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四大战役之渡江战役实录(解放战争战略决战实录丛书)
33423000000019

第19章 百万雄师过大江(1)

公元1949年4月20日20时,即南京国民党政府拒绝签字的当天,中国民人解放军第二、第三野战军百万雄师发起了渡江作战。顿时,长江北岸,万炮齐发;长江江面上,千帆竞渡。与此同时,第四野战军之第十二兵团,在肖劲光率领下,向白崇禧部在江北的汉川、孝感、黄陂、新洲地区展开了一系列的攻击作战。

渡江发起时中共统帅们在干什么

晚8时前,在北平香山的双清别墅,党中央、中央军委的最高领导人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刘少奇、任弼时等,个个目光中闪着兴奋的火花,两眼紧紧地盯着各自手中的怀表,在期盼着一个伟大时刻的到来。

与此同时,在合肥东南瑶岗村总前委的作战室里,在中集团指挥官谭震林的司令部里,一双双眼睛都紧紧盯住闪闪发亮的秒针,大家屏住呼吸,也在等着同样一个伟大时刻的降临!

当时针准时指向8点整时,渡江中集团总指挥谭震林憋足一口气,对着无线电话筒,雷霆万钧地下达命令:向江南进军!

伟大的渡江作战开始!

中集团渡江实况

二野、三野的渡江部队分东集团、中集团和西集团。东集团和中集团为三野,西集团为二野。

20日20时,中集团在安徽省的枞阳镇至裕溪口段,首先发起冲击。从长江地形来说,这一带江面,有许多大大小小的江心洲,对渡江十分有利。

我中集团第二十四军副军长皮定均,向当地群众了解长江对岸登陆点的地形

长江北岸万炮齐发,大地震颤。密集的炮弹拖着簇簇火光在暮色苍茫的天空划出无数道明亮的光弧,飞向南岸。火光映红了天空,咆哮的江水在炮火的照耀下犹如殷红的血液。顷刻间,南岸滩头,火光闪闪,浓烟滚滚,腾起烟柱直冲星空。在我军炮火猛烈轰击的当儿,三野七、九兵团第一线部队的战船启航了,真是桅杆如林,帆篷蔽天,上万艘木船乘风破浪,向南岸疾驶。

中央军委和总前委要求,各个军、师、团把战斗力最强的部队,派到第一梯队去,不留后手,并要求全军指战员,只有前进,决无后退!

谭震林在第一梯队就派出了4个军,即七兵团二十一、二十四军,九兵团二十五、二十七军。

长江两岸炮声撼天动地,江水在咆哮,各个突击队的战船,已经隐蔽地越过长江中流,迅速朝南岸靠近,指战员们手握武器,时刻准备向敌人射击。

半个小时之后,冲在最前面的船只接近南岸,敌人发现后组织密集的火力拼命射击,企图把突击队压制在水面上,突击队员们没有别的选择,嘶喊着边射击边迎着火力上,有的跳下水去,搂住船头,让战友们从身上踏过去,不少人中弹,船上的人落入水中,沉落江底……

先头部队终于登上南岸,经过短促激烈地战斗,粉碎了敌军的反抗,建立起滩头阵地。二十七军占领了矶头山、大盖山等沿江阵地。二十五军占领了岳山、羊山尖等沿江阵地。二十四军占领了铜陵,随后与二十一军会师大通。掩护后续部队继续向纵深发展。

第一梯队4个军在我强大炮兵的掩护下,不到一个小时,就攻占了黑沙洲、鲫鱼洲、闻新洲、紫沙洲等5个江心洲,雄师进逼南岸,迅速突破敌人防线,建立了滩头阵地,打响了人民解放军渡江的第一枪。

在这黑沉沉的夜晚,解放军来得如此迅速,以震破敌胆的英雄气概,一举突破长江天堑,创造了军事史上的奇迹!据后来总前委书记邓小平向毛泽东报告说:渡江的先头船最快的只用了一刻钟。成为“渡江第一船”。

在这黑沉沉的夜晚,敌人闻风丧胆,在一片混乱中,仓皇南逃。

三野中集团首批渡江的指战员为了加快船速,他们在黑夜中摘下钢盔,操起铁锹协助船工划水。在渡江中敌人向江面射击,船工首当其冲负了伤,战士们接上去,人伤船不停。战士们负了伤,一手捂着伤口,一手坚持摇橹。

船被敌弹击穿漏水,战士们将身上衣服一脱,将背包一解,拿起衣服、棉被就往上堵,有的战士竟然站在船工前面,以身体当掩护,渡江指战员们只有一个心愿:

快速前进,夺取胜利!

