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寒风文集
33679200000104

第104章

村外相当的冷,北风没有任何阻栏的顺着平原卷过来,这里是低地,地下水位高,所以又湿又冷。冻得李延年直搓手。他多么想回到蚌埠去,只是蒋介石给他下了死命令:北进,夺回宿县。老头子又写了亲笔信,称兄道弟,慰勉有嘉。他只有恨恨地长叹一声:“老头子应当整解纪,赏罚严明,法办冯治安以儆效尤。”

参谋长说广这一切部署和变化都是老头子一手办的,责任在他,推给下边也说不过去。这次会战是他下的最大的狠心,除去刘汝明之外,全部是他的嫡系。将是名将,兵是精兵,装备优良。黄伯韬、黄维、邱清泉几个主力兵面集中使用在一个战场上,历史上罕见。”

李延年说广现在是生死关头。”

参谋长说:刘伯承兵不足十万,武器简陋,我们三个兵团足以对付。”

李延年说:老头子的用意也在此,夺取宿县,全局皆活。”

参谋长忽然一惊:“听,西边。”

他们站起来用镜子朝西南面望过忐。李延年喜形于色:黄维来了。一点不错,是黄维的炮声。”

参谋长说:等黄维兵团到南平,我们前进到西寺坡,这样和宿艮成等边三角形。不过我们还没和刘伯承打过交道,这是初次。”

李延年说;“孙连仲、阁锡山都有体会,我们是正要领教。”

刘伯承司令员、陈毅司令员和邓小平政委围在地图跟前,目光集中在涡河上。黄维兵团强渡涡河,前边展开了三个军,宽正面的逼上来。李延年、刘汝明两支箭头进到任桥集一线,从背后攻张华说:“黄维突破我正面阻击线,我军且战且退,板桥集已经落在敌人手里。我们涡河阻击部队二、六纵队已经北撤,一纵从涡河撤到北淝河。一个纵队的兵力无法对付敌人的多路进攻,只能在主要地段上进行战斗。蒙城到赵集只有六十华里。黄维只需两天时间就可以推进到我们最后一道防线:崔波进来报告广华野攻占碾庄,黄伯韬进到六十四军阵地大院上。”

人们高兴地追问崔波还有什么消息。崔波困惑不解地说广毛主席命令撤出大许家。命令已经被执冇。”

人们一下子愣住,所有的人脸上都出现困惑不解的表情。不约而同的把注意力转到三位首长的脸上,想了解首长对撤退大许家的态度。但二.位首长依然俯身在地图上,泰然自若,不吃惊,也不着慌,没有兴奋之感,倒是在对着地图沉思。人们心情不禁沉重起来,就其性质来说,这是撇开总前委直接干预一个具体的战斗动作……张华把眼睛望着邓小平政委,难道划、陈二位司令员有什么想法,这一命令后边有什么意图?邓小平政委看见张华急切的神情,他倒想听听这年轻人的见解,他安详地望着对方,等待对方说话。张华是做实际工作的人,不能不从实际去考虑,因为他的每一举动都是具体的实际的,否则他的工作又是什么呢?而最迫切的是:下一步怎么办?他试探地问:“毛主席命令放弃大许家,意图是不是想诱使杜聿明前伸,然后从张集、潘塘一线切断杜聿明和徐州的联系,在大许家一带进行战役的第二阶段包围邱清泉和李弥两个兵团,留下黄伯韬当诱饵?问题是即使歼灭黄伯韬,还需要两天时间,可是黄维已经打到跟前,李延年、刘汝明拊我们侧背上来了……,邓小平政委在思索,分析问题的所在。放弃大许家本来无所谓,但总应该弄清原因。陈毅司令员离开地图向门口踱去,这个从来心直口快的人,这时也难以启齿了。刘伯承司令员用放大镜察看徐州东南张集和潘塘一带地形,测量它和徐州的距离。我们的阻击线已经撤退到大许家以东,杜聿明的部署,两个兵团都是前轻后重,是为了不离开徐州。他好像是重复张华的话而加以分析说:“放弃大许家,诱使杜聿明前伸,然后从张集一线切断邱清泉、李弥,在北面打杜聿明。”

他一面摇摇头,“这里离徐州太近。邱清泉主力大部在潘塘,切断不易。南面敌人三个兵团同时逼来……”说着直起身来寻找陈毅司令员和邓小平政委,说:看来出现了两个方案:一个意图就是在北面打杜聿明,一个是在南线打黄维。”

邓小平政委说:“同意这个分析。我的看法,使用中野的力量,在南线打黄维。让华野部队得到休息和补充。”

他征询在座的人,特别是刘、陈二位司令员的意见。他附带的加了一句广华野部队打得坚决,打得英勇顽强,也打得够苦了!”

