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寒风文集
33679200000034

第34章

刘伯承司令员离席而起,在空地上来回踱起步来。梁近对问题看得虽准,但是结论不对。问题是他是不是代表着一部分人的看法?这些问题都需要考虑,无视是不行的。因为形势急转直下,人们的思想跟不上形势的发展;思想跟上了,行动也不一定跟上。从游击战转到目前的运动战,又加上一定量的攻坚战,人们还没有来得及准备,形势逼人,不容你从容对付。兵员严重不足,武器、弹药奇缺,部队攻坚经验缺乏,这是客观存在。如果敌人在每一个点上,死守硬拚,我们是要付出一定的代价,虽不致损伤元气,但要准备连续作战。政委在耐心地听着,没表示意见,他神情坚定,很有兴趣地听着人们的发言。张华一声不响,他是拥护打上党的。他也相信十个蒋介石,三十个阎锡山,也抵不过一个刘伯承。伹是蒋介石兵多,有后台,要枪有枪,要钱有钱。阎锡山抢先了一步,占领了上党,钻在工事里死都不出来。天时、地利都不在我们这边,这就是麻烦。这时,他看刘司令员,司令员一如往昔,不焦不躁,一边在沉思;一边听着人们的发言。他看邓政委,邓政委在吸烟,好像与他无关。过了一会,邓小平政委笑着插进来说:“不致于因为和平谈判,影响情绪吧?”

谁都明白,政委问话是什么意思,不好回答。政委的意思不是追问哪个人,而是如果不因为这个问题,那就简单了。刘司令员明白,他代为解答了:“中央方针明确,针锋相对,寸土必争。蒋介石正在为消灭我们在大展宏图呢!”邓政委说:“摆问题一定要充分,议论不要无止无休,既然不存在对和平有幻想,那就只有一个字广打。”

邓小平政委提出:“问题摆出来,得给主官一个思考的机会,战争需要军事天才。现在毕竞是好对付的,不是前门拒虎,后门防狼的日子了。”

刘伯承司令员回到座位上说:“襄垣一战,牵一发而动全身,让敌人按照我们指定的步?走。梁近你提的问题是对的,你的结论不对。结论应该是坚决拿下上党。蒋介石一下子集中七个军,装备、补充、运动,没有一个月的准备时间是不行的。蒋介石还想看看我们能不能取得上党。”

邓小平政委说广蒋介石不放心,每天派飞机来我们头上转。”

刘司令员说:“他等着我们上党的战报。我们的动作越坚决,敌人的错觉越多,他以为我们是走投无路,拚命摆脱腹背受敌的局而。他希望我们和阎锡山打得两败俱伤,这是他的希望。我们的想法:史泽波不出援兵更好,我们一个一个地夺取。敌人不是铁板一块,一锤打下去,铁块也会裂缝,因为它承受的力不同:他向魏青说广注意胡宗南部队进展的情况,等我们在上党打起来的时候,他会加紧推进,他的目的是抢石家庄这个战略枢纽。”

十九九四五年九月七日。晋冀鲁豫军区司令员刘伯承,发布上党战役第一号命令:“我决以太行、太岳、冀南部队组织七党战役,彻底消灭盘踞上党的伪军。第一步计划以夺取屯留,吸引长治敌军来援,争取在艮治、屯留公路匕作运动战而消灭之。军队区分部署及其任务:陈锡联指挥太行纵叭攻击屯留、上村,吸引长治之敌来援,并以其主力就地出击。陈赓指挥太岳纵队,适时进至屯留以南之李坊村、出常村,准备于长治伪军向屯留增援时,在双塔到崔郡一线侧击敌人。陈再道指挥冀南部队,适时进至长治西北三十里之南岗上,待长治伪军出援时,于崔郡村到禄村一线侧击之。但必须放长治敌人向屯留前进,勿堵其进口。以韦杰指挥的五十四团、四十一团及地方武装,独立一支队,战斗开始前隐蔽集结于老顶山的东侧,在长治伪军出援部队脱离长治城,其先头部趴和我主力接触后,对其进行猛烈尾击。以石本志、郭卫民、黎锡福、邓士俊指挥三十二团、三十七团、四十六团、长子独立团、及四个独立营为独立第二支队,由陈赓指挥监视长子和草房店伪军据点。以鲁瑞林指挥潞城独立营,围困监视潞城之伪军。”

九月十日二时三十分开始,对屯留、上村实施攻击。宣读完毕,刘伯承司令员说:“各级指挥员亲临前线侦察,部署兵力,组织火力,选择突破口。阎锡山是企图在上党的坚城之下,消耗我军的主力,然后再和我决战。我们要尽量减少不必要的伤亡,这就要求各级指挥员亲自侦察,正确指挥。对攻城器材和一切攻城准备要亲自检查,不能有丝毫的疏忽。”

邓小平政委站起来说:“主要在你们纵队一级指挥员,要打就打好,打不好的换指挥员。”

他指着纵队司令员们说:“事先讲明,令行禁止。这是大兵团作战,不能个人随心所欲。”

