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随处可用的24条处世法则
33286800000065

第65章 击中要害,愤怒者最容易被激将

懂得如何控制自己情绪的人,不容易被外界影响。德川家康说过:“能忍耐,才是长久的基石——要把愤怒视为自己的敌人。”我们如果能控制愤怒,能忍耐,便能长长久久。

激将法中用到愤怒人的混乱的情绪正是从愤怒的人这一情绪缺口出发,如果我们能忍耐,就可以不上“激将法”的当,当然,利用“愤怒”,我们也可以“激别人一将”。

刘备在曹操大军的进攻下屡次遭到失败,退守汉口,一心鼓动孙权联合抗曹。担负说服孙权重任的是被派往吴国的特使、参谋长诸葛亮。

诸葛亮到达了吴都柴桑,根据种种迹象判断,孙权正犹豫不决。实际上曹操也派来了特使,要求建立友好关系。不过曹操对孙权采取的是压制手段,使孙权感到心中不快,对得势的曹军也感到担心。为了防备曹操大军的进攻,确有与刘备合作的必要,然而刘备如今已经是残兵败将,在军事上已经无足轻重,其实孙权的犹豫不决也是有一定的道理。吴国的重臣几乎都是投降派,大多数的人一致认为:“曹操兵力太强大了。他统一天下,早晚都会成为现实的,根本就无必要进行无谓的抵抗。”都主张要考虑总趋势,采用事先按兵不动的办法来对待。

孙权相貌不凡、气度宏伟、刚毅过人,诸葛亮考虑到用普通的说服方法是肯定行不通的。最后他决定采取高压“激将法”。

孙权问诸葛亮:“是否可以出战?”诸葛亮回答说:“可以投降”,意思也就是说:连我们蜀汉的军队都败了下来,再争还有什么意义,难道这不是白白送死吗?孙权听了这些话气愤地问:“那么刘备该做出怎样的打算呢?诸葛亮的答道:我们的主公乃是汉朝皇室后裔,以英才闻名天下,天下无不敬仰,所以无论怎样失利,也决不会屈居人下。”孙权听到这番话大为愤怒,站起来斥责诸葛亮:“你真是个懦夫,难道只有投降一条路可走。”当然孙权也并不是一个等闲之人,他的话还留有余地,稍事冷静之后,他把孔明叫到另一个房间里,请他出谋划策。

事实上孙权也有他自身的想法:假如刘备奋然独树一帜,那些不归顺曹操的地方力量,必然集合在刘备大旗之下,与刘备联合抗击曹军,这个可能是不是能变为现实,其关键还是在于诸葛亮,因此他真的很想知道诸葛亮的实力到底有多少。

孙权与诸葛亮共同策划的方案就是历史上非常著名的“赤壁之战”。就在当年11月,被诸葛亮激起来的孙权大军,在汉口上游的长江上击溃曹操五十万大军,为东吴的存在打下了基础。协助东吴作战的刘备坐收了渔人之利,不久之后就占据了西蜀,从此就形成了蜀、魏、吴三分天下的局面。

诸葛亮运用“激将法”的例子真是不在少数,但是在诸葛亮的激将法下也有“不为所动之人”,在诸葛亮“激将法”的攻势下,沉得住气的司马懿就是这样一个例子:

诸葛亮率领大军北伐曹魏时,迎战的魏国大将司马懿,在诸葛亮灵活的战术面前,没少吃苦头。司马懿虽然也是三国时代的名将,可是对诸葛亮的计谋无计可施,干脆就闭城休战,采取不理不睬的态度。司马懿认定诸葛亮远道来袭,后援补给都很不方便,只要拖延时日,消耗蜀军的力量,最后一定可以把握战机,反败为胜。

果然,诸葛亮耐不住司马懿沉默不理,好几次派兵到城下骂阵,企图激怒魏兵,引诱司马懿出城决战,但魏兵在司马懿的控制下,却一直闷声不响。于是,诸葛亮就想出了一着“激将法”。他派人送给司马懿一件女人的衣裳,并附上一封信说:“如果你不敢出城应战,就穿上这件衣裳,我们也就回去了。如果你是一个真正的勇士,希望你堂堂正正地列阵决战。”

这封充满轻视的侮辱信,绝对是挑战大丈夫司马懿的自尊心底线。果然,此信一出,便在曹魏的军营里激起很大的反应,那些少年气盛的部将纷纷向司马懿说:“士可杀不可辱,象像这种欺人太甚的信公然送来,如果我们一味地沉默,未免太懦弱了。我们希望主帅赶快下令,出城和蜀军决一生死。”司马懿虽然也被激怒了,但他毕竟老谋深算,知道蜀军人人怀着建功的心愿而来,斗志昂扬,在没有力竭以前,绝不好对付;所以在紧要关头,仍勉强把心中的怒气压抑下来,讲了许多精神鼓励的话,把自己的军心稳住,终于没有让诸葛亮的计谋得逞。

想一想,当时司马懿如果不能忍一时之气,贸然出城迎战,一战而败,那么结局将会如何呢?历史是不是可能会重写?

人类喜欢争斗,因为自古以来即以成败论英雄,所以人们总是宁肯进攻而不肯撤退。宁肯轰轰烈烈打到剩下一兵一卒,也不肯无声无息地被看成是没勇气的懦夫。在这种心态下,坦白说,叫人忍耐,有时只是一种安慰或奢想而已能抑制住心里的冲动,选择忍耐的人可谓少之又少。

我们不是诸葛亮,但是我们可以向诸葛亮学习。“激将法”是让对方在不情愿的情况下出来应战而间接达到自己的目的。而利用愤怒的情绪,则是很好的一个切入点。因为情绪愤怒的人往往头脑会失去判断,做出不理智的行为,也就更容易走入你的“小圈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