三野渡江第一梯队,在渡江中也遭到了蒋海军江防舰队的阻击,敌人出动了安东、美亨、太平、楚同等中小型炮艇拦江截击,但是被我人民解放军强烈的炮火轰得晕头转向。渡江部队驶着木船靠近敌舰,用手榴弹进行还击,打得敌舰弹痕累累,被迫向铜陵、芜湖方向逃离。

三野渡江第一梯队,分乘的有数千只木船,时逢西北风,船借风力,千帆竞发,万桨击水,劈波斩浪,飞向南岸。按照规定,跟着渡江第一船的兵力到了江南,立即点灯报信。这时,数十里长江南岸上,红灯闪烁,宛如璀璨群星,占领滩头阵地的先遣部队,有的还在山头、高坡燃起一堆堆篝火,红灯篝火、交相辉映,把渡江胜利的捷报传向大江南北。

三野中集团突破长江防线后,立即向纵深发展,先后占领了铜陵、顺安、繁昌等城镇。此时,汤恩伯命令敌九十九军前来阻击,但敌军还没有完全抵达,便有的被歼,有的向杭州逃窜。

由于三野中集团神奇般首先突破长江天堑的决口,在不到24小时内,人民解放军就有30万人打了过去!

聂凤智

战役发起前,军委和总前委曾经下达了干部要提前指挥的指示,规定战斗部队过江一个营,师长就要过江,过江一个团,军长就要过江。根据这一原则,二十七军军长聂凤智、二十四军军长王必成、二十五军军长成均、二十一军军长滕海清随着突击队过江。

许多年过去了,聂凤智将军依然记得当年他登上南岸的情景。他生前回忆道:

那天夜里,风扫薄云,现出一轮明月,照耀着江面和更远一些的山峦,如果不是因为战争,面前的景象也许会使人感觉置身在一幅油画中。聂凤智将军回首江面,他看到不远处数不清的船只争相在激流中勇渡,帆影重叠,火光闪闪……这是一幅十分壮观的景象,内中也饱含着诗情画意。

聂凤智紧皱的眉头放松了。雄师飞渡的场景激荡着他的心胸,他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脱口而出一份电文:“我们已胜利踏上江南的土地!”只有12个字。这是聂凤智将军有生以来拍得最短的一封电报,也是最富有诗意的一份电报。

21日凌晨,值班参谋向粟裕代司令员报告说:“聂军长来电报了。”

粟裕一听聂凤智发来电报,急忙说:“快念!”

值班参谋重复念了一遍,说:“就这么一句。”

“这么简单。”粟裕有点遗憾。他从值班参谋手里拿过电报,仔仔细细地看了一遍,心里猛地一喜。第二十七军是中集团的主力军之一,聂凤智既然“已胜利踏上江南的土地”,这说明这个军在江南已经站稳脚,敌人的江防已被突破。

这份短短的电报,预示着一个崭新的开始。

东集团渡江实况

在中集团渡江成功之后,21日夜晚,三野东集团在三江营至张黄港段、西集团在枞阳的望江段,同时发起强大的攻击,三野东集团首先在天生港、王师塘、长山等地突破敌人江防阵地,登上了南岸。我中、东、西三个集团雄师横渡,军威大震,如同倒海翻江!

