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灵异中州饭店
3430100000031

第31章 古董字画

兴许是感受到了大典的压力,那么多的上级领导,社会名流,还有国家的政要参加,市里对辉煌置业的事情非常的重视,要求说明这件事情。

西平镇的办事人员也不断地吐槽,辉煌置业怎么这么多的负面消息。

此时,一家门户网站的房地产频道也写了一篇报道,对于中州饭店周围土地的事情进行了详细描述,大致都是方舟已经掌握的消息。

辉煌置业自然认为这都是方舟借大典的机会通过媒体报料向他们施压,通过公司公关部联系网站要求删掉报道,同时,仍有细心的网友发现,在经过另外一家网站转载之后,报道的内容和观点立场已经完全不同。

这个没办法,在政府的控制下,媒体报道空间一再收窄,再在辉煌置业这样的首富的金钱公关下,众多的媒体不过是发出一些哼哼唧唧的虫鸣,然后就彻底被遗忘了。

虽然有关法律规定了新闻采编与经营相分开,否则会导致新闻的不客观,或者失实,但是这些人对于头上的戒律仍然知而就范,没有办法,现有的法制仍然需要更进一步。

网民力量越来越强大的今天,就算是秦本元这种从政府主导的平面媒体中出来的老资格人员,对这股力量都不敢小觑,所以,方舟想到,若是在此后中州饭店到了迫不得已的时候,只能借助网友的力量了。

去世后的老僧尸体已经火化了,但是后续的坊间流言渐渐传出,有人说他在此前菩萨庙的一些古董被盗,老僧本人也曾经遭受过虐待,处境悲苦,还可怜巴巴的给宗教部门写过求救信。

而在他去世后,在当地电视台的新闻上还能看到相关的葬礼报道,但是却看不到相关镇政府的人。据说镇政府的领导在葬礼期间特意叮嘱市电视台不要播出自己的画面。这个细节,从另外一个角度佐证了方舟此前曾反复核实的两个信息,不仅不存在老僧向镇上还有市里的统战部门写过SOS信件,而且因为菩萨庙的古董纷争,群众似乎对于精神信仰符号的老僧颇有看法。

这个后续事件里面可以找到很多角色:自命为老僧老友的镇上画贩赵恒,号称自己在小庙里面买到了老僧所藏的字画,且获得了老僧的许可与委托,处理其身后事,还有庙中所有古董。他通过镇政府的工作人员与方舟取得了联系,“菩萨庙古董丢失”在方舟心中引起轩然大波。

随后,西平镇政府明确将矛头指向了中州饭店,成为质疑中州饭店保护菩萨庙、保护老和尚遗物的中坚力量,指控通过老僧所收养的女孩周萍,直指中州饭店。

此前曾经有传言,老板在世的时候,与老僧对菩萨庙的古董问题产生纠纷,甚至有人亲眼看到他们两个关于一副字画的争吵。镇上开始出现了各种各样的传言,传言中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大家恰如其分的把老僧比喻成人人觊觎的唐僧肉,但是其故事本身的内涵与表现手法让人颇为失望,基本经不起任何的推敲。

关于老僧的后续事情,方舟本人并不想用有关利益分配不均的方法谈及此事,原因在于,通过置身事外静静的观察,可以看清镇上所有人关于此件事情的行为,自己可以通过背后的一些调查来还原他们的主要动机,虽然可能因为没有确凿的证据而显得无法穿透本质。

尤其想要知道的是,老板与老僧为了哪一副字画争吵?争吵的原因究竟是为什么?

老板不缺钱,不追名逐利,这个方舟自然知道,那么,其背后的原因与动机,就显得非常的神秘。

在综合所有传言以及自己的分析基础上,方舟得出一个结论,之前镇上所有的传言,所有的所谓证据,都是站不住脚的。

以下就是他所分析的原因。

赵恒,也就是所谓的西平镇字画贩卖者,他曾声称被老僧骗过,那时用的是一副民国时期的山水立轴,算不上名家作品,但是价格也在几十万左右。

近两年,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zz市的书画市场异常活跃,一副几平方尺的新生代国画家的作品往往都会拍出几万元的价钱,至于名家的作品,价格更加高涨。

乱世黄金、盛世古董的道理,作为民间资金的持有者,自然也是深谙其道,资金热捧,外行人纷纷涌进,跃跃欲试,内行人频频进行交易,组织诸多的拍卖。许多人都来凑这个热闹,还有一些人并不是为了投资,而是想从中牟取一些非法的暴利。

说白了,要么造假,要么捡漏。

方舟不能确定赵恒究竟是为了什么,但是为利肯定是其中的一个原因。他有钱,有强大的社会关系,还有后面关于字画倒卖的利益团体做后盾。对于方舟,记得住的一个细节是,赵恒突然发短信给他,让他转告老僧所收养的女孩周萍,大意是“周萍……指鹿为马,栽赃陷害”。

因为老僧,周萍攻击过很多人,包括西平镇政府,但是老僧在火葬场遗体告别仪式上的时候,有人看到向来以老僧维护者(有人称她为西平镇菩萨庙新闻发言人)身份对外界的周萍,往来于镇上的名流之中,忙于与镇长官员们打招呼。所以,在这场“规模盛大”的告别仪式上,她未能幸免于别人的攻击。

跟她一样,方舟从学校归来的半年多时间里,渐渐也拥有了一批跟随者,他的一言一行开始逐渐通过各种渠道暴露在公众的眼皮底下。

另外一个角色则是西平镇政府。

因为它声称菩萨庙所有权包括里面的古董字画,都是属于国家的,要在一定的场合进行征收,目的是为了妥善保护。

在这个事件中的众多角色,镇上流传一个戏谑之词,也相当于角色定位:赵恒,横。周萍,钱。西平镇,不要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