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到黄州后第二年,他的一个老朋友见他吃不饱肚子,于是请求郡中拨了十亩荒地给他开垦营种。这片地满是荆棘瓦砾,荒废已久,加之这一年正逢大旱,土壤坚硬,开垦起来十分艰难。苏轼长年为官,乍于农活,累得腰酸臂疼,浑身乏力,但他虽不免叹息,却并未有多大的委屈。“使君原是此中人”,他感到自己能自食其力,内心还是充满了愉快。田地开垦出来后,他因地制宜进行了精心的设计:低处种水稻,高处种枣、栗等,又选择了一个好处所营造房屋。苏轼因素来仰慕白居易,白居易晚年滴居黄州时有《东坡种花二首》《步上东坡》等诗,所以他也将这片地命名为东坡,自名为“东坡居士”。他又将所盖之屋的四墙都画上了雪景,并雅致地将此屋命名为“雪堂”。
苏轼因为每天干农活,日晒雨淋,他脸上黝黑,他比喻是“日炙风吹面如墨”。白天劳累,他晚上常常还没点灯就上床入睡,熬夜苦读的习惯也没有了。他常常心挂的是何时下雨,怎样消灭虫害,及找菜籽,筑水坝等等。他所交往的朋友也都是农夫或其他三教九流人士。他数次为之赋诗的三位好友郭道、潘大临、古耕道,郭是卖药的,潘是卖酒的,而古“疑是押牙孙”。苏轼有时去郭造处喝酒。有时去江对岸武昌他的一个姓王的四川老乡那儿去串串门。
苏轼立于生活之上能优游于生活之中,没有郁郁不得志的压抑心理,保持心境的平衡,能做到在上不骄横,下不消沉。居然保持一种幽默的超然态度。
苏轼密州时期,在太守任上曾救活弃儿数千,在黄州他又遇到了类似情况。尽管他这时已无权无势,但他仍不愿坐视,而是奋力奔波,力尽人道的责任。武昌的一位朋友一次过来告诉苏轼这样一件事,此地风俗每家一般只养二男一女,超过此数,婴儿一生下来即被溺死在水盆里。女婴尤受歧视,被溺死者不计其数。其父母也不太忍心,但往往背过身去,闭住眼睛,狠心将孩子按在水里,孩子咿嘤很久才死。苏轼听到此事后,感到十分辛酸,数日吃不下饭去。他即刻给鄂州太守朱寿昌写了一封书信,详细讨论此事。他建议朱太守告谕百姓,溺婴是犯罪行为,要严加查处,同时对于贫困而养不起孩子的家庭予以周济。只要孩子出生时不被立即溺死,养上一阵之后,你再劝他杀他也于心不忍了。在黄州,苏轼成立了一个育儿会,请诚实善良的古耕道任会长。他们每年请当地富人捐款,购置食物、衣服等,凡乡间家贫养不起小孩的,他们就主动救济。苏轼乐观地想,如果每年能救活上百个小孩,他的闲居也算没有自过。他自己家中应说是比较贫寒的,但他每年主动按富人的标准捐出一大笔钱。经过苏轼的积极活动,此地溺婴的习俗日后逐渐革除。苏轼为当地人民做的一件好事。
苏轼“乌台诗案”成为一生的转折点,也是他文学创作的一个转折点。
元丰三年正月十八日,苏轼正跋涉在由京城贬居黄州的路上,时遇风雪,他写道:“下马作雪诗,满地鞭垂痕;仁立望原野,悲歌为黎元。”总想一吐为快。黄州时期,苏轼由于亲自参加劳动,他为百姓鸣不平的诗作。《鱼蛮子》写农民不堪剥削而漂泊在水上。《五禽言》中“不辞脱裤溪水寒,水中照见催祖瘢”,描写了农民因交不起赋税而被打得伤痕累累的情景。苏轼有一次在朋友处见到一幅《朱陈村嫁娶图》,朱陈村在徐州丰县深山里,这幅图描绘了从前民风淳朴的朱陈村喜气洋洋的婚嫁场面。苏轼在任徐州太守时曾去过朱陈村,情形已远不像图中所描绘得那样美好,他作(《陈季常所蓄来陈村嫁娶图》)诗:
我是朱陈旧使君,劝农曾入杏花村。而今风物那堪画,县吏催钱夜打门。
苏轼元丰五年正月二十日,与潘大临、郭遘两人出郊寻春,忽然想起去年同日去岐亭时,潘、郭和古耕道3人曾送他到女王城,他良多感慨,步前韵和诗:
