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拆掉心里的墙:20岁从“心”开始的人生经营课
33327300000024

第24章 拆掉两性心障之墙:学会做它的主人(3)

没想到由于压抑的选择,噩梦就来了。我开始不断地研究自己:我怎么会是性变态?什么叫追求新鲜刺激?追求新鲜刺激算不算变态?研究得很烦恼了,还是好像有一种力量强迫自己继续研究。弄得我怕出门,怕见人。后来朋友也少了,我就更加孤僻。家里人为我担心,就带我去找算命的治疗。可是不管用,现在还是没有完全走出阴影。人们见了我就厌恶,我在的时候吐痰特别多,还经常有人骂我恶心。我知道是自己研究自己是不是性变态,让别人看了恶心。我很想摆脱这种情况,像以前一样好好生活。我想您一定看明白了我到底怎么了,我该怎么办?

心理透析:同性恋不是性变态

仔细读过你的来信,终于明白你到底怎么了。你的痛苦是自己吓唬自己造成的。网吧上的测试,很多不过是一种网络游戏,是没有科学性的,用马三立老先生的相声说,那是“逗你玩”,既然它是“逗你玩”,你就跟它玩玩罢了,何必当真?不必当真的事情,你为什么这么当真地“研究”而让自己陷于痛苦之中?

首先是你对同性恋等相关概念的误解。

同性恋是指两个同性别的人,发生肉体亲昵的性行为或做爱关系。过去社会对同性恋,的确有较多失之简单失之片面的否定态度。人们较多的是对同性恋的道德评判,而较少对同性恋有真正理解和帮助。由此带来的是对同性恋者的人格的贬斥,对同性恋者的心灵的压抑。你就是受到了这样的影响。

令人欣慰的是,社会对同性恋的态度,总的趋势是越来越有了宽容的社会氛围。比如在西方,过去一直把同性恋视作一种心理障碍,并在历年出版的《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中被列举出来,但最近一版不再包括同性恋。许多性医学、性心理学专家,不再认为同性恋是性变态。“同性恋属于性变态”的观念,在世界范围内越来越没有市场。更多的人认为同性恋与异性恋,只是性倾向上的不同。在许多国家,比如瑞典、丹麦、荷兰、法国,同性恋家庭已经受到法律承认。在一些国家同性恋伴侣关系,已经得到人们的承认。在我国也不再把同性恋视为违法犯罪和性变态。

其次,是你对自己的性心理没有坦然的态度。

你为什么想到了答案C,却压抑自己故意选择了答案A?是因为你对自己的性心理,采取了批判否定的态度。异性相吸,男女相爱,原本自然,是人之常情,是天经地义的,你和大家一样也有这样的心理,你也喜欢女孩,你也想“讨女孩喜欢”。但是,你却不敢坦然面对这种心态,你以为这是不光彩的。于是你压抑了自己,表现在平时,就是你说的“和异性朋友交往中我严格要求自己”,表现在测试的时候,你感觉总是想到男女在一起不好,就故意回避了C,选择了A。其实,就是从你选择的A来说,也在不知不觉中流露了你的性心理活动,流露了你对女孩的喜欢或关注,因为是A项的“两个都是女的”吸引了你的选择,不然你为什么不选择D?因为D项的内容是“两个都是男的”。作为发育成熟的青年,不自觉地流露对异性的关注,这也是人之常情。现在,你一定领会到,这么一个测试游戏所以让你如此麻烦,就是对性心理的回避压抑心态。没想到的是,你越是回避压抑越是麻烦,后面的解释偏偏整出了一个“变态”,让你虚惊之后陷入自己吓唬自己的痛苦之中。

心灵跨越:不再自己吓唬自己

现在,你怎样心灵自救呢?

