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青春映沃土
34257900000029

第29章 走进基层奋斗青春

秦庚长乐市古槐镇中街村2010年村官。2010年8月,我很荣幸地成了一名大学生村官,回到了家乡这片熟悉的土地上。在担任大学生村官工作一年多的时间里,特别是在基层锻炼的这段时间使我感慨万千,体会颇深!由一个刚走出校门的学生来到中街任村主任助理,新的工作,新的环境,对我来说是一次新的考验。自己的心情是既兴奋又紧张。喜的是自己即将在现实生活中去实现我的梦想,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奉献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忧的是不知自己去了能否适应,能否顺利的开展工作,如何在农村这个广阔的天地中展现自己的才华,将自己所学运用到发展农村经济,踏踏实实做好老百姓期盼的事。这些目标的实现对我来说是一种挑战。

好在在镇、村领导和同事的关心、帮助下,我逐渐抛开了初来时的紧张,一心一意投入到中街村的各项工作当中,将自己所学运用到发展中街经济、为民办实事中去,努力与村干部一起建设一个生活富裕、社会和谐的新中街。经过一年多的磨练,我收获了许多,也成长了许多。

一、适应环境,坚定信念

要适应陌生的环境,从事新的工作,就一定要端正心态,摆正位置,给自己一个准确的定位。我是一名大学生“村官”,要时刻严格要求自己,要树立为职工群众服务意识。同时,作为涉世未深的大学毕业生,从事农村工作,还要不断的加强学习和锻炼,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知识和工作能力。我认为有两方面一定要做到:

一方面,全面了解所在村情况。我所在的中街村是古槐镇镇政府所在地,位于董奉山下,距长乐市区13公里,西靠山,东邻海边18公里,下辖旧厝、南石、坊里三个自然村,辖区土地面积3.91平方公里,总户数1182户,总人口3820人,在外华侨1300多人,是著名的侨乡。村中石姓人家占90%以上,目前全村是古槐镇小城镇建设各项目的集中地,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了解这些基本情况后,才能对自己的工作更有信心。

另一方面,要有沉下心扎根基层的信念。既然来到农村工作,最重要的是要热爱农村,要怀着对家乡的感情,真心诚意地爱这份工作。因此,如果说当初选择做村官带有一份激情与憧憬的话,工作之后需要的则是一种责任与坚守。因为村民们对我们的到来必然褒贬不一,面对这样或那样的议论,面对农村工作纷繁复杂的环境,面对挫折重重,我们都必须用这种信念给自己鼓劲。因为没有不怕吃苦的精神和干好工作的信心,就无法在这块土地上干出一番事业。

二、沟通交流,及早融入

在农村,上要接触乡镇政府人员,下要与老百姓打交道,接触人群可谓形形色色。这与学校的象牙塔生活完全不同,无论与谁接触,都需要严谨、严肃的态度,要三思而后行。所以生活习惯的转变是最大的难题,说话做事都要时刻保持谨慎,才能不断地提醒自己做得更好。要在与不同的人接触中不断地去体会别人如何说话做事,不断地从实际工作中积累经验教训,不断地让自己养成严谨的习惯。迅速地转变自己的角色,及早融入农村生活,融入村官这个角色。就我本人来说,刚走出校门就奔赴基层,可以说是对基层的大部分工作都一无所知,什么计生、综治、殡葬、征兵、新农合,完全都是模糊的概念,于是,一方面,我在加大自身对基层工作的学习力度之余,还跟随村支部书记与村委会主任参加了每一次古槐镇机关干部工作大会和党政联席会议,并认真做好会议记录,就这样,两三个月时间里,我就基本理清了基层工作的点滴要素;另一方面,我经常入户走访群众,了解农村群众的思想生活,全面了解村情。因为要想成为一名群众欢迎和信任的大学生村官,首先要做到腿勤、手勤、耳勤、眼勤、嘴勤、脑勤,最基本的就是要深入群众,和群众打成一片,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做群众之所需,将村民作为服务对象,多为群众谋利益。再者就是要熟悉和关心特殊人群。在对村情有了全面的了解后,要逐一熟悉村里的特殊人群,如:五保户、低保户、留守儿童、上访户等。他们往往是矛盾的焦点,同时也是各项工作开展的难点和重点。

