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浙江省最新三年中考满分作文荟萃
33673900000028

第28章 浙江省2006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试题卷(湖州卷)作文题(2)

本文值得借鉴的地方:1、一波三折,引人入胜。“文似看山不喜平”,上面已经说过,不再重复。如何避免文章平铺直叙,很值得同学们研究。2、语言细腻,善于表达内心。写情感类、人性类的文章,最忌粗硬、空洞,最能抓住人心的是细软、真实。很多人以为要感动人,就要堆砌很多优美的词句,其实正好相反,平淡写来,丝丝入扣,更能动人心弦。感动一切。

野菊花的春天

蓝蓝的天空中飘着朵朵白云,在荒凉的草地上只有那稀稀落落的小草。春天到来,万物都复苏了,一朵小小的野菊花仍然开放着。

望着它,看着它那小小的叶片上有着闪耀的雨珠,我想它肯定经过风雨的吹打。一个小小的生命就在这荒凉中成长,不知它是如何冲破外壳,伸出嫩芽。不知它是如何冒着寒冷成长的,不知它是如何开出美丽的花朵。但我们知道它是经过无数次打击,无数次挑战,赢来与百花一同分享春天的时光。

坚定的信念让生命都开花,我无不感动自然的力量。

雨中的蜻蜓

狂风暴雨一阵阵地袭来,残酷地击打着这弱小的蜻蜓,使它的翅膀折断,一滴豆大的雨点无情打在蜻蜓的身躯上。啊,蜻蜓是多么得痛苦,但它并没有退缩,它以顽强的毅力用自己美丽的翅膀画出一道绚丽的彩虹,飞向美丽的世界。

顽强的毅力,让生命中出现彩虹,我感动这坚韧不拔的精神。

大漠中的队伍

一道炎日的阳光无情地照在这个广袤无垠的沙漠中,远看前方,发现一条长队在慢慢地前进,有时停下来,有时又继续前进。

在这酷热的沙漠中,谁有这么大的勇气行走其间,谁有这么坚定的信念毫不退缩。这就是沙漠中的人类,生活在沙漠中,是他们无法改变的事实,但他们能顽强地与沙漠中的恶劣环境作斗争,为自己的生存创造机会。

坚强让生命永恒,我感动坚强。

枪口下的胸膛

残忍的国民党特务,正拿着枪对着江姐,无畏的江姐挺着胸膛,高声歌唱,毫无恐惧。江姐痛恨敌人,她从不会向敌人弯下腰,她永远是昂首挺胸。枪声响了,江姐并没有倒下,她还是站在那里,目视远方的五星红旗。

舍死取义,让生命精彩,我感动为祖国英勇就义的勇士。

亮点看台

本文紧扣话题,构思新巧,结构严谨。作者撷取了大自然中的四个生物:野菊花—蜻蜓—行人—英雄,由植物写到动物再到常人,最后抒写作者心目中的英雄。这些确实都是大自然中让人感动的生命,从而很好地突出和深化了文章的主题。采用小标题层次分明地构建文章,串联成文,使文章读起来层层推进,避免了平铺直叙。语言朴实且真情涌动。文章美中不足的是对每一对象的铺叙不够细腻到位,因而感动的产生显得勉强些,结尾缺少一个统领全文的语段,也影响了文章的力度。

走近生活

——把握生命里的每一次感动

诗人说:太阳每天都是新的,它总是光华灿烂。我要说:太阳其实就是太阳,除非你长存一颗易感动的心,去欣赏它的光华,感受它的温暖。

生活真的很美,常常感动于生活中的点点小事。

(一)

总是在寻找那本自己正想读的书,却总是没能找到,去问另一位同样嗜书如命的同学是否有,他说正托人从外地带,并笑着说,你也别停下来找,咱们谁先找着就给谁先看。几天后,他塞给我那本心仪已久的书,新的,温墨的清香沁人心脾。我说,你还没看吧?他笑着说:这几天太忙,没时间看,劳烦你先替我看吧。书的确很精彩,我读得如痴如醉,然而,同学那份浓浓的情怀更让我陶醉。

(二)

小学时,曾经偷过别人一支钢笔。乡间小学里,一支钢笔是很奢侈的学习用品。丢钢笔的同学报告老师,老师当然是要帮他找回钢笔的。当时的班级很小,我相信,只要老师用心去查,很快就会知道是我拿了钢笔,可是老师没有查,他让曾经拿别人东西的人把东西偷偷放到讲台的抽屉里。我当然放回了钢笔,我也看到了抽屉里不仅仅只有我放的那一支钢笔。正是有了老师抽屉式的宽容,我没有被当着同学的面指责为可耻的小偷。老师给了我们悄悄改正错误的机会,让我们仍能昂首做人。从那件事后,我发誓,我今后不会再偷东西了。为了我自己,也为了用心良苦的老师。

