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南宋一统
33817200000222

第222章 改变心意

昌化的东城门来了一名老汉,他骑着驴,走进昌化县来到处好奇的看着,此人一看便知是豪爽,虽然年过五旬,可却是一脸的豪迈,两只眼睛四处好奇的看着,不时闪烁着精光。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韩忠卫正要出城,忽然听到有人在念词,念词也就罢了,韩大县尉读书并不多,对诗词并不熟悉,可偏偏这首词他听过,而且耳熟能详。他顺着声音,很快就看到了念词之人。

“这位老伯,你念的可是辛弃疾的西江月?”韩忠卫下得马来,走到那老汉身前,问。

“正是,衙内认识那辛幼安?”老汉饶有兴趣的望着韩忠卫问,看得出来,此人骑着高头大马,而且马上挂着兵刃,不是官府中人就是江湖侠客之辈。

“我倒是知道辛弃疾,但辛幼安是哪个却不晓得。”韩忠卫终于暴露出他的不学无术,辛弃疾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韩忠卫只有前世的中学课本中学过辛弃疾的诗词,像这首西江月,他就能倒背如流,可对于作者辛弃疾,只知道他是一位爱国抗金词人,他的什么字,别号却是一概不知的。

“好让衙内知晓,辛幼安即是辛弃疾,而辛弃疾便是老夫。”此人正是辛弃疾,南宋最著名的词人。

“你真是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可是你写的?”韩忠卫大喜过望, 想当年为了熟背此君的词,自己可是朝读夕背,没想到终于见了面却是这么一个糟老头子。

“拙作,拙作,让衙内见笑了。”辛弃疾在大宋的名气,能与朱熹、陈亮比肩,至于赵汝愚这个理学宗师,与之相比也是不及也。

“小子有礼了,见过辛大人。”韩忠卫再无知,也知道辛弃疾曾经担任过大宋的官员,而且人家是真正的天下闻名,当的官再怎么样也肯定会比自己这个从八品的县尉要大上一些。

“不敢,老夫已经卸任所有官职,如今就平凡夫俗子耳。若老夫所料未差,你就是昌化县尉韩忠卫韩大人吧?”辛弃疾的家族世代相为官,辛弃疾的始祖辛维叶,在唐朝时曾任大理寺评事,由陇西狄道迁济南,故为济南人。高祖辛师古,曾任儒林郎。曾祖辛寂,曾任宾州司户参军。祖父辛赞,因累于族众,靖康之变时未能随宋室南渡,在金国也当了官,先后为谯县、开封等地守令。辛弃疾父辛文郁早卒,他自幼随祖父辛赞生活。

他出生时北方久已沦陷于金人之手。他的祖父辛赞虽在金国任职,却一直希望有机会“投衅而起,以纾君父所不共戴天之愤”,并常常带着辛弃疾“登高望远,指画山河”,同时,辛弃疾也不断亲眼目睹汉人在金人统治下所受的屈辱与痛苦,这一切使他在青少年时代就立下了恢复中原、报国雪耻的志向。而另一方面,正由于辛弃疾是在金人统治下的北方长大的,他也较少受到使人一味循规蹈矩的传统文化教育,在他身上,有一种燕赵奇士的侠义之气。

辛弃疾二十一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绍兴三十一年(1161)率两千民众参加北方抗金义军,次年奉表归南宋。他一生坚决主张抗击金兵,收复失地。曾进奏《美芹十论》,分析敌我形势,提出强兵复国的具体规划;又上宰相《九议》,进一步阐发《美芹十论》的思想,都未得到采纳和施行。在各地上任他认真革除积弊,积极整军备战,又累遭投降派掣肘,甚至受到革职处分,曾在江西上饶一带长期闲居。光复故国的伟大志向得不到施展,一腔忠愤发而为词,其独特的词作风格被称为“稼轩体”。造就了南宋词坛一代大家。其词热情洋溢,慷慨悲壮。

辛弃疾由于他的身份,再加上他的豪迈倔强的性格和执着北伐的热情,却使他难以在畏缩而又圆滑、嫉贤妒能的官场上立足。在官场中,谁要是想攻汗他想要找个理由实在是太方便了,他 “归正人”的身份让他万分尴尬,很多时候就算有理,也会莫明其妙的变得无理。再加上他的性格,免职摆官对他而言属家常便饭。

从他绍兴三十一年(1161)归宋后至今已有三十多年,他做官与当民的时间基本上是平分秋色,最近十几年来,除了前年他担任过福建安抚使外,就一直没有担任任何职务。以往有时还会保留一些虚职,但到了去年,他身上的所有官职品阶被剥得干干净净。而屋漏偏逢连夜雨,他在江西上饶的住所带湖庄园发生火灾,只得举家迁往瓢泉庄园。而辛弃疾在安顿好家人后,孤身一人出来游历。

辛弃疾原本是没想要来昌化的,可他到了临安却听得最近昌化发生了一起吴江案,不说这件案子本身的曲折离奇,就凭这件案子将宰相赵汝愚牵扯了进来,那也是能吸引大多数人眼球的。