而沟通交流又是一种重要的技巧和能力,善于沟通能够更好地完成工作,更快地融入集体。一是和镇、村领导沟通。当领导布置工作时,需要和领导进行沟通,近而领悟领导的意图,使工作能够顺利完成。同时也能加强领导对我的了解,让领导指出我的缺点和不足,以便及时改正和提高。入村以来,我定期向镇组工副书记、组织委员以及两位村主干汇报近期工作情况,听取他们的工作意见。二是和同事沟通。当在工作中和同事出现不同意见时,沟通成为合理解决问题的手段和方法。对于同一个问题,每个人都可能有不同的看法,不能断言说谁对谁错,正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个人的想法难免会有一些局限性,集思广益才能使工作做的更好。我入村不久就遇上了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虽然参加了培训班,但是在具体工作上依然显得无所适从,好在村干部们都是久经基层的“老将”了,在他们的帮助下我终于较好地完成了工作任务;三是和群众沟通。大学生村官的工作是服务于基层群众的,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一个宗旨,那就是群众的利益。所以,和群众的沟通就显得尤为重要,尤其是老干部、敬老院老人等。他们的意见带有很大的代表性,多与他们沟通交流可以学到很多,才能做到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为群众多办事,办实事。工作以来,我除了定期性地入户走访群众,还经常深入村中各敬老院,与老人们交流,在培养感情的同时,也逐步提升自身素质与工作能力。

三、注重学习,提升素质

作为一位初入基层的大学生“村官”,要善于学习,勇于实践。古人云,学无止境,活到老学到老。基层的工作千头万绪,错综复杂,也许很多问题是我们以前从未遇到或者连想都没想到的,但是出现了,我们就必须去面对去解决它。我们要俯下身子,放下架子,认认真真、扎扎实实地学,这样才能一步一个脚印,一天一点进步。同时,大学生村官接受过高等教育,自身的文化水平和综合素质较高,我们要敢于把我们所学实践到我们所任职的村,这也是我们快速融入基层的一个平台一个切入点。如我们可以利用我们所掌握的计算机知识为村民进行远程教育,利用我们所掌握的法律知识给村民们答疑解惑,让科技与文明给村民带来更多的实惠,让科技带领村民致富。同时我们也可以利用我们的知识,在村里帮助农民创业,帮助农民解决一些他们不能解决的文化知识方面的问题,更好地为他们服务。

就我个人来讲,本人首先树立的是“形势逼人,不进则退;任务逼人,不学则退”的紧迫感,切实加强自身学习。在理论学习方面,自觉利用业余时间,通过书籍、网络、电视、报刊等多种渠道学习党和国家对农村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以便了解农村各种新事物、新动态,不断开拓新视野,增强理论能力。在业务学习方面,我积极向村两委、老党员、老干部请教学习,与其一起交流农村工作经验。农村的工作涵盖面很广,涉及到许多我从未经历的东西。比如,计划生育、综治维稳、党建创先争优、殡葬改革等多项工作,在他们的帮助下,我很快地熟悉了这些工作,以便更好地为群众服务。在实践学习方面,我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以工作实绩赢得领导的信任,慢慢实现为群众服务的目的。在一系列学习的过程中,我深深地体会到:要融入农村广大的集体里,必须要用实际的实践活动来证明自己,让村民信任你,接纳你,必须要时刻提醒自己做到自醒、自警、自励。

四、发挥特长,全面投入

农村的工作千头万绪,纷繁复杂,要做到了解自身特长,才能找准方向,找到工作落脚点。入村以来,我主动协助村干部合理分配任务,周密思考,提前安排,积极应对急需解决的问题,统筹处理好分场各项工作间的关系,认真贯彻上级指示,服务群众,在各项工作中力求出色地完成任务。

