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九转之末代皇帝
3392000000060

第60章 (13)联奉抗阎

其实孙传芳自从蒋百里来时就早打算好了,眼下,只有张作霖和溥仪是最好的人选,其它的都******归了国民军了,自己哪还有地方投靠?

他也觉得投溥仪比较靠谱,刚才蒋百里说的很对,如果去投张作霖,自己怕是没有了地位,毕竟自己曾经与张作霖有过恩怨,眼下迫于形势而组成联军,实在是不得已而为之,而且投奔张作霖注定要在他之下,这让曾经与张作霖同样握有重兵称霸四省的孙传芳更不是滋味,投溥仪的话,好歹能与张作霖平起平座,而且还有机会东山再起,封王封侯,怎么着也比投张作霖强。

但孙传芳也在犹豫,他不了解溥仪,不知道他的人品怎么样,万一是个卸磨杀驴的主,自己白干活不说,还搭上了性命,他想进一步的了解溥仪这个人。

孙传芳就又对蒋百里说道:“蒋先生这些话说的对,我孙传芳真是如梦方醒,你说,咱们这位皇上人品怎么样?”

蒋百里自信的说道:“以我蒋某看人的眼光来说,溥仪的人品不错,年青有为,还很有远见,对待手下的人呢,没有一点儿皇上的臭架子,手下人也非常尊重他,到目前为止,从没有人离开过他,倒是越来越多的人跟随他。”

孙传芳顿时释疑,拉着蒋百里的手说道:“此事关系重大,我还要跟部下商议一下,蒋先生稍等。”

蒋百里听孙传芳这么说,心里高兴,知道他有意要投奔,如果他想推拖,一定会说跟部下商议,让蒋百里先回去,现在说让他稍等,分明就是想要讨价还价。于是蒋百里忙说道:“孙大帅请自便。”

孙传芳出门,召集了几个将领商议,他把事情简单的说了,问道:“大家伙儿都是个什么意思,也都说说。”

郑俊彦说道:“大帅说怎么办就怎么办,说投谁就投谁。”

李宝璋说道:“眼下大帅想图东山再起,怕是一定要借势,如今可借之势只有张作霖,但张作霖未必再肯借势给我们,投溥仪可作暂时的栖身之计。”

马葆珩对李宝璋说道:“既然投他了,就要投到底,怎么能做栖身之计?以我看,现在的将士们都不愿出关,咱们呢,又回不了山东,也只能在这里安身了,这个溥仪皇帝最近闹的也挺有名头,或许咱们就能从他这里东山再起呢。”

统一了意见之后,孙传芳又回到房内,对蒋百里说道:“我已经跟部下们商量过了,他们也都同意,但是呢……”

蒋百里明知道他想说什么,就打断他的话说道:“孙大帅,我这次来就是奉了溥仪的命来的,临走时他特意交待我,孙大帅有什么要求只管开口,皇上如果能办到,就一定会答应的,他还许诺,如果孙大帅肯去,第二军司令的职位给你留着,以后如果扩编军队,大元帅的位置也非你莫属了,你们部下仍跟随你,以后都会有晋升的。”

孙传芳没想到溥仪会这么大方,这下自己倒真的没有条件了,他连忙答应道:“既然如此,蒙皇上器重,我孙传芳就算是肝脑涂地,也在所不惜!”

孙传芳到了约定的时间,就率军前往喀喇沁投溥仪,溥仪仍按以先迎接蒋百里的做法去承德等待孙传芳。

孙传芳为了避免误会,命令所人部下均不得携带枪支,枪支等物全交与军需官随后押送。溥仪的热情谦逊态度使孙传芳及其部将们感到一阵心暖。随后孙传芳的部队随溥仪回到喀喇沁款待孙传芳及其部众。

接连三天的好酒好肉使孙传芳手下的这些兵们高兴坏了,他们觉得,这是他们至从当兵以来最舒服的几天了,而且随后溥仪就给他们发了一个月的军饷,大家都在暗地里啧啧赞叹:“还是皇上好哇,天天好酒好肉的,军饷也多,皇上真是个有钱人。”

三天过后,杨革召来蒋百里与孙传芳,商量一下再次改编军队的事情,经过三人商议,杨革对军队做出了以下的改变:

组建第四师,任甘珠尔扎布为师长,下辖三团,两个步兵团一个骑兵团,骑兵团团长由胡金昌担任,这个甘珠尔扎布还没打过一仗就被任命为师长了,可谓一步登天。

孙传芳所部三万余人改编为两个军,分别有为第三军、第四军。孙传芳为司令员,马葆珩为总参谋长,下辖两个军,第一军军长李宝璋,第二军军长郑俊彦,军下各设两个师,全是作战师,师下设三团,两个步兵团一个装甲兵团,坦克暂时装备十辆,装甲兵先进行训练,以后逐渐配置完。

唐绍武升任第一军军长,辖两个师,原来的第一师与守备师改编的第三师,唐绍骧升任第二军军长,辖两个师,原来的第二师与新组建的第四师,原来第一师师长由正珠尔扎布担任。司令员为溥仪,总参谋长蒋百里。

蒋百里仍兼任后勤师师长一职。

溥仪的这一做法引起了很多身边人的不满,尤其是醇王爷、绍英等人,他们认为这是大权旁落,自己家里人却没有军权,这是一种危险。

溥仪非常气愤,对他们说道:“你们要是能打仗,我谁也不会用,就用你们,现在好不容易来几个能打仗的,你们还说三道四的,当下你们最重要的是做好政务,好好的办事,绍英,你有这功夫还不如找日本人借点钱去呢。”

