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8年,刘骜初置尚书5人,1人为长官,称“尚书仆射”;4人分为四曹:常侍曹,掌管公卿事务;两千石曹,掌管郡国两千石官员事务;民曹,掌管吏民上书事务;军曹,掌管少数民族及国外往来事务。尚书的职权范围很广,实际是皇帝的秘书机构。它的设置表明皇帝加强了对朝廷事务的控制。三公制度的实施是在公元前8年,刘骜下诏罢将军官,以大司马骠骑将军为大司马,御史大夫为大司空,封列侯,俸如丞相。因为大司马、大司空的职权和地位都和丞相一样,所以和丞相一起合称为“三公”。这标志着三公制的开始实行。三公制的设置是当时皇权加强、与相权矛盾进一步发展的产物。表面上看,成帝置三公不过是改一个丞相为三个丞相,但实际上,是将丞相职权一分为三,三公互不统辖,这必然会加强皇帝的专制独裁。
不过,当时西汉王朝的环境决定了他强化的皇权不过是强化了制度,而实际上并非如此。刘骜即位后,母模子贵,外戚自然鸡犬升天。刘骜大舅阳平侯王凤被封为大司马大将军领尚书事,握朝中实权。刘骜生性懦弱,加之王凤又是其大舅,自然在朝政上对王凤就比较谦让。有一次,成帝想任才子刘歆为中常侍,没有告诉王凤,王凤知道后坚决不同意,并否决了这个任命。刘骜心里虽然不情愿,也只好不了了之。
刘骜在位27年,外戚王氏始终把持着朝中大权。出于对汉家王朝的忠心和对王氏专权的不满以及个人的出路,不少地主阶级的有识之士都曾大声疾呼,应罢免王氏。西汉的宗室、楚王刘向也多次向成帝进谏要求罢免王氏,刘骜虽然认为刘向讲得很对,但最终也没有夺王氏大权。刘骜所以把大权始终交给王氏,自有他的考虑。刘骜深知,朝中士人并不可靠,因为士人执政大多会结党营私;宦官也靠不住,他们执政更是结党专权,为所欲为。在刘骜看来,最可靠的还是外戚。况且他能登上皇帝的宝座,外戚还为他出过很大的力。所以,终汉成帝刘骜一朝,尽管反对王氏专权的呼声此起彼伏,但王氏集团由于刘骜的支持,始终掌握着朝中大权。以至到了王莽,终于另立王朝,取刘氏而代之。
汉成帝刘骜在生前做错的最后一件事情就是,看错了人,把江山交给了同性恋皇帝刘欣。他一直无子,在位晚期身体多病,意识到不会再有儿子,便于公元前9年下令朝中推荐藩王为太子。当时的人选一个是他的小弟中山王刘兴,一个是侄子定陶王刘欣。朝中为这两个人选争论不休。最后刘骜在召见了刘兴和刘欣后,决定将大位传给比较有礼节的刘欣。
立太子后,汉成帝刘骜的生命也走到了尽头。公元前7年,成帝在长安宫中突然病故,时年46岁。
哀帝刘欣
(公元前25年~公元1年)
在位时间:公元前7年~公元1年
曾用年号:建平、太初元将、元寿
谥号:孝哀帝
庙号:无
安葬地:夷陵
公元前25年,刘欣出生。
公元前22年,刘欣的父亲刘康去世,年仅3岁的刘欣嗣立为王。
公元前8年,刘欣被汉成帝刘骜封为太子。
公元前7年,汉成帝驾崩,刘欣即位,是为哀帝。
公元前5年,刘欣演出了一场“再受命”的闹剧,不久即宣布废除。
公元1年,刘欣病逝。
汉衷帝刘欣,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同性恋皇帝,或者是唯一一个敢于公开自己是同性恋的皇帝。这点勇气,还是值得佩服的,因为在中国历史上,便有很多皇帝好男宠,刘欣的祖先,开国皇帝刘邦就曾在史书中留名。不过这些皇帝都没有敢把自己的丑事大过张扬,加上刘欣行事确实让那些卫道士不满,于是汉哀帝刘欣就在历史上留下了同性恋皇帝这样一个名声。其实从汉哀帝刘欣的性格来看,这个皇帝还是比较守儒家礼节的,汉成帝刘骜就因为看中他这一点,才把他立为太子。但刘欣当政后,却独宠董贤,把朝中大权交给了董贤,甚至还曾想过要传位给他。这董贤要说有些才能的话,也就罢了,可董贤偏偏只会在刘欣面前娇媚作态,别无其他长处,最后甚至把大权交给了后来篡位自立的王莽,西汉朝政不乱才怪。
