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小学生经典阅读(四年级上)
33756300000071

第71章 植物也会“说话”

林新友

每当赫伯特·魏泽教授漫步经过森林时,他总觉得树木很有趣:“橡树、山毛榉和云杉有幽默感。”这位德累斯顿的生物物理学家已经零碎地破译了树木的语言。

这听起来古怪可笑。但魏泽是研究植物语言的有名望的学者之一,根据他的测试,树木是通过声音来互相取得了解,但因音频很高,人耳听不见树木发出的声音。

那么植物是怎样互相对话的呢?它们是通过一种能量来进行相互交流,这种能量是微弱的光,可以测量出来,甚至可以通过“剩余能量放大器”使这种光变得可以看见。但不管是通过高频声音还是通过光,大多数专家认为,植物完全能够相互进行交流是可以肯定的。否则就不会出现下述现象:一旦槐树的树叶被羚羊或长颈鹿吃光,槐树会产生有毒的苦味物质。这时不仅仅是被涉及的槐树会产生这种物质,周围所有的槐树也都像接到命令一样,开始产生毒物。那么,它们之间是否有联系呢?如果在森林里有一颗橡树病死或者被砍伐,其周围的橡树就会进行动员,它们马上产生更多的种子和果实,好像别的树木要取而代之。它们是从哪儿知道需要这样做的呢?美国研究人员已经借助电极,在被砍伐的树木周围也测出相应的振幅。

森林里一片寂静,但这看来是假象。法国物理学家施特斯海默说道:“在20年前也没有人相信鲸鱼会唱歌。现在鲸鱼唱歌已被破译。我们也将在短期内使树木的联络声音变得可以听见。”

佳句品读

佳句:在20年前也没有人相信鲸鱼会唱歌。现在鲸鱼唱歌已被破译。我们也将在短期内使树木的联络声音变得可以听见。

品读:科学在发展,人类探索出很多动物、植物的奥妙。

赏析感悟

文章借一位研究植物语言的权威人士之口,指出了一个鲜为人知的事实:树木通过声音互相取得了解。只是因为音频很高,所以人耳听不见树木发出的声音。语言简洁准确,举实例,作类比,说理明白,令人信服。

(作家刘晓峰推荐评析)

读点·点睛

我轻轻地触摸,分明感觉她的目光温柔而又坚定,隐约中听到了梅与人之间难以聆听的热情明快而又铿锵有力的音乐之声、心灵之音——腊梅花开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