东风未肯入东门,走马还导去岁村。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江城白酒三杯酽,野老苍颜一笑温。已约年年为此会,故人不用赋招魂。
苏轼黄州诗作中常为人提及的,《东坡八首》全是五言:
种稻清明前,乐事我能数。毛空暗春泽,针水闻好语。分秧及初夏,渐喜风叶举。月明看露上,一一珠垂缕。秋来霜穗重,颠倒相撑拉。但闻畦陇间,蚱蜢如风雨。新春便入甑,玉粒照筐筥。我久食官仓,红腐等泥土。行当知此味,口腹吾已许。
这五言诗,随着年岁的增长,心境的淡化,苏轼的审美趣味开始发生变化。质朴的五言,看似简单平淡,实际上是一种洗尽铅华的纯净厚重。标志着苏轼的诗作达到了一种新的境界。
苏轼黄州时期,在词创作上达到一了自己一生的高峰。词创作的数量很多,佳作也很多。苏轼密州时期,的词就已走向成熟,出现不少名篇。苏轼黄州以后,对现实及人生的体验日趋深邃,表现在词作上是其词思深度的增加。
如苏轼《卜算子》: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惟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临江仙》: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索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这首词很快流传开了,人们纷纷传言苏轼已挂冠于江边,乘舟而去,太守赶到了苏轼住处,结果发现苏轼鼾声如雷,正在熟睡。
苏轼元丰五年七月,来到赤壁,作代表作《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中,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词中描绘了长江美景,又描绘了在这如画的江山中古代英豪的壮举。“樯橹灰飞烟灭”六个字就传神地概括了赤壁大战,其中谈笑间建丰功伟绩的周郎形象,寄寓了苏轼为国建功立业的心情。
苏轼除诗词之外,这一时期小品及赋的成就也很高。苏轼一生散文成就很突出,“唐宋八大家”中,苏轼一家就占了3位,而苏轼散文在八大家中可说名列前茅而无愧。苏轼前期多写政论、史论,动辄千言,纵横驰骋,能言善辩。这段时期,苏轼经过“乌台诗案”的打击,不再妄论时局,而转向言简意赅的笔记小品及赋的写作。苏轼事实上的小品及赋的成就高于前期的长篇大论。原因在于前期之论有较强的功利目的,而小品、赋等随手拈来,意趣横生,较能体现苏轼的才情。苏轼随手记事,短短数语,便是一段妙景;寥寥几笔,就出一片心境,这种功夫实在是文学的化境。前人曾感叹《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短短84个字,便简略传神地勾勒出作者的行为,描绘出庭中月景,渲染出作者恬淡又寂寞的心境。生动的叙事、写景,议论、抒情的交融,使这小文成为后世小品文的典范。
