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不是孩子的错
33630800000045

第45章 不合格的餐桌礼仪

在国外,人们常常把餐桌礼仪教育看作是品德教育的入门课。一个人只有在餐桌上表现出良好的风度,他才是一位标准的绅士。我国大力提倡素质教育,很多人认为提高孩子的餐桌礼仪非常重要。俗话说,站有站相,坐有坐相,吃有吃相,睡有睡相。这里说的餐桌礼仪就是指吃相。吃相得体优雅,即符合餐桌礼仪。提到餐桌礼仪,可能很多父母就会想起自己的孩子在餐桌上的表现。

在餐桌上,有的孩子会伸长手抓最爱吃的菜;有的孩子会在嘴里塞满饭菜时口若悬河、唾沫横飞……这些不合格的餐桌礼仪,究竟是谁教他们的呢?

无疑,父母反思的时候到了。从孩子上餐桌的第一天起,父母就应该对孩子进行有形或无形的“进餐教育”,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餐桌礼仪。要想让孩子具备良好的餐桌礼仪,那么父母首先应在餐桌上培养孩子谦和有礼的品质。孩子好美味很正常。想吃什么就吃什么,父母不必限制孩子的饭食喜好,但是一定要教孩子落落大方的行为举止,礼貌地表达自己的要求,这是具备餐桌礼仪的前提。

一个细节可以看出一个人的素养乃至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同样,餐桌礼仪也是如此。当然,餐桌礼仪并非指时时扮绅士装淑女,而是指从内心流露出来的修养。在简陋的环境下,它可以是接过别人递给的食物后轻轻的一句“谢谢”。在餐桌上,孩子要懂得如何谦让客人,如何尊敬长辈,如何制造出一种轻松、愉快、和谐的气氛。

不浪费食物,是父母要教孩子餐桌礼仪的另一个方面。也许食物不好吃,但把自己碗中的食物吃完,是珍惜粮食的表现,不然会给别人造成浪费食物的不良印象。在餐桌上,父母要让孩子按“量”取物,“量”即自己的食量。这样将有利于孩子形成勤俭节约、珍惜粮食的好习惯。此外,父母还要教孩子在餐桌上“少说为妙”。在我国,餐桌往往是谈话聚会的好地方。在餐桌上,聊天是常见的事情。但是,从卫生和餐桌礼仪的角度,餐桌上的“津津乐道”都是不合时宜的。特别对于孩子来说,餐桌上的“津津乐道”会影响孩子的进餐专注程度,让孩子从小养成边吃饭边说话的习惯,形成不良的餐桌礼仪。因此,父母在餐桌上应尽量减少与孩子的交流,培养孩子专注用餐,从而形成良好的餐桌礼仪。

此外,在日常的生活中,父母要多教孩子一些基本的餐桌常识。比如吃饭时,取菜尽量取自己面前的,不要在菜碟中翻来覆去地找;要小心进食带汤汁的菜,注意不要弄脏自己的衣服;吃完饭后,放下筷子并礼貌地说声“请大家慢用”,再离开餐桌。父母告诉孩子这些,除了能够加强孩子的修养外,还可以培养孩子小心细致的习惯。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孩子的良好餐桌礼仪的形成是需要父母不断的教育和孩子长期的练习。父母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到孩子。每个家庭都应当重视餐桌礼仪教育,善于抓住契机并循循善诱。如此,相信合格的餐桌礼仪将离孩子们不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