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黄土躬耕录
34461700000062

第62章 访谈篇(4)

黄选平说:“要实现全面提速发展的目标,就要把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处理好、解决好。”为了解决突出问题,抓好整改,庆阳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四推进”,即推进思想不断解放,大力开展“保持先进性、庆阳大发展、自己怎么办”的大讨论活动,以思想的大解放、观念的大更新引领经济社会的大发展;推进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制定了招商引资十条优惠政策和优质服务十项管理办法,以优质服务优化发展环境;推进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得到解决,大力开展“察民情、听民声、解民忧、办民事、聚民心”主题实践活动,全市共向困难群众发放慰问金及实物价值440万元,帮办实事9000多件;推进机关作风不断转变,努力建设学习型、创新型、服务型、竞争型、清廉型“五型”机关。

在谈到如何确保整改能够持续有效地进行时,黄选平说:“坚持整改与推进制度建设、建立长效管理机制相结合,对已有的各项制度进行全面清理,制度执行不够的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执行,制度不完善的进一步健全完善。近日,我们研究出台了实施工业突破‘十强百户’工程的意见、加强园区建设的意见、整合项目资金集中财力办大事的意见等10项管理办法,以制度建设保证整改工作扎实有效地进行,确保先进性教育活动取得实效。”

(刊于2005年5月24日《甘肃日报》)

凝心聚力促发展

——访中共中央候补委员、庆阳市委书记黄选平

作为经济欠发达的革命老区,为了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的发展,近五年来,庆阳市紧紧抓住解放思想这个“总开关”,扭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不动摇,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加大改革开放力度,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发展区域特色经济,经济社会取得了长足发展。近日,记者就如何贯彻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加快庆阳经济社会发展采访了中共中央候补委员、庆阳市委书记黄选平。

对“十五”期间庆阳的总体发展如何评价?黄选平概括说:“这五年,是庆阳改革开放力度最大的五年,是经济社会发展增速最快的五年,是城乡面貌变化最大的五年,是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五年。”黄选平告诉记者,“十五”以来,庆阳市经济社会发展全面提速,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基础条件明显改善,特色经济发展壮大,改革开放步伐加快,各项事业协调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显着提高,社会和谐稳定。用数字来说,“十五”期间,全市主要经济指标保持了两位数增长,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提前一年实现了“十五”计划目标。CDP增速比“九五”高出3个百分点,经济总量在全省排位由“九五”末的第八位前移到第五位;固定资产投资由第八位前移到第二位;地方财政收入由第三位前移到第二位;粮食总产和农产品出口创汇居全省第一。以项目建设拉动经济快速发展,使全市综合经济实力明显提升,预计到今年底,全市生产总值可达到135亿元,按可比价比“九五”末增长70.3%,年均增长11.2%;固定资产投资79.6亿元,比2000年净增59.1亿元,增长2.9倍,年均增长31.1%;财政收入14亿元,比2000年增长114.7%,年均递增16.3%。全市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30.3亿元,是“九五”期间的2.4倍。通过庆阳机场改扩建、西峰南区开发、庆西公路、生态工程、农村人畜饮水、城乡电网改造、通讯网络扩容升级等一大批重大项目的实施,使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城乡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全市上下着力发挥比较优势,发展特色经济,培育壮大支柱产业。西峰油田开发全面展开,庆化公司完成一期改造任务,原油产量大幅增长。煤田勘探开发迈出实质性步伐。大力开发以畜果菜等特色产业为主的“六个百万”工程,加速推进产业化经营,农产品商品率达到60%。以建设文化大市为目标,加快开发以香包、剪纸、皮影、陇绣为主的民俗文化产业和红色旅游产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明显增强,经济和社会效益日益凸现。坚持开放开发,积极发展节会经济,成功举办了四届香包民俗文化节,招商引资到位资金由“九五”末的7.3亿元提高到44亿元,增长5.3倍。外向型经济发展迅猛,2005年预计完成出口创汇8000万美元,是“九五”末的62倍。非公有制经济占国民经济的比重实现三分天下有其一。

黄选平说,全市坚持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加快发展的根本目的,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城乡居民收入有了较大提高,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建立,做到了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就业再就业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各级党组织充分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核心领导作用,各级领导班子团结战斗,干部群众心齐气顺、风正劲足,形成了开放开发、干事创业、竞相发展、争创一流、政通人和的良好局面。

黄选平说,“十五”期间所有成绩的取得,主要得益于党的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指引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得益于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对革命老区的关怀支持;得益于以“全面提速、科学发展”为主题的一整套好思路、好机制、好作风的形成和落实;得益于全市几大班子和各级各部门的团结协作、真抓实干;得益于全市干部群众的艰苦创业、共同努力。

黄选平说:“未来五年经济社会的发展,将更是一个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局面。”他告诉记者,面对经济全球化和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新形势,根据中央和省上对“十一五”发展的总体部署,结合庆阳实际,未来五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思路,将继续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发展抓项目、改革抓企业、保证抓党建”的战略举措不动摇,坚持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一起抓,重点实施项目带动、基础先行、工业突破、强农富民、开放开发、科教兴市六大战略,主攻石油和煤炭资源开发、绿色农产品生产加丁、民俗文化旅游产业开发“黑、绿、文”三大产业,建设甘肃能源石化基地、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创汇基地和文化旅游胜地三大基(胜)地,全力推进产业化、工业化、城镇化“三化”进程,努力实现经济实力增强、财政快速增长、城乡居民增收的“三增”目标,奋力跨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

黄选平满怀信心地说,我们就是要通过项目带动、招商引资、启动民资、信用融资的路子,多方运作项目资金,着力培养人才、积极引进人才、大胆启用人才,大力实施人才工程,着力推进机制创新,不断优化发展环境,努力提高领导发展能力,把庆阳建设成为西部油城、陇上煤海、经济强市、文化大市和陕甘宁三省(区)交汇处的中心城市,确保经济发展速度保持两位数增长,略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力争2010年人均生产总值在2005年的基础上再翻一番,经济总量和经济综合发展水平在全省的位次前移。(刊于2006年1月4日《甘肃日报》)

用调解消除矛盾

——接受中央电视台《平安中国》庆阳专题片访谈

主持人:说起庆阳,可能人们还不是十分了解,但对庆阳发生的一件在全国的民事审判方式形成中产生过深远影响的事人们都知道,你能谈谈吗?

