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产业的市场结构问题极为重要,这是因为它直接影响并决定着该产业内部的企业行为,进而影响并决定着该产业的整体绩效。因此对于煤炭产业来说,只有廓清其现实的市场结构并对市场结构决定因素做进一步的深刻剖析,才有可能制定出符合煤炭产业特征的煤炭产业组织政策,事实上这也是建立煤炭产业市场经济框架的逻辑起点。
一、中国煤炭市场供求特征分析纪成君:《转轨期间煤炭工业若干现实经济问题研究》,煤炭科学基金资助项目课题报告,1996年10月;《中国煤炭市场供求特征分析》,《技术经济》1997年第5期。
1煤炭市场总供给及其特征分析
煤炭产业总供给能力是由煤炭产业总产量决定的。新中国成立以来,从原煤产量及有关资料的分析中,可以看到煤炭产业总供给具有如下特征。
(1)煤炭供给总产量的增长呈周期性的波动。依历年原煤产量分析,原煤总产量除20世纪60年代有两次比较明显的下降之外,70年代之后基本上呈上升增长态势,但增长趋势则又不同,明显呈现波浪式的增长,波动周期为5年左右,这与当时的煤炭建设周期是基本吻合的。1998~2000年煤炭产量的较大幅度下降则主要是由这一期间的煤炭生产结构调整所致(参见表6-1和图6-1)。
根据经济学的一般理论,某种产品产量受到价格的调节后会产生波动,或收敛于某一均衡量或呈现发散状态。计划经济体制下煤炭产量都存在着明显的周期性波动,更不用说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当煤价放开、完全由市场调节后煤炭产量的周期性起伏无疑将会加剧。其结果,不管是出现需求超过供给还是供给超过需求,都会对整个国民经济或煤炭产业经济产生一定的影响。
(2)理论分析表明,煤炭供给缺乏价格弹性,煤价及其变动对煤炭产量的影响和调节作用弱化,但实践中切不可忽视价格机制在煤炭产业经济中的作用。根据1987~2000年煤炭的供给价格弹性(见表6-2)分析,除个别年份外,煤炭的供给价格弹性均小于1,表明煤炭的供给缺乏价格弹性,煤价的高低变动对煤炭产量的影响和调节作用不大。尽管1993年之前煤炭产业处于统治型的计划经济框架中,基于该时期的资料所计算的供给价格弹性并不能真实地反映煤炭的价格变动对煤炭产量的影响和调节作用,但煤价放开、进入市场后的情形也还是说明了这一点。分析其中的主要原因可能是:能政策、煤矿生产能力等因素制约,煤炭产量也不会像有些产品那样大起大落。另外,1998~2000年煤炭供需价格弹性并不能真正反映价格机制的作用,这主要是因为1998年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实施了对煤炭产业的强有力的调控。
(3)煤炭生产弹性系数一般情况下小于1,并有不断下降的趋势。煤炭生产弹性系数是指煤炭生产的增长速度与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之比值,它表明国民生产总值每增长1%,煤炭生产需相应地增长多少。在国民经济正常运行期间,一般来说煤炭生产弹性系数是小于1的(见表6-3),亦即国民生产总值会以一个比煤炭生产增长速度更快的速度和规模增长;同时,随着国民经济运行质量和集约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科学技术进步(如节能技术等的改进)、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煤炭生产弹性系数会不断下降并最终稳定在一个比较低的水平上。
(1)煤炭需求高低首先取决于煤炭价格以及煤炭与其他能源物品的比价关系。根据经济学理论,对一种物品的需求量大小主要取决于该物品的价格以及该物品与其替代品的比价关系或互补品的价格水平。中国长期以来对煤炭实行价格管制,致使煤炭价格偏低,对煤炭的补贴实际上也以隐蔽的形式转移给了消费者,消费者可以从市场上获得廉价煤炭,没有节能的压力和积极性。能源消费中从绝对量上看煤炭的消费数量一直呈增长态势、从相对量上看煤炭的消费比重一直在70%左右,固然与中国的经济增长和能源结构有关,也不能不说这和煤炭价格偏低是有着直接关系的。
(2)大部分煤炭需求属于引致需求,其增长与投资(包括固定资产投资、存货投资等)增长之间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从煤炭消费流向分析中不难发现,20世纪90年代以来,生产建设用煤一直占煤炭消费总量的80%以上,这种消费格局表明,大部分的煤炭需求属于引致需求。而作为引致需求,其增长显然会随存货投资增长而增长,也会随着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而增长,投资波动引发煤炭需求波动,而且二者之间具有较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以近年来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及其增长速度和煤炭消费数量的简单对比分析即可印证这一点。