人们一下子被镇住。邓小平政委在会上没发什么言,他一边吸烟,不时朝人们看一眼。现在这几句话一说,正敲到人们心上,每人都感到这几句话的分量。二十太行部阬向屯留城逼近。九月十日包围了屯留城。柱子心情激动,一穿上军装截然不同,不再是一个普通的毛头小伙子了,是一个人民战士,要为人民而战,为人民冲锋陷阵,为人民去打江山。江山,什么叫江山?是山,是水,是田野、树木、花草、家园、亲人、祖国。江山,是人民袓祖辈辈、辛苦劳动、流血流汗灌溉的土地。可是人民在过去世世代代地受压迫,受欺侮。今天,他要参加战斗,和敌人厮杀,去解放这浸透先人血汗的土地,使家乡人民从此得到翻身,让父母姐妹们永远摆脱苦难和贫困。柱子一想到这些,就浑身热血沸腾,心中迸发出无穷的力量,产生种按捺不住的杀敌愿望,恨不得立刻就投人战斗。有时他也想到妈妈的嘱咐,妻子的送行,更使他慷慨激昂,心潮汹涌,怎么能看着蒋介石、阎锡山卷土重来,让人民重遭苦难?他想起洞房的情景,海誓山盟,倾吐着恋人的深情,充满着对未来的向往。从那时起,柱子就意识到他已经不再只属于他自己,他已经属于小玉,属于人民,属于人民的革命事业,属于需要他赴汤蹈火、解除倒悬之苦的人民,这使他更加意识到人民战士的庄严职责。他渴望着激烈的战斗,渴望着英勇的冲杀,渴望着为人民贡献自己的鲜血和生命。他在班会上提出要求:第一个登上屯留城头,争当登城第一名。会后,他一直在埋头做准备工作,磨利剌刀,扎好鞋带子,又从伙房坎事员那里借了两个手榴弹袋,连他自己的一共三个弹袋,在他宽厚的腰里围了一圈。又把绑腿用绳子交叉地绑上,只怕被什么挂散。他想到司令员说的广要精干,别当窝囊兵”。

然后又在小玉给他做的鞋子上,加了一条带结。一切准备好了,只待一声令下。金虎看见柱子这身打扮,提醒他说:“多了会妨碍你的动作。”

柱子说广我还想带一个小篮子呢!”金虎乐了:“这不是老乡去赶集。”

柱子说:“我们是投弹组,掩护架梯子,这筐手榴弹到城下就打光了。登城时就凭这一身的……”

他得意的栺着三个炸弹袋。金虎说广你准备吧,我去连部争任务。任务得争,你不争就被别的班抢走了。”

说罢,柱子…把拉住金虎说:“把突击班争到手,我当登城第一名。”

金虎越来越喜欢柱子了。金虎和柱子的二哥过去在一个班,而且是非常要好的朋友,两个人都很英勇,都被评为战斗英雄。柱子的哥哥牺牲了,金虎非常悲痛。金虎是一个讨饭的孤儿,他知道他朋友的父亲和哥哥都牺牲了,家里只有老母和一个小弟弟。他曾经想,战争结束了到朋友家,养活年老的妈妈和年幼的弟弟。战斗的情谊是千金难买的。事有凑巧,分到他班的新战士,正是他朋友的弟弟。他就把全部感情都用在柱子身上。过去,政委、司令员要他保证柱子的安全,又要他给柱子去建立功勋的机会,这话是不容易实现的。哪个年轻人不追求英雄的业绩呢?可是英雄业绩是从死神手里夺过来的;没有雄心壮志和大无畏的精神是实现不了的。柱子一刻也待不住。他在作好准备之后,一直用两眼留神连部,连部还在幵会,突击班的任务给谁还没有定下来,他总想找个借口走过连部门口,听上半言只语,打听一点消息。他听到金虎发言:“我请求把突击任务给我们班。我们保证完成任务。”

柱子高兴地走回来,一会儿又想去听。忽然看见金虎兴冲冲地走出来,柱子一下子窜过去,拉住班长问个究竟。金虎高兴地说:“任务争到手了,真玄乎哪!”柱广央求说:“班长,让我第一个登城。”

金虎摇摇头说:“第次登城你不行,等第::次攻城再说吧!这回你跟着我,看我的动作行事。”

柱子的高兴一扫而光,孩子似的撅起了嘴:“我不在你后边。”

金虎问:“那你在哪儿?”

柱子不客气地说:“在你前边广金虎问他:“我在哪儿?”

柱子说:“你在我的后边。”

金虎倒乐了:“你说说道理广柱子说:“假如你第个上去,一枪让敌人打倒,谁指挥咱们全班?我在前边,敌人打倒我不要紧,你就指挥着冲上去……如果敌人没打倒我,我第一个跳上城墙,先把敌人打倒,你带人上来,咱们占领广城墙。你是班长,负责指挥全班,不是你一个人卜.去就箅厂。”

金虎乐了:“柱子,我相佶你会登上城墙的,可是……”

柱子说广别可是,了,哪儿那么多可是、町是的,你答应我就箅了。”

金虎说:“如果有什么突然情况发生……”

柱子说广那你在我后边指挥我干就是了!”金虎实在没法了,无可奈何地说:“柱子,我有顾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