黄选平:上世纪三四十年代,陕甘宁边区产生了名扬全国的马锡五审判方式。马锡五当时是陕甘宁边区陇东分区的专员。马锡五审判方式的基本特征就是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就地受理、就地取证、就地审判、就地处理。他把人民调解和司法审判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办案实践中,强调以调解为主,就是说,能调解就调解,当判则判,在这方面创出了人民调解的一条新路子、一个新模式,也是人民审判方式形成中趟出的一条新路子、创造的一个新模式。当时,毛泽东主席给马锡五同志亲笔题词:“一刻也离不开群众”,高度赞扬和肯定了他的民主作风。这和我们当前构建和谐社会、创建平安中国的基本精神是完全一致的,这种审判方式,无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深受老百姓欢迎。

主持人:今天,在马锡五审判方式产生和形成的地方,人民调解工作有什么新特点?

黄选平:目前在人民调解工作方式上,主要是突出三个层次:一个就是行政调解,就是我们各级党委、政府通过人民群众来信来访,调解内部矛盾;第二就是司法调解,主要通过法院、检察院、公安等渠道进行司法调解,法院的司法调解比例是非常高的,效果也非常好,现在我们的一审民事调解率占到71%,二审占到44%,这在全国、全省都是最高的;第三就是人民调解,我们的乡村社各级都有人民调解队伍,大量的矛盾纠纷通过人民调解,把矛盾消除在萌芽状态,处理在基层,处理在当地,这个比例占到人民内部矛盾纠纷的70%左右。

主持人:你们为什么如此重视调解,能不能以实例做些说明。

黄选平:这方面的例子很多。有许多矛盾纠纷,我们通过调解都得到妥善解决,如有一个工程队给一所中学建校以后,学校拖欠工程队近百万的工程款,引发了农民工一百多人集体到市委、市政府上访,同时,诉讼到法院,法院院长带着工作组,专门下去调查研究,最后以调解的方式妥善解决了。一方面,中学给工程队付了部分款,很快兑付了农民工工资;另一方面,工程队对在修校过程中确实存在的质量问题,及时进行了修缮,这样双方都能接受,问题得到解决。

主持人:您刚才说到司法调解,第一次调解率81%,第二次是44%,应该说比例很高了,会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为了提高调解成功率,为调解而去调解?

黄选平:不会的。调解本身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通过对双方宣传法律政策,做深入细致的说服教育工作,体现和谐社会的要求、以人为本的要求,只要问题能合情合理的解决,何必要推到审判台上去。只要双方心服口服,和谐调处,就应该这样做。

主持人:在庆阳有一个家喻户晓的人物与马锡五审判方式有关,你能给大家谈谈她的情况吗?

黄选平:全国人都知道评剧《刘巧儿》,但不一定知道《刘巧儿》的故事发生在庆阳,《刘巧儿》的原型在庆阳。《刘巧儿》的故事就发生在庆阳,它的原型是华池县的一个农民,叫封芝琴,她现在81岁了,还健在,生活得很幸福。

主持人:《刘巧儿》是马锡五审判方式最早的受益者之一。

黄选平:是的,她是马锡五审判方式的最早的受益者之一,是妇女解放运动的先驱,是敢于向封建婚姻制度挑战的坚强女性的典型代表,她的事迹当时在边区传为佳话,后来,随着电影评剧《刘巧儿》的上映,很快传向全国。这一事件的意义在于对我国新婚姻法的制定产生了重要影响。

主持人:从我们得到统计数据看,目前庆阳民事纠纷在逐年下降,那么在这样一个追求稳定的过程当中,除了调解,我们还有其他方面的手段吗?

黄选平:我们重视人民调解,但我们继续坚持严打整治不放松,始终保持对犯罪分子的高压态势,同时我们强化司法审判,坚持公正执法。第三就是加强法制宣传,加强普法教育,提高全民的素质。

主持人:我们知道您一直非常关注的就是司法公正的问题,为什么?

黄选平:多年来,不管分管政法工作,还是在主要领导岗位上,我始终坚持一心一意谋发展、同心同德保稳定这样一个指导思想。在保稳定方面,司法公正是一个突出问题,因为司法不公,就会影响党和政府的形象,影响法律的尊严,影响人民群众的利益,就会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和改革发展的进程,这是相辅相成的。

主持人:您多年从事基层领导工作,您个人的体会和经验是什么?

黄选平:没有稳定的社会环境,发展是一句空话,什么事也办不成。

主持人:现在利用《话说平安》的机会,请您通过镜头跟庆阳人民说一句平安感言。

黄选平:祝福发展,祝福平安!

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

——接受《党的建设》杂志社采访

记者:近年来,随着新的资源的不断发现,庆阳在工业发展上显示出较大的空间。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您认为庆阳在发展中怎样才能做到人与自然和谐,实现可持续发展。

黄选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是我们党的执政理念与实践的升华。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先应该是一个经济快速发展、人民富裕的社会。从庆阳的实际出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立足资源优势,加快经济发展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