还需指出,前文中曾论证国民经济的增长需要煤炭提供足够的能源支持,但要注意到二者的增长速度却并非完全同步(参见图6-2),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二者增长率的变动多数时候呈反方向变动态势。但从绝对数量上看,随着国民经济的增长,对煤炭的消费近乎直线增长(参见图6-3)。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尽管1993年以来,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有所下降,但原煤消费增长却仍呈上升态势。笔者认为,这种随着国民经济的稳定增长对煤炭的需求还将在现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张的趋势将不可逆转。
(3)理论上的分析同样表明煤炭需求也缺乏价格弹性,煤价及其变动对煤炭需求的影响和调节作用不强,但实践中也不可忽视价格机制在煤炭产业经济中的作用以及煤炭产业市场机制建设的步伐。与煤炭供给价格弹性的分析类似(见表6-2),除个别年份外,煤炭的需求价格弹性也都小于1,表明煤炭的需求也缺乏价格弹性,煤价的高低变动对煤炭需求的影响和调节作用也不是很大。笔者认为,煤炭需求缺乏价格弹性可能是由于国民经济增长需要煤炭提供足够的能源支持,其需求波动首先取决于国民经济波动,而价格调节却退居其次。
尽管如此,实践中也不可忽视煤价变动对煤炭需求的调节作用。比如,还以2000年为例,煤炭供给价格弹性为211,假如煤价上涨1%(约2元人民币),则煤炭需求总量将下跌2500万吨左右,这样大的数量波动也将给国民经济和煤炭产业带来不良影响。
(4)煤炭消费弹性系数一般情况下也小于1,并有不断下降的趋势(参见表6-3)。煤炭消费弹性系数是指煤炭消费增长速度与国民生产总值增长速度之比值,它表明国民生产总值每增长1%,煤炭消费须相应地增长多少。这一特征表明,一般情况下国民生产总值会以一个比煤炭消费增长速度更快的速度和规模增长。通常,在连续的经济高增长或经济回升较快年份,煤炭消费弹性系数要比煤炭生产弹性系数大(如1986~1988年),而在经济回落年份煤炭消费弹性系数要比煤炭生产弹性系数小(如1989~1990年)。
(5)随着国民经济不断发展和产业结构不断升级,煤炭需求结构也将发生变化。依近年来煤炭消费构成分析,煤炭消费及其增长主要集中在电力、冶金、建材、化工(合成氨)、农业(化肥)生产和出口等方面,而纺织、机械等行业以及铁路和生活用煤则渐趋萎缩、用煤量下降。比如,发电和供热用煤从1980年的12650万吨增加到1994年的35510万吨,年均递增765%,而且1994年发电和供热耗煤量占工业部门煤炭消费量的412%、占全国煤炭消费量的35%。随着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煤炭消费及其增长主要集中在电力、冶金、建材、化工(合成氨)、农业(化肥)生产和出口等方面这一特征将进一步加剧。
3煤炭市场(供给—需求)的总体特征分析
(1)煤炭市场20世纪90年代之前从总体上讲呈现供给大于需求的买方市场结构,90年代之后则呈现明显的需求大于供给。从表6-1和图6-1可以看出,煤炭市场在20世纪90年代之前即计划经济时期的多数时候呈现出供给大于需求的局面,90年代之后则呈现明显的需求大于供给。
计划经济环境下长时期供给大于需求的煤炭市场结构,虽然满足了国民经济发展对煤炭的需求,但却给煤炭工业经济带来了无法挽回的损失和消极影响:煤炭价格偏低,企业长期处于亏损状态、缺乏自我改造与发展的机能,只能依靠国家的财政补贴过日子;供过于求,加之煤价偏低,造成了煤炭资源的大量浪费。
20世纪90年代之后虽然市场呈现明显的需求大于供给,但由于计划经济时期煤价偏低的惰性以及煤炭消费大户电力系统的用户垄断,使得煤炭的综合平均价格仍然偏低,作为生产者的煤炭企业也没有在短缺的市场结构中占据主动。
(2)局部地区和部分品种的煤炭供不应求的现象十分突出。从全国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地带来看,东部需求大于供给,中部供给大于需求,西部供需大致平衡。由此可见,我国煤炭供需关系的地区性格局基本上为“北煤南运、中(西)煤东运”。从部分煤炭品种的供需来看,结构性供需矛盾突出,华北、西北、西南的气煤不足,但主焦煤、瘦煤、肥煤有余;华东地区除气煤较丰富外,其他煤种如炼焦煤均不能自给;中南地区洗精煤资源短缺;而无烟煤将由于生活用煤的减少,出现供大于求的局面,等等。
