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天赐珍宝的黄金之城
33409100000004

第4章 云南弥渡,铂矿远超金值

云南弥渡县位于云贵高原的西面,东部和祥云、南华两县接界,南面和景东、南涧两县相邻,西面紧接巍山县,北面即是大理。弥渡是红河的发源地之一,属于澜沧江中游经济带的腹地,这里不仅是我国的花灯之乡,而且也是闻名全国的民歌之乡,脍炙人口的民歌《小河淌水》即是出自弥渡。

宝地概览

弥渡矿产资源稀缺独特。已探明有铂、钯、铁、钼、铜、铅、锌、镍、金、石膏、石灰石、高岭土等10多个矿种、28个矿床点。铜矿总储量为2348.5万吨,石膏储量上亿吨。随着金宝山铂钯矿的开发,该县重点工业项目拉动效应逐步显现,重点工业项目将成为发展壮大矿产业和打造大理滇西中心城市重要卫星城的坚实基础和重要依托。

金宝山即位于云南省西部的弥渡县境内。著名的金宝山铂族元素矿床位于扬子地块西南缘康滇地轴西侧的宁蒗。是全国第二大铂钯矿床。矿床探明铂钯金属量45.25吨,稀贵金属锇、铑、钌含量3.56吨,铜金属量4.9万吨,镍金属量5.5万吨,其中铂钯金属占全省储量的55%。

往日传奇

弥渡县金宝山原名鸡爪山。真武庙又名玄武庙,在明代初期的时候,由附近八个村庄的村民募集资金建成,初建时有九间庙舍,以此鸡爪山被改名字为金宝山。

真武庙的经历也并不平顺。清光绪年间,附近的八村再次募集资金扩建真武庙,院内古木苍翠,有四座古碑,一口大钟,一眼水井。后又增建六间高楼,廊坊两厢,前后庙舍共计24间,占地30余亩,规模宏大,建筑宏伟。此外,还常住和尚十数人,可谓一派兴盛繁荣之象。可惜由由天灾人祸,到了清末民国初年,频繁的水患,连年不断的战乱使得真武庙遭到很大的破坏,年久失修,渐渐变得残破,到了1948年,这里已是遍地瓦砾,到处可见丛生的杂草,一片狼藉。

1992年春,附近村民,参照清代真武庙建设规模和图样,计划重建真武庙,目前已建成庙舍九间。2004年出土的《重修玄帝大殿挽厦禅堂碑》更从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正史对鄄城山川记载的不足,并为证实金宝山的民间记述和传说提供了有力的佐证。

今日风采

弥渡自古就有“六诏咽喉”之称,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弥渡县城距离昆明332公里,距离下关61公里。国道、铁路、高速公路在密度境内纵横交错,交通十分便利。处于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的弥渡气候十分温和,这里拥有充足的光照、肥沃的土壤、优越的自然条件以及丰饶的物产,以此一直以来都有着“滇西粮仓”及“蔬菜王国”的美誉。弥渡的铂金资源丰富,目前随着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对铂金的需求的不断加大,尤其是中国及印度经济的快速增长,使得全球市场对铂金饰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中国已经成为全球铂金饰品的第一消费大国,对铂金首饰的消费需求已占当年世界铂金首饰总需求量的七成,铂金资源丰富的弥渡前景会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