陈毅司令员猛的转回身来,心情激动地说:在南线打黄维,我完全同意,使用中野的力量,……”他摇摇头,“中野要求承担重任,我不敢同意,那样中野的担子‘太重。”

他强调“太”字,跟着就说明他的想法。“黄维四个军加一个快速纵队,兵员充足,装备精良,中野就兵员和火器来说,都弱于黄维,更何况南面还有李、刘两个兵团。“邓小平政委说:“倾家荡产,破釜沉舟的口号是我们自己提的,中野应该分担重任广陈毅司令员说:“华野力所能及,硬打还是可以的。”

邓政委反驳说广这我不反对,其结果是:华野疲兵再战,中野穷于应付。”

他望着刘、陈二位战友。谁都清楚,作为总前委书记说的问题是无可反驳的。痃兵再战,精疲力竭,消耗了自己。以少对多,穷于应付,难以歼敌。邓政委归结说:“大敌当前,不该把一支最强的部队使用到疲惫不堪的地步。那样,会陷全局于不利。华野从行军到作战,已经持续二十天,主力部队都程度不同的投人了战斗,围歼黄伯韬用了六个纵队,阻击杜聿明用了六个纵队。部队连续作战,疲劳、伤亡很大。现在,黄伯韬还钳制着我们四个纵队。给中央发报,提出我们的意见。淮海战投必须从三到五个月时间着眼,必须分阶段进行,每个阶段下来,参战部队都需要休息,整顿,补充,才能保证全战役的胜利进行。不能低估我们本身的困难。前,”邓小平政委走到地图跟前指着地图说:“特別是在李延年、黄维北进的情况下,力争迅速歼灭黄伯韬,然后,华野主力集中徐州以东和以南,监视邱清泉、李弥、孙元良,休整十犬到半个月。同对把还没有动用的纵队用在南线,协同中野歼击黄维。这个步骤较为稳妥。如果低估我们本身的困难,在徐州附近歼击邱清泉和李弥两个兵团,南线敌人两路同时北进,中野六个纵队,有的纵队不足两万人,炮兵很弱,只能用于一处。我们认为,马上打邱清泉、李弥,没有绝对把握,很可能陷于被动。发报中央,请军委批爪”全场肃然。张华愣在那里,瞪着眼望着政委。他被政委明白的剖析和无可反驳的逻辑性所折服,使他清楚的了解到问题的实质和利害对比,但也更使他忧虑了。他欲言又止。邓小平政委问道:“你有什么看法?”

张华说:“我完全同意使用中野力量在南线打黄维。我担心的是这个实际可行的方案和上边‘设想的方案不一致,这涉及到改变上边的意图,而这意见不是一般人的意见,而是……”张华的担心是有理由的,第二步的方案所以至今没有定下来,就是等待局势的发展,这里有客观实际和主观臆想的矛盾,我们是下级,改变上边的看法是不太容易的。难的是问题紧迫盾睫,而军队部署调动需要时闸。人们又把眼转向政委。邓小平政委说:“毛主席的《反对本本主义》,就是针对这种情况说的。”

张华说:那时候正是毛主席受排斥的时候……”邓小平政委乐了:“你是说旁观者清,一旦掌了权就推行‘个人意志吗?我们党是马列主义的党,党的作风应当是始终如一的,‘实事‘求是,不管执掌大权发号施令,或者被排斥到无权的地步,对待上级指示,一种是不顾客现实际情况的照办、照搬;一种是掌握上级基本精神,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提出方案。毛主席同意的是后者。我们在第一线的人,应当向中央提供真实情况,并提出我们的意见和处埋方法。我们正是根据中央的基本精神,在长江以北歼灭蒋介石最大的战咯集团。能够这样说吗?黄维你来了也不箅,因为我们原先计划上没有你。”

刘司令员乐了。陈毅司令员说广你把我说服了。”

刘司令员、陈毅司令员、邓小平政委、张华一同走向机要科。刘司令员说:“在宿县歼灭黄维,就把杜聿明置于困境。”