首先是正确认识同性恋。我们应有这样的观点:同性恋不是一种疾病,不是一种性变态行为,只是一种一直就存在的性倾向类型。至少我们也应有这样的观点:既然同性恋存在于每个社会、每个时代、每个民族,我们就应正视这一性现象,不必用一个简单的“不正常”来定性。你看,即使是同性恋,也不过是性倾向的不同,也谈不上性变态,更何况从来信中,根本没有看出你有任何同性恋倾向,当然就更谈不上性变态了。

其次是坦然面对自己的性心理。一个年轻人,内心有对女孩的喜欢与关注,实在太是人之常情了,就坦然面对吧。这样,反而会少一些心理上的麻烦。

最后是不再自己吓唬自己。本来你对性心理就不能坦然面对,测试之后又一个性变态,让你更不能接受自己。于是,你把这种心态投射到了别人身上,认为别人一定很厌恶你。你说“人们见了我就厌恶,我在的时候吐痰特别多,还经常有人骂我恶心”,就是这种心态。这也是自己吓唬自己,别人未必如此看你。现在,只要你不再自己吓唬自己,坦然接受自己的心,你就走出了阴影,走向了阳光。

总看异性敏感部位的痛苦

心路迷障:我有一个难言的痛苦

这个周六晚,我的心理咨询专线又到了将要结束的时间,电话铃声再一次响起,一个怯怯的女声传来“您是马老师吗?我有一个难言的痛苦,压抑在心中好长时间了,我不敢和任何人讲,真的羞于启齿……”

“在心理咨询师眼里,求询者只是遇到了心理问题。心理问题不是道德问题,你不用有任何压力和顾虑。好吗?”我疏导着说。

在我的疏导下,她不再羞于启齿,断断续续地讲出下面的故事:

“还在是初三的时候,那时我16岁,有一次看篮球比赛,偶然之间我看了一眼男生的下身部位。立刻就感觉自己心跳的厉害,脸上热辣辣地,我想当时脸一定很红很红。那种无地自容的感觉让我一时不知如何是好,一阵强烈的犯罪感包围了我,我感到自己不再是一个好女孩了。可是,后来有好几次,我又不由自主地看了男生的裆部这个敏感部位。这下我更害怕了,我感觉真的要堕落了。我暗自痛下决心:一定要克制自己。结果更麻烦的事来了,我感到不能控制自己的眼睛了,越是想控制,越是不能控制,眼睛好像不听使唤地想去看异性的敏感部位。

“我感觉大家都知道了我心中的秘密,都在议论我,嘲笑我。这个心病弄得我不敢和别人接触,更不敢和异性接触,总是尽量地回避和别人交往的场合。可是,又不能不和别人交往。于是,在和别人交往的时候,目光总是躲躲闪闪,飘乎不定,不知往哪里放好。弄得我眼睛很累,人也很累,很难受,很痛苦。好多年来,这个毛病一直痛苦地折磨着我,总是缠绕心头挥之不去。今年我已经23岁了,早该谈恋爱的年龄了,可是,我不敢,我怕,我……”

电话里,饮泣声替代了她的说话声,她说不下去了。是啊,她正在青春妙龄,一个女孩,这么长的时间心中压抑着这么痛苦的故事,以致不敢交男友,不敢谈恋爱,这是多么痛苦难耐的心灵重负!对此,表示了我的理解和关切,但我首先更关注的是下面一个问题:女孩周围的人们,是否发现她的目光确实总是看别人的敏感部位?就此,我们进行了较多的沟通,她起初坚持说别人知道这一点,但是说不出切实的根据。她只是感觉别人发现了她眼光的秘密。

