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家庭家居家庭主妇“经济学”
33416700000063

第63章 夫妻情感的纽带——公共资源

罗小曼在给同事秦淑珍一些爱情上的建议之后,在她那个圈子里的名气越来越大了,大家原以为罗小曼只是在持家教子上很有一套,没想到她在对待爱情问题的认识上也这样独到和深刻。也难怪,她和谬森的和谐关系就直接告诉了大家他们很幸福,而要维系这种幸福肯定不是想象就可以做到的,还需要一些具体的行动,以及行动时的技巧。不过这个也算是比较私密的话题,大家真正公开讨论的时候不多,毕竟幸福的人不能天天炫耀,不幸福的人也不好意思老是跟别人讲,谁都知道家丑不可外扬,除非真的没辙了,才会找人求助的。这种事情不是没有,罗小曼的同事贾素芬最近就很无奈,夫妻间的感情越来越淡,随时都有离婚的可能。罗小曼虽偶有所闻,但从没想到会到这种地步,直到这天贾素芬上门诉苦求助她才知道。

听了贾素芬断断续续的讲述,罗小曼了解到贾素芬的情况是,夫妻间的感情平平淡淡,可有可无,生活中似乎没有什么激情。贾素芬很是担心这种可有可无的状态会出事情,因为女人毕竟没有男人有优势,要是男人真的有变心的机会,在这种情形下是很容易出现问题的。

听完后,歇了一会,罗小曼说:“按理说,感情的问题旁观者是不知道的,也不好给予建议,因为旁观者永远不可能比当事者更了解情况,不过,既然你都来问了,我就说点自己的看法。对于夫妻感情的长久维护,除了在性格脾气上要相容外,还应该有点别的,毕竟任何人都会有审美疲劳的时候,这个时候,维系感情最好的因素就是‘公共资源’了。基本上可以说,夫妻间的公共资源越多,感情的稳固程度就越高。”

贾素芬说:“公共资源‘?结婚后我们的财产不都是一起的吗,这不都是’公共资源?”

罗小曼说:“你这个概念并不正确,‘公共资源’应该是两个人共同创造的,而不是因为婚姻关系转变为两个人的共同财产。最典型的‘公共资源’就是孩子了,因为孩子一定是夫妻两个人爱情的结晶,一个人是没办法生出孩子的。这也是为什么许多婚姻专家都强调孩子在婚姻关系中非常重要的原因,确实有很多危机可以依靠孩子这个纽带来化解。除了孩子之外,夫妻双方共同创造的资源也属于‘公共资源’。例如,夫妻一起共同创业,最后成功了,一起拥有公司,那么这个公司就是夫妻双方的共同财产。在生活中,很多白手起家的结发夫妻感情都很好,就是因为他们共同创造了属于他们的‘公共资源’。”

贾素芬说:“我们不是一起创业的,都是上班族,没有这样的‘公共资源’,那怎么办啊?”

罗小曼说:大多数情况都是这样的,毕竟一起创业成功的只是少数,那么像我们这样的上班一族该怎么建立‘公共资源’呢?我想至少有几个方面可以做:

第一就是孩子,孩子的出生是夫妻间的共同功劳,但这并不代表孩子出生后就此结束了,孩子后天的培养也是需要夫妻双方共同努力的。在孩子的培养问题上,夫妻双方最好能达成一致意见,而且各自都要有自己的角色,这样伴随孩子的成长,夫妻间的感情会因为孩子这个纽带变得越发深厚,这在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孩子的成长。

第二就是夫妻间共同创造的财产,如装修房子时,两人共同参与设计,互相交流意见,在一些可以亲自动手做的地方,两人都动手参与,那么这个房子的装修就凝结着两个人共同的心血,从而变为两个人的‘公共资源’,也可以很好地维护夫妻间的感情。

第三就是发展夫妻间的共同兴趣爱好,有的时候可能两个人刚开始时没有共同的兴趣爱好,但只要用心去培养,一定可以的。在培养的过程中,不应该是单纯的一方跟随另一方,而应该是一个互动的过程,而且还可以在兴趣爱好上适当投资,取得一些成果,从而把这个变成平时共同交流的话题来应付冷战的出现。

当然,在生活中,只要用心发现,就应该还有其他更好的办法,其实只要两颗心朝一个地方想,夫妻关系想不好都难。

将夫妻间的感情经济学化,似乎有些不近人情。但这里只是提供一种客观的解决问题的思路,因为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没有人会真正去给这个事情下定义,这就是夫妻间的“公共资源”。

夫妻间感情融洽的方法很多,这里所说的“公共资源”只是其中比较通用的一种,这是建议,不是指导。天底下最不能随便发表看法的就是感情问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局外人永远不可能知道其中的具体细节,所以局外人的评论永远都只是建议,而不是指导。真正要解决问题,只有局中人自己知道问题的要害在哪里。但有这样的情况,知道了要害在哪里,有时却还是不知道怎么解决,这时客观的建议就可以发挥作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