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是孩子与生俱来的一种天赋,一种本能,它是爱的来源,是一种生命创造力。儿童的心中充满了爱,他的自我实现也受到爱的影响。
在“儿童之家”,有一次新来了一个孩子,他还没有完全适应环境,总是坐不住,并且做一些事情打扰其他孩子。老师于是就告诫他:“不要这样,这样做不好”,“你真是个淘气的孩子!”但其他孩子的反应却与老师完全不同。他们走到新来的孩子面前说:“你真淘气,但是不要担心,我们刚来的时候也是一样。”显然,孩子们是知道新来孩子的行为是错误的,但他们不把他的行为看做是故意的,并尽力安慰他,以期待唤醒新来者的优秀品质。
对于儿童来说,做错了什么事,比如摔坏了一个杯子,他会感觉非常难堪。他不会因为打破东西而感到快乐,只会因为没有好好保护这件东西而感到羞愧。家长可能会本能地大喊一声:“你打坏了杯子,我告诉你多少次了不要碰这些东西!”家长最起码可能也要孩子把碎片捡起来,以便让孩子记住。但孩子们的反应又是如何呢?他们往往会跑来帮忙,用他们稚嫩的声音以一种鼓励的口气说:“没关系,我们可以再找一个”,然后大家一起把碎片捡起来,有的孩子则去擦拭地上的水。
儿童们是有帮助、鼓励和安慰弱者的本能的。这种鼓励和帮助不仅体现在他们对待弱者的方式上,也体现在他们对待动物的方式上。人们通常认为,如果不进行教育,人是不会尊重动物的,因为我们总把儿童看做生来就是残酷的、没有感情的,但这种想法并不正确。一个正常的儿童总是有保护动物的倾向。
在“儿童之家”曾养了一只山羊,老师们每天都给它喂食。每次喂食时,一名老师总是把食物抬得高高的,让山羊抬起前腿取食。老师发现山羊渐渐地习惯了这一姿势,并且有点以此为乐。但有一天,一个小孩子跑了过来,把手放到了山羊的肚子下面帮助它站立。他脸上的表情似乎在表明,他害怕山羊两条腿站立过于劳累。无疑,儿童的这种行为表现了他们善良和自然的一面。
但这种爱心不仅表现在他们对待事情方面,还表现在对于环境的喜爱。儿童在敏感期中那种对周围物体不可抑制的冲动,实际上就是他对所处环境的爱。这种爱不仅仅是情感的反应,也是智力发展的需求,它能促使儿童去看和听,进而不断地成长。
正是这种天赋的爱,使得儿童能以一种敏锐和热情的方式去观察环境中的特征。正因为儿童热爱他的环境,而不是对它漠不关心,才使他们能看到成人视而不见的东西。儿童热爱他的环境,这在成人看来似乎是因为儿童天生的兴趣和活力,但是成人没有认识到,这种热爱是一种精神上的能力,它能够创造美丽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