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领袖判断力
34161800000008

第8章 多愁善感的危险

源赖朝说:

多愁善感有很多种,部分类型的多愁善感不是像其他种类那样危险,但是无论从哪个角度讲,多愁善感都对判断力的习得是有损的。如果一个人总是不用意志力控制情绪,他就一定会后悔。

多愁善感是多种多样的。

多愁善感有时展现在一种对肉欲莫名的兴趣上,伴随而来的是内心和感官上瞬间产生的欲望,萌生出一种对感觉的虚假判断。

有时候,多愁善感只是一种无意识的自大表现。因为,外在的一切引起了它对外的表现,一切都变得疏离而模糊不清。

由于我们的全神贯注,真实存在的事物失去了它们原有的比率,因为周围的一切变得与之有联系了。

当人多愁善感的时候,冲动就会占据重要位置,判断的想法如果变得明显,会很快遭到规避。之后把当事人送到虚幻的理智中,这时真正的理智就不起作用了。

多愁善感与自尊自大联合在一起,使人丧失了对高尚精神的渴望。

我们认为对事物的印象来自于感情,因此而产生了热切心理,这只是为了个人满足感而增强这种热切心理的方式。代价是牺牲了更为深刻严肃的态度,这种态度从来不成长在自尊自大和轻浮的多愁善感的阴影之下。

有些人让短暂无力的想法根植在他们精神里,这些人没有机会清楚地了解判断力。

然而,他们需要同情,因为他们虚假的感情经常会带来一次次的痛苦,但是感情发泄出来依旧无法让他们得到安慰。

有些人无法协调判断力和内心感情,受到多愁善感的青睐他们也不会抵抗,多愁善感的人会在一件事被察觉前就要知道这件事是否值得。

这种思想状态就引起了理想破灭,一次次的理想破灭会在人的观念中引起一种挫败感。

有些人经常让自己感到痛苦,失望之感也因此产生。痛苦只是来自于对感情的渴望,他们迅速成了一个悲观主义者,他们持有先入为主的观念,不肯相信深远持久的爱。

这种感情上先入为主的观念,把其从所有人格和区别于其他感情的判断中解放出来。

如果希望使用判断力,我们应该经常承认在寻找发展空间的过程中,我们只会认可满足某些特定倾向的机会,那些倾向一定是鼓励我们获得快乐的倾向。

情绪的因素,是一种保持忠诚的能力。多愁善感的情绪会排斥深思熟虑的思考,不屑去做慷慨宽容的行为。

我们能够为了情绪而牺牲自己。多愁善感的情绪却苛求其他人作出牺牲。因此,一个开发判断力的人得益于已经培养好的原则,一定会以下面的态度去推理。打开这个象征性的扇面,在完全展开之后,他会想起亲身的经历,他会记录以下事实,自制的人很少受挫。

我们想法的倾向,会使我们想起在搜寻过程中存在的困难。

推理会使我们认识到这种苛求的鲁莽,而且先见之明会让我们想到,我们有遭遇幻想破灭的可能性。

接下来,理智与判断会干预进来,为了让判断力快点形成并得出结论。

然后,很少有人会继续保持自制,判断力向我们指出:让自己的幸福寄托在这样一个异常的事物之上是多么的草率。

由于这个原因,判断力全副武装对抗着多愁善感的缺点这一可能发生的意外。

多愁善感还有一种常见形式。此形式遍及生活中的各种境况,把真实的怜悯变成了错误的敏感,将事物真实价值中的腐败夸大了。

那些宣扬这种意见的人被煽动了(或者说他们想象自己受到了煽动),他们将无意义的借口当成了重要理由。

他们不想问问自己这种狂热是否值得,每次这样的经历都会削弱他们的内心,结果他们变得脆弱,陷入困境。

涉足多愁善感领域的每次经历都是十分危险的,因为游客总是忘记带上必备的货币——那就是称为判断力的货币。

源赖朝警告我们,一定要抵制精神夸张带来的大惊小怪。之后,他又要我们提防另一种相当体面的多愁善感,我们每个人都有,但是依旧应该批评。因为这种多愁善感外表纯净柔和,内心却深藏自负的倾向。

