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不是孩子的错
33630800000025

第25章 客套敷衍孩子

有些父母父母往往会对孩子的问题显得极为不耐烦,客套敷衍孩子的提问或者交流。当然,父母可能因为工作忙顾不上认真的和孩子来进行交流。但是,一味地客套和敷衍孩子,父母的威望和地位也会逐渐减弱,更甚者,可能让孩子潜移默化地成为不负责任的人。

父母父母养育孩子,不仅要给他们物质上的满足,还要学会尊重孩子的权利。客套与敷衍,其实是孩子权利的一种变相剥夺。对于孩子的提问,不管父母父母能否给出正确的答案,请一定认真对待。父母在与孩子的交流过程中,父母会发现问题,继而帮孩子解决问题。这样,孩子才会进步,才能健康成长。

小德读高中的时候,作文写得非常好。他常常把自己受过老师表扬的作文拿回家念给父母听。父母总是认真地听完,给出自己的意见,给予表扬和鼓励。

小德的同学的情况则截然不同。他回到家里读自己的作文,父母父母往往还没有听完就摆手说:“好了好了,我知道你的作文写得不错,你这个口才很好,作文很好,去考外交系,考法律系,考政治系……”总之,父母父母会以草草的表扬他几句来收场。看到父母漠不关心的样子,小德的同学感到自己在父母的心中没有地位,也不受他们重视。久而久之,小德的同学渐渐没了写作的的积极性,以至于最后交作文作业都是敷衍了事。很快,他的写作天分一点点褪去,直至无踪。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被重视,尤其是被自己在乎的亲人重视。孩子也不例外。父母敷衍孩子,分明就是一种不重视孩子的表现。天长日久,孩子会失去与父母交流的欲望,至少不会再轻易向父母表明自己的态度和想法。

客套敷衍有两种态度,一种是随便说几句话来拒绝孩子,一种就是随意的表扬与夸奖。有关教育专家调查发现,在孩子与父母交流的过程中,父母敷衍时所出现频率较高的话语是:“没时间,下次去吧!”、“等等,下次再去吧!”、“下次再说”……读到这些,我的心开始变得沉重。这些敷衍分明是关闭了一扇门,让孩子无法走进你心里。想想,你会不会找一个总是敷衍你的人来讲话呢?肯定不会。孩子也是如此。

当然,有的父母会说,我这样并非故意为之,而是时间真的不允许。其实,这只不过是父母给自己找的一个看似完美的借口。实质上,父母就是心存懈怠,从而使敷衍与客套变成一种常态。

还有的父母以称赞的话来敷衍孩子,同样不负责任。当然,真心的赞美和夸奖对孩子的成长有非常积极的作用。但是,赞美并非随便几句“你真聪明”“你真棒”,父母毫无理由地说上这么几句,不是敷衍客套又是什么?敷衍式的赞美孩子的心会感觉得到,会因此而受伤。此后,对于父母的这种赞美,他感到乏味,甚至反感,最后以至于赞美的鼓励作用荡然无存。

父母一味地客套和敷衍可能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中留下阴影。他们想对父母表达自己的想法时,会感到有口难言。父母也许不把敷衍塞责当回事,但孩子会牢记在心。孩子年龄却很敏感。父母一推了之,孩子第一次可能没有什么感觉,但是一而再,再而三的来敷衍,那么童稚的心会受到伤害。而且最恶劣的影响是,父母教会了孩子“恶习”——原来“下次再说”就是不当真。敷衍、谎话的种子就这样被种下。

父母敷衍塞责、虚假客套的时候,是否想过自己的“榜样”将给孩子带来怎样的影响呢?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为人师表”不仅是学校老师要考虑的问题,更是父母要做到的要求。父母不能犯敷衍客套的毛病,要学会俯下身去认真倾听孩子的话。

此外,对于孩子的合理要求,父母能满足的要尽量满足,实在满足不了的,也要向孩子说明理由。父母和颜悦色地解释“不可以”的原因,不折不扣地执行“可以”的诺言才是最正确的方法,敷衍客套决不可取。认真和孩子进行交流,这是对父母最起码的要求,同时也是对孩子最基础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