(三)

放假在家的一天早晨,母亲走进我的卧室,大声告诉我:“快起来看,咱家的仙人掌开花了!”我赶紧起来看,那艳黄的花,像是一位穿着纱裙、在母亲的手掌中迎着阳光舞蹈的少女,真的很美!我微笑地看着花,也看着妈妈,感动于花的美,更感动于母亲一丁点的喜悦也要与我分享的那种快乐。

生活中有人看破红尘,心如止水;有人漠然处事,碌碌无为。这就是对生活的隔膜和背离。只有走近生活,拥抱生活,才能感受生活的真滋味。

亮点看台

本文值得借鉴的地方:1、只写小事,以小见大。作者采撷了生活中三件很小的事情:同学把新书借给他先看。老师让偷了东西的同学把东西悄悄放回抽屉里。家里的仙人球开花了,妈妈叫他来看。——除了中间那个故事有点情节外,其余两个很简单。这些小事情,很多同学都会说“有什么好写的呀?”但作者写出来了,真得很感人。为什么?因为“以小见大”了。同学的友情,老师的爱护,无微不至的母爱不正是通过这些小事体现的吗?世界任何的大都是从小中来。要写出好文章,就要像作者那样“走近生活,拥抱生活,把握生命里的每一次感动”。2、串珠式结构。如果是一个大故事,把它砍为几小块,再串起来,那当然没必要。但如果是小故事,又分散,用(一)(二)(三)的办法串起来,不但可以省掉小故事之间连接过渡的啰嗦麻烦,而且新颖别致。

电话

又看到妈妈。又想起电话。我的泪又来了。

上初中后,我住在学校里,离开了父母,心中也没有太多的不舍,觉得自己终于可以自立了。对于父母的唠叨,全当是耳边风,从不放在心上。妈妈打来电话,我也是说不到两句就匆匆挂线。久而久之,妈妈好像也意识到了什么,电话也很少打来了。

有一个星期一,我发现自己的政治练习册忘了带,落在家里了,可第二天就要交了。我只好打电话回家,叫妈妈给我送来。又有一个星期一,粗心的我又忘了带毛笔。无奈,我只好又打电话回家。每一次妈妈总能给我按时送来。我也觉得没什么不妥,日子就这样一天天地过下去。

有一次,父亲给我送“火鸡靓汤”,劈头就问:“你呀,为什么老让你妈妈一天到晚等你的电话?”我被问得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父亲就把整件事告诉了我:

原来,自从我好几个星期一都打电话回来,妈妈就认定下一个星期一女儿还会打电话回来。于是每个星期一她一下班回家就非常留意有没有我的电话。一听到电话铃声,她那黯淡的眼神立即射出热切的光,当知道不是我时,她那热切的眼神又掠过一丝忧伤。连续几个礼拜都没接到我的电话,妈妈偏不信这邪,干脆从5点钟一直等到10点,坐在电话机旁,一步也不走远……

不知什么时候,我的眼泪不争气地流了下来,我急忙擦干,低声说道:“妈妈真傻。”不知为什么,我突然有种打电话的冲动,我拨通电话,里面传来妈妈熟悉而又陌生的、惊喜的声音……

是的,妈妈真傻,虽然她很想去看看女儿,打电话给女儿,可她偏不这么做。她明知道女儿星期一打电话回来是偶然,但她却虔诚地守候在电话旁,用自己的行动,深深地打动了女儿的心。

但是,在傻妈妈这样做的时候,傻女儿在晶莹的泪光中,拿起了话筒……

亮点看台

立意不俗,作者写母爱却不明言,把无言的爱“藏”于电话中。离家的女儿在得到自由的同时也扯走了母亲的丝丝牵挂。自己起初对这份母爱的不以为然到最后的潸然泪下,鲜明的对比把作者的感动写得淋漓尽致。本文可谓是“淡笔写浓情”的典范。作者多次写“妈妈真傻”,读来让人心酸,其实“真傻”才是真爱,可怜天下父母心。文末,以拿起话筒照应开头并再次点题:生活中的母爱,言少爱多、语淡情浓。文章语句顺畅,风格平实、朴素,不做任何雕饰、渲染,情感却真实感人。文章稍有不足的是情感转变较为突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