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不是孩子的错
33630800000028

第28章 感情用事,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

人都有七情六欲,无一例外。几乎每一个孩子都是任性的,都会对父母的管教有一种抗拒的表现。事实上,随着孩子生理上的成长,心理上也越来越有自己的想法。当孩子任性自我的时候,常常让父母不知如何是好。那么,该如何管理孩子的这种行为呢?

其实,孩子之所以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感情用事,或多或少和父母有关系。细心的父母也许会发现,当你自己感情用事、大发脾气的时候,有一双眼睛正在悄悄地注视着你并不自觉被你所影响。

情绪与生俱来,它几乎随着孩子呼吸、心跳的开始而产生。在成长的过程中,每个人的喜怒哀乐会逐渐成形。如果父母不教会孩子们控制情绪,纵容孩子任性,对于孩子的将来非常不利。因此,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要教育孩子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孩子情绪表露是一种心理需求的表现。当孩子的生理和心理发生变化的时候,他们会对事物的正确与否做出自己的判断。当然,受智力水平的影响,他们对这些事物正确与否的认识,不可能像成人那样进行理性分析。孩子的感觉往往比较直观,好,那么喜爱;不好,那么厌恶。尽管这些事物也许对他们不宜甚至有害,可是孩子宁愿受到伤害,也非要这么做,父母毫无办法。

晨晨是一个八岁的男孩子。父母带晨晨去逛商场,他趴到柜台边上看玩具。他跟妈妈说,他喜欢柜台里那个限量版的阿凡达机器人。父母一看标价一千多,眼神立刻多了一种尴尬。他们觉得这个玩具太贵了。坦白说,这个玩具华而不实。但是,晨晨非常喜欢那个机器人,特别想买下来。虽然父母不同意,但是他还是坚持自己的想法。父母很生气,准备离开这里。晨晨立刻往地上一躺,就开始打滚。转眼间,他脸上眼泪和鼻涕都混在一起,整个弄成了小花脸。父母哄了很久无丝毫效果。最后没办法,父母只得花钱将玩具买下来。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孩子的性格绝对不会一次形成,而每一次任性都有他自己的理由。父母应该分析孩子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情绪,了解原因从而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法。父母总是依从孩子的意愿,跟着他的情绪来调整自己行为,将会让孩子更加情绪化,这对他性格的健康成长非常不好。

那么,如何针对孩子进行情绪控制的培养呢?

1.针对孩子的好奇心,采取多种方法进行教育。

告诉孩子不能满足其要求的原因,并且承诺一种他可以办到并且对他有促进作用的事物。比如他哪一天在餐桌上表现好,不挑食并把自己的饭菜都吃光,就给他讲一个故事。

这样,父母就可以有效地引导孩子的情绪。孩子会配合父母的做法,对父母产生亲切的依赖感,毕竟“讲故事”是他非常喜欢和盼望得到的“东西”。

2.学会适当表扬孩子。

对于孩子而言,父母的表扬非常重要。比如父母让孩子帮忙择菜,一开始可能他不情愿、不耐烦,但是父母如果及时表扬,那么孩子会产生成就感。于是,他会继续把事情做下去,而且还会做得更好好,期待获得父母的认可。

3.重视言传身教。

日常生活中,父母要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要求孩子控制情绪,首先父母要管好自己。你用良好的情绪和心态对待孩子,那么孩子自然而然会受到你的影响。

父母答应孩子的事情,一定要做到。否则,孩子可能无意中学会说谎。同时,孩子可能因此闹情绪,出现不良的反应。

当然,教孩子学会控制自己情绪的方法还有很多。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父母可以不断摸索,积累经验。父母应当经常和孩子进行交流,随时发现并及时帮助孩子调整不良情绪,培养孩子形成良好健康的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