心理透析:正常的视三角区定点扫描

至此,我的心中有了几分轻松:女孩原来是自作多情,自己吓唬自己。

心理学的研究发现,人际交往中目光注视有一种定点扫描现象。我们在注视他人的时候,视点是不断地上下左右移动的。移动中,视点与他人身体某一器官接触时,就意味着对这一器官感兴趣。人们在对视的时候,首先要看对方的眼睛,而后再去看自己感兴趣的落脚点,也就是视点。这样,由左右两眼和视点,就构成了一个三角形,这个三角区域就叫做视三角。视三角有四种情形:上视三角,即双眼与额头一点构成的视三角;中视三角,即双眼和嘴部构成的视三角;近视三角,即双眼和胸部构成的视三角;远视三角,即双眼和裆部构成的视三角。人际交往中,我们的目光就是在这样不同的三角区域中,来回往返地扫描,这便是定点扫描。上述的视三角除上视三角外,其余多是从左眼开始,向下移到嘴部、胸部或裆部的视点,然后再上移到右眼,而后返回到左眼,如此往复。视点的扫描变化,一般是不容易在眼睛里看出来的,因为眼球在眼眶里的移动幅度是很小的。

不难理解,上述视三角中,以胸部为视点的近视三角,和以裆部为视点的远视三角,都具有性的含义。当然,异性的许多部位都可能有性的含义,比如异性的手、腿、脚,等等,这些部位也可能成为视点。因而,近视三角和远视三角,可能会因为视点的变化而有多种变式。在异性交往中,目光常常就是在这些视三角区域中定点扫描。这是很自然而正常的事情。

为什么一件自然而正常的事情,却成了这位姑娘心病?

女孩说:“我的家庭教育很保守。但是童年的时候,哥哥模仿电视里的镜头和我有过性接触。那时我还小,可后来就感觉自己很坏。电视里看到暴露的镜头,我感觉很卑鄙下流。到我读中学的时候,一天晚上听到了父母做爱的声音,我很恐怖。还有在一本书上,看到了关于男性生殖器的描写。后来便有了初三的那次经历……”

心灵跨越:坦然接受对性的关注心态

16岁女孩,花季的年龄,进入了思春的季节。思春期性生理的发育,带来了性意识的觉醒,出现了心灵的躁动,这是女孩就要长大的标志。怀春的女孩自然要关注有关两性的一切秘密,对异性的观察,包括对异性的身体具有性含义的器官和部位的观察,有了和以前不同的眼光。于是,目光就会在异性身体有性含义视三角区域中,做定点扫描。于是,便有了女孩所谓的对异性敏感部位的注视。但是,由于生活的经历和所受的教育,女孩把看异性的敏感部位,视为一件低级下流卑鄙无耻的事情,因而对自己有深深地自罪自责,于是,她努力控制自己的目光不要这样看。但是,她潜意识中对性的兴趣和关注,又是一股消灭不了的心理驱力,使她仍然时时有想看异性敏感部位的欲望。一面是涌动的欲望,一面是艰难的控制,于是,这两股力量在心灵深处形成了严重的心理冲突。正是这种心理冲突,构成了她的心病。事实上,她不是总看异性的敏感部位,更多的不过是有想去这样看的欲望和冲动。这种主观上的想法,使她感觉自己的目光总是躲躲闪闪,飘乎不定,不知往哪里放好。至于她说,感觉大家都知道了她心中的秘密,都在议论和嘲笑她,纯属多疑,是一种主观意念的投射。别人是不可能发现她目光在视三角区的扫描变化的。因为前面说过,视点的扫描变化一般是不容易在眼睛里看出来的。

我们沟通至此,女孩情不自禁脱口而出:“看来,我真的是自作多情,自己吓唬自己了!”

“好,有这样的领悟,你的心病很快就会不治自愈了。”我赞叹地说,“只要坦然地接受自己对性的关注的心态,不再刻意控制自己的眼睛,你逐渐就能自然地和别人交往了,如此,你也会寻找到属于你的爱情。”

怕男人坐到我对面

心路迷障:一个羞于启齿的问题

一个女孩在发来的电子邮件中,这样讲述着自己故事:

我是一个伦理学专业的研究生女孩。知道您是一位值得信赖的心理专家,请您一定帮帮我,在这谢谢您了!

