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职场重活之漫漫官商路
33235000000043

第43章 新公司的诱惑

经过陈江筛选之后留下来的的两名男子,一个叫万辉,今年二十四岁,大专学历,学机械出身,参加工作四年,原来在新明市农机厂上班,现在农机厂的景况大不如前,他便果断地辞职出来,另谋出路。

另一个叫王作栋,三十岁,高中学历,曾经有过多年的销售经验,业务能力很强,陈江看中的是他丰富的经验以及沉稳的性格。万辉是属于那种冲锋陷阵型的人才,王作栋则偏向于步步为营、稳打稳扎的。

至于许若菱,陈江除了自己对她有一定了解的原因外,主要还是许若菱本人的表现也是可圈可点,观察力敏锐、条理清晰、独立自主能力强,这是陈江暗中给许若菱的评价。

事实上选择许若菱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陈江需要一个自己知根知底能够信任的人作为自己在外面的代言人,目前来讲,许若菱算是初步符合陈江的条件,而且以后陈江还要继续跟轴承厂打交道,免不了跟许大全再接触。

王作栋比较沉稳,虽然陈江这一套招聘程序搞得比较专业比较正规,招聘方所表现出来的能力也得到了他的认可。不过,直到现在,对方好象把最重要的一件事情给忘记了,此时听了陈江的话,他犹豫了下,问道:“我们的公司具体是什么公司?好像我们还不知道自己公司的名字呢?”

王作栋不知该怎样称呼陈江,叫名字?显得有些不礼貌;叫职称?陈江也没有讲自己在公司的职位;叫陈先生?看着陈江那略带稚气的脸孔,他实在有些不好出口,所以干脆不带称呼含糊发问。

陈江看了他一下,似乎猜到了他的心思,笑道:“对了,我年龄比你们都小,你们直接叫我陈江吧,不用不好意思。”顿了下,继续道:“至于公司,我们公司的总部在省城,新明这边的公司实际上还没完全建立起来,目前新明这边是以办事处的架构运作。不过,在一个月内,新明这边分公司肯定会正式成立起来,到时新明分公司实行独立运作,所有业务与生意都与省城总公司那边脱节,而你们几个第一批进入公司的,就是这边公司的元老了。”

陈江最后一句话让三人精神一振,能在富华酒店搞出这样一个招聘场面,想来将要成立的新明分公司规模不小,成为新明分公司的开业元老,听起来这个诱惑还真不是一般的大。

陈江看出王作栋与万辉已经有些意动,许若菱则似笑非笑地看着他,于是继续追击,他转身拿出三份文件,分别递给三人道:“这是聘用合同,你们看一下,没问题的话就在上面签上自己的名字。当然,这份合同只是初步的,等到新明这边分公司完全建立起来,到时会给你们补充一份正式的劳动合同。”

三人接过来看了下,合同上面的条件大多是有利于员工一方的,王作栋和万辉两人是销售编制,开出的待遇条件是保底工资八百,奖金另算,试用期三个月,试用期间的三个月内没有奖金;许若菱作为助理,保底工资七百,还有一系列额外补充的津贴,当然,同样也有三个月的试用期,试用期间只能领到保底工资。

九十年代初期的这个时候,社会劳动福利系统还远远未曾完善,陈江订的这份合同给出的福利条件比起以前他们所见过的同类合同的福利条件要多出很多,不得不说是很让人心动的。

不过,几人还是习惯性得先确认待遇一项,想不到合同上的待遇比招聘广告上说的待遇还要高出一百,三人看了都有些意外惊喜的感觉,他们自然不知道这是陈江故意玩的小把戏。

这个小把戏属于典型的心理学问题。举个小小的例子,分别有A和B两家水果店,每次顾客来买水果,A店的老板称水果的时候,第一次放上的量总是低于顾客所要求的,然后他会逐步往上面添加,直到达到顾客要求的斤两为止;而B店的老板正好相反,他第一次放上去称的量是超过顾客所要求的,然后他逐步往外减少,一直减到顾客要求的斤两为止。这样一来,时间久了,B店的客人慢慢的流失,而A店的客人则逐渐的增加。

