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不是孩子的错
33630800000031

第31章 用物质贿赂孩子

谈到用物质贿赂孩子,可能很多人都不陌生。常常听到父母这样说,“如果你这次考试能拿第一,我就给你买一双名牌运动鞋”……

用物质刺激孩子确实有一定的效果,有时甚至立竿见影。不过,如果把物质刺激当成常用手段,则可能对孩子的成长起到相反的作用。

据某报记载,有位妈妈把经商机制引入家庭之中来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她对孩子实行了分层次的工薪制。比如孩子做一次家务,就给五块钱;如果考试成绩班级第一,就给一百块钱;如果获得三好学生,就给两百块钱……以此类推,奖励制度非常明确,显得极为完美。

然而,这个计划本身就是个错误。开始时,孩子的进步似乎“立竿见影”,但之后似乎进入一个恶性循环。孩子不论干什么都要奖励,到了这时,父母就该头疼了。如果继续执行,父母和孩子因为奖励的事情将会不断产生纠纷,造成隔阂。如果不继续执行,那么父母订的计划是不是就要作废?那么当初花费的一腔心血,是不是付诸东流了?

严格来说,用物质贿赂方法来激励孩子,根本就与激励目的南辕北辙。我国的一些心理专家们曾就这种家教方式特别指出,这种对孩子“行贿”的行为,虽然可以取得一时效果,但长久下去贻害无穷。

不独中国,国外的研究也同样表明对孩子进行行贿教育的反对态度。美国斯坦福大学教育学博士福特通过大量研究指出,从短期看,“贿赂”能够使孩子产生高度积极性,但从长远看,这种手段可能产生不利影响。一个小孩受到多次“贿赂”后,他们会变得依赖“贿赂”,甚至做点普通的事也是如此。

大多数小孩子最开始都不喜欢去幼儿园,尤其放长假后,孩子往往对即将到来的离开家庭的生活充满畏惧。他们知道,在那个地方不如家里面随意。小朋友强强就是如此。开学的时候,我亲眼看到他的奶奶和妈妈两个人“押送”着他去幼儿园。在路上,强强哭得昏天黑地。

妈妈准备给孩子好好做下思想工作,于是她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想让孩子心甘情愿地去幼儿园。可是她说的口干舌燥,强强依然不为所动。最后,她只好拿出杀手锏:“强强,你如果乖乖地去幼儿园,我就带你去买玩具。”这回强强的反应倒是很快:“那你现在就带我去买。”于是,话一出口,木已成舟。妈妈只能带他去买,她开口说道:“好,我现在就带你去,但是买完玩具后就上幼儿园好吗?”孩子点点头“成交”,一场孩子的“罢工行为”在妈妈的物质贿赂下结束了。

强强妈妈自以为得计,回家后还向家人炫耀了一番。结果,妈妈的办法被奶奶和爷爷、爸爸、姑姑等争着试用。于是一轮又一轮的物质“贿赂”开始了。强强时不时就会受到这样的诱惑:“如果能考出好成绩,我就带你去动物园……”

“如果你去幼儿园,我就给你买小汽车……”

“如果你背下这首诗,我就给你棉花糖……”

……

最后,强强彻底变成了一个容易被物质诱惑打动的孩子,而且越来越精明,居然学会了跟父母讨价还价,让父母苦恼不堪。

这种“如果你……那么……”的方法,相信很多父母都用过。事实也证明这种方法产生过效果。但是这种效果只会在短时间内起到作用,时间长了,这个招数还灵吗?恐怕不仅不灵,还会起到负面作用吧。

从长远的目光来看,对孩子“行贿”的弊端是明显的。

“受贿”可能成为孩子努力追求的首要目标,这样一来本末倒置,从而冲淡甚至替代孩子做家务和学习的原始动机。心理学家认为,原始动机是由个体的自尊心、责任感、义务感、荣誉感、求知欲等内在因素构成的。通俗一点说,就是“我要学”,“我要干”。然而,父母的物质诱惑则构成了外部的动机,成为了“要我学”、“要我做”。这样,孩子做家务和努力学习大多是由于外部诱惑而完成,而不是积极主动地去做。可是,只有内部的动机才会让孩子拥有无限的动力,并且伴随他们的一生。

反对贿赂孩子的另一个原因是:孩子可能为了得到奖励而制造一些虚假的进步,比如先少考分数,接着再多考分数,造成虚假的进步。这和“说谎”有什么区别呢?当然,可能很多的父母要说,那么当孩子家务活儿干得好,学习有进步的时候,该不该奖励呢?毫无疑问,这个应该奖励。这种奖励与上述奖励性质完全不同。前者是用物质来诱惑孩子努力,而后者则是对孩子已经取得的成绩的一种肯定。这两者不可混为一谈,前者应当否定,后者值得提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