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大林模式是一个很呆板的话题,学者们都是从政治、经济、教育、外交等方面抽象地描述它的基本内容和特征。其实,它有许多具体的载体。比如,手拿锤子的男工人和怀抱麦穗等丰收果实的女农民的雕像,麦穗托起的锤子和镰刀的圆型浮雕等等。不过,给我留下印象比较还深的还是那种被称为“斯大林建筑”的高楼,它以一种非常独特的角度展现了苏联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之间失衡的关系。
欲与美国试比高
“斯大林建筑”是一个专有名词,指的是苏联在上个世纪30年代中期到50年代中期为了“显示共产主义的革命激情和荣耀”,修造的一种“气势磅礴,高耸雄伟,布局对称,装饰富丽堂皇”的高大建筑。这样做的直接目的就向世界展示苏联对当时头号资本主义国家的美国成功超越。美国纽约市中心有个曼哈顿岛,岛上有一座1931年落成的帝国大厦。它有102层,地面到楼顶的高度是381米,当时是世界第一高的建筑,也是资本主义的象征。
为了显示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的优越性,苏联准备在莫斯科搞一个苏联版的曼哈顿和建一座苏联版的帝国大厦。于是,也是在1930年代之初,斯大林决定在莫斯科河岸建造一座高达430米的苏维埃宫和几十座同样风格的辅助建筑。其中,苏维埃宫的高度远远超过纽约的帝国大厦。为了修建苏维埃宫,斯大林还还下令拆毁了救世主大教堂。不知是惹恼了上帝还是违背了民心,苏联先后折腾了二十多年,也没能建起苏维埃宫。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斯大林虽然放弃了修建苏维埃宫,但决定动员一切人力、物力在建造一些类似苏维埃宫的辅助建筑。据说,斯大林曾打算建造40座,后来减至八座,再后来又去掉了一座。就这样,到1950年代上半期,莫斯科矗立起七座被称为莫斯科“七姐妹”的高楼,即莫斯科大学主楼、艺术家公寓、文化人公寓、列宁格勒饭店、乌克兰饭店、外交部大楼、重工业部大楼。“斯大林建筑”虽然个体大小、高矮有所不同,但都呈阶梯形状,用它来突出带有尖顶的中央塔楼,这暗指社会主义的上升或向资本主义进攻的趋势。学者们有这样的共识:“斯大林建筑”不止是些高大的建筑物,更是那个时代意识形态的载体,映射出当时对社会主义的无限期待。当然,更代表着一段已不复存在的历史。
莫斯科大学主楼
在莫斯科的“七姐妹”当中,“大姐大”非莫斯科大学莫属。
莫斯科大学算得上世界著名的和古老的大学之一。它始建于1755年,中国人熟知的莱蒙托夫、屠格涅夫、赫尔岑、别林斯基等人都出自于该校。莫斯科大学主楼坐落的地方原叫列宁山,后来又改称麻雀山,是莫斯科的最高处。因此,建在这里的莫斯科大学主楼就成了欧洲最高的建筑。作为最典型的“斯大林建筑”,莫斯科大学主楼从远处看非常宏伟气派。它有36层,中心塔高240米,正面宽450米,四角上各有一个翼。相关介绍上还说,大楼的外表还刻有钟、气压表、温度计等巨大图案。大楼内部房间有五千多个,走廊总长达33公里。塔顶上的红五星重12吨,里面是一个展望台。即使在今天的莫斯科,它仍是标志性的建筑。
集办公、教学与生活于一体,是莫斯科大学主楼的突出特点。主楼的中心区域是学校的行政机关和力学数学系、地质学系等教学单位。其他区域分成相对独立的六个部分,主要是在校的研究生、访问学者和一些本科生的宿舍。每个宿舍均有两个单独房间和一个公共卫生间组成单元,居住在些的学生总数六千人左右。由于莫斯科大学主楼集中了如此之多的机构和教学单位,特别是居住着如此之多学生,所以,主楼的出入管理十分严格,工作人员和学生必须持卡出入。闲人、生人绝对不能入内,来访的客人也须有校方主管部门的权威批条才能进去。一位中国留学生告诉我,一年前,她不慎将出入证件丢失了,俄罗斯人办事的效率又奇慢,她整整在楼里呆了半个月没敢出来。不知是年久失修,还是刷新的速度跟不上,莫斯科大学主楼远望之宏伟与近看之粗糙成为强烈对比。有一次,我走到离主楼比较近的地方,发现墙上密密麻麻和乱七八糟地布满了知蛛网般的线。“孔教授,您猜猜,这些线是做什么用的?”陪我的中国留学生说。“电话线吧”,我说。“不对,您再猜。”我又说了几个答案,也都不对。最后,她告诉我那是学生宿舍里的因特网线。
耳闻目睹莫斯科大学主楼的这些,我不禁感慨万分。一所著名大学还如此封闭,一座著名建筑物还如此“装饰着”,所有这些是不是没有跟上时代发展脚步?
