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寒风文集
33679200000012

第12章

胡宗南愤愤不已,偷袭延安未成,晋西南陷人陈赓之手。他恼火极了,恨陈赓处处和他作对,给他难堪。蒋介石接到胡宗南电报,也十分恼火,气得脸都白了,嘴里不住喃哺地骂着,不知道是骂谁。他原来的愿望很好,只等一声令下,在大批飞机轰炸的同时,以闪电之势袭击延安,一举成功。陈赓此举对他不利,以十个师进攻延安已经不成。现在延安未得,反倒丢了晋西南。蒋介石一直转了几个来回,左右思量,权衡利弊,最后定下决心,把一军重调回山西,集中兵力寻找陈赓主力在晋西南决战,重新占领晋西南。于是蒋介石下令何应钦:“调一师、一六七师、六十一师、四十七师、五十三师、六十七师,由董钊率领北上吕梁,通陈赓于晋西南决战;给阎锡山发报,令他在北面出兵配合作战,击败陈赓。”

蒋介石说不上理由,为什么不即刻下令,对延安实施攻击。他等待什么,顾虑什么?延安已经在他的三面包围之中,得之如探囊取物。在此之前,只要他一声令下,攻击目标为之夺取,他的意旨所之,兵之所至,没有任何力量可以阻挡。为什么在延安这个问题上使他不果断,原因何在?结果遭陈赓破坏。现在只能这样:“率先消灭陈赓,再图延安。胡宗南下令:延安暂时不打,蓳钊率六个师北上吕梁,寻找陈赓主力决战,重新占领隰县。董钊脸上没有任何表情。三十二阎锡山得知隰县失守,大将杨澄源被擒,他的两腿再也站不住了,赶怏扶着扶手坐下来。失去上党,等于砍掉他的左腿,丟了晋西南,又砍掉他的右腿,从此他只剩晋中盆地了。当初他把晋南让给胡宗南,是想让胡宗南和陈赓打起来,使他两家两败俱伤,他好从中得利。现在是陈赓得手,占了晋西南。蒋介石乘机来抢,并电令他阎锡山出兵从北面配合。参谋长郭宗汾请示广怎的处置?”

阏锡山想了卜说:“命令刘效增带七十师三个団,附七[二师两个闭,增援中阳广郭宗汾不满意这个方案:“令长官,要中阳就得舍得出人,要舍不得人中阳难保……”

阎锡山说:“中阳城固若金饧,粮食充足,一道城墙可以抵两万人,张居乾足守城名将。王震只不过来了六个团。怕甚?”郭宗汾说:“我出兵,陈赓必然北来……”

阎锡山进一步说明情况:陈赓也不无顾虑,如果陈赓北来,董钊会大胆北卜从陈赓侧背夺取隰县。陈赓四个旅,董钊六个师,势均力敌。王震无暇南顾。”

阎锡山沉思一会,带着总结教训的口吻又说:“晋西南不是大兵团久留之地,旷日持久,吃不消,又是数九寒天,陈赓和董钊都待不长郭宗汾最后还足按着阎锡山的意志下令:“汾阳刘效增以五个团增援中阳。”

三十三陈赓于隰县前线发报中央广中央军委:罗列部现集结河津线;严明九十军集结临汾。我决心消灭罗列一军…至二个师。建议王震部攻下中阳后,除以部控制兑九峪地区外,电力南下配合作战;建议太岳以八个团攻占翼城,箝制董钊。”

中央同意陈赓的作战方案。指示:为了发展与巩固吕梁地区,吸引胡罗主力作战,迅速集中主力于蒲县附近地区,准备连续作战。可是,王震来电又讲了一个新的情况:中阳敌人拚死固守,阎锡山派五个团自汾阳驰援中阳。陈赓一言不发,用手在地图上测量中阳到汾阳和隰县到中阳的距离。刘效增带五个团自汾阳出动,取最近的距离:汾阳、南城、王家池、三角庄,中阳一百二十公里;隰县到中阳是一百八十公里。两封电报使参谋长感到为难。中央电报是迅速集中主力于蒲县附近,准备连续作战。中阳方面:敌人拚死固守,中阳城比较坚固,粮食充足,不是轻易可以夺取。阎锡山又派五个团驰援中阳。参谋长见司令员没下定论,只是着手测量蒲县至临汾的距离,便问怎么处理?陈赓果断地说:“中阳是当务之急。我们是一个战场,我们和晋绥统一指挥,应当全力以赴。北上打中阳,打阎锡山的援兵,把十二旅、十三旅全部调过去。”

参谋长说:“北上中阳,南线空虚,董钊会乘虚而来,重占晋西南。如不北去,我可养精蓄锐,以逸待劳……”

谢富治有些犹豫广按道理说,首先是解决中阳问题。但中央指示是,迅速集中主力于蒲县地区,我们北上怕和中央指示相悖。”

陈赓坚决地说:“我们这样作正是为了更好地执行中央指示。如果我不北上中阳,主力立即集结于蒲县附近,董钊不敢上吕梁山。要吸引董钊北上,必须北上中阳,和阎锡山打得不可开交,董钊才敢乘虚而来。我不北上,中阳难打,晋绥和吕梁通道阻塞,箝制我兵力,我主力很难集中对付董钊。”