韩忠卫热情的将辛弃疾拉到了昌化最有名的酒楼,韩忠卫好客,而辛弃疾豪爽,两人叫来酒肉,韩忠卫敬仰辛弃疾,而辛弃疾则对韩忠卫有好奇之心,这一聊下来,对方的性格都合自己的胃口,很快便称兄道弟起来。

辛弃疾将自己绍兴三十一年聚众二千余人抗金开始,一直将自己的生平事迹都很详细的介绍给韩忠卫听。辛弃疾一生最想做的就是恢复失地、报仇雪恨,可是他却低估了大宋朝廷的怯懦和畏缩,刚回归南宋时,他也曾热情洋溢地写了不少有关抗金北伐的建议,像著名的《美芹十论》《九议》等。、

尽管这些建议书在当时深受人们称赞,广为传诵,但已经不愿意再打仗的朝廷却反映冷淡,只是对辛弃疾在建议书中所表现出的实际才干很感兴趣,于是先后把他派到江西、湖北、湖南等地担任转运使、安抚使一类重要的地方官职,去治理荒政、整顿治安。

这显然与辛弃疾的理想大相径庭,虽然他干得很出色,但由于深感岁月流驰、人生短暂而壮志难酬,内心却越来越感到压抑和痛苦。如今碰上韩忠卫,辛弃疾也不知是不是真的碰上了知心朋友,将几十些藏在心中的话一股脑的倒了出来。

反倒是这十几年来,辛弃疾经常被弹劾罢官,不在其位,也不能谋其政,他的生活反而越发平稳了。只是这心中的郁闷,却是越积越重,这次倒出来,他也是感觉痛快无比。

“辛老哥,你的人生真是丰富多彩,壮志未酬却乃人生憾事,但你的北伐抗金我却不敢苟同。”韩忠卫听了大半个时辰,心中也是感慨万端,这辛弃疾的人生也够离奇的,但要不是他有这样的遭遇,也许那些传扬千古的词就一定能写得出来了。

“什么?韩兄弟,我看你也是热血男儿,难道你就不想北伐抗金?!”辛弃疾一拍桌子,怒形于色。

“辛老哥,你先不要动怒,且听我说完。”韩忠卫知道自己远攻近交的策略不是一般人所能理解的,虽然辛弃疾出生在金国,可他对金国之恨更甚于一般的大宋百姓,听得韩忠卫不同意北伐抗金,义愤填膺也属正常。

“好,我就看你有何说法。”辛弃疾已经下定决心,只要韩忠卫胡说八道,自己一定转身就走,再也不跨昌化一步。

“辛老哥,北伐抗金痛快是痛快,可先不说金国的实力与我大宋相比如何,就算举全国之力北伐,会不会两败俱伤。就算是北伐成功,中原故土恢复,可接下来呢?不知辛老哥可想过否?”韩忠卫走到辛弃疾身边,亲自给他倒上一杯酒。

“接下来就是天下太平,天下一统呗!”辛弃疾不以为然的道,只要打败了金国,恢复了故土,就算有再大的麻烦也总能解决的。

“不知辛老哥对天下大势有何看法?”韩忠卫知道辛弃疾对北方蒙古人的崛起并不知情,或者是不太放在心上。

“天下大势?除了北方的金国能与我大宋一拼之外,其余各国均不足为虑。”辛弃疾手一挥,在他看来,除了金国之外,天下就没有大宋的对手。

“辛老哥,你真该到金国的北方边关去看看,如今金国可是被他们北边的蒙古人压得透不过气来,如若不是蒙古各个部落还未真正一统,恐怕金国早就被灭了。”韩忠卫说道。

“蒙古人?他们不过是化外蛮子罢了,真能将金国逼得无还手之力?”辛弃疾不惊反喜,如若蒙古人真有这么厉害,那可是大宋之福。

“辛老哥一定是想着与蒙古人联手,一起攻击金国吧?”韩忠卫看到辛弃疾露出笑容,哪还不知道他的想法。按照历史的轨迹,南宋就是因为与蒙古联手才将金国灭掉,可几十年后,南宋又被蒙古人给灭掉,整个汉人差点被灭族!

“正是如此,既然蒙古人与我大宋与金国都是敌人,那正好可以与他联手一起对付金国。”辛弃疾笑道。

“辛老哥听说过引狼入室的故事么?”韩忠卫却没有笑。

“你的意思是蒙古人是‘狼’?”辛弃疾也是一惊。

“辛老哥,如果我们不与蒙古人联手攻金,那等金亡后,蒙古肯定会与我为敌。到时我大宋与金两败俱伤,到时我对付得了如狼似虎的蒙古铁骑么?如若与蒙古人联手攻金,连金国都只能依靠城墙抵挡蒙古人,到时我大宋疲惫之师能抵抗得住蒙古人么?不要说收复故土,恐怕就连我大宋的疆土都保不住啊。”韩忠卫叹道,正是因为有些人报仇心切、目光短浅,这才使得大宋的天然屏障金国亲自断送在自己手中。