(3)煤炭主产区与消费区的资源配置与生产力布局不相协调,经济发达程度与资源丰裕程度呈背离型。煤炭主产区主要分布在经济欠发达的内陆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煤炭可供量大于经济发展对煤炭的需求量;而煤炭主消费区则主要集中在华东、中南、京津等沿海和经济发达区域,经济发展对煤炭需求量大,但可供资源少,从而形成了经济重心与煤炭资源重心的背离,不利于区域生产力的整体布局和经济发展。
(4)煤炭的供给与需求均缺乏价格弹性,因此真正意义上的煤炭市场的建立,并非放开价格即能达成。由煤炭的供给特征和需求分析中已经知道,煤炭的供给和需求均缺乏价格弹性,价格及其变动对煤炭生产和需求的调节作用不是很大。因此,真正意义上的煤炭市场经济的确立,并非放开价格即能万事大吉。鉴于煤炭在中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国民经济对煤炭的刚性需求以及煤炭产业建设周期长、投资大、资产专用性强、退出障碍高等特点,必须对煤炭产业市场经济施以强有力的政府宏观调控。
二、煤炭产业市场结构实证分析
1市场结构类型苏东水:《产业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
市场结构反映的是市场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即市场主体在现实市场中竞争和垄断的关系。按照市场竞争与垄断程度的不同,市场结构分为完全竞争、完全垄断、垄断竞争与寡头垄断四种基本类型。
(1)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完全竞争市场又称纯粹竞争市场,是不存在任何垄断因素的市场。在完全竞争市场上,拥有众多买者和卖者,每个卖者所能提供的产品数量和每个买者所能购进的产品数量在市场总量中所占的比例均很小,市场集中度很低,并且没有一个买者和卖者对市场价格有显著的影响力,他们只能是价格的接受者;市场内的产品是同质的,产品之间具有完全的可替代性;不存在任何如资金、技术、法律等进入和退出壁垒,新企业进入市场或原有企业从市场退出都是完全自由的;所有的买者和卖者都掌握与交易有关的一切信息,消费者和厂商全都知道各家厂商的价格,厂商知道各种有关的生产技术、自己的和其他企业的销售收入及成本函数等。完全信息使交易双方能够充分比较,择优汰劣,促进竞争,同时完备的信息又能使买卖双方作出最优决策。
(2)完全垄断的市场结构。完全垄断的市场是只有一个买者或卖者的市场。在只有一个卖者(即卖方垄断)的市场上,买方只能是价格的接受者,毫无市场力量。由于完全垄断市场上只有一个提供产品的企业,因此产业的集中度为100%;完全垄断企业出售的产品没有直接替代品,产品的需求交叉弹性为零;进入壁垒如资本壁垒、技术壁垒、法律壁垒非常高。
(3)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垄断竞争市场是介于完全竞争和完全垄断之间、偏向完全竞争的一种市场类型。在垄断竞争市场上,厂商的数目比较多,每个企业的市场占有率都不高,彼此之间存在着激烈竞争,产业集中度较低。不同企业生产的产品存在着差别、是不同质的,即同种产品在质量、包装、形状、商标以及厂商的服务态度等方面存在着差别,正是这种产品差别的存在,使得产品之间虽然可能是高度可替代但并不是完全可替代,进而才使得企业具有一定程度的市场垄断势力;由于市场上厂商的数目比较多,因而企业的规模都不大,原始资本的投入也不高,新企业进入或原有企业退出的资本壁垒和技术壁垒都较低。
(4)寡头垄断的市场结构。寡头垄断的市场结构是一种介于完全竞争和完全垄断之间、以垄断因素为主同时又具有竞争因素的市场结构。在寡头垄断市场上,少数几家大厂商供给该行业的大部分产品,这几家厂商的产量在该行业的总产量中各占较大的市场份额,因此产业集中度很高;寡头垄断市场上的产品存在两种情况:一种是几个大企业提供的产品基本同质、没有大的差别,彼此之间依存度很高;另一种是产品有较大差别,彼此相关度较低。因为,只有较少的厂商在竞争,所以,某个厂商的决策都会对其他厂商产生影响,因此在决策时,各个厂商必须权衡竞争者的反应,并且知道这些竞争者也会权衡他对他们决策的反应;由于产业内的少数大企业在资金、技术、生产和销售规模、产品知名度和美誉度、销售渠道等方面占有优势,因此,新企业很难进入,同时,由于垄断企业的生产规模和投入的资本量大,所以,企业退出市场的壁垒也很高。
2市场结构的影响因素苏东水:《产业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
市场结构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市场集中度、产品差别化、进入与退出壁垒、市场增长率、商品的价格弹性、市场容量以及短期成本结构等,其中最主要的是前三个因素。
(1)市场集中度。市场集中度是指某一特定的市场或产业中,买者或卖者具有怎样的相对的规模结构指标,反映着该产业市场垄断程度的高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