苏轼在黄州期间,神宗念及苏轼的可怜处境,屡次想起用他。一次对宰相王挂说:“修国史这等大事,一般人难以承担,还是请苏轼回来干吧。”王挂面有难色,表示反对。后来别人做了这项工作,但上呈后神宗不满意,于是又想到起复苏轼。便提议让苏轼任江州太守,但仍遭坚决反对。苏轼在黄州患眼病期间,长久不出门,因而引起传闻,传说他已病逝。消息传到京城,神宗叹息,心情难过,连饭都不愿吃,后来才弄清是一场传说误会。这一次神宗下了决心,他不顾阻挡发了手诏,诏令苏轼为汝州(今河南临汝)团练副使。即便如此,小人们仍不想放过他。苏轼《谢量移汝州表》上来后,神宗激赏:“真奇才也广旁边却有人进言:“观此表,苏轼仍不满于上。”神宗愕然,问:“何以言之?”对日:“表中有‘兄弟并窃于贤科’及‘惊魂未定,梦游缧绁之中’等话,意思是苏轼兄弟本以直言极谏入朝,后却以诗词被遣,这在他们实是无罪的。”这段话实际上说出了历史真相。神宗说:“我已了解苏轼的内心,他决不会有恶意。”
苏轼他早已经看透;官场险恶,也体验至深。他在黄州已置下田产,做一农夫,逍遥自在,有何不好。苏轼出于不忍辜负圣上的殷切期望和提拔之恩。
苏轼元丰七年四月,在朋友们的送行下,别离黄州。
途经九江,便入庐山游玩。庐山山谷奇秀,令苏轼目不暇接,他无法一一赋诗,索性一诗不作。深山之中,僧人们遇到苏轼,纷纷传言:“苏子瞻来了。”苏轼对深山之中居然有这么多人认识他感到惊奇,不觉赋绝句一首(《初入庐山》):
芒鞋青竹杖,自挂百钱游。可怪深山里,人人识故侯。
后又作了几首诗。《题西林壁》一首最为有名: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首诗谈的是认识问题。观察问题必须着眼于整体,如果身在其中,往往会各执一端。
苏轼七月,抵达金陵(今南京),病中的王安石穿着便服,骑着毛驴,亲自去江边接他。
王安石是熙宁变法的领袖,苏轼因诗文反对新政而获罪,他俩应该说是政敌,但私交上他们一直没有交恶。王安石为新法而得罪了很多人,但都是因公得罪人,他从不搞栽赃诬陷,徇私舞弊这些小人之举。他个人生活一直很严谨。他后来终被他那帮党人所陷害,息居金陵。苏轼的“乌台诗案”与王安石无关,系那帮小人所为,王安石最后还为苏轼说了关键的一言。可能王安石息居金陵后,有所反思,对敌友有了更清楚的认识。苏轼一开始对新法就不是彻底否定的,其中的一些措施他认为还是合理可行的。任地方官期间,他即常常“因法以便民”。滴居后,他与下层人民接触很多,他对新法便民的一面又有了更多的认识。到金陵之前,他曾在给朋友的一封信中,反思自己对新法的态度,他说:“吾侪新法之初,辄守偏见,至有同异之论。虽此心耿耿,归于忧国,而所言差谬,少有中理者。”(《与股达道书》)虽属谦逊之言,却也反映了苏轼对新法的重新认识。
苏轼与王安石在这种情况下相见,不由不百感交集。王安石在蒋山住处数次饮宴苏轼,二人饮酒游山,唱和谈论,流连忘返。传说王安石与苏轼在山上饮茶时,王安石指着桌上大砚,对苏轼说:“请集古人诗联句赋此砚。”苏轼立即答道:“我说上句吧,‘巧匠断山骨。”’王安石沉思良久,竟无以续之。他于是站了起来:“且趁此好天气游览蒋山之胜,对句现在不着急。”王安石门下的人见此暗笑,王安石素好以此难人,他的门下之士常常答不出来,没想到苏轼不为所困,反把王安石自己困住了。王安石自己其实也是个富于才华的大诗人,有很多名诗为人传诵,如佣船瓜洲》:“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此次王安石与苏轼以诗唱和,也是相互倾慕。王安石将自己近作给苏轼看,苏轼读到“若积李兮缟夜,崇桃兮炫昼”,赞叹说:“自屈原、宋玉没世斤年未见《离骚》句法,未曾想今天得以见到。”王安石毫不谦虚:“非子瞻见谀,自负亦如此,不过不与凡夫俗子说罢了。”王安石虽自负至此,但对苏轼却不得不叹服。苏轼离开金陵后,曾寄给金陵太守王胜之一首和游蒋山的诗,王安石取而读之,当他读到“峰如巧障日,江远欲浮天”之句时,抚几而叹:“老夫平生作诗,无此二句。”
