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不是孩子的错
33630800000069

第69章 培养孩子的事业心

无论孩子的学习成绩是否理想,父母对他们将来人生道路都会产生担忧,这是十分正常的现象,不为孩子的前途担忧才是不合常情的。可是仅仅忧虑,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孩子的吃饭问题。只有培养孩子具有责任心、事业心,他们将来才能立足于人世,才有真正的生活出路。

谈到孩子的事业心,很多的父母会觉得孩子现在还小,谈及此事有些为时过早。

其实,让孩子有事业心并不是真的希望他长大之后做什么事业,而是让孩子有一种关于事业心的意识。比如孩子说自己将来想当老板,当明星或者科学家,这些并不一定真的是他内心的冲动,而是他们深思熟虑的结果。至于他长大之后会不会实现这些目标,那是将来的事情。重要的是孩子现在要有关于事业的思想,也许他得不出结论,但是只要他想了,他就会感觉到生活是有目标的,生命是有意义的,是有所期待和有所结果的。将来不是一个茫然的虚无的概念,而是有许许多多的、实实在在的事情要做,每一件事情都是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而为之。

我的一位朋友的孩子,曾经在上大一的时候被劝退过。当时他的父母非常着急,他们问孩子将来打算怎么办的时候,他表现得很茫然,而且不知道自己将来做什么,也没有激情和动力。这样的孩子绝对属于没有事业心一类的。

我们这个社会中,常常通过一个人的社会地位、经济收入等比较具体的指标来判断他的价值。但是如果一个人要对自己的全部进行评价,那么就显得非常复杂,他常常是拿着已经获得的和希望去对比,这之间的落差如果太大,他们就会觉得非常失败。所以,希望获得是一个人的成就感和快乐度的重要指标。

一个孩子有了事业心,那么人生就有了方向,它会激励着孩子不断进步,同时还会让孩子感觉生活充满了希望。

人的事业心一旦拥有,将会很难发生改变。而孩子在上中小学的时候,恰恰就是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孩子不仅要取得好的成绩,还要学会怎么去做人,怎么为自己的目标而奋斗。有事业心的孩子才是理想和有信仰的孩子,他们会知道自己需要什么,自己要怎么做人。

那么如何才能让孩子具有事业心呢?如果进行枯燥的说教,效果必不会太理想,因为孩子毕竟是孩子,他们的思维能力及处世能力并不成熟,考虑这些问题的时候,自然不会全面。他们还是学生,属于纯消费者,还处在大人的呵护之下,没有成为一个应该承担家庭责任与社会责任的义务人,所以要想培养孩子的责任意识、事业意识,更多的只能是从父母的身教中获得。要想让自己的孩子具有事业心,那么父母首先自己要有责任心、事业心。身教重于言传,才可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如何让孩子养成责任心与事业心,这还是一个培育习惯的问题。

父母要有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工作习惯。因为良好的生活习惯是成功之本,也是做好事业的基础。父母有规律性地生活,对于自己的身体注意保养,有节制地饮食,孩子都会在无形中受到影响。另外,一家人之间生活作风要民主,相互尊重关照,父母要在孩子的面前尽量表现得工作敬业、做事认真。这样的家庭就会成为一个幸福的家庭,孩子在这样的父母的言传身教中,耳闻目睹,自然而然会养成认真生活、认真学习的态度,接受父母的教育。看到父母为事业打拼,他们也在小小的年纪,把事业心埋在了心底。

父母要在孩子的面前表现出良好的说话习惯、思考习惯。不论是接人待物,还是过家庭生活,父母都不要表现和傲慢和无礼,更不能目空一切。父母说话要平和,不急躁,踏实实在,而且在孩子面前要说一些别人想听、愿听、乐意听的话。通过这些对话,可以体现出父母那种随和、幽雅和智慧。父母不要在孩子的面前胡乱议论别人的是是非非,不做多嘴婆,不做饶舌客,要表现得拥有自己的思想;父母不可以随便更改自己的主意,说出的话不随意改变。在这样的家庭里成长的孩子,自然会受到父母难能可贵的良好熏陶,孩子的责任心、事业心则能在潜移默化之中形成。

父母要有良好的事业计划。不积极学习的人,不求上进的人,那是很难教育好子女的。如果父母本身没有事业心,只会在孩子面前装腔作势,那么将会让孩子越来越小看你;人是有弱点的,要勇于承认自己的不足,懂得虚心向别人求教。父母在自己的工作中尽力干出一点业绩来,也会让孩子以父母的成就而感到自豪。父母要将自己的计划做得扎实一点,保持平和的心态,从而一步一步地完成自己的人生目标,孩子也会在大人的熏陶之下,凡事做起来都有计划性,从而养成好习惯,获得好运气。

孩子的责任意识、事业意识,大多要从父母的身教中获得。这就要求做父母的要有责任心、事业心。而父母本身所表现出来的认真做事的习惯、调整心态控制情绪的习惯、适应形势变化合理理财的习惯都是孩子拥有事业心所必备的。有这种积极的人生态度,好习惯就会自然而然的养成,而孩子的责任感和事业心也会逐渐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