首先作为一名大学生,发挥自己文化上的的优势,承担起村里的文职工作责无旁贷。自入村以来,本人参与了村中召开的每一次村两委工作会议与村民代表大会,并详细地做好每一次会议记录,同时积极协助党总支书记和团支部书记收齐整理党建、团建材料,并代表村里向长乐市与古槐镇党委、政府撰写提交各类申请、报告、总结材料等。除此之外,本人还积极参与协助村两委的各项工作:一年一度的征兵工作开始时,我随同民兵营营长到预征人员家里进行了解情况,开展兵役登记统计工作。协助村计生员进行计生“双查”工作,并做好本村流动人口登记与电脑录入。积极参与本村新农合相关工作,党刊党报征订工作,村中企业安全生产检查工作,同时协助村两委进行各级领导的参观视察的接待等。

其次,除了这些常规工作外,中街村作为古槐镇小城镇建设的集中地,各项建设也在有条不紊地展开。我利用自己大学工程管理专业的理论知识,积极参与本村重大项目建设的决策咨询,为解决热点、难点问题出谋划策。参加工作以来,我参与了中街村直街立面改造、农贸市场改造、新宁路延伸填方、新宁花园二期土地收储、敬老院扩建等村中重大事项的村民代表意见征求会,并提出了相关建设性意见。如今,各项建设初见成果。

五、不怕吃苦,甘心服务

古人说:“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大学生村官在上任后要时刻谨记吃苦精神。能受苦方为志士,肯吃亏不是痴人,吃苦耐劳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学生时代我们肯定学过“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的深刻道理,把吃苦当做磨炼自己意志的磨刀石,给人以启迪,成为以后工作的动力,自觉投身于艰苦的生活和工作中,在磨砺中积累吃苦精神与财富。村里的各个岗位都是艰苦的工作,要自觉地找苦吃,自觉地挑艰苦的工作来做,有意识地与艰苦为伍,敢于与艰苦环境和各种困难挑战。

基层工作,纷繁复杂,真正的成功没有诀窍,只有出力流汗,做不怕吃亏的“老实人”。入村来,我才真正体会了基层的艰苦,从几乎没有任何复杂经历的“天之骄子”一下子成为天天处理繁琐事务的基层“村官”,心理已经有些水土不服;从生活条件优越的城市到各项设施都不健全的农村,身体上出现不适应又在所难免。但我做到了勇于承担,勇于面对,无怨无悔。对心理上的抵触慢慢进行自我调整,给自己一个角色转换期,使自己逐渐认识到适应环境也是一种能力,以积极的态度和主动的作为慢慢融入到农村的生活中,同时,配合以心理和药物对身体上的“反抗”进行积极调整,逐渐地适应了基层这个大环境。使自己变的无论从心理上还是身体上都能适应农村工作和生活的节奏,逐渐成为会说乡间俚语、爱吃农家土菜、善干琐碎农活的大学生村官,真正与村民打成一片,并试着以他们的思维习惯生活和工作,进而创造出让他们刮目相看的工作业绩。

六、时刻反思,总结提高

初入基层,还有很多不熟悉的事,有时候事情做罢,回头想想,总能发现一些不足,今后针对这些不足进行一些改进。有句话说得好,“勤于反思,能使农村工作更贴合既定目标;勤于反思,能使农村工作过程减少纰漏;勤于反思,能使工作结果更令群众满意和放心”。只有对所得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才能得到快速的成长。才能适应当今快速发展的农村社会,才能更好地为职工群众服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如今的我慢慢养成一种习惯,每天晚上睡前都会对今天所做的工作进行反思,是否存在处理不当的情况,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这样才能力促自己进步。而一段时间里,我都会对自己近期以来所做的各项工作进行总结与思考:在这段时间里我做了什么,收获了什么,学到了些什么;又有哪些事没有做好,原因何在,要如何改进。一年多来,这种总结与反思不下十余次,为我今后基层各项工作的持续有力开展形成了强大的助推力。

基层是一片充满希望的热土,追逐梦想的舞台,淬炼青春的天地。相信今日在基层经风雨,明日必定是绚烂的彩虹,深入基层的这段经历,必定会在我人生道路上谱写不朽的诗篇,必将成为我收益终生的财富,在接下来的不到一年的大学生村官工作中,我将一如既往努力学习,勤奋工作,本着脚踏实地,坚持进取的态度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觉悟和工作能力,在磨炼中积蓄能量,在付出中赢得成绩,在奉献中创造更多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