参谋长想开了。但他担心:“我是怕一来一回,往返一百六十公里,怕来不及……”

陈赓命令说:“那不是主要问题。”

陈赓司令员决心亲自带十二旅、十三旅北上,而且白天行动,诱使董钊前来。而在董钊到来之前,我准备好战场。他向参谋长说广给李成芳发报,准备在和尚岭一线阻击敌人。命令吴孝闵前迸至黑龙关一线,警戒临汾敌人,坚决阻击,迟滞董钊的前进,以待大部队自北线南返。“三十四临汾。董钊集团军司令部里悬起吕梁山区的军用地图。从地图上看,吕梁几乎全是大山,有河谷,没有平地,和临汾地势相比,显然是两个天地。临汾地区是展平的原野,吕梁山则是深山峡谷,道路狭窄,畸岖难行,村镇稀少。蒲县、大宁、吉县、隰县、午城全在大山的夹缝之中,比起临汾到浮山的地段,更不利于国军用兵。但是这就是他董钊将要率领六师之众去和陈赓决战的地方。―空军报告:陈赓大部队从隰县北幵。谍报人员发来电报说:“十一月九日陈赓亲自带领大部队北上。”

这是个绝好的机会,应乘势北进,抢占隰县,重占晋西南,会同北面阎否川夹击陈赓、王震。但董钊不敢贸然前进,怕上了陈赓的当。如果陈赓北去只是虚晃一枪,等他董钊到来,杀他一个回马枪,会使他进退维谷,不如稳住脚步,等阎百川和陈赓打起来再动不迟。董钊顾虑的另一个原因是,此行他只带六个师,临浮作战时,他董钊手边是九个师的机动兵力,陈赓手边只有三个旅,结果是天下第一师被陈赓从中挖取。现在陈赓手边是四个旅,他董钊手边不是九个师,只是六个师,如果陈赓和震合兵一起,是七个旅,他的兵力少于陈赓。他不晓得南京和西安为什么作出这样决定,以少于陈赓的兵力和陈赓作主力决战,如果不是白痴,绝不会作此妄想。他只有拖延时间,以期南京和西安重新考虑这一决策。从战略七讲,国军控制晋西南,有它的军事价值。但是吕梁山地瘠民贫,多山,交通不便,不适合大兵团作战和驻守。所以军长们多不枳极。一军军长罗列发起牢骚:“拉来拉去,部队疲劳。数九寒天,加之交通不利,补给艰难,不便作战。”

九十军军长严明是个硬汉子,他不怕打仗,不怕苦。他说:本人顾虑更多。如果只是徒劳往返,那就算幸甚幸甚。”

二十七军军长王应尊有些害怕:“四十七师远离本部单独行动,会被陈赓吃掉。如果要打,利在速进。”

董钊并不着急,他说:“王震猛攻中阳,迫使阎百川不得不出兵增援。中阳是晋北通吕梁的咽喉要道。中阳不拔,隰县难守。所以陈赓不得不出此下策,亲自带两个主力旅驰援中阳。四十七师无须担心。陈赓两面对敌,兵力分散,无法集中,难以决战。待陈赓南返,则我主力已经控制昕北河谷,严阵以待。”

李成芳从陈赓电报里得知全部情况:阎锡山于十二月八日出动援兵,但停在吕梁山下没敢―匕山;陈赓带十二旅、十三旅于九日北上中阳;十二月十三日中阳解放,部队正在南返途中;周希汉两个团撤离隰县;吴孝闵一个团在黑龙关一线。十二月十七日,董钊自带一师、一六七师、五十三师、六十一师、六十七师自临汾出动,向黑龙关攻击前进。命令四十七师策应主力行动,自吉县出动,向和尚岭攻击。对吕梁山展开了钳形攻势。李成芳接陈赓命令,在和尚岭坚决阻击,争取时间以待大部队南返。和尚岭是大宁、吉县通道上的咽喉部位。吕梁山南来,自黑龙关分出三支,南面一支侧汾河前伸,到新绛折而向西,直抵黄河;中间一支是大宁和吉县的分水岭。和尚岭山势低下,形成一个马鞍形。这条路曾经是他们自大宁奔袭吉县的道路。敌四十七师必须经过和尚岭北上大宁和董钊主力会合。李成芳把三个团长召集来,讲明形势,他们旅首先迫近黄河,破坏了胡宗南向延安进攻的作战计划。并迫使胡宗南把进攻延安的军队从陕丙撤回山西。团长们议论纷纷:“蒋介石被迫停止了向延安的进攻,命令董钊率六个师北上,企图重占吕梁,还算不算蒋介石全面进攻的组成部分?”

“管他算不算呢。”

“算他全面进攻。那我们出击吕梁,算是局部的地区的进攻。那就出现一种新的局面:我们不完全是大踏步地后撤了。知道吗?”

“管他什么,他打他的,我打我的。”

“把四十七师消灭了箅了,阻击他什么劲儿?”

李成芳说:“纵队有统一的部署。消灭这股敌人可以,但是对全局不利。董钊对吕梁的进攻展开的钳形攻势,留下这一股敌人,董钊才敢大胆前进。我们的目的是,吸引董钊上到吕梁山上来。”

他指着地图说,“这个任务交给三十三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