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创造力:你就是你的整个世界
33278200000022

第22章 观察是最基本的素质

观察即仔细察看事物与现象,是人们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的知觉。观察分为自发观察、自觉观察、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不论哪一类观察,都必须是有目的的感知,否则就会发生“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情况。

观察力与观察有着密切联系,脱离对客观事物的感知就无所谓观察力,即观察力是以感知为基础而形成的。但观察力是在感知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稳固的认识能力,而不是感受本身。观察是一种活动,观察力是迅速而敏锐发现事物的特征、性质、状态并进行正确描述的能力。

当一个人去接触认识一个事物时,往往会有两种态度:一种只是出于好奇或兴趣,譬如在山坡上有一丛盛开的野花,他会被它的美丽所吸引而去欣赏。

但观察则是另一种态度,观察者有其目的和任务,同样是这一丛花,对一个研究植物的学者来说,他走过来所看到的不仅是红花绿叶,而往往包括更深层的内容。他或许会研究花瓣和花蕊,研究叶子的形状,甚至会研究这花生长的环境,如土壤和水分等。由此可见,观察其实是一种更高级的感知过程。

观察对于任何工作都具有重要意义,一切科学研究、生产劳动、艺术创作都需要对其对象细致、深入的观察。

齐白石老先生是举世闻名的国画大师,他画的虾备受推崇,那一幅幅质体透明、触须若动的虾图,真有略受微惊即跃出画面之感。齐老先生画虾的杰出成就,绝非一日之功,而是几十年潜心观察与磨炼的结果。他从年轻时就画虾,苦练了几十年,终于到了惟妙惟肖的境界,但他却总因缺乏透明感而不满足,于是他便亲自在大碗里养了几只长臂虾,置于画案,还常常用笔杆触动它们,让虾表演跳跃的各种姿态,然后抓住瞬间的状态变化进行写生。他把这些细心观察到的微妙变化融于自己的画面之中,终于使他画的虾充满了生气和灵性,真正达到了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成为画坛一绝,令世人叹为观止。

由此可见,依靠细心观察,可以获得丰富的、有价值的事实材料,在自己心中形成生动的印象,从而找出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不仅艺术创作需要观察,科学家、发明家的伟大成就在很大程度上也都与他们敏锐的观察力和勤奋的态度分不开。

观察使人的智慧有了生机和翅膀,观察是智力活动的开端和源泉。毛泽东曾说:“任何知识的来源在于人的肉体感官对客观外界的感觉。”这句话对智力同样适用。事实表明,一个人对周围事物“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他的精神世界就会非常空虚。一个人的亲身观察有限,他的知识就是浮光掠影的,他的智力活动就会成为无本之木,就会苍白无力。心理学研究证明:因缺少日常刺激而使感觉起作用机会很少环境下生活的青少年,在理智的内容上苍白无力,而且注意力涣散,易受暗示,缺乏学习能力。

观察力是一个有成就的人不可缺少的能力。牛顿观察苹果落地进而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英国科学家何非说过:

“科学研究工作就是设法走到某事物的极端去观察它有无特别现象的工作。”对我们周围的事物,大家往往习以为常,因而很难从中有新的发现。当你走到“极端”去观察别人不太注意的特点,并努力创造条件促使事物暴露其特点时,就容易有新的发现。

做一个优秀的文学家、诗人,也必须要有非凡的观察力。

莫泊桑年轻时,有一次去拜访福楼拜,并给他讲了几个故事。福楼拜听后,不主张他写这些故事,而希望他做这样的锻炼:骑马出去跑一圈儿,一两个钟头以后回来,把自己看到的一切记下来。莫泊桑按照这个办法锻炼自己的观察力有一年之久,然后写出了一篇著名的短篇小说《点心》。莫泊桑曾说过:“必须详细地观察你所要表现的一切东西,时间要长,而且要全神贯注,才能从中发现迄今还没有人看到和说过的那些方面。为了描写烧得很旺的火或平地上的一棵树,我们就需要站在这堆火或这棵树前面,一直到我们觉得它不再跟别的火和别的树一样为止。”

文学创作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一个文学家只有对生活仔细观察,才能发现生活的真谛、生活的美,才可能创作出高于生活的不朽之作。因此,很多文学大师都深有体会地谈到观察对于文学创作的重要性。“如要创作,第一需观察。”这是鲁迅讲的。俄国文学家契诃夫也指出:“作家务必要把自己锻炼成一个目光敏锐、永不罢休的观察家!”

一次实验课上,巴甫洛夫发现一个学生头也不抬地只顾做课堂笔记,就停下来问他:“你在写什么,亲爱的先生?你打算做速记员、秘书,还是当科学家、生理学家呢?书书应当先学会观察、观察,不学会观察,你就永远当不了科学家。”

所以,要想在某一个领域有所成就,观察力是最基本的素质。一个管理人员,必须对他所管理的事务有敏锐的观察力,才能发现问题的主要矛盾是什么;一个公安人员必须有敏锐的观察力,才能够发现犯罪分子的蛛丝马迹;一个工人也必须有较强的观察力,才能及时发现工作中的不合格产品中中总而言之,观察力是所有成功者不可缺少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