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家庭家居家庭主妇“经济学”
33416700000050

第50章 小买彩票能怡情——风险偏好

谬森所在的小区这几天都在谈论一个话题,那就是彩票,不是大家都很爱好买彩票,而是身边发生的事让他们不自觉地关心起这个话题了。就在上周日,二楼的小李用8元钱中了双龙球500万元的大奖。消息虽然不是他主动说出来的,可是不知道哪个人说出来后,他并没有澄清什么,他的默认告诉小区的人这是事实。这下,小区热闹了,大家茶余饭后都在谈论彩票,买彩票的热情也空前高涨起来,有空还在相互交流买彩票的心得体会,似乎都想借着小李的喜气也中个大奖。

这样热闹的事,谬森一家也像其他热点新闻一样,热烈讨论一番。除了小李就是身边的人之外,罗小曼平时也会偶尔买些彩票,只不过没有小李运气好罢了,从没中过什么像样的大奖。面对小李中大奖,凌若晗说:“小曼姐,看你平时也偶尔买些彩票,但却没中大奖,是不是研究不够啊?”

罗小曼笑笑说:“呵呵,不是每个人买彩都能中大奖的,这个要靠运气的,虽然有很多专业研究人士,他们可以缩小范围,但绝不能直接把大奖研究出来。”

谬森说:“买彩票本来就是一个风险投资,这个风险的程度因人而异了,因为它不像实业投资那样,风险是可以看到的,你要是背的话,可能几十万元下去什么都看不到,我就听说有个人本身资金实力不是很大,追3D冷号,结果追了几十万元冷号都没出来,最后财力不够,只好放弃。他这就不是单纯地买彩票了,最后就成了一种赌博。对于彩票,小买可以怡情,手中有张彩票,感觉就多了份希望,这是可以的,但大买一定要注意风险。”

凌若晗说:“可是我了解到的情况是美国彩民人数比你们国家要多啊,按说人口总数你们国家可比美国多多了。按美国彩民的比例,我们是不是也要多买些彩票?”

谬森说:“这种情况是存在的,这与人的风险偏好有直接的关系。美国人相对而言更喜欢冒点风险,而我们国家相对保守一些。即使美国那么多人买彩,我相信真正的所谓‘职业彩民’也不是很多,大部分人都和我们一样,小买怡情,能中更好,不能中则当为福利事业做贡献了。”

凌若晗说:“小买最好,毕竟穷人还是多数,买个彩票权当买份希望了。要是我们普通老百姓没有工作,以彩票作为职业,做职业彩民合不合适呢?”

谬森说:“我们和职业彩民肯定不一样,我们没中没有关系,不会危及到我们家庭的正常生活。职业彩民就不一样了,要做职业彩民就一定要有足够的资金,当然我也很少听说有千万家产的人还去博彩票。具体资金量大小要看你玩什么彩票,你的风险偏好程度怎样了,有人10万元就可以一直玩下去,有人100万元还显够呛,这完全取决于自身的风险偏好程度。虽说彩票是随机游戏,不可摸索其中规律,但概率事件还是会满足的,所以真的要成为一个职业彩民,研究肯定是需要的,而且不应该指望那种500万元的巨奖,那不是职业彩民所为,如果能保证2倍、3倍的收益率,按一定的投资计划做下去,收益就很可观了,所以职业彩民喜欢的应该是那种中奖概率大而奖金面额不是很大的彩种,这样才有可能在彩市长期生存下去。”

罗小曼说:“做职业彩民的话,天天对着那些数字太痛苦了,还是做业余彩民比较好,偶尔买买还能怡情,中了不必大喜,不中也不必大忧,心中有份希望就好。”

对于风险的认知态度,主要有三种情形,即风险规避型、风险偏好型和风险中立型。各种风险偏好没有具体的绝对指标,因人因事有不同结果,就是同一个人,随着年龄的改变和生活状况的改变,风险偏好也可能会改变。相对来说,年轻人更倾向于大一些的风险,因为年轻人可以用时间来换取冒险的机会;而老年人更倾向于风险规避型,因为老年人需要的是安稳,不需要太多的变动。但经济状况不一样,这种趋势就有些不同,年老的富裕者也可以偏爱高风险,因为就算存在损失,剩余的财产还是可以养老的。

对于个人而言,在没有外界干扰的情况下,是可以认知自己的风险偏好类型的,但这并不是说要完全按照自己的风险偏好类型进行相应的风险投资。风险偏好是一码事,实际风险投资又是一码事。实际操作的时候,更应该考虑自身的实际情况,在可承受范围内的风险活动才是可以被接受的理性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