多愁善感牵涉到仁慈的爱,爱又使得推理与判断力失去作用。

他说:

没有什么比父母对孩子的爱看来更为高贵,当人们认为一个观点是伟大的,那么这个观点看起来就更加令人敬畏。

但是,多少人会想到这种观点其实源于自负的情绪。

我曾见过一些母亲,她们不想让儿子离开自己,甚至宁愿制造一种儿子仍旧在身边的假象,也不愿意接受骨肉分离的痛苦。

这些女人却总喜欢指责别人的做法,指责那些充满高尚自制,允许儿女离开,自己默默隐藏眼泪的人,她们坚信会看到孩子离开后奔向财富和快乐,而这些财富和快乐是自己无法给予的。

以上哪一种母亲值得敬佩呢?是那些为了满足自我为中心的自私愿望,而迫使她们的孩子碌碌无为过完一生的母亲吗?还是那些内心虽然绝望,但愿意放弃儿子在身边的母亲呢——她们将一个人的苦水往肚子里咽,宁愿用这一切换取宝贝儿子的幸福。

后一类母亲的判断力激发起一种伟大的感情,迫使她们将极为讽刺的多愁善感搁置在一旁,让她们避免了那种特殊的自私情绪。这种自私可以这样定义:一种满足自己欲望的翻版。

我们难道就应该那么强烈地评判别人吗?首先,有必要教他们对情绪的狂热状态进行分析,在一旁注视着他们,他们这时要清除自己强烈的愿望,因为这些强烈的愿望不是忠实的保证。

源赖朝现在讲给我们最典型缜密分析的方法,他提到一种最频繁也是最不可宽恕的多愁善感。

他告诉我们:

有很多人不知道他们正在以最难以原谅的方式冒犯了判断力,为了不去做令人遗憾的事,为了周围人的好处,去寻求多愁善感。

他继续说道,一个王子,拥有着大片的土地,土地上种着谷物。

为了收割,王子雇了很多农民和劳工,他们每个人都靠着自己的劳动生活。

但是,长期的干旱威胁着作物生长;所以这个王子解雇了大部分的工人,而这些工人在这干旱的乡村里又找不到工作。

不久,饥荒威胁着被囚禁在窘境中的人们,而饥荒的密友——瘟疫也随之而来。

在此期间,王子离开了,如果找不到两三个有钱又仁慈的人施舍他们,这些工人就会饿死。这种可怜的境况不久便改变了,丰收代替了饥荒,而王子又回到了他的领地上。王子说的一席话令人们感到十分惊讶:我又回到你们之中了,我希望待在这里长一点儿的时间;如果我离开去别的地方,那是因为我太爱我的仆人了,我一想起你们受苦就会很难过。

我不像某些铁石心肠的人,他们能够硬着心肠去照料患病和遭灾的人们,可以亲眼目睹人们死去。我的怜悯之心太敏感,以至于不能看这样的场面,这就是为什么我要离开这里去其他情况好的地方的原因。我的心太软,所以承担不起照顾你们的责任。

更糟糕的是,这个人居然相信自己所说的话。他不认为自己在判断力的外袍下所指定的地租制度是罪大恶极的,他将解雇工人这一残忍的举措说成是极度敏感造成的。

这类多愁善感的例子比我们想象得还要多。有很多人爱抚自己的宠物狗,给它们喂好吃的,却从来不会救济穷人。还有些人一看见灾难现场就会昏厥过去,却从来不考虑为伤者提供救助。那些宁愿牺牲判断力也要表现得多愁善感的人们,有人注意到,对于他们而言,强烈巨大的灾难,如果远离他们就没什么;只是一件小事,有一点儿不寻常,如果发生在他们所熟悉的圈子里,也会以一种最不可控制的方式影响着他们。