刘欣也算能够识时务,知道当时的西汉王朝已经危在旦夕,也出台了一些措施来解决矛盾,甚至还异想天开地搞“再受命”,借以维持日暮西山的西汉王朝。不过他的所作所为大过理想化,因此非但没有取得什么效果,反而因天真地“再受命”而给后人留下了一个笑柄。
施政困难重重
汉哀帝刘欣在即位前,已经是一个诸侯王,按照常理来说,刘欣已经不可能登上皇位,只是规规矩矩地做一个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诸侯,了此残生。但侥幸的机会却使他得以进身,从而登上九重高位,成为一代君王。
这个机会来源于汉成帝刘骜无子。公元前9年,汉成帝刘骜因无子,决定议以藩王为太子,所议人选一个是中山王刘兴,一个就是刘欣。朝中大臣分成两派,为究竟谁做太子争论得不可开交。刘骜无奈,只得把刘兴和刘欣都召来,以考察谁究竟是太子人选。刘欣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儒学教育,自然对儒家礼节了如指掌,因此入朝时便带上了太傅、国相和中尉,刘兴却只有太傅侍从。汉成帝刘骜自然就喜欢上了这个遵纪守法的好青年了。于是首先问刘欣:“为什么把大傅、包相、中尉都带入朝?”刘欣回答说,按规定诸侯王来朝可由国中两千石官陪同,傅、相、中尉都是两个石官,所以就让他们陪着入朝。成帝又让他背《诗》,他不仅背得非常流畅,还能解说其中意义。而成帝考问刘兴为什么只带大傅一人入朝,刘兴却回答不出。让他背《尚书》。也背不出。而后吃饭的时候,刘兴出了洋相,很贪吃,以至吃得太饱而不得不把裤带解开。相比之下,刘骜自然就喜欢刘欣了。再加上刘欣的祖母傅太后偷偷送了许多钱财给赵皇后。枕头风一吹,刘骜就下诏立刘欣为太子。
刘欣被立为太子后,还真能稳得住阵脚,并没有得意忘形,反而向成帝谦让说:“我的才能还不足以任太子,陛下您圣德宽仁,肯定还会有儿子。我现在只愿意在您身边朝夕奉问,一旦您有了圣嗣,我就归国守藩。”刘骜听了以后更加高兴。公元前7年三月,汉成帝猝然驾崩,刘欣即位,是为哀帝,时年19岁。
汉哀帝还算是个仁君,面对千疮百孔的西汉王朝,能保持清醒的头脑。西汉王朝当时正潜伏着由外戚王氏集团和生活奢侈腐朽的官僚、贵戚所引起的巨大的统治危机。汉哀帝在位七年,几乎是竭尽全力试图来挽救危机,力图起死回生。
俗话说:旁观者清。由藩王当上皇帝的刘欣,自然知道外戚王氏集团的擅权专政,所以即位伊始,他就针对王氏专权,极力削其权。使得汉哀帝在位时期,外戚王氏集团暂时给打在阴沟里翻不了身。不过,他的政策是又拉又打,不把事情做绝,他在削弱了王氏权力后,对他们还保留了一定的待遇。经过这一番努力,尽管王氏还有不少羽翼,但朝中大权已基本被夺回到哀帝手里,王氏的气焰也受到沉重打击。
刘欣在削夺王氏权力的同时,还是没有能从分封外戚的怪圈走出来,把自己的外戚丁、傅两家都封了官。但刘欣的目的并不是要让他的外戚当政,而只是利用他们来削夺王氏权力,因此并没有把实权交给他们。