东线,敌人守备的重点是在江阴地段,只要攻占了江阴,就可实现总前委在《京沪杭战役实施纲要》中判断的第5种情况,即敌人完全混乱。

我东集团部队奋勇渡江,当地船工积极为我渡船掌舵

江阴,东倚上海,西近南京,南靠沪宁铁路。占领了江阴及其附近的常州、无锡,就将汤恩伯集团拦腰切成两块,使其首尾不能相顾;就使沪宁大动脉动不起来。江阴,是连接芜湖的“弓弦”东端,占领了江阴,中集团、东集团就可分别从“弓弦”两端沿捷径对进,堵住驻守在“弓背”上的南京、镇江、芜湖之敌南逃之路。江阴要塞号称江防门户,占领了江阴,就从江南、江北封锁了长江,上游敌舰无法东逃,下游敌舰无法西援。江阴是国民党江防的重点,放心的地段,攻占了江阴,必将使其震惊,先从精神上崩溃。

那么,攻占江阴,致东线敌人迅速、全线崩溃后,究竟在何地、采取什么方式聚歼敌人呢?

粟裕认为最好是将敌人逼到宜兴、郎溪、广德、长兴之间地区,在野战中将其歼灭。从地图上测算,南京到长兴、广德,约140公里,敌军撤逃约4至5天就可到达。

东集团从江边直插太湖西侧,到达宜兴约80公里,如果攻击顺利,需用2至3天时间;到达长兴约130公里,则需要4至5天时间,中集团从渡江地域到广德、长兴,约180至220公里,进展顺利,也得5至6天时间才能到达。从需要时间来说,敌我双方差不多。谁能争得时间,抢先到达宜兴、长兴、广德,谁就赢得了主动。如果敌人先到达,就逃出了合围圈。如果我军先到达,敌人就将成为瓮中之鳖。

要把握这一稍纵即逝的战机,除了部队迅速猛进之外,还必须在渡江的同时,在敌人还没有撤退之前,就提前预作追歼逃敌的准备。

粟裕感到有必要向总前委和中央军委提出这个建议。他立即找来参谋长张震,讲述自己的想法,张震当即表示拥护。

于是,给总前委和军委的电报,以粟、张两人的名义发出了。

电报首先陈述了对敌情的分析:“截至现在,我七、九兵团渡江后,敌尚无全盘布置,仅由各守备部队局部反击,抵抗甚弱。其第二线部队,仅一○六军主力集中宁国附近,一九二军集结泾县、茂林之线,其后续部队则更空虚。如皖南地方部队及保安旅之起义,则该军可能被钳制,且战力甚弱。东线,自我先后攻占桥头堡后,敌已于号日(20日)中午前作新的调整。”接着介绍敌二十一、五十一、五十四、一二三军部署调整情况。“如此,敌虽然加强了一线守备,但第二线则较空虚。”

电报在分析敌人态势之后,引出结论性的重要判断:“依据上述情况,我军全线渡江后,定将造成敌之紊乱,尤以南京上游敌机动兵力既少又弱,我应乘登陆胜利之威,迅速展开,插向敌之纵深。如此不仅使敌无暇调整部署,且将促成敌之更大混乱,达成分割包围。”

紧接着,电报就如何分割包围逃敌提出如下建议:“(一)九兵团过江后,除以三十军监视芜湖之敌,待交二野四兵团接替外,主力应排除障碍,不为小敌所阻,即沿南陵、青弋江、宣城、十字铺之线及以北与高淳之间向东北挺进,控制溧阳,截断京杭国道,截断南京之敌向杭州退路,以达孤立分割敌人,有效地协同东集团作战,力求该兵团先头部队于宥日(26日)前进至郎溪及其东北地区。(二)七兵团攻歼当面之敌后,尾九兵团之后,沿南陵、宣城、十字铺以南地区,力求感日(27日)前后进至广德地区待命。如残敌顽抗,可留置一部围歼之。(三)十兵团四个军决定本晚大部南渡,求得控制江阴,歼灭二十一军主力。不论敌之抵抗程度如何,已令二十三军、二十八军各以1个侦察营向宜兴、金坛挺进,而后二十八军直出宜兴,二十三军策应八兵团渡江后,即出丹阳、金坛,并以一部向溧阳挺进,二十九军、三十一军则于澄、锡、常地区,依情况发展转用。并以本部教导师主力配合警八旅攻歼八圩港之一四五师主力后,控制江阴,警八旅控制无锡,警六旅主力控制武进,以1个团控制戚墅堰。(四)八兵团以二十军及二十六军1个师,本晚攻占扬中,养日(22日)晚强渡夹江,而后向镇江、丹阳间挺进,策应三十四军南渡攻占镇江,而后待命会攻南京。三十四军本晚攻占南新洲,以炮火封锁京沪铁路,三十五军今晨已攻占江浦,并以一部控制新河口,封锁江面,主力本晚向浦口外围攻击。”