苏轼十二月一日,抵达泅州。这时他已钱粮两空,这里离汝州还很远。苏轼上书皇上,请求在常州常住,文中陈述至为可怜:“自离黄州,风涛惊恐,举家重病,一子丧亡。今虽已至泅州,而资用罄竭,去汝尚远,难于陆行,无屋可居,无田可食,二十余口,不知所归,饥寒之忧,近在朝夕。”不久乞表得到恩准,苏轼归田常州的愿望实现了。
苏轼在泗州有一次偶作词曰:“何人无事,燕坐空山,望长桥上,灯火闹,使君还。”泅州太守一见此词,急忙找到苏轼,说:“先生名满天下,一有新词,马上就会传到京城。法定:‘泗州夜过长桥者,徒刑二年’,况我还是太守。请你把词收藏起来,万勿示人。”苏轼说:“我一生罪过,开口常不在二年徒刑以下。”这说明了苏轼当时已文名满天下,诗词为人广为传诵,道出了苏轼一生因口得祸辛酸的事实。
苏轼获准定居常州,很感高兴,他准备在此安居乐业。不久他就接到敕命,被委任为登州太守。他六月启程,经过漫长的旅程,十月十五日到登州太守任。
登州即今天的山东蓬莱,古来即以海市蜃楼闻名。苏轼到登州仅几天,以为肯定见不到这人间奇迹了。他去向东海龙王祈祷,未曾想真灵,第二天他果真看到了瑰丽的海市盛景,他为此留下了《登州海市》这首名诗。上任刚刚五天,他又接到诰命,以礼部郎中召回汴京。
苏轼连被擢升的祥情是。原来朝中局势已起了变化,三月神宗去世后,十岁的哲宗赵煦继位,太皇太后高氏亲政。高后是反对新政的,他请出了司马光,原来反对新政的人纷纷被起用,而新派人物陆续受贬逐。历史进入“元佑更化”时期。苏轼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受司马光荐举,而回到朝廷的。十二月苏轼以礼部郎中召回京后,又接连升迁,先是升为起居舍人,接着又免试升为中书舍人,哲宗元佑元年八月,他又升为翰林学士知制法——这是个极为显要的职位,专掌敕命,等于是替圣上说话的。朝廷赐三品官袍、金腰带、白马及金镀银鞍银辔一副。不到一年的时间内,苏轼从七品连升,终至三品高官。
苏轼是一个不会拉帮结派、见风使舵的人,因此成了反对派的障碍。司马光为相后,全面废除新法,使一切都回到熙宁前的老样子。苏轼抱着一以贯之的“法相因则事易成,事有渐而民不惊”的渐进改良思想,认为全面废除新法,改弦换辙,其方式与王安石是一样,势必会造成社会动乱。新法实行多年,有些在实践中是合理的,就应保留。苏轼是个心直口快、不询私情的人,他并不因为司马光的推荐支持他的做法。为新法之事常吵得不可开交,甚至闹到政事堂上,司马光很恼火。
如免役法,是王安石新法的一个重要内容,主要办法是百姓付税代替兵役。司马光准备废除免役法而恢复兵役法,苏轼不同意,说:“差役、免役各有其害。免役之害在于培敛民财,以至十室九空;差役之害在于离民于田,以至田园荒芜。此二害轻重,盖略等矣。”司马光说:“那你看应该怎么办呢?”苏轼回答:“法相因则事易成,事有渐则民不惊。免役已实行多年,还是不改为好。况且三代之法,兵农为一,至秦代就开始分开,唐中叶始有常备之兵,民不知兵,兵不知农,农出彀帛以养兵,兵出性命以卫农,这样天下便利,即使圣人再起,也难以变动了。现在你何必又要改变呢?”苏轼在政事堂上陈述此理,司马光极为愤怒。苏轼又说:“记得你曾对我发过感慨,那时韩琦宰相要在山西招募义勇军,身为谏官的你不顾宰相发怒而坚决劝阻,现在你当宰相了,怎么又不让我说话了呢!”司马光苦笑,不再说话。司马光这一次虽被堵住了嘴,从此开始烦恨苏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