别人都认为我研究生了,会有光明的前途。但我心里看不到前途,因为我预感可能我可能找不到工作。都是因为一个羞于启齿的问题。我的问题是,如果有男的隔张桌子坐我面前,我就感觉他下面的东西伸向我,甚至有伸到桌面上的错觉。这使我一坐到男的对面就感到压抑。和男的说话,我就感觉他们下面的东西暴露,使我和他们说话感觉很压抑。就是看到小男孩或看到男人的图片,我也有这种感觉,也会很压抑。本来,我的愿望是想当老师,现在我感觉我当不了了。因为我站在讲台上如果看见男同学,就会感觉他们下面的东西很暴露,有好像伸出来的错觉。您说这种状态,哪个单位会录用我?于是,我就只好一直念书。

现在,研究生快毕业了。但我对未来一点信心都没有。我害怕毕业时的答辩有男老师坐我对面对我提问。因此,一写毕业论文我就头疼,不是我害怕写,而是一想到答辩就写不进去。我也害怕应聘时候,招聘者是个男的坐在我对面谈话。一想到这些,我就非常压抑,甚至感到绝望了。

我还有一个问题。如果我不戴眼镜的话,碰到男的说话办事比较自如,但带上眼镜时,由于看的较清楚,说话办事碰到男的,一系列症状就产生了。就因为我对我的症状不喜欢,也控制不住的猜测人家。比如我姐,结婚前也不怎么戴眼镜,但婚后一直戴着眼镜。我也会以我的心态来揣测,是不是我姐和我一样?就觉得姐姐也不好,说话都不那么尊重我姐姐了。

我的问题,从高中毕业到现在有六七年了。在高中时,同桌男生和我相处的好。我转走后,他还找我,约好每周末探讨学习。为了升学我也没多想。虽对他有些好感,但都以升学为重,把感情压抑下去了。后来我还老想回到原来的学校,老想见到他。当然最终没回去。但我感觉每天活的很累,心不像以前那么静,压力很大。

大约就是在这时候,发生了一件事对我打击很大。那天上学的路上,我碰到一男的,他骑着车子到我身边和我说话,起初我没在意。后来,我看到他露出了下面那东西。当时,路上一个人也没有,我吓得说不出话。好在很快有人过来,那男的跑了。很久很久,脑子里经常出现那可怕的一幕。现在,我知道那人是露阴癖。就是这一年,我感觉我的心理发生了变化。后来,就出现了上面说的症状。

我的人生过的怎么就那么难?有时心情低落时,我就跟父母说,我毕业就出家,就当没生我这个女儿。我真的感觉前途很渺茫。我这种症状是不是结过婚就会好呢?

心理透析:关键是对性心理的排斥和压抑

身为一个女孩,面对这样的问题,大概也只好用文字来交流了。于是,我也字斟句酌的回复了电子邮件:

感谢你对马老师的信任。请你放心,你的问题没有什么可怕的,不过是一般的强迫症状的表现,主要是性心理压力造成的。不用等结婚,就可以化解。

遭遇露阴癖,作为一个恶性的性刺激,确实是诱发你的心理问题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但是,这只是一个诱因,关键的还是你内心对性心理的排斥和压抑。

到了青春期,性的萌动会带来很多很多性的心理体验,包括种种性幻想。你的感觉男人的生殖器伸向自己,不过就是一种性幻想。你说戴上眼镜容易出现的感觉,也是性幻想。这一切,原本不算什么,是很自然而正常的。但是,由于你对性有太重的排斥心理,认为自己的性幻想太不好了,太可怕了,太可耻了。于是,就有了太多的压抑。甚至与男孩的初恋感情也被强烈的压抑了。于是,就导致了强烈的心理冲突:一面是性的冲动和向往,一面是性的排斥和压抑。按照心理活动的逆定律,一个心理活动你越是压抑它,它越是强烈的表现。就是这样,心理冲突让你脑子里的性幻想以及相关的性意念,变成了强迫症状挥之不去了,让你陷入了痛苦之中。

