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灵异中州饭店
3430100000003

第3章 谎言

在即将动身前的一天,也就是4月底,等到了邓金平的回答,他说小Y同意见面。

那天下午,在方舟大学学校的餐厅里,方舟第一次见到了小Y,也可以说是最后一次。

在半个月的接触中,虽然多次接触到邓金平,从他这里拿过书面材料、录音等证据,但他却一直有意无意阻碍方舟与小Y的再一次接触。而为了防止事情有变,方舟也没有贸然单独进行第二次的交谈。虽然这对父亲的死因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在最后也显得稍有遗憾。

小Y穿着一身女性职业装,扎起头发,面容姣好,亭亭玉立,身材匀称,性格有些开朗,带着一些学生的轻柔,看起来涉世未深。但是一双眼睛十分明亮,很透彻。

当天三个人都在场,主要是方舟问,小Y答。

当时开口说话后,方舟对小Y的印象开始有了一个直观的改变。这个女孩说话声音嘹亮,说话方式咄咄逼人,在谈话过程中用了很多的反问句、质问句。而且,在与她的谈话中,可以听得出一些官腔,虽然她的笑容十分迷人,对人毕恭毕敬,但是让人对这个人的整体印象是很假。

当时方舟看得出小Y与邓金平的关系不同寻常,绝非邓金平所谓的因为工作关系接触较深而交予他打理,这里理由显然不够充分。其间方舟专门问小Y为什么全权委托邓金平处理此事,小Y说两个人在家乡上学时就认识,觉得他这个人比较可靠,足以信任。

这样的回答显然是与邓金平的说法有出入的。对比两人的说法,在邓金平的叙述内容中,显然是想淡化两个人的私人关系,只是简单的提及因为自己在中州饭店工作,而小Y是饭店的顾客,所以两人才得以接触。

但是小Y的这一番话中,方舟得到了一个信息,邓金平与小Y是同乡,同样的,与X也是认识,也是同乡。

小Y的谈话中证实,材料是自己亲手所写的,此外,因为自己是学习主持专业,随身带着就有录音设备,所以就在和X通话时录下了部分对话。而且录音的另外一个功能,在她看来,也许没准哪天她失踪了,录音也许有用处。

这时,她对X的看法是:他在电话里说话尤其很小心,因为不知道电话那头究竟还有谁,不可能在电话中说出一些实质性的内容。他就像是一头狡猾的狐狸,你需要抓住他的尾巴,不然他到死是不会承认的。

回忆到当时的情景,话到中途,小Y的泪花就泛了起来。

就在那一刻,方舟看到了她的眼泪流了下来,在学校的餐厅里,当着初次见面的第三方,说着说着流出眼泪,这个动作,或者是因为触到了心底的伤处,或者,是为了希望听者相信。

如果是第二种情况,那么,她绝对是奥斯卡影后,演的很逼真。

在事后方舟曾经细细思量,客观的来说,X、邓金平、小Y这三方中,被动的是这个女孩。虽然邓金平曾多次主动找到方舟,希望方舟能够尽量减轻可能对她带来的伤害,将这件事情加以保密,或者,对当事人的真实姓名加以隐晦。

方舟同意了。

对话中,小Y还说,这个世界就是这么小,到处都是熟人,相互交杂着很多关系网,自己的父母不希望太多的人知道这件事情。也就是说,这件事情,还有另外一个力量存在。

在这个女孩证实了材料的真实性之后,最重要的就是其所指“**”的证据。但小Y说当天的衣物已经全丢了,没有任何直接的证据。

也就是说,这件事情即使存在,也难以被证明。核心内容无法被证明,所以,也就造成了众人的猜疑和编撰,才会有了这么多的版本。

事情果真就是这样的吗?

方舟当时关注的另外一个重点是,他们——注意——是他们,为什么要公开此事。女孩的说法是,希望X能够得到惩罚,还自己一个公道。邓金平的说法是,这样的人存在于这个世界上,是对别人的一种威胁,应该被清理;所有的坏人都应该被清除,尤其是他这种心思很深的坏人。

这样的解释,令人将信将疑,这件事情和老板得病究竟会有怎么样的联系?为什么还会牵扯到他?背后的动机究竟是什么?直到后来,方舟才知道,关键的是邓金平的动机。

方舟在回来的车上,一直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邓金平这个名字,刚刚把一些事情的重要因素联系到了一起,传说中的金头、西平镇,而现在要查这个人的名字真实与否,还要等到他下车之后,回到中州饭店。

这个名字,可能是真实的,或者是专门为此事而自己编纂的一个名字,只是一个外地人在来到西平之前专门用来掩人耳目的一个马甲。

这几个月是充满迷障、布满氤氲的一段时间,线索和材料提供者不愿告知真实身份和姓名,而他显然又有所图,那么,这个邓金平究竟是谁?

多次的见面中,他小心翼翼的不透露他的家庭住址、暂居地点,见面要么是在方舟的学校,要么是在餐厅,要么是在这个城市的地铁站。在一次邓金平提供光盘之后,方舟曾经以电脑光驱坏掉为由,想要去他在这个城市的寄居点去重新刻录,但是他宁可去路边的音像店重新转存到U盘上,也不远回其所称的近在咫尺的暂住所。

即便是方舟作为中州饭店的继任者,他也无法找到一些手段来进一步的接触到邓金平。另一次,方舟提出要看到他的工作证,以及身份证原件,承诺回到中州饭店之后或许给他相应的报酬,但是要签一份保证书之类的协议。协议内容不过是要邓金平保证提供材料的真实性、不得泄露给他人等等,希望获知他的真实姓名。

这时候,方舟注意到邓金平拿笔的手,在犹豫了一下之后,才又利索的签下了“邓金平”三个字。

方舟对邓金平还有一个疑惑,那就是这个人是开车来到自己学校所在的城市,从车牌就可以看得出。这样的一个人,应该是家境殷实,条件优越,但是他为什么会委身到小小的中州饭店做一名小小的保安?而他殷勤的提供事件相关材料的目的仅仅只是为了自己位置的迁升、还有笔记本电脑?他应该是不缺这些东西的。

这不符合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