这样想是不必要的,如果灾祸直接触及他们,就变得像个巨大的灾难;好像整个剩余世界都会受到波及一样。

无故过分地在乎与自己直接相关的小事,人都有这样的怜惜自己的倾向。这种没有结果的、夸张发展的多愁善感多半是虚伪的。在这些人被淘汰的过程中,这种自我保护的本能只能让他们淘汰得更快。

源赖朝继续道,在我以前的学生当中,我有一个朋友的儿子就被这种多愁善感所折磨,一看到血他就晕倒在地,因此他无力帮助人;那就是他的善心,其实只是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多愁善感在阻止他去看别人受苦。

一天,一场可怕的地震毁坏了他的豪宅。他在废墟中胡乱推开受伤的人,找到一条路就逃跑了。后来那些伤者提到了这件事。

几天后我见到他。我没有因为他的行为严厉地责备他,而是努力使他看到他对怜悯的概念是多么错误。不仅是因为他一看见那些呻吟中半死的人就昏倒,还因为他出于自我为中心的自保情绪,因此他用力去挣脱那些紧紧抓住他,向他恳求帮助的人。

我给他列举了一些证据,说明他在大家面前表现出来的对多愁善感敏感的本能表现是不对的,那是一种没有怜悯之心的行为。

我用判断力的方法,给他证明他所怀有的态度到底是怎样的,然后提出一种假设。此时,我很高兴看到他明白了我的意思。

我的论证引起了他的思考,而且那件事以后,每当他有机会把幼稚的多愁善感和判断力放在一起面对面比较时,他总会强迫自己使用判断力这种特质。这种特质向他表明:活跃的多愁善感其实是虚假的,判断力也使他告别了那时表现出来的、病态的敏感。

事实上多愁善感只不过是一种自我为中心的观念,它在不同时候采用不同形式表现出来。

源赖朝再次向我们证明这一点,他谈到了某些教育者的弱点,一些教育者以避开麻烦为借口,让他们的孩子受到他们随心所欲的坏影响。

有些家长出于本能,努力不去做一些事,比如说,在教训孩子的时候尽量不把孩子弄哭。

如果家长希望不欺骗自己,自己一看见孩子哭就会难过。他们会意识到,这样的难过在他们娇惯孩子的观念中仅仅是很小的一部分而已。

正是为了让自己不去紧张,或者巧妙避开以后教育孩子的麻烦,他们迟迟不情愿去面对这些想象中的痛苦。这种表现是由教育者自身弱点引起的。

然而,判断力应该使他们明白让小孩子掉几滴很快就干的眼泪,比纵容他们不好癖好要明智得多。因为这些习惯在以后生活里会给他们带来真正的烦恼。

这位哲学家总结道:

一些人全心陷入多愁善感危险中,如果他们同意真正的原因,愿意思考一下,一点点的推理已经足够让他们看出多愁善感的危险性了。

他们会发现,在这种错误的怜悯中,有一种不愿打扰自己平静生活的欲望。

他们也会意识到,为了现在避免经历一些不愉快的时刻,却为自己在将来预备了更大的痛苦。父母的爱,与友谊还有爱情一样,多愁善感在其中只不过是自我为中心的夸张性膨胀。如果真的是我们的行为,甚至那些更值得认可的行为,能够反映出我们的个性,那么至少有必要使我们具有逻辑思维,而且为了给我们创造短暂快乐或者避开暂时的烦心事,我们不应该为自己预备出充满欺骗的、徒劳悔恨的生活方式。

在我们所有的行为中,即使大多数值得称赞,可以在我们个性方面有所反映,但至少我们的做法应该有逻辑性。我们不该为了创造出一种不完美的幸福,或者为了避免暂时的烦恼,就用欺骗和无益的遗憾为自己预备未来的生活。

多愁善感和它衍生出来的、愚蠢的怜悯和错误的敏感,能够给那些不使用推理艺术的人制造错觉,可是具有判断力眼光的朋友会毫不犹豫地因为这点而批评他们。

尽管多愁善感喜欢耀武扬威,其实它只不过是真情实感的糟粕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