心灵跨越:顺其自然坦然面对

如果领悟了上面的意思,你也就找到了对策,那就是顺其自然,坦然接纳自己的性心理。如果头脑里再出现男性生殖器的画面,一点也不用怕,一点也不用排斥,一点也不用压抑,完全做到顺其自然,就和幻想出蓝天白云一样。只要你能做到这一点,你会发现,这样的画面反而会逐渐淡化最终消退,想留都留不住。

谁都会有性幻想,区别只是,有人坦然面对,也就平安无事,有人不能坦然面对,而成了问题。你所以如此,与你的伦理学专业也许有关,很可能你对这样的问题太多的用伦理学来对待了。于是,就感到自己有违伦理,就开始批判自己了。其实,从伦理学角度说,生殖器官也不过是人的一个器官,与其他的器官一样,哪里有什么美丑?而且,不知道你是否已经学过这样的知识:祖先的“祖”字,最初就是“且”字,这个“且”字,最初就是男性生殖器的象形文字。在生殖器崇拜时代,还有很多这样的图腾性质的画面呢。其实,就是今天看来,这也有科学的成分,生殖器,以及相关的性活动,不正是人类得以传宗接代的本源吗?不仅是自然而正常的,甚至是美好的。如果没有性,哪有甜蜜的爱情,幸福的婚姻,美好的家庭?为什么不该坦然自然的面对呢?这丝毫不影响你是一个好女孩,真的。更重要的是,上面说过,面对这样的性幻想,一旦顺其自然,它反而会悄然消散了。

上面所谈的,就算是在性知识方面重新补课吧,会有助于你化解心理压力。

另外,你的性幻想以及其他性意念所以成为强迫症状,也与你的强迫型人格有关。就是说,由于你有强迫型人格特征,因而性意念就成了强迫意念。人格特征也是可以转化的,但是要慢慢来。前提也是顺其自然坦然面对,许多事都该坦然面对。

欣慰的是女孩领悟很好,几天后的电子邮件中,她说:

读了您的来信,我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您的话语给了我很大启发,让我放下了一个很大的思想包袱,让我心头的阴云飘散了,让我知道了,我的症状就是因为我对性心理的排斥。您说的很对,我确实是对性心理有太多的排斥,认为那样想不是好女孩。还有,我确实有强迫型人格。中考时学习压力比较大,就出现过强迫症状,比如放笔要放很多次。后来由于压力变小,重复动作慢慢消失了,慢慢好了。

现在,我感到有了一点自信。特别是做完一件比较有成就感的事后,我和男的说话就比较自然,就没有压抑感。但是,心情不是太好时,如果对面坐着男的或见到男的,偶尔还是有些先前的症状。不过,我现在不像以前那样紧张懊恼了,我学会了接纳的心态,学会了顺其自然。我相信我会越来越好起来,我看到了希望。真的再次谢谢您——马老师!

揭开跨国之爱的面纱

心路迷障:我每天被所谓的爱情牵拌着

我是一名大学女孩,学的是师范类英语专业。今年年初,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认识了一个来自英国的男人。他30多岁,临时来中国工作,但中文不好,由于我的专业,他认为正好互补,就聘用我做他的中文老师,辅导他的口语。对我来说,这本来是一个很好的机会。一来家境不好这样我可以挣些生活费,再者就是可以锻炼自己的教学能力。可是,没想到事情却很快出人意料地发展了。

事情的转折从我和他的第二次辅导就开始了。我们的辅导就在他的公寓里。那天,因为另外的事情,我的心情异常的差。开始辅导了,我的情绪还是不能自控,结果竟然在他面前情不自禁的哭了。他问我为什么,随后将我搂在怀里抚慰我。在一个陌生男人的怀抱里,我没有感到一丝的畏惧,恰恰相反,他身上的皂香给我很温馨的感觉。那晚,我们聊了很久,以至忘记了时间。快12点时,我们才结束交谈。因为很晚了,他说不放心,留我住下。明知这里就他一个人住,而我却仅仅稍做犹豫便答应了。到现在我也弄不明白,为什么自己当时会那么大胆地留下来。

