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天赐珍宝的黄金之城
33409100000017

第17章 湖南锡矿山,世界最大的锑矿产地

锡矿山地处湖南省冷水江市,全市地形以丘陵为主,年平均气温16摄氏度,年平均降水1418毫米。主要旅游景点有波月洞,大乘山等。锡矿山的采矿业和工业非常发达,有铁铅、锌、石灰矿等大型矿。当地钢铁、化肥、纯碱制造能力也较强。锡矿山尤其盛产锑,是全国知名的“世界锑都”,锑产品生产量居全国第一,年产量占全国的1/3.另外,锡矿山的煤炭储量也非常大,达六亿多吨,并依托坑口优势,建造了容量达60万千瓦的金竹山电厂,是湖南省最重要的电厂之一。

宝地概览

作为中国最大的锑业基地,锡矿山位于湖南省冷水江市。明代末年,人们在这里发现了“锑”,当时把锑误认为是锡,所以称为“锡矿山”,但因炼不出锡,所以被弃置。清光绪十六年(1890)经化验才知道知是锑也。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湖南巡抚陈宝箴组织设立新化锑矿行政局,实行民采官收官炼,后来因为缺乏技术和资金流,陈宝箴将其改为商办。当时矿区有采锑公司130余家、炼厂30余座,美、俄、德、英、法、日、西、葡等国也设立了“多福”、“开利”、“合利”、“修和”等洋公司。1908年清政府购买了法国赫氏炼锑法专利,1909年用低品位辉锑矿炼出纯锑。1941年国民党政府资源委员会设立锡矿山工程处,建立了北矿区实验炼厂和南矿区炼厂,收砂炼锑。1949年共有9家冶炼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开始根据南矿区为硫化矿、北矿区为氧化矿与硫化矿各半的特点,分别进行扩建,各自建成了选矿和冶炼工艺不同的采、选、冶生产系统,生产有很大发展。主要产品有各种品号的精锑、铅锑、生锑、一号和特号锑白、硫化锑等;产量占中国锑产量的52.5%。

往日传奇

1541年人们在锡矿山发现了锑矿,当时将锑误以为锡,故锡矿山以此得名,至清·光绪16年(1890)经化验始知是锑。锡矿山在1897年正式开采,锡矿山蕴藏有大量锑矿,因此一举成为“世界锑都”。中国是世界上发现、利用锑矿较早的国家之一。据《汉书食货志》记载:“王莽居摄,变汉制,铸作钱币均用铜,淆以连锡”。《史记》中写道:“长沙出连锡”。秦墓出土文物的秦代箭,经光谱分析含锑,由此可知中国很早就开始利用锑,当时不叫锑,而称“连锡”。随着机械制造业的兴起,锑的用途和需求量扩大,继开发锡矿山之后又先后开发了湖南桃江板溪、新邵龙山、桃源沃溪等地锑矿,如今湖南的锑业居全国首位。接着,黔、滇、桂等省区也相继开采一些锑矿。

今日风采

人们常说,“世界的锑看中国,中国的锑看锡矿山,锡矿山的锑看锡矿山周边。”锡矿山地区的锑矿资源丰富,现保有储量高达30万吨,占全球比重的20%,产锑量占全国的50%左右(含外地货源,在冷水江市进行加工)。作为中国最大的锑业基地,锡矿山位于湖南省冷水江市。早在明朝时,当地的居民就发现山上有锑矿。但是,因为那时候人们还没有发现锑矿,而且这种矿石看上去锡光闪闪,人们就把它误以为是锡矿,因此把整个山都叫做“锡矿山”,这个名字一直沿用到今天。但因炼不出锡,遂被弃置。清光绪十六年(1890)经化验人们才明白原来是锑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