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从汉奸到英雄
3357700000162

第162章 出山

起初,这屋子里很暗。含有多量油脂的松枝,在灶火膛里吱吱剥剥的响着,屋子里弥漫着有香味的烟。当饭快要煮熟的时候,阳光照射进来,屋子里非常明亮了。米饭在锅里突突的响,米的香味也散射出来。

“你们要到萧县——”老头子拿根草棍在地上划拉着,“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应该从这边走,出了山,再过了这条小河,就差不多了。”

得到了比较确切的消息,几个人都很高兴,虽然路还要走不少,但已经非常接近了,早晚能到达那里。

“老爷子,不知道村子里有没有人能给我们带个路,我们必有重谢。”杨国权客气的说道。

“有两个,他们是专门到外面换些盐巴的。”老头子想了一会儿说道:“可惜现在他们还没回来。”

“他们走了很长时间了吗?是不是快回来了。”高云焕心急的问道。

“嗯,一来一回大概得十多天,算日子是差不多了。”老头子扳着手指头算计着说道:“不过,他们是不是愿意,我也不好说。这里日子虽然苦一些,但我们就图个安稳。”

几个人观察着这屋里的陈设,他们信服了老头子说的话。这一家人吃穿使用的东西,每一件都好像鲜明的打着这座高山的印记。他们的衣服,毛皮是一部分,树皮和草又是一部分。只有那害羞的、靠着窗台坐着一声也不吭的媳妇才穿一件布褂子。布的颜色是染的不匀的黑红色,这种颜色的原料也许是什么植物的果实,也许是长在山坡上的野靛。

老头子用来抽烟,老婆子用来簪发,媳妇用来捻毛绳的小物件,基本上都是用兽骨削成。屋里很多工具是石器,好看的兽角兽皮,和肥大的果实种子一同张挂在墙壁上,这是他们的生活资料,也是他们的装饰品。

在老汉家吃过饭,杨国权等人便走回了营地,让战士们拿出了部分大米送到村里。在山里,这些百姓很少能吃到这种粮食的,刚才老者的外孙女,已经七岁了,却只吃过寥寥几回大米饭。除了大米,杨国权还送给村里一些缴获的日本饼干和糖果,让村里的孩子们仿佛象过年一样高兴。

山路上,两个汉子向前走着,身上背着两个大箩筐,满得满满的,却挡不住他们健步如飞的脚步。

“小华子,可是被那个女人给摄了魂了。”中年汉子调侃道:“让你不要多看,偏不信,扎在心里出不来了吧?”

“嘿嘿。”年轻人有些尴尬的干笑了两声,“三叔,这么多漂亮的婆娘,还有形形色色的物事,我的眼都有些花了。”

“你呀,别光想着漂亮的婆娘,山外的人日子并不好过,担惊受怕的,哪里比得了咱们平平静静的山里。”中年汉子语重心长的教导道:“管你是哪朝哪代,管你是民国政府还是日本人当家,咱们不捐税,不纳粮,躲在山里才是最保险的。”

年轻人点着头,心里却是不以为然,外面的花花世界多好,窝在山沟里,一辈子就做那些事,见那些脸孔,闷也要闷死了。

“我就不想带你出来,只是这腿被野猪拱了一下,时不时的犯毛病,只好找个替换的人。”中年人叹了口气,说道:“你还年轻,外面的事情……唉,不吃亏不长记性,想当年,我也是和你一般的想法。”

三叔絮絮叨叨的说着,就象一个老和尚在教训下山回来,俗心荡漾的小和尚,小华子默默的听着,时不时咧嘴笑笑。年轻人的心啊,你想开一扇小窗,他却偏要敞开道大门。在凡人眼里的红尘世界对小华子这样初涉繁华的年轻人具有太多的诱惑,能看破它的人是需要经历一次次心灵上的震撼与冲击,经历一场场悲欢离别,才能剪去三千烦恼丝,远离尘世烦恼忧欢,把拥有的和企图拥有的统统抛弃,安心过着那平淡甚至是枯燥乏味的生活。

……………………

三叔和小华子回到了深山的家里,才发现一支陌生的部队,说话挺和气,对村人也不错。

等到了带路人,杨国权等人兴奋极了,立刻向这两人提出了邀请。三叔的老腿病又犯了,小华子自告奋勇担任了向导。

休息了一天一夜,部队出发了,临走时,纯朴的村民非常感激,送出村外,招手告别。

“等打跑鬼子,我还真想在这世外仙境度过余生。”队伍走出了很远,郭松林回头远望,感慨道。

“山青水秀,与世无争,与他们相比,我们都是一些俗人。”佟志和自嘲道。

“嗨,小子,你藏了些什么东西?”杨国权奇怪的看着小华子从一个树洞里掏出个小包袱背在身上。

“嘿嘿,没什么。”小华子咧嘴笑了笑,跑到前面带路去了。

这是一只不知深浅的小牛犊,就要用自己的犄角去闯世界,他的心中充满了快乐和新奇,还带着一丝丝兴奋和恐惧。

与小华子的心情略有不同,杨国权此时却并没有放松,虽然钻入深山,暂时摆脱了追兵,但依鬼子的性格,是不会轻易放弃的,路上肯定设置了重重关卡,加强了拦截。

经过塘湖村一战,鬼子想必也多少了解到了这支部队的实力,再想出奇不意,恐怕就难了。幸运的是,部队有了小华子领路,而且,鬼子却并不知道他们的目的地,更不知道他们是属于哪里的武装。本来鬼子后方的机动兵力便不够,想堵住所有出山的道路,谈何容易。这么一想,杨国权便又有了些许安慰。

部队暂时休息了,在这一直爬上来的山路上,战士们有的脸朝山下,坐在石子路上;有的脸朝左右的山谷,倚靠在路旁的岩石上;有的背靠着背,有的四五个人围在一起说话。

杨国权和几个军官翻看着地图,低声议论着,小华子则指点着山林,介绍着出山的道路情况。这是最后的布置,冲出去就是胜利,每个人都显得紧张和严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