电报最后说:“以上是否妥当?如同意,请令七、九兵团执行。请即示。”

粟裕尽管深信自己的判断准确可靠,但在没有兑现之前,他还是有点放心不下。他深深感到,敌人会不会迅速全线崩溃,就看十兵团能不能一举胜利突破江阴地段,插向敌之纵深。这是关键中的关键。他一再向十兵团司令员叶飞说明这个要害,一再叮咛叶飞:要随第一梯队渡江,直接掌握战场情况,实施强有力的直接指挥。

东突击集团面对的江防是国民党整个江防线上最强大的,特别是浦口到江阴一段,不但有闻名的江阴要塞,林遵统率的海防第二舰队也全部集中在这里,这是蒋介石看家的最后两件法宝。同时,江岸守备兵力也十分雄厚,是按江北、江中、江南三线配置,也就是江北有桥头阵地,江心洲有据点,南岸有沿江守备部队,还有强大的纵深配备。国民党吹嘘这段江防是钢铁防线,要突破如此坚固的防线,确非易事。

我军东突击集团主将、十兵团司令叶飞将突破口选在江阴,原因很简单,这里是长江下游江面最窄的地段,江面只有1500米宽。往东,江面豁然开阔,木船漂泊一夜也很难抵达对岸建立滩头阵地。往西,离南京太近,敌江防兵力较强,特别是有敌第二舰队陈兵该段江面。

江阴为京沪锁钥,素有“江防门户”之称,历来为重兵防守的要地,蒋介石对这里也极为重视。到1949年春,江阴要塞兵力达7000人,设有总炮台1座,大炮台3座,游动炮团1个,有远程要塞炮70门,加农榴弹炮36门,担负着从张家港至黄田港60华里的江防。纵观江阴要塞,山顶有炮群,山腰有堑壕,山脚有地堡群,港口有木桩铁丝网,江面有舰只,形成一个完整的防御体系,可谓江上雄关。难怪国民党国防部吹嘘说:“江阴防线是立体防线,共军插翅也难以过江。”

叶飞

但是,国民党的将军们和美军顾问团只看见了江阴要塞强大的武器装备,看不见国民党的军心士气,他们做梦也没有料到在渡江战役前夕,要塞的实际控制权早已落入共产党之手。

早在1947年,以陈丕显为书记的中共华中工委便已遣人打入要塞,同年11月,在要塞内建立了地下党组织,在江阴城内还建立了联络站。到1949年春,渡江战役前夕,在华中工委领导下,不仅把党组织扩大了,而且还把一大批军官团结在自己周围,要塞司令戴戎光基本被架空,只等时机一到,整个要塞便可掉转炮口。江阴要塞已成为埋在国民党千里江防上的一颗定时炸弹。

3月,华中工委及时把江阴要塞的地下组织关系转交给了十兵团。兵团司令员叶飞和政委韦国清把华东局社会部情报科长王澄明接到兵团部,亲自听取汇报。王澄明是粟裕点的将,主持要塞的起义工作,在济南战役时,就是他成功地策划吴化文部的起义,是一位秘密战线的无名英雄。

叶飞听完情况汇报,指示说:“你和江阴要塞党支部的基本任务是:保持60里防区,控制3至4个港口,不打枪,不放炮,迎接我军登陆。”

韦国清说:“完成这项任务就是渡江的第一功,其他事情我们办。在方法上,注意要他们掌握几个连长、排长,利用他们把兄弟关系掌握一些关键士兵。口号可以提得灰色些,可以这么说:要打一起打,要逃一起逃,要当俘虏大家一起当。不要因为胜利在望,麻痹大意,暴露自己,以致前功尽弃。”

叶飞补充说:“通知要塞地下党的同志,兵团党委决定起义工作由你负责。”

4月20日,国民党已获得情报,解放军即将渡江,戴戎光接到第一绥区司令丁治磐“立即准备作战”的命令后,从江阴城住进要塞,坐镇黄山炮台总台指挥所,命令各部做好战斗准备,要塞进入紧急战备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