醇王爷闹了个灰溜溜只好不再提了,绍英也没了脾气,他平生胆小,被溥仪这一顿抢白给呛得不敢再说话。

由于日本人的搅局,蒋介石有心放弃北伐与奉张划江而治,但由于冯玉祥等人的一再坚持,蒋介石就托病把总指挥的位置让给了冯玉祥。

日本按照原定计划,调兵遣将,准备出兵京津,实行直接干涉时,美、英等国也表示要动用武力,美国表现得尤为激烈。美国、英国把要求武力保护侨民的照会公开发表,称如果日本敢派兵进京津一带,美、英也要出国武力干预。日本政府见形势不妙,也就不敢在京津地区轻举妄动了。

这就给了阎锡山一个好机会,眼下他面临的奉军压力已经被李宗仁的国民军给解了,此时日本人又被英美等国压制住了,而且他暗中联络日本人,日本方面也表示放弃张作霖转而支持阎锡山,并保证阎锡山部到北京后,日方会向张作霖施压使其放弃京津退回关外,阎锡山此时有了日本人的支持,正好可以趁机收复失地,顺带着把北京、天津占了。

6月,阎锡山集结了七个军共11万人加上李仁宗部23万人沿京绥路向张家口杀来,攻张家口必先过归绥,而归绥已被溥仪所占,阎锡山决定给这个小皇帝一点儿颜色看看,让他以后老实点,别没事净往别人背后捅刀子。

阎锡山的第3集团军以张荫梧部为左路先锋,以孙楚部为右路先锋,兼程挺进北京,张荫梧部从绥远进发至乌兰查布、归绥以防亲张的溥仪异动。

当这个消息传到了杨革这里的时候,引起了一场轰动,此时张作霖自顾不暇自身难保,当然不能来救归绥,而归绥如果丢了,那赤峰一带溥仪的老窝怕也不能保全,到那时候,他只好撤兵入外蒙了。

大家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并极力劝溥仪采纳自己的意见,一时间杨革的身边热闹非凡,说来说去只有两种论调,一是主张放弃归绥并派人暗中与阎锡山修好,使其不追究攻他的归绥的事情。二是主张坚守归绥,寸土不让,失去了归绥,等于就失去了西北门户。

杨革两边都听但却没有发表自己的意见,一个真正成熟的领导者是不会随随便便的发表自己的意见的,经过几年的锻炼,杨革在政治上已经成熟。

他默不作声的听了两派人的意见,却不急于表态,但此时的他也没有更好的主意,是战是和?他需要一个人为他指点迷津,而这个人就是蒋百里。

蒋百里对杨革说道:“皇上,您心里是什么打算?”

杨革一直低头沉思,然后反问道:“蒋参谋是有什么高见没有?”

蒋百里说道:“那我就直说了,我觉得该战!”

“该战?”

“眼下咱们已经有近一年没有战事,各方面都恢复的不错,正是兵强马壮的时候,也是咱们趁机扩张的时候,他们说的让出归绥与阎锡山修好也不失为一条保身的好计,试想一下,如果让出归绥,咱们等于失去了西北屏障,就算他阎锡山好说话,不追究咱们抢他的归绥,可他坐镇京师就等于扼住了咱们的咽喉,如果再把归绥丢了,咱们连西北都出不了,还讲什么发展?如果不战,对咱们的士气也会有影响的,会有人说咱们只会趁人之危,搞搞偷袭什么的。”

杨革听完点头说道:“你的话非常有道理,我也是这么想的,可是,阎锡山现在是国民党的军队,如今北京三面被围,张作霖自身难保,这个时候得罪国民党,再被他们群起攻之,怕咱们早晚要败退外蒙。”

蒋百里笑道:“如果这个时候让出归绥,就等于把张家口的奉军送到阎锡山的嘴里,到那时候,咱们就算能够自保,但也得罪了张作霖,而且国民党那里也得不着好,岂不是更无法立足了吗?”

杨革又问道:“孙传芳是怎么想的?”

蒋百里道:“我来之前已经跟孙大帅商量过了,他也主张要战,咱们如今有有四个军外加后勤师,兵力总数为十万余人,而且还有坦克等重形武器,阎锡山这次共11万人,共分三路,来取归绥的只有张荫梧的一个军,其火力配装远不如唐绍武的第一军,就算阎锡山的大部队全赶来,咱们也足以与他一战,而且阎锡山此次进兵的目的是为了北京天津,他必不敢在归绥久耽时间,我料定,他在归绥进攻受阻之后,就会转道进北京,如果冯玉祥先进了北京,怕他阎锡山只能望着京津两地跳脚了。”

杨革说道:“单单是阎锡山倒还好说,最主要的就是国民军呀,我们这次要打就得大打,大打怕是把咱们的老本都给打光了。”

蒋百里笑道:“李宗仁部怕是不肯为他阎老西卖命死战,李宗仁何许人也?他也是一省的军阀,他与蒋介石貌合神离,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再说,他们的目的是配合阎锡山打张作霖,奉军还有四十万人的部队,哪能一下就打得下来?打不下来就得和平解决,咱们这次打阎等于帮张作霖,到时候张作霖能不帮咱们说话?咱们必竟与张作霖在同一战线上呢。”

杨革释然,大笑道:“蒋先生不愧是高人,马上通电宣布,支持张作霖,反对内战,并以武力制止国民军北上!我命令,蒋百里率一军和第二军坚守归绥,孙传芳的第三军和第四军调往承德,随时准备出兵张家口援助张作霖防守,命令,防卫承德、喀喇沁等地的守备军随时准备开赴归绥!命令,乔巴山率外蒙新招募士兵入绥远,准备改编换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