面对积难重重的统治局面,刘欣“心比天高”,无奈西汉王朝已经是“命比纸薄”。他极力试图缓和阶级矛盾,即位伊始,就下令罢乐府官,以求百姓节俭;接着,又针对土地兼并盛行、奴婢数量猛增,下令限制田宅和奴婢数量。同时,还下令罢职齐国三服官(管理制造丝织服装的官员)。无奈在为了维护既得利益的贵戚、大官僚都表示反对的情况下,哀帝只好下诏暂缓实行。
从骨子里就是个理想主义者的刘欣,见改良不行,又心生一计,试图在精神上搞欺骗,演出一场“再受命”的闹剧。所谓“再受命”,就是汉王朝继汉高祖得到天命代替秦王朝后,又再次得到天命,以继续统治。于是刘欣在公元前5年就下诏宣布,把建平二年改为“大初元将元年”,自己改称为“陈圣刘大平皇帝”,从而表明已经“再受命”了。但这套把戏不仅欺骗不了多少人,而且还给人一种汉朝气数已尽的感觉。这套把戏并没有什么人相信,就连刘欣自己也觉得荒唐。所以,仅仅两个月后,他就下令废除了“再受命”。
断袖之癖的由来
汉哀帝刘欣不爱美女爱须眉,专好男宠。一些史学家认为,刘欣生活俭朴,不好声色,在宫中也没有广立嫔妃。这刘欣只好男宠,还在宫中广立嫔妃干嘛?如果这汉哀帝刘欣不是因为专好男宠,他究竟会不会广立嫔妃就很难说了。所以,那些又骂他是同性恋,又夸赞他在宫中没有光临嫔妃的史学家们,只能说是对刘欣是既骂其是婊予又给其立牌坊。自己打自己的嘴巴。
这刘欣皇帝和男宠董贤的认识颇具有些戏剧性。这董贤曾在汉成帝末年任太子舍人,在刘欣继位后随太子官属升为郎官,自然在刘欣面前露面的机会就要多了一些。一直没有注意过他的刘欣,在一次传报时刻的时候,发现这传报时刻的董贤长得漂亮,于是便把他弄到了身边,拜为黄门郎,从此爱宠万分。这样一来,刘欣除了一个太后为亲上加亲给他娶的傅皇后,就只有这个不是皇后,胜似皇后的董贤了。后来,刘欣为了避嫌,也是为了更方便地和这个董贤长相厮守,把董贤之妹立为昭仪。总算是冷清的皇宫中多了点女人气。
董贤受宠,自己又是个男人,无法“嫁”到宫中,刘欣就不断升他的官,官高位重,和皇帝见面也就不是难题了。他在受宠后不久,就被任为驸马都尉侍中。从此出则和刘欣同荤,长则侍从哀帝左右,甚至经常和哀帝一起睡觉。一次午睡,董贤与刘欣同床,刘欣醒后发现衣袖被董贤身体压住,他想起来,但董贤睡得很香,为了不把董贤弄醒,刘欣就用刀把衣袖割断。同性恋的代名诃“断袖之癣”就由此而来。这董贤天生也是个男宠,对刘欣极尽其柔媚能事。每次休假,都不肯出宫,留在刘欣身边照看医药。这更博得刘欣的欢心。到后来,两人难分难舍,刘欣就下令召董贤妻和董贤一起住在宫中,封董贤父为少府,岳父为将作大匠,内弟为执金吾。然后命其岳父为董贤在北阙下修建别墅,赐予金缕玉衣以及武库禁兵和尚方珍宝。后来,哀帝又借口董贤曾告发东平王后行巫蛊,下诏封董贤为高安侯。不久又增封两千户,丞相王嘉不识时务,站出来反对,结果落得个迫令自杀的下场。后来,刘欣竟罢免大司马丁明,而以董贤代之。于是整个朝廷就都落在一个只会娇媚能事而无治国之才的男宠手里。这刘欣爱董贤之深,难以形容,甚至到后来,还想把西汉的江山禅让给这个男宠,以讨其欢心,幸有大臣在旁极力劝阻,方才作罢。
汉哀帝刘欣也算是中国历史上比较有特点的,~个皇帝了,通常扰乱朝纲的,不是外戚就是宦官,可这汉哀帝的朝纲,偏偏乱在一个男宠手里。他所以宠幸董贤,也算是有其难言的苦衷。当时,西汉王朝已陷入严重的统治危机,他虽然竭尽全力来挽救,甚至天真地“再受命”,结果全都失败,严重打击了他统治全国的自信心,要想从女色上找点安慰,却自己身体多病,所以只好从董贤这个男宠身上寻求些许安慰。况且,当时朝中派系林立,党争频繁,刘欣对哪派都不放心,也只有董贤这样一个无帮无派、对他又柔媚体贴的男宠使他最为放心;同时他通过尊崇董贤,不仅可以压抑朝中各派势力,而且可以更加强调皇帝生杀予夺的权力。故此,他对董贤的宠幸也就愈演愈烈。
