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城市十五年,我一直在怀念一种美味的猪肝,那是母亲做的腊猪肝,它在我的记忆里印象深刻,时刻想念和回味。
老家梅山深处的新化山区,山民的生活比较贫困,自家杀猪的机会很少,每年最多也就一次,那就是杀年猪。其他时候,多养几口猪的农民,都把猪卖给了当地的屠夫,由屠夫来宰杀,那样,猪内脏就由不得农民自己做主,好吃者早就在屠夫那里预订完了。养猪的主妇想要吃样猪内脏都要事先与屠夫打好招呼,否则,想吃也难。
梅山的主妇们,腊月杀了年猪,不是忙着想方设法把猪内脏吃完,而是考虑怎么把猪内脏保存下来,作为春节的菜肴,留给贵客吃。为了保留猪内脏,她们想了很多办法,也经过了数十代人的试验,把猪内脏用各种方法储存起来,让它们度过腊月。
在梅山深处,杀年猪的时间一般在腊月上旬和中旬,很少有人家在腊月下旬才杀年猪的。梅山人杀年猪是为了制作腊肉和年肉。腊肉和年肉都要经过腌制和熏制的过程,猪肉分解之后,一般是腌制五至七天,最少也要腌制三天,再挂到火坑上熏,要柴火熏五至七天,让年肉的盐水滴尽,肉皮微黄,除夕晚上煮出来的年肉才咸鲜香,不然就没有年肉的味道。
猪的内脏要在冬天度过十多天还保持新鲜。那时没有冰箱,也不能像东北一样储存在冰雪之中,只能保存在室内,最多也就是风干,这十多天的室内保存还是会有异味出现或者会产生滑腻,所以主妇们不得不开动脑筋,去想方设法改进猪内脏的保存方法。
猪肝的保存要看猪肝的性质。猪肝分两种,一种是粉猪肝,吃起来成粉粒状;一种是石猪肝,易碎、极脆,不好切片。粉猪肝适宜于蒸熟腊制,生猪肝经过盐水的浸泡会紧促,质细如泥,可以切成非常薄的片。石猪肝适宜于风干腊制和炒新鲜猪肝,只能切成二指厚的片,用盐腌制,再用铁丝或棕叶子穿起来悬挂在通风处。寒风吹三五天后,猪肝表面收缩,出现皱纹,再悬挂火坑旁侧,柴火微熏,保持不滑腻、没异味。
母亲保存猪肝的方法,应用得最多的是腊制,但是她的腊制是蒸熟之后腊干,不是普通干腊和熏腊。年猪的一副完整的猪肝,只有杀猪当天猪血汤杀猪宴上吃掉一叶或半叶,其他的猪肝全部与腊肉、年肉放在木桶里用盐腌制。盐的腌制有两种:一种是在猪肝表面搽上粉盐也就是矿盐,放在腊肉的上面,腌制三天即可;另一种是不搽盐,把猪肝铺于桶底,腌制腊肉一般采用颗粒状的海盐,海盐在腌制过程中会逐渐融化成盐水,盐水慢慢上升,全部浸泡猪肝,三五天之后,猪肝就腌制好了。
腊猪肝最重要的一环是把粉猪肝蒸熟蒸透。把猪肝从腌制的木桶里拿出来之后,把整副猪肝按本身每叶的基本情况切开,形成独立的一叶一叶的。蒸一般采用生铁锅,最好是长期煮饭用的铁饭锅。把锅内清洗干净,锅底放少半锅清水,架一个竹制的隔层,再把猪肝平铺舒展开来,直接放在隔层上面,猪肝不能直接与水接触,这叫隔水蒸。再盖好锅盖,用大火把锅里的水烧开,改小火继续加热,利用水蒸气来把猪肝蒸熟。经过半小时的热气蒸,直到猪肝蒸透为止,才停火。从锅里拣出蒸熟的猪肝时,切勿夹碎,一叶叶完整拣出,放竹篮中晾凉,穿好铁丝或者棕叶子,悬挂在梁上,让其自然滴干水分,再挂在阴凉通风处,让风吹干。尽量少接触烟火,不然会吸收柴火的烟熏味,有股浓烈的烟火味或烧煳的味道。
到正月,贵客登门,主妇要准备六至八样下酒好菜,一般是腊牛肉、腊猪肝、腊鱼等菜肴首当其冲。主妇从房梁上取下一小块腊好的猪肝,用菜刀切成薄片,每厘米切四至五片,切上二三十片,用一个小菜碗或饭碗装好,碗底垫上猪肉或者其他菜肴,把腊猪肝铺盖其上,可以放在饭上蒸热,也可以放在专门热菜的蒸锅或蒸笼里蒸热。梅山的巧主妇还会做一样工作,那就是制作辣椒粉汤:在锅里放少许油,烧热加入辣椒粉、盐,辣椒粉炸得吱吱作响时,放少许水,烧开,淋在猪肝上;或者把猪肝倒入辣椒粉汤里煮一会儿,让腊猪肝在辣椒粉汤里打个滚,让辣味、盐进入腊猪肝中,味道会更加鲜美,更加适合梅山的口味,吃起来辣呵呵的,很过瘾。
梅山的正月,客人们来拜年,陪客人喝酒往往是男人们的事,女人和孩子早早吃完饭下桌子,男人们还围着桌子,在慢慢地喝酒话家常。他们夹起一片腊猪肝,缓缓放进口里,慢慢地嚼着,细细品味。最好吃的腊猪肝,往往会在蒸制前,涂上一点点苦胆水,吃到口里微微有点苦味,慢慢嚼碎之后,苦味不再存在,就只剩下那点甜味了。热透的腊猪肝质地细腻、柔软,飘逸着腊香味,与咸味、猪肝味混合在一起,极其美味可口。腊猪肝冷后,质地变得比较硬,石猪肝蒸制的根本嚼不烂,粉猪肝蒸制的可以嚼烂,需要细细琢磨。
在酒桌上,烤着暖暖的炭火,喝着温温的米酒,嚼着美味的腊猪肝,代表着男人的快乐,也可以感受春节的温馨和家庭的温暖。