实际上,顾客最终买到手的东西是一样重的,但是在称的过程中,两家店带给顾客的心理影响是不相同的。在A店,顾客们看到的是增加,而在B店,顾客们看到的是减少,虽然明知道结果是一样,但是在心理暗示上,顾客明显会偏向于A店一方。

其实道理很简单,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期望值,当自己所得高出自身的期望值的时候,人的接受意愿就会变得更加强烈。陈江在合同里给三人各增加一百工资就是利用人的这种心理,钱加得不多,但是三人对这家尚未成立的公司却一下子增加了不少归属感,一百块能买到几成的归属感,这种生意陈江怎能放过。

陈江的准备还不止这些,把合同拿给三人后,陈江再次从自己准备好的东西里拿出三个小袋子递给三人,说道:“这是公司配给你们的寻呼机,这段时间你们都要用到,号码也已经给你们选好了。同时每个月给你们报销五十元的电话费,电话费报销这一项,从试用期间就开始生效。”

陈江突然来这么一下,王作栋和万辉更加惊喜,许若菱却瞄了陈江一眼,不知在想什么。九三年,在新明市,稍好一点的寻呼机要四五千块以上,就算普通一点的,也至少要两千块以上。

鉴于公司一上来就给三人配置了这么“先进”的设备,王作栋此时对陈江再无怀疑,看陈江的手笔,新公司正式成立后,自己这些元老的待遇只怕还会有所提高。

不过,有收获就要有付出,这个世界没有不劳而获的事情,三人都是聪明人,很清楚这一点,公司能给自己这些待遇,那么以后的工作强度只怕也不小。

陈江仿佛猜到他们的心思,继续道:“新明这边的分公司虽然还没正式成立起来,不过,公司的工作必须先要开展起来,你们两个近期的工作我都安排好了,许若菱的工作,我另有安排。如果没有问题的话,你们现在可以在劳动合同上签字。”

听了陈江的话,万辉再没有犹豫,直接在聘用合同上签了字,王作栋迟疑了一下,也在合同上签上了自己的名字,跟着许若菱最后一个签上。

合同是一式两份,等三人都签完了字,陈江把其中一份收了起来,给三人留下另一份。随后,陈江又分别拿出两个文件袋,递给万辉和王作栋,说道:“你们两个的工作安排,就在这里面,拿回去好好研究下,有什么问题过两天我联系你们的时候再讨论。”顿了下,转向许若菱说:“他们两个近期是要到外地出差,你会留在新明,我随时联系你。”

看着陈江井井有条地安排着一切,许若菱心里的感觉颇为复杂,这里只有她清楚知道陈江只有十六岁,不过这个十六岁的家伙今天的表现却像是一个三十六岁的人那般老练,真不知这家伙长了一颗什么脑袋。

看着比陈江大了一轮的王作栋和万辉两人这时已经开始在陈江面前多了一丝下属的姿态,许若菱觉得有些滑稽的同时,也暗暗佩服陈江层出不穷的手段。

这一切交代完毕,时间已是到了大中午,忙活了这么久,自己的初步班底总算如愿成型了,陈江心情大好,马上吩咐酒店上了一桌丰盛的酒菜,算是给新进公司的三人举办欢迎宴。

举着酒杯,王作栋与万辉两人仍有些失神,今天他们先是一大早意外地到酒店来参加面试,接着面试完了才知道原来自己应聘的公司还没正式成立,然后还没正式开始上班,公司又发给员工每人一个寻呼机,最后面试完了,还能在四星级酒店享受一顿丰盛的午宴,际遇之奇,在他们两人的职业生涯当中,平生仅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