在客厅里,我们看了一会儿电影。在这期间,他一直拥抱着我,时不时的亲吻我的额头。坦诚的讲,我当时一点也不讨厌他这样做,好像书上说的那种投怀送抱。

该是睡觉的时间了,我们各自洗完澡后,便预备回各自的房间睡了。但是,他却说我们可以再聊一会儿。我答应了,我们躺在一起,看着天花板。他给我讲他的故事,我忘情的听着。随后,他让我到他怀里来。也许是我也有一丝渴望,一点没有拒绝,就依偎在他的怀抱中。就这样,我们热烈地拥抱在一起了。他吻我,不止是额头,还有全身。随着他的热吻,渐渐的我们都变的兴奋起来,欲望随着时间的推移愈演愈烈,以至终于无法控制,热烈的拥吻之下突破了最后的防线。

我的第一次,就这样在我们之间发生了。有了第一次,便不止一次的发生……

最让我无法原谅自己的是,我非但没有悔意,反而更加渴望他,无法自拔的爱上了他,爱上了这个很快就会回国的有孩子有妻子的男人。

还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他就要回国了,我真的不知道如果他离我而去,那会是怎样的一种情形。现在,我每天的情绪都与他息息相关。明知道不应该再把心放在他身上,可我还是不能自已。见不到他,我的心就非常低落。如果哪天他说见面,可又由于他工作忙而取消,那种失望极大的影响着我的心情,那种由波峰到波谷的失落让我极度的痛苦。我渴望和他在一起,虽然我知道这不好,很不好。但是,和他在一起,成了我最开心的事,尽管欢愉之后,是更深的痛苦,是更大的烦恼。

我烦恼,因为这份单向的跨国之爱。

我烦恼,因为我明知他会离开却还是爱着。

我烦恼,因为我怕他离开后的我心中那份爱的失落。

我烦恼,因为学业需要我全身心的投入,而我每天却被这种所谓的爱情牵拌着。我也很想尽快的拔出来,可是我却感到似乎不能自拔,我该怎么办……

心理透析:蒙上了一层爱的面纱

这是一个女孩通过E-mail讲述的“所谓的爱情”故事。心理咨询实质是助人自助。现在,怎样推动女孩的自助呢?

显而易见,在“所谓的爱情”的面纱背后,女孩对男人的投怀送抱,一是异性相吸,是一种性本能的驱动,一是钱色交易,是一种功利的驱动。这几乎是不言自明的。正因此,女孩不知不觉间用了一个“所谓的爱情”,是她潜意识里给自己故事的“定性”,只是不敢理性地正视。

心理咨询中,常常遇到类似的故事。男女突破了最后的防线,常常不是因为爱,而是因为很多很多另外的原因,比如因为性,因为钱,因为某些心理情结,等等。但是,为什么当事人往往给自己的故事,蒙上爱的面纱而难以自拔?其中的心理机制,一是心理自我防卫。蒙上一层爱的面纱,心灵就暂时少一层痛苦。这叫做合理化作用,是指人遭受挫折或无法达到所追求的目标,以及行为不符合社会规范时,用有利于自己的理由来为自己辩解,将面临的窘迫处境加以文饰,以隐瞒自己的真实动机或愿望,从而为自己进行解脱的一种心理防卫机制。其实质是以似是而非的理由证明行动的正确性,来维护自己不安的心灵。一是心理象征满足。蒙上一层爱的面纱,心灵就编制了一种幻像。就是说,与其说爱的面纱是一种自我蒙蔽,不如说是自我期待,是当事人内心幻想着这就是“爱”,从而,暂时象征性地满足心理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