都临漳门外。

节孝坊 为庠生黄璇妻李氏立。在三十四都。

节孝坊 为儒士何文培妻胡氏立。在塗门外三十五都坂头尾处。

白发完贞坊 为儒士张廷忠妻苏氏立。在三十六都石头街。

节孝坊 为廪生黄琮妻陈氏立。在塗门外三十七都妙云亭边。

节孝坊 为监生蔡天佐妻曹氏立。在三十七都莱山乡。

节孝坊 为陈联元妻曹氏立。在北门外清源岭头。

节维两代坊 为杨志淑妻李氏立。在西门外三十九都段家湖。

节孝坊 为刘启祯妻王氏立。坊存,匾失,名失。在西门外三十九都段家湖。

旌节坊 为陈方嘉妻杨氏立。在四十一都朋山岭后花园乡大路。土名崎峰恋,是其葬处。

志节流芳孝德垂远坊 为庠生谢廷栻妻蒲氏立。朋山岭隔后麓。

节孝坊 为儒士赵兴理妻郑氏立。在四十四都隐居里大路。

又:

女中夷齐坊 为姚楷未婚妻陈氏立。县志入补遗,不言所在,亦不知何时人。其一怀忠坊,移宋废坊内。

城中宅

宋宅

龙图阁学士柯述宅 在元妙观边水沟巷。俗呼柯家巷。〔乾隆府志〕误为知州事,非。

太常寺卿崔珙宅 在南俊巷。详见坊志。

丞相梁克家宅 在旧县学东。按县学宋绍兴中在今府学东。《闽书》:绍兴二十九年秋讲堂下池产双莲,系梁克家肄业之所。是年,文清首选,明年廷试第一。是梁宅,是在旧县学之东。淳熙四年,县学移行春门内,即今府署。明洪武初,乃再移今所,则梁宅在府学东,不在今县学东也。乾隆府县志但曰:在县学东,欠明。故增一旧字。

侍郎诸葛廷瑞宅 南安人。在胜果铺执节坊;又有祠堂在万厚铺。

太师李邴宅 在县学前蔡宅。今祠在第三巷。

右司谏钱熙宅 在李邴故宅内。

员外郎石起宗宅 在万厚铺。

魏国公留正宅 在城西文锦铺。

徽猷待制傅察宅 在三朝铺。

鲁国公曾公亮宅 在三朝铺。有孙从龙状元坊。

紫薇舍人吕夏卿宅 在旧睦宗院西偏。

龙图阁学士陈从易宅 在吕宅西。

太师曾从龙宅 在曾井铺。状头里、铺里皆以从龙得名。

以上共十三宅。

明宅

都宪朱鉴宅 在西隅忠孝坊中有颐老堂。其旧宅在三十三都。见城外。

侍郎顾珀宅 在崇名铺。

尚宝少卿李源宅 在郡城西,王慎中《李公状略》云:始公宅毁于火,久不能兴,窜伏草莽瓦砾,而寓其孥于他郡。侯王公士俊蹙然叹曰:及吾为守而使贤者无以庇其身,吾之愧也。议捐赀助之,公皇恐不敢闻命。一日,以可否问某,应曰:此古道也。古者邦君诸侯,尊事国中之贤。衣敝为之改造,当食为之授餐,又为筑厦屋以居之,渠渠然大也。及其稍衰,犹有国中授室筑宫而师之之礼。侯之此举,合于古谊,公其勿辞。于是受助而筑室焉。

先儒蔡文庄清宅 在曾井铺,今为祠。又有蒙引楼。见古迹。

参政王慎中宅 在璐霞沟。

户部主事赠光禄卿周天佐宅 在胜果铺虎头山崇福寺街。〔乾隆府县志〕作萼辉铺,非。

都督俞大猷宅 在清源铺。

侍郎詹仰庇宅 在中和铺。即今所云詹厝山,又有筍江水榭。见古迹。

山人朱汶宅 在府治西隅。〔汶斋居诗〕瘦竹遥遥隔绛纱,薰风度燕小窗斜。科头去草勤培菊,择脈疏泉为瀹茶。揪局声闲敲落劫,药〈門外出內〉烟细护新芽。幽居不解炎热苦,朝爽来飕暮月华。