然而,依靠一个男宠来维护自己的统治,也太过悲哀了。就是在这样内外交困之中,哀帝于公元前1年病故,享年26岁。
平帝刘衍
(公元前9年~公元5年)
在位时间:公元元年~公元5年
曾用年号:元始
谥号:孝平皇帝
庙号:
安葬地:康陵
公元前8年,刘衍出生,被取名为箕子。
公元元年,刘衍即位,是为汉平帝。
公元3年,刘衍在王莽的策划下,娶比自己大三岁的王莽女儿为妻。
公元5年,刘衍被王莽毒死。
汉平帝刘衍是王莽控制的第一个玩偶皇帝,后来还有被迫禅位于王莽的孺子刘婴。作为一个玩偶皇帝,刘衍是不可能有所作为的。但即使不被王莽控制,面对如同垂死老人的西汉王朝,刘衍也不可能变出什么灵丹妙药,来拯救这个已陷于瘫痪中的西汉王朝。因此,他被王莽毒死,是他人生的悲剧,但没有成为亡国之君,身在九泉之下的刘衍,也应该感到万分庆幸了。
刘衍是中山孝王刘兴之子,汉元帝之刊、公元前37年,刘衍的父亲刘兴刚5岁,就被封为信都王。14年后,改封为中山王。公元前9年,刘兴妾卫姬生一子,取名箕子,这就是后来的汉平帝刘衍。这个后来的小皇帝生下来就是个贵人命,他出生不到一年,老爸刘兴就病死,然后刘衍以不到一岁的年龄继承王位。过了8年后,刘衍又向上走了一步,公元元年,哀帝刘欣一命呜呼,刘欣没有儿子,与他血缘最近的箕子顺理成章地登上帝位,南面称孤,是为平帝。刘衍福缘自然不浅,但只能当家却不能做主,这就注定了他的少年夭折的命。
伴随着刘衍上台的,还有一个历史上重要的人物,此人就是王莽。王莽是太皇太后王政君的侄儿,在王政君当上太后的时候开始进入官场,但却碰上了个专爱男宠的哀帝。哀帝把大权都交给男宠董贤,王莽自然只有靠边站的份。直到哀帝一命呜呼,董贤主动让贤,又加上姑妈王政君的安排,王莽这才拨开云雾见天日,逐渐掌握了朝中大权。执掌了大权的王莽,当然不希望大权旁落,他本来就是外戚,自然知道外戚在西汉末年的朝廷中处于何种位置。所以当平帝即位,要将母亲卫氏接到京城做皇太后时,王莽就害怕卫氏外戚分割他的权力,便另立刘成都为中山王,拜卫姬为中孝王王后,留居中山,不准她去京师长安。
阻止了卫氏进京,王莽又开始策划为平帝娶妻之事。公元3年,平帝年满11岁。王莽打算把自己的女儿嫁给平帝作皇后,利用裙带关系进一步稳固自己的权位。为此,他向太皇太后上了一篇冠冕堂皇的奏章,说服老迈昏庸的太皇太后王政君下旨,为汉平帝刘衍则选淑女做皇后。太皇太后王政君下令将淑女的名字呈上来,供她选择。王莽担心自己女儿落选,让别人的女儿做了皇后,便上书说女儿不材,不配八选。太皇太后对王莽大加赞赏,下诏不选王莽的女儿。谁知太后此诏一下,庶民、儒士、百官公卿纷纷上书,为王莽和他的女儿大唱赞歌,面对那些连篇累牍的奏疏,太皇太后,只好答应他们的请求。
不过,随着日渐长大,平帝对王莽专权跋扈日益不满,逐渐有了除掉王莽之心。王莽害怕,于是先下手为强,除掉平帝。公元5年冬,王莽以进贡窖酒为名,置毒于酒中,平帝喝后便一命呜呼,享年13岁。
孺子刘婴
(公元3年~公元23年)
在位时间:公元5年~公元8年
曾用年号:居摄
谥号:无
庙号:无
安葬地:不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