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不是孩子的错
33630800000053

第53章 请让孩子把话说完

有的父母喜欢在孩子面前不停地唠叨,但是他们却不愿意听孩子表达自己的想法。有时,孩子尚未把话说完,父母就不耐烦地打断。实质上,这是一种很不好的行为。聪明的父母懂得保持沟通渠道的顺畅,让孩子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而不是用父母的权威将这个渠道牢牢封死。有个妈妈问孩子:“现在有两个苹果,只有你和妈妈两个人,你怎么分配这两个苹果呢?

孩子想了想说:“我会把两个苹果都咬上一口尝尝。”

妈妈听了很失望。但是,她还是问了一句:“为什么呢?”

孩子扬起天真的小脸说:“因为我想尝尝哪一个苹果更甜,然后把这个最甜的苹果给妈妈吃。”听完孩子的话,妈妈非常感动,紧紧搂住儿子。幸亏这位妈妈沉住气把话听完了,不然这误会可不就大了吗?

还有我们身边常见的事情。在外面玩耍后回到家,菲菲兴奋地说起自己看到的好玩的事情。可是没等她说完,妈妈就催她快点吃饭。下午放学后,菲菲又想把自己遇到的事情讲给妈妈听。可是妈妈急着回家做饭,又拒绝了孩子的要求。

临睡前,菲菲又想讲这件事情,妈妈又不耐烦地催她睡觉。就这样,菲菲感到非常失望。到了第二天,她连话都懒得同妈妈说。开始时,妈妈还不以为意。然而,接下来几天孩子都是如此。妈妈有些奇怪,于是问起原因。这时,她才知道是自己怠慢了孩子,于是郑重地向菲菲道歉,承诺再也不会这样。

菲菲这才开心起来。她不仅原谅了妈妈,还把那天没说出来的事情说给妈妈听。原来那天她给一位陌生人指路,对方夸了她几句,她感到非常高兴。她想和妈妈一起分享这份快乐。无疑,在物质生活上,很多父母都对孩子疼爱有加。但是,精神上呢?父母对于孩子都给予了尊重吗?不一定吧。孩子是独立的个体,他们有言论的自由,也期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尤其是父母的尊重。因此,父母一定要积极配合,鼓励孩子把话说完,把自己的意思表达清楚,这样让孩子的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才。

孩子有倾诉的欲望时,往往希望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希望与父母进行交流。这个时刻是促进亲子关系的最佳时间,父母不应该错过。如果孩子的愿望得不到满足,那么他将渐渐失去倾诉的热情。有时,孩子的性格还会变得越来越古怪,不再愿意与父母沟通。

父母打断孩子的话,等于剥夺了孩子倾诉的机会。长期如此,必然影响到亲子沟通。聪明的父母一定要懂得尊重孩子,给孩子畅所欲言的机会。只有这样,父母才能明白孩子在想什么,遇到了什么问题。然后,父母帮助孩子分析这些问题,用丰富的人生经验解答孩子的疑惑,令孩子健康成长。

父母和孩子沟通的时候,要对孩子的话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使孩子一吐为快。尤其,父母不可随便打断孩子的话,要让孩子感觉到父母的用心和专注他们父母重视自己而感到高兴。这样,他们才会把父母当成自己的朋友,才会愿意对父母诉说自己的心事。因此,父母耐心专注的倾听,本身即是爱的最好诠释。

那么,在听孩子讲话的过程中,父母需要做些什么呢?

1.要让孩子注意到,自己一直在认真地听。父母可不时辅助以眼神或动作,鼓励孩子说下去。

2、父母可以帮孩子填白。由于孩子年龄小,受语言表达能力的限制,因此可能词不达意或在找不到合适的词来表达,从而很着急、焦躁。这时,父母可以根据自己的判断,及时地帮孩子孩子填白,缓解孩子的紧张情绪。一来父母的理解和帮助让孩子内心愉悦;而来孩子可以掌握新的词汇,是一种间接却有效的学习方式。

3、父母要允许孩子有自己的见解。父母不可实行“一言堂”政策。孩子讲话的过程是他们大脑高速运转的过程。父母应当允许孩子有独立的想法和意识,这样,孩子才会渐渐学会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逐步变得成熟起来。而父母通过倾听,可以了解孩子的思想,并适时提出自己的意见,帮助孩子做出较为合理的分析。这对于他们心理的健康成长意义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