波兰科学文化宫
“斯大林建筑”既然是一种“模式”,而且是社会主义阵营中“老大”的模式,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就一定要模仿,必须修造“斯大林建筑”。中国是主动移植苏联模式的,所以,各地的“斯大林建筑”最多,最像的有北京军事博物馆,北京展览馆,上海展览馆等。在原苏东国家中,我印象比较深的“斯大林建筑”,是波兰的科学文化宫、罗马尼亚的火花报社和拉脱维亚的国家科学院。
我对波兰的科学文化宫印象极深。两年前,我第一次到华沙的时候,位于华沙市中心耶路撒冷大道和马沙尔科夫斯基大道交叉口的科学文化宫就成了我的“路标”。当在华沙大街小巷转悠迷路找不到回饭店路的时候,我就直奔科学文化宫,因为我住的饭店就在这儿附近。
科学文化宫也称波苏友好大厦,是克里姆林宫送给华沙的礼物。之所以这样讲,除了图纸是苏联的之外,它还是由苏联援建的。不过,苏联并没有资金方面的付出,钱都是波兰人自己的。1952年,也就是在斯大林去世前一年,波兰在苏联的帮助下建造科学文化宫,历时三年多,1955年完成并投入使用。这座37层的乳白色建筑高达231米,里面共有3289个房间,总面积为12.3万平方米。从功能上看,从建成之日起,它就是华沙甚至整个波兰的科学与文化中心。相关介绍上说,除了波兰科学院、国际文化交流协会、科学博物馆、工业技术博物馆、科学专科学校以及华沙大学的分部之外,科学文化宫里边还有多个会议厅、俱乐部、音乐厅、剧场、戏院、体育馆等文体娱乐场所,直到今天还驻有七十来个与科学文化有关的机构和组织。2009年我访问波兰时,就在这里参加了波兰全国政治学年会组织的学术讨论。
波兰与苏联之间的关系十分纠结,历史上的种种怨恨沉沉地压在波兰人的心底。无论从波兰社会发展上看,还是从波苏关系上看,科学文化宫显示的都是苏联的主导和波兰的依从。有这样的说法:“它以华沙最高建筑的身份强调苏联统治的坚固,华沙人仇视它,却又无可奈何。”因此,波兰社会发展剧变、原来的波苏关系被打破之后,如何处置科学文化官曾令波兰人长时间犹豫不决,一些人认为它是斯大林在华沙修建的“墓碑”,应将它炸掉。直到2007年2月,波兰马佐夫舍省文物保护部门才最终决定,将科学文化宫列入波兰历史遗产名录。被拆毁的命运虽然避免了,但随着时装店、快餐店、夜总会、赌场的进入,这座建筑曾有过的神圣也不复存在。
罗马尼亚的火花大厦
在巴尔干地区,最典型的“斯大林建筑”是罗马尼亚的火花大厦。火花指的是《火花报》,它是罗马尼亚共产党的中央机关报,创刊于1931年,相当于中国的《人民日报》。1949年,罗共中央决定为该报修建一座大厦。党的领导人乔治乌-德治亲自指导设计,要求大厦能体现出社会主义时代庄严伟大的特点。1950年大厦开始动工,1955年建成。外形上,这座大厦比华沙的科学文化宫更像莫斯科大学主楼,只是“偏矮偏胖”。它占地面积2.7万平方米,从地面到楼顶最高处105米,主楼有12层,两边的配楼6层,里面有各种各样房间一千二百多个,可容六千多人工作。在这过程中,苏联从设计到施工,再到提供印刷的机械和设备,都给予了很大的支持。因此,建成之后,罗马尼亚人将它被称为“约。维。斯大林火花大厦”。从功能上看,火花大厦是一个新闻和出版中心。在社会主义时期,包括《火花报》在内的罗马尼亚几乎所有全国性报纸和刊物都在这座大厦中编辑、印刷、出版和发行。1989年剧变之后,火花大厦改称布加勒斯特自由出版大厦。原来那些报刊都随着罗共的瓦解而成为过去,取而代之的是与多党制、自由化相伴的新媒体。所以,大厦的名换了,但功能基本没多大改变。
苏联解体、东欧剧变意味着斯大林模式被废弃。斯大林模式没了,可作为它物质载体的“斯大林建筑”却依然矗立在那里。不过,它们已经没有了原来的“灵魂”,所剩的只是它的“躯壳”,实际上成了一块块还能让人想起斯大林那个时代的“活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