“真有你说得这么凶险?”辛弃疾一心只想着北伐抗金,从来就没有想过,一旦真的将金国灭掉,会不会给大宋带来滔天大祸。

“辛老哥如今逍遥自在,有时间可以去金国一趟,看看金国北方边关是否真如我所说,到时你自然便会明白。”韩忠卫也许是当今大宋最清楚蒙古人危害的。

“我相信韩老弟之话,刚才老哥鲁莽了。”辛弃疾并不是笨人,很快便想通了此节,如若蒙古人真如韩忠卫所说,那现在等于是金国在帮着大宋守卫疆域。先不说能否将金国灭掉,就算真的能灭掉金国,那也许并不是大宋的福,反而会给大宋惹来祸殃。

“辛老哥能理解小弟的苦心我就放心了,今日能结识老哥是我韩忠卫的福份,来,我敬你一杯。”韩忠卫又给辛弃疾倒了一杯酒。

“韩兄弟,你既然不同意北伐抗金,不知有何良策能改善大宋的处境?”辛弃疾知道既然韩忠卫不同意北伐,那他肯定也有自己的想法。

“很简单,坐山观虎斗,让金国跟蒙古人狗咬狗,大宋坐收渔人之利便可。”韩忠卫微笑道。

“如若蒙古人真如韩兄弟所说,那这倒是一良策,我们不但不能北伐,而且还要在金国危难之时扶助他们一把。”辛弃疾眼睛一亮,要是蒙古人的铁骑真能将金国压得无还手之力,那大宋还真的事有要为,无需一兵一卒,就能将金国和蒙古玩弄于股掌之间。

“不但是金国,就算是蒙古人我们也可以帮他一把,但有一上,蒙古和金国之间不能停战,更不能签下同盟之约。”韩忠卫摆了摆手,谁弱就扶持谁,甚至两边都扶持。

辛弃疾与韩忠卫越谈心里越是兴奋,他原先一肚子的怨气好像都消失于无形,虽然韩忠卫不支持自己北伐抗金,可是韩忠卫说的却更有道理。在蒙古未灭之时,北伐抗金只是目光短浅之辈所为。

辛弃疾豪迈无比,再加上今天心情舒畅万分,几十人积压在胸间的憋气一下子被冲得烟消云散。而且韩忠卫的远攻近交的策略也是深得辛弃疾之心,他比韩侘胄还要快的改变了自己的态度,因此喝起酒来那是来者不拒,还没到天黑,他就喝得酩酊大醉,韩忠卫只好将他背回了自己的县尉府。

辛弃疾睡到五更时分才醒来,他口干舌躁,灌了一壶茶后,就去放了半斤水。原本想着天还没亮,想加去睡个回笼觉。可出来后他才发现,这里应该是韩忠卫的县尉府,而且府中各处都已经掌了灯,看来韩忠卫已经起床了,他索性也就没再回房,直接去了正堂。

“你家大人呢?”辛弃疾拉过一个下人部。

“我家大人已经出府,你是辛老爷吧,大人说了,待你醒来后先在府中休息,他天亮后就会回来。”

“出府了?”

“不错,辛老爷,我家公子吩咐了,请你在府中休息,他很快就会回来。”范山正准备去演练场,他昨天跟着韩忠卫见过辛弃疾。

“你是范壮士吧,不知你家公子去了何地?”辛弃疾问,昨天韩忠卫也给他介绍过范山,但他们进了酒楼后就没见此人再出现,后来如何他就不太清楚了,也不知是否由他背着自己回来的。

“我家公子去练武了。”范山知道韩忠卫已经将辛弃疾引为知己,也就没有隐瞒韩忠卫的行踪。

“练武?没看出来韩兄弟还有一身武艺,哈哈,好!”辛弃疾本身也是文武双全,昨天韩忠卫的远攻近交已经让他心折,对于韩忠卫的计谋他是佩服不已,如今再听韩忠卫每日勤练武艺,就更让他欣喜,自己交的这个韩兄弟真乃全才也。

“请辛老爷在此休息,小的有事先告退。”范山说道。

“别啊,你家公子不在,你就留下来陪我说说话,顺便等韩兄弟回来。”辛弃疾正无聊呢,现在天还没全亮,没个人陪着,这时间还真不好挨。

“回辛老爷,小的还有正事,不敢耽搁。”范山现在还担着弓兵队的训导,现在弓兵队的宿舍还没有建好,否则以后他可能就不能再住到县尉府了。

“你家公子去练武了,你还有何正事?”辛弃疾好奇的问。

“本县弓兵队如今暂时由小的操练,小的不敢怠慢。”范山说道。

“什么?弓兵队由你操练?”辛弃疾更是惊讶,弓兵队应是由县尉掌管,现在韩忠卫竟然让范山去操练,看来此范山也有过人之处。

“小的也只不过是照着公子的吩咐做而已,一切都是照本宣科,没什么了不起的。”范山躬身回道。

“范壮士,我能否随你一起去看看弓兵队是如何操练的?”辛弃疾觉得自己越来越不了解韩忠卫,昨天还以为他只不过是谋略有才,今天又得知他武艺高强,现在还是统兵有方,真不知道他还有多少秘密等着自己去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