张华说:“因为这是毛主席的意见。留下黄伯韬作为钓杜聿明的诱饵……”陈毅司令员说广我曾说过一个主官应该听得进真知灼见的良言的话,共产党人更应该明白什么是‘真知灼见。对的只有一个,是是,非非。目前迫不及待了。封建帝王时代有‘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我们叫‘临机处置,这就叫实事求是。“邓小平政委说:“上报中央,同时征求粟、谭两同志的惫见。”

三九苑山指挥所。杜聿明焦急不安。舒适存大步闯进来报告:我军攻占大许家。共军不支,纷纷向东南溃退。”

杜聿明以手加额:共军终于招架不住了,打得精疲力蝎,最后逃之夭夭。上帝保佑,徐州转危为安,扭转了人们自古以来对‘彭城留下的‘易攻难守的概念。”

刘峙顿时显得年轻了五十多岁。他向在痤的人举手相庆:“今日我刘某对得起国人了,应当通电全国。”

舒适存说:“空军侦察,大批共军纷纷向东南逃窜。南线李延年、刘汝明两兵团巳经夺取任桥集,正向西寺坡推进,西南线黄维兵团进入淝河地区作战,共军节节败退。”

杜聿明说:“给校长发报,应该让他高兴髙兴丁!”南足。蒋介石高兴极了,像是喝了什么兴奋剂,兴奋得在地上不停地走来走去。特别引人注意的是他身上那黑色的斗篷,敞开下摆,在地上来回扇着。顾祝同也喜形于色,但还是紧并着双腿,那穿着又黑又亮的长筒马靴的腿站得笔直。他髙兴地说广黄伯韬应该受到嘉奖,临机应变,坚持十天之久。光亭的猛攻,终于使共军不支。南线各兵团司令官效忠党国,勇猛进去,终于置共军于不利。”

蒋介石命令给他准备飞机,他太兴奋了,想亲眼看看共军的溃败。他要亲临前线,鼓励将士,奋发图强,消灭共产党,这一仗或许有回天之力。蒋介石带着顾祝同和其他随员坐上飞机,这一次不像十月十五曰去东北时的情形,那时是锦州失守,这次是夺取了大许家。他的精神是开朗的,趾高气扬,眉飞色舞。此刻,他需要人挨近他,有说有笑。他向顾祝同,也是向在座的人说广这一仗转危为安,我们要励精图治。共党搞政治比我们能,组织宣传,开批评会,防止腐化……都是优点。我们自从‘接收,以来,当了接收大员,为非作歹,腐化堕落,不整饬部队,以至战斗力不强。经扶天天祈祷共产党自动逃跑,这次也许真的是他祈祷的功劳。他毕竟是一员福将,这是不能忽视的。你说他是一只猪?”

他扭过头问顾祝同,咯咯地笑起来。“开会时他都打呼噜,是像一只猪猡。有意思。”

他兴致所至,想什么说什么。总统专机沿着津浦线向北飞,过了茴镇,和李延年对话说:“击破共军在此一举。”

李延年不知怎么回事,正在攻击的时候,突然来了这么一手,他真摸不着头脑了,不知怎么回答。等他明白过来之后,看见总统的专机在四架战斗机掩护之下已经飞过去了。那专机只是用翅膀向下扇了两下,表示了一下招手慰问的意思。蒋介石的飞机飞到淝河上空,看到连天的炮火,看到黄维部队三个箭头伸进北淝河和浍河的平原。他以为下边一定认出是总统来临而勇猛的发动进攻。于是,蒋介石又命令飞行员用机翼向地面扇两下,高兴地说:“楚、汉相争时在徐州决战,徐州是个争战之地。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捷足者先得,其实不然,应当是谁腿快谁先挨打,我们有飞机、坦克、大炮,毛泽东的小米加步枪,终归不行徐州战场我们出动八员名将:刘峙、杜聿明、黄伯韬、邱清泉、黄维、李弥、孙元良、李延年,拿出了我全部精华……”他命令驾驶兵向苑山指挥所摆摆机翼,最后直插碾庄。

在碾庄上空蒋介石向下一看,他的心突然由热变寒了。碾庄已经片废據,好像强烈的地霡刚过一样,只是没有裂开的地面。地上的一切东西都不存在了,只在大院上一带,细看能看到他的士兵,小蚂奴似的在交通沟里爬来爬去。这情景不由得感动了他。黄伯销走出掩蔽部,望着总统的专机。专机正朝他残存的阵地上展翅示意随即传来蒋介石的声音:“坚守待援,援军指日可到。我军已攻占大许家,正向曹八集推进,南线三个兵团北上……”黄伯韬眼睁睁的望着老头子的专机向南飞去。他留下来“固守”、“待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