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不是孩子的错
33630800000082

第82章 面对困难坚忍不拔的精神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遇到一些困难。而面对困难的时候,有很多的父母对于孩子实行过度的保护,帮他们解决困难,从而间接地剥夺了孩子的发展权利。其实父母要注意培养孩子面对困难坚忍不拔的精神,让他们在自立生活中锻炼一下自己的毅力,从而可以克服困难,更好的发展自己。

如果父母总是出手解决孩子遇到的困难,那么就会让孩子的能力自然下降,而父母又不可能时时刻刻守在孩子身边,更不可能一直守着孩子过一生。因此,父母培养孩子面对困难坚忍不拔的勇力非常有必要的。

加拿大著名的摔跤明星麦克法兰小的时候和同伴们一起玩,结果有一个小朋友不小心把烧焊器捅入了他的左眼,虽然及时送到医院进行救治,可是他还是失明了。由于交叉感染,他的两只眼睛都不能看到任何东西。从此,麦克法兰只能在黑暗中摸索前进。

慈爱的妈妈教育儿子一定要坚强。她开始手把手地教儿子去做一些生活上的基本的事情。比如说,如何摸索着把干草放在一起,如何去摘树上的苹果,如何去挤牛奶。每当他取得一项成功的时候,妈妈总是大声的表扬他说:“看!我的儿子有多么棒啊!他完全可以像正常人一样能干!”

当麦克法兰长到六岁的时候,父母没有把他送入盲童学校,而是像对待正常人一样把他送入了普通的小学。父母不断鼓励他像正常人那样对待自己。在父母的努力之下,麦克法兰不仅成为了一个学习成绩非常好的学生,而且还成为了一个摔跤高手。他在赛场上一次又一次的打败对手,比正常人还要优秀,最后居然获得了六个国际冠军和十一项加拿大冠军。试想一下,如果没有坚忍不拔的性格,他是很难做到这一点的。而父母不断的鼓励,恰好是他人生最好的助推剂。

我的一位同事,给孩子报了一个钢琴班。每当到了上课的时间,父母都会带孩子去上课。有一天,天空下起了大雨。

路上的行人很少。狂风大作,而且大雨倾泻如注。怎么去上课呢?父母发起了愁。

本来,父母可以让孩子少上一节课,这对孩子并没有太大的影响。但是父母却不愿意这样做,他们不能让孩子养成一有困难就撤的毛病。

想到这里,父母找出雨衣,给孩子穿上,然后陪孩子一起出了家门。他们要让孩子明白,即便碰到这样的天气,也要克服困难,坚持到底。

于是,父母和孩子与风雨搏斗了一个小时之后,终于到了上课的地方。由于雨太大,他们骑不动自行车,只好一步一步顶着狂风暴雨艰难地趟着水走路。在这种情况之下,孩子硬是坚持走到了学校。虽然到了学校之后全身都湿透了,但是课却没有耽误。孩子想,以后再遇到困难,也不会害怕了。因为通过这次与困难作斗争,他明白了一个道理。只要面对困难坚忍不拔,就一定能克服它。

从孩子的权力来讲,父母可以对孩子实行保护,但是如果连孩子的困难都要代劳,那么就会剥夺他们的权利——锻炼生活能力的权利。对于孩子而言,面对困难拥有坚忍的性格非常重要。因为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样东西可以代替克服困难的坚韧不拔的毅力。才华不能,这个世界上有很多才华横溢的人却一事无成。而学识也不能,有很多的孩子上了名牌大学,甚至成为了硕士和博士,但是他们却仍旧在社会底层挣扎的例子也不少见。而许多并没有受过多少高等教育,却功成名就的人,往往受益于他们坚韧不拔的毅力。所以说,父母教会孩子面对困难坚忍不拔非常重要。

那么父母如何做才能培养孩子坚韧不拔的毅力呢?

1.父母可以多找正面的事例来鼓励孩子。

比如说富兰克林,他是一位产生国际影响的科学家和发明家,但是在当时他的学术成果却不被人们认可。他写的电学论文被当时的皇家刊物指责为可笑,多亏了他坚持自己的信念,并没有畏难不前,他才顶住那些嘲笑自己的目光,继续进行科学研究,并最终获得了有力的科学证据来证明了自己的观点。通过这些英雄事迹的讲述,孩子们会受到鼓舞。他们也想当英雄,也想成为杰出的人。而这些事迹会变成催他们上进的信心和力量。

2.父母可以有意识地锻炼孩子的胆量。

如果自己的孩子碰到了一点儿小困难就绕道而行,想必他长大之后,也会成为一个怯懦的人。父母可以让孩子从培养自己的毅力开始,逐步锻炼出坚忍的性格来。当孩子渐渐变得不怕苦,不怕累也不怕打击的时候,困难对于他们而言便再也不可能构成威胁。

3.父母要帮助孩子树立坚定的信念。

我们的总理温家宝曾经说过:“每个人可以选择不同的道路,但是必须树立这样的信念,就是要以坚定的决心和坚韧不拔的毅力,迈出人生的第一步。不论做什么工作,都要把它做好。”无论孩子做什么事情,没有坚定的信念,是绝对不行的。父母要想让孩子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坚忍不拔,那么就一定要鼓励孩子坚定自己的信念,只有长期坚持奋斗,才有可能产生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