知县朱梧宅 在府治西隅。

节妇韦元妻蔡氏、孝子韦起宗宅 在会通铺仕曹巷。有司旌其门曰:节孝之门。铺遂以节孝名。

尚书黄凤翔宅 在郡城南,中有藏书室。〔凤翔自为记〕凡藏书必有楼,为之洞牖疎棂,以便搜阅,辟蟫蠹,且令吟风弄月之趣,与讽咏俱适。此儒林所称为胜境乐事。余家无楼台,则构屋五楹,上栋下宇,庋群籍其中,汇收森列,俾不至散乱而已。顾逼隘特甚,弗能容一榻。每意至,则侧身信手携数册,就卧内阅观之。更番来往,意趣悠然,若坐群玉山房,而窥二酉之秘也。汉陆贾云:书为晓者传。夫晓者岂必在多哉?余自舞勺时,受胡氏春秋,兼习左氏传,已乃渐习他经,及纲鉴性理,真西山文章正宗,非有他,多识博闻,可铺张为炫燿。然出应主司试,亦如探囊取给,不至匮乏。比领乡荐,则岁二十三矣。自是猎涉诸子,读迁史两汉书,暨国朝典故。间有手自摘抄者,有依先辈题评,勒于篇端,累累作蝇头字者。今其书具在。盖下帷发愤,又七年,而始叨第,滥竽词苑,以书史为职业。捐俸旁购,逐岁递增,即不敢望四库之藏,而拟诸王修、丁顗二家,似不多让。岁在万历辛丑冬,洪流暴涨,阑入城市,仓卒不及为防,家之老幼臧获登榻而坐,没胫而爨,姑置群籍于意外。比水退,乃命奚童开扃钥就视,次第向皦日中晒晾之。诸腐坏不堪检存者,姑置若既焚之刍狗耳。晒晾毕,仍旧藏焉。而古今书目,竟不遑具。〔又家园即事诗〕蹙蹙三亩园,中有一斗室。行吟时骋目,尸居亦容膝。除曼插疏篱,分畦艺芋粟。宁躬抱瓮劳,不作桔槔逸。龟勉毕余生,非为食其实。其东郊山庐,见城外。

按察副使张会宗宅 在府学口宽仁里奏魁宫边。

少司空何乔远宅 在袞绣铺。

乡贤按察使金时舒宅 在城内华仕铺大寺后,一座五进,坐北向南。第三进堂上,有“衡宪师表”匾额。两边题衔称:巡按福建监察御史门,晚生郑宗周为凤翁金大尊师立。康熙十六年,前营守备朱溶,向伊孙金伯让借前三进为公馆,嗣后历任接住。屡欲将匾脱下,以灭其迹。数现灵异,故得留存。其第四进、第五进时舒嫡子孙现时居住。

大学士史继偕宅 在清平铺。

少保苏茂相宅 在盛贤铺。中有赐美堂,契据亦时舒子孙管掌。〔李叔元记〕人岁期颐于百岁,而礼经所载,自强仕以及致政,仅三之一。盖古者积厚而发徐,难进而易退若此。然余谓高尚其事,不贵于三五之朝。舜三十徵庸,而五臣同之。历唐及虞,齿皆耆耋以上矣。禹让宅,揆于稷、契、皋陶,其后独荐益于天。盖三臣已先崇伯子而终矣。纪不闻有引老乞休之事。其时天下一家,中国一人,如五曜随太阳,不舍昼夜;如视听持行,缺一不可。有喜起明良之可赓,而无宠利之足避。故洗耳挂瓢,专付于箕山、颍水,而臣哉邻哉,不以此为风尚也。伊戒居宠,周请明农,微有去志,然与太甲成王相终始。仅一召公告老,而周公挽留,则三五之景象可知。世衰膻蚁,乃有独清独醒以振之。汉二疏宋钱,若水最著。唐则刑部尚书白居易,倘所谓林下见一人者,金石清韵,岂不后先交映哉?吾友宏家苏大司寇,以崇祯改元,道泰时清,三削乞骸骨之牍,上美其恬退,而涣丝纶以赐之。于是宏家颜其所居之堂曰“赐美”,俨对扬也。宏家二十六登第,较古强仕早十五年。六十二致政,较古又早八年。夫有競而后有恬;知进而后知退,三五无恬退之目,汉唐宋有之,疏传尚矣。钱宣靖四十勇退,即公督学桑麻之年。而公又再起,八迁,出牙纛,入剑履,与白香山冋刑部尚书。乐天六十而分司,七十而后致仕,则宏家业先之矣。乐天三隐歌,大在朝市,中在留司,小在邱樊。又曰:挂冠胜分司。盖真恬退者,莫如小隐也。青嵩碧洛,白氏有履道新居水竹桥亭,历历可数,而不闻其堂为何名。同时有四朝将相堂绿野者,后来有刻池上诗歌堂醉白者。裴以留守,韩以出镇,皆中隐也。惟履道主人,先分司,而后致仕,则先中隐,而后邱樊隐矣。宏家辞蓬莱仙仗,返菊径梅庄,飘飘乎尘缨世网之外。朝市为大梦,邱樊为大觉,而半见半潜,又不足侔矣。清源日月之吐吞,闽海风云之舒卷,顶戴踵履,孰非君赐,而何论吹笙鼓瑟在一堂哉!自公之颜斯堂也,请记于太史,不果。公没,而诸子文昌等请余成之。夫记书锦者,在魏公生前。太史既谦让,庐陵记醉白者,在魏公身后。余不文,敢效颦眉山之万一乎!昔晏平仲卜宅湫隘,而仁及三族。宏家之堂,在居室东偏,突兀一楼,岩壑遐观,稍恢恢于平仲耳。非有金谷之豪奢,平原之嵺廓也。俸余均五弟,葛藟周亲多饱暖,穷交待解。推此所谓彰君赐者,即余登斯堂,亦三诵既醉之章。因记而及之,以见公之歌棠棣、歌伐木,莫非推广赐堂之美,而苏氏子孙当世世不忘君恩先德云。

大学士李廷机宅 旧在笋江石塔山侧,后徙郡城西五塔巷贤相里。里以廷机得名,宅今为祠堂。

解元李光缙宅 在府学前。

尚书林欲楫宅 三教铺宅顶。

尚书黄克缵宅 在排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