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从汉奸到英雄
3357700000036

第36章 船上畅谈

杨国权眨了眨眼睛,转而明白过来,无所谓地一笑,坐在桌前,给杜老先生倒上酒,自己也满上一杯,端杯说道:“杜老先生辛苦了,小子先敬您一杯。”说完,一饮而尽,又拿起筷子将各样菜都挟了一口,塞进嘴里大嚼起来。

“这副吃相,算了,你老实坐着吧!”杜老先生松了口气,皱着眉挥了挥手。

嘿嘿,杨国权不以为意地一笑,调侃道:“还有这烙饼呢,我是不是一张咬上一口?”

杜老先生狡猾地一笑,伸手在每张饼上都揪下一小块,放在杨国权碗里。

杨国权苦笑,停顿了一下,拿起饼三两口全部吃掉,倒被勾起了吃兴,又意犹未尽地伸手拿过张饼,打开盛着粥的罐子,舀上一勺,浇在饼上,再夹了些菜,一卷,大口吃了起来。

杜老先生和杜梅英被这独特的吃法弄得目瞪口呆,杜老先生眨了眨眼睛,伸出大拇指比量了一下,说道:“能忍,是个干大事的。”说完,伸手操起筷子,催促女儿,“快吃,再呆一会儿可全被这小子造光了。”

这次杜老先生的担心是白费了,杨国权吃完饼,便停了下来,伸手倒了杯茶,慢悠悠地喝着,含笑不语。

杜老先生瞅了瞅他,也放慢了速度,倒上酒,缓缓喝下,说道:“小子,你也不是那么坏嘛!只是杨家发迹颇不光彩,再加上你投靠日本人,坏了名声。”

杨国权抿了抿嘴角,似笑非笑,并没有接口说话。

“黄河是怎么决口的?别跟我老人家说什么做梦的鬼话。”杜老先生对杨国权的态度有了少许变化,但说起话来还是习惯性地瞪眼睛。

“鬼子用飞机炸的。”杨国权平平淡淡地说道:“****抵抗激烈,他们恼羞成怒,便用飞机炸开了堤坝。”

杜老先生似信非信,沉吟了一下,说道:“也算是个说法。你既然不想坦诚相告,我也不追根究底。这以后,你是怎么打算的?”

杨国权皱着眉头沉思了一会儿,说道:“黄水来袭,咱们已经有所准备,想必能挺过去。但黄水消退后,遍地沼泽,土地复垦将会很困难,这生活是个大难题。我虽然提前抢购了不少粮食和盐巴,但坐吃山空总不是办法。”

“不过淹了一季庄稼,水退下去,各回各家,各种各地,这有什么困难的。”杜梅英不解地问道。

“你不懂黄河水的特性。”杜老先生紧锁眉头解释道:“这小子说得不错,水退以后,会留下厚厚的沙石和黄泥,将田地盖住,复耕确实有些困难。不过,等决口被堵住,黄河水回归故道,再慢慢改造,也是可行的。”

杨国权摇了摇头,沉重地说道:“战争还在继续,谁肯花费巨大的人力物力去堵决口?杜老先生,这就需要您的治水才能了。等这次黄水过后,您得四处勘查,看看要在哪里筑堤,哪里引水,才能使得这里以后不再受黄水之害。否则,每到汛期,黄水便要再来,大家也只能去逃荒了……”

啪嗒,杜老先生的筷子掉到了桌子,他直愣愣地望着杨国权,震惊得说不出话来。

“爹,爹!”杜梅英吃了一惊,赶紧站起,伸手拍打着杜老先生的后背。

啊,吓着了。杨国权也吓了一跳,急忙绕过桌子,想跟着一起忙活,却被杜梅英气愤地推了一把。他只是身子晃了晃,杜梅英却被顶退了两步。

“我没事。”杜老先生长长地出了一口气,颤抖着手又倒上了酒,喝了一口,缓缓说道:“小子,你继续说。”

杨国权沉吟了一下,点了点头,继续说道:“困难是不少,但也不是没有生路。我早就派人去苏南请几位会种水稻,会养鱼的师傅,再买些稻种,估计也差不多该回来了。以前种麦子,这水多了,咱就试着种水稻。我在卧虎岗上还见到不少野兔扒的洞,这玩艺繁殖能力强得很,抓些来养,也是个吃食……”

杜老先生听得入迷,脸色渐渐红润起来,有些遗憾地摇了摇酒壶,空了。他放下酒壶,点着头说道:“小子,你想得比谁都多,看得比谁都远,所有人都看走了眼呀!”

嘿嘿,杨国权干笑两声,拍了拍肚子说道:“这里面装的也不全是草,也有那么点小门道,倒让您老见笑了。”

“不见笑,一点也不见笑。”杜老先生郑重地说道:“原来杨家有姓庞的在支撑,现在,你比姓庞的还要高明。而且年纪轻轻,竟能不动声色,忍辱负重,暗中筹划准备,着实了不起。不过,你计划虽好,却有日本人压在头上,恐怕所有设想只是镜中之月,难以成功。”

杨国权呵呵一笑,说道:“杜老先生不必多虑,咱们慢慢走着瞧,看我是如何将计划一步步实现的。只是,还要杜老先生大力襄助才是。”

杜老先生似笑非笑地说道:“这船上都是你的人,我们父女飞不上天去,你就不必再遮遮掩掩了,痛快地把打算都说出来,如何?”

杨国权有些犹豫,摸着下巴,想了一会儿说道:“其实也没什么,我准备与鬼子干一仗,最好是能把县城打下来。城里有从其他各乡征集的粮食,还有不少军用物资。”

这么惊人的事情被他说得平平淡淡,杜老先生和杜梅英却是愣怔住了,似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为,为什么?”杜梅英奇怪地问道。

杨国权微笑不语,伸手给杜老先生倒上酒,自己也满上,双手举杯,诚挚地说道:“杜老先生,小子敬您一杯,希望您能鼎力相助,咱们共同造福桑梓,也博个青史留名。”

“青史留名?老夫倒不敢奢望。”杜老先生沉吟了一下,也端起了酒杯,说道:“造福桑梓嘛,倒是责无旁贷。小子,我就喝了这一杯,看你日后如何施展?”

酒足饭饱,杜老先生又出去测了次水深,还看不出上游黄水泛滥的迹